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容闳和留美幼童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邓洁 |
出版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1840年,第一次中英鸦片战争打乱了广东香山少年容闳的正常生活并辍学。1854年,他从美国耶鲁大学毕业,理想也随之产生。“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踏上回国之路,也就踏上了实现理想的奋斗之路。然而他看到的是: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撞开了古老中华帝国的国门,当朝者宁愿把国门的钥匙拱手让出,也不肯睁开眼睛看世界。容闳为政府办的第一件事是赴美购买机器设备,两江总督曾国藩、江苏巡抚李鸿章由此建起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1870年,容闳正式向政府提出酝酿已久的关于运输、留学、司法、开矿的四条建议。清政府同意从1872年起连续四年,派幼童去美国留学,共计120名。理想终于照进现实。他赴美始终其事,于是,他的学生有了一个特殊的称呼——留美幼童。1879年,朝廷派到美国去的第四任监督因为没有得到留美幼童行叩拜大礼的迎接,大怒,上报朝廷,幼童“洋化”了。为了天朝上国规矩不坏,清廷于1881年将全部学生提前撤回国。但是,不能否认,民主自由的种子已经根植于他们的心田,容闳的理想也成了他们的理想。容闳的学生回国后开始了中国最初的铁路、电讯、海关、金融税务、外交、高等教育、现代医学等近现代化建设,同时也经历了中法战争、甲午战争、维新运动、庚子事变、立宪运动……容因因为参加维新运动而被清政府通缉,转向同情孙中山的暴力革命。但是他的学生在辛亥革命时有一些是身居高位,在关键部门有着决策权和影响力。唐绍仪代表清王朝和袁世凯赴沪南北议和,与南方革命党人共建共和。同时,在外交、海军、电报、铁路等部门的留美幼童心驰神往,通力协作,让国家的政治体制转向民主共和以迎接新纪元的到来。容闳的学生“治国平天下”是一条不同于以往的道路,中华民国建立后他们继续着使命,以实现庚款留学计划、开展红十字运动、收回被列强占有的主权、倡导现代体育运动来提升国家地位,“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后继有人。 作者简介 邓洁,1957年4月出生,广东省珠海市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作家协会会员。曾在中央及省部级多家媒体上发表过影视、文学作品。因为是留美幼童后裔,近十几年来收集整理这方面的资料,著有《留美幼童唐元湛家三代人的故事》。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自强大计 幼童出洋 中国儿郎 远航求学 闯入耶鲁 立下宏愿 坚船利炮 上海开埠 东方堤岸 王者天堂 内乱外患 英雄亮相 制器之人 制器之器 三地建厂 主动出访 容闳献策 依议钦此 第二章 行路读书风光无限 中华创始 学生外派 穿越大洋 探寻新路 唐家子弟 入选官生 告别家乡 从此许国 地球那边 北美大陆 规矩方圆 锦袍西装 自己做主 胜利易服 麻州顺利 康州顺利 第三章 观念冲突 国运跌宕 心灵觉醒 形象改观 天外之天 格物致知 扩大视野 多方涉猎 东西碰撞 孰是孰非 无视危机 自毁大计 学业优异 圣旨难违 祖宗之法 难圆其说 铁路震山 电线直贯 第四章 卧薪尝胆 逆风飞扬 返程途中 光影留芳 面对现实 心潮逐浪 起步天津 奔向各地 津沪电报 贯通南北 自强自立 突出重围 国情国是 波谲云诡 甲申易枢 中法开战 守土保疆 主动拓展 第五章 中学西学 何为前景 海波澄碧 北洋成军 工业开始 殊甚骇怪 立业成家 薪火相传 飞越关山 三十而立 一衣带水 国运相赌 北洋水师 对决日本 乾坤倒转 《马关条约》 危乎危乎 练兵办学 第六章 风起云涌 物竞天择 西学为用 银行铁路 自强保种 救亡图存 戊戌之年 变与不变 庚子之难 宣战八国 津京陷落 东南互保 摆脱惨境 被迫新政 秋风宝剑 落日旌旗 一纸空约 矿山易主 第七章 蒸汽时代 接轨国际 南立商会 北建铁路 一个支点 一片天地 振兴实业 强身强国 追赶文明 参会世博 讨论政体 废除科举 站立做人 动脑思考 游历欧美 考察宪政 预备立宪 委以重任 第八章 新政十年 幼童有为 设邮传部 跨行联手 铁腕博弈 收回海关 维新吾民 维新吾国 上海华界 外事主场 汽笛鸣响 带来传奇 呼号援引 外交说“不” 庚款游学 立宪预热 各自领域 成绩斐然 第九章 新生力量 居功至伟 京张铁路 开山之作 群英荟萃 履险如夷 国铁标准 由此确立 美国媒体 跟踪幼童 劝业盛会 呼应立宪 邮传大臣 触动神经 铁路导火 武昌首义 义旗所指 罔不踊跃 第十章 一个群体 一个时代 不保清廷 保国将来 南北一堂 共商共和 民国成立 王朝终结 崭新体制 责任内阁 昭示中外 革命讨袁 收拾金瓯 知行合一 自由竞争 大办实业 潮流浩荡 恢复共和 第十一章 贯通东西 革故鼎新 办学兴教 百年树人 理事红会 佛生万家 从商亦政 维护主权 无愧人生 推动时代 事业未竞 余音绕梁 师生两代 风流百年 少年同学 一个不少 美若童话 回眸必赞 后记 主要参考书目 导语 这是一部全方位记录开创中国人大规模国外留学先河的先驱者容闳和他的留美幼童恢弘旧事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 一位师长和一群幼童的故事。 一群留美幼童和近代中国的故事。 从广东香山,清末走出了容闳、唐廷枢、唐廷桂、郑观应、徐润等人;民国初年,又走出了孙中山、唐绍仪、唐元湛、唐国安、蔡绍基、蔡廷干等人。这就是大香山的故事,是近代中国的一段故事,也是容闳和他的留美幼童的故事。 后记 从广东香山,清末走出 了容闳、唐廷枢、唐廷桂、 郑观应、徐润等人;民国初 年,又走出了孙中山、唐绍 仪、唐元湛、唐国安、蔡绍 基、蔡廷干等人。这就是大 香山的故事,是近代中国的 一段故事,也是容闳和他的 留美幼童的故事。 因为我的父母亲是1958 年修着兰新铁路进新疆的, 小时候家就住在铁路边,从 父母讲的故事中知道了詹天 佑的名字,知道了京张铁路 的故事,也知道了家中有前 辈是詹天佑的同学。参加铁 路工作之后,有一次我无意 中碰到一个单位在清理旧物 ,从一堆旧书中看到一本写 詹天佑的书,便站在旁边读 了起来。书中写道,留美幼 童在美国留学多年后就不会 磕头了,朝廷派去的人很生 气,后果是把他们全都撤了 回来。当然,其他留美幼童 的名字和事迹对我来说还是 陌生的。 2001年,我陪母亲去珠 海探亲,堂兄邓国业首先给 我讲述了近代从家乡珠海上 栅村走出来的有识之士。之 后我又多次去珠海,知道了 前辈邓桂廷、邓士聪、唐元 湛是留美幼童,还知道了其 他一些相关的故事。这是一 种来自星辰之外的运气,撞 上了一个有意义的写作题材 。于是,我开始了追寻。在 追寻前辈过往的同时,也让 我从历史课本之外换一个角 度读中国近代的故事。这绝 不是简单的中国传统读书人 学而优则仕的故事,而是中 国沿海被迫开埠、人民奋起 反抗急起直追、国家共建共 和的故事。因为和故事中的 有关人物血脉相连,可以触 摸到的温度和能够感觉到的 气息让我有了一个责任,不 可以让那些为国家近现代化 作出贡献的人湮没在历史的 长河中。2015年,学者李 维青看了我《留美幼童唐元 湛家三代人的故事》书稿后 ,推荐给中国文史出版社, 编辑窦忠如老师请中国社会 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的马勇教授写序。梁普照的 后人梁赞勋教授以八十八岁 的高龄写书的跋。这一切, 给了我完成目前这部书的勇 气。我想,文史类的书最珍 贵的是图片,十多年积累, 图片数百幅,让平面的文字 立体起来。 在珠海的“容闳暨留美幼 童研究会”周围,聚集着现 在能够联系上的留美幼童后 裔和一些学者,因为有着共 同的愿望,大家随时研究、 交流相关的历史信息。有几 次会议是留美幼童的后裔从 祖国各地甚至是从国外赶到 珠海,面对面交流、认真探 讨,对史料再次挖掘甄别。 2008年10月,我赴珠海第 一次采访,珠海市博物馆馆 长张建军和“容闳暨留美幼 童研究会”秘书长杨毅慷慨 相助,陪同采访,赠书予我 。之后,黄有章的后人、珠 海市博物馆馆员唐越给了我 一些他精心收集的留美幼童 中英文资料,并不断以新的 发现组织讨论。唐荣俊的后 人,居住在香港的赵济平、 居住在秦皇岛的刘安弟,主 动跟我联系,通过英特网传 来了极为珍贵的百年照片并 对一些细节进行探讨。钟文 耀的后人郑毅、钟仁国提供 了钟文耀的一些文图资料及 从国外拍摄的关于唐元湛的 英文资料。詹天佑的后人詹 咏审阅了我整理出来的詹天 佑的材料,又与中国铁道博 物馆和位于八达岭的詹天佑 纪念馆联系,詹天佑纪念馆 的付建中馆长安排我到青龙 桥车站采访。梁如浩的后人 梁学文主动跟我联系,并对 梁如浩的部分进行审阅。天 津的学者唐景元闻讯后给我 寄来了相关的书籍。吴应科 的后人王泽养挖掘留美幼童 在美国读书时相互留言的资 料并组织大家在群里讨论。 学者萨苏帮我查寻前辈邓桂 廷的线索,分析他神秘去日 本的社会环境和可能承担的 使命。梁诚的后人梁嘉邦从 美国给我传来登有梁诚及美 国退还多算庚款的1907年6 月23日的《纽约时报》。方 伯操的后人方鄄平跟我交流 分享了有关方伯棵的研究成 果。珠海的堂弟邓国兴拿出 珍藏的香山邓氏族谱,进一 步查证邓桂廷、邓士聪及后 裔的脉络,还有邓、唐两家 的姻亲关系。容耀垣的后人 容应萸是日本亚细亚大学教 授,和我们一起分享她对留 美幼童的研究成果。黄开甲 的后人黄志航、黄兴、黄建 德帮我查对相关事件的细节 ,特别是黄建德提供的唐绍 仪年轻时候的一幅照片,堪 称孤版。黄仲良的后人黄孝 全、鲍衍霏给予我对黄仲良 资料的查证。上海的学者梁 伟修、赵美珍(唐荣浩的后 人)陪我漫步雨中的淮海路 和外滩,在对老建筑的辨识 中共同体味岁月沧桑。澳门 科技大学博士生宾睦新专注 于晚清留美教育、中美外交 和香山文化研究,他以自己 的多篇论文对我提供帮助。 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副研究 馆员杨永琪做近代文献研究 和教育科技史研究,以所在 学校的发展印证了部分留美 幼童的作为。还有袁长坤的 后人杨大为、容尚谦的后人 陆燕萌也给予我有益的指导 。这一切,让我感到幸运, 也是一种底气。 在此,让我再次对帮助 过我的人致谢、致敬。我的 父亲邓毅云、母亲赵秀莲, 给了我最初的写作动力。唐 元湛的孙子唐炳良、外孙陈 景乾为我口述那段鲜为人知 的历史。学者唐绍明(唐国 安的后人)、梁振兴、唐观 挺、卢观发以自己的地缘、 亲缘优势长期做大香山文化 的研究,有积累也有成果, 特 精彩页 中国儿郎 远航求学 中国南海,海风吹拂,海浪拍岸。发源于云贵高原乌蒙山系马雄山的珠江,流经中西部六省区及越南北部,在下游从八个人海口注入南海,是中国第二大河流。它昼夜不息地奔腾,将海边的一些小岛冲积成片,形成珠江三角洲。广东省香山县建于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管辖范围是今天的中山市、珠海市、澳门、香港,境内的两条山脉大南山和凤凰山在海边绵延形成“湾”,风水中叫作“出洋龙”,一直伸延到东面的伶仃洋。香山盛产一种叫“沉香”的香料,是由古密树的树液凝结而成,香气四溢。山,成了“香山”;“湾”,有个“唐家湾”;运沉香往苏杭和京师中转的港成了“香港”。依山傍海,一个个村落形成,和澳门隔江,与香港相望,下南洋、上广州府都很通畅。 17世纪初在澳门建的大三巴(圣保禄)教堂是远东地区最大的天主教堂,也是中国最早的西式学府,大量的中外书籍在这里翻译、交流、传播。明、清两代,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我国著名科学家徐光启、德国传教士汤若望等先后来这里修道研经学习科学。当地人也远涉重洋,甚至去美国的旧金山和檀香山谋生发财。每逢重大节日,家人举行祭祀活动,请祖先保佑家乡风调雨顺、丰衣足食,保佑海外游子事事如意,衣锦还乡,将红朱纸条幅贴在墙上:金山顺利、檀山顺利。 清代诗人汪兆镛在《澳门杂诗》中有这样的句子:“北自前山来,沙堤平而直,路南一山峰,俨如莲花植。”诗中所说“前山”指前山寨,明天启元年(1621年)建的军事防务机关,管辖珠江口海防,管理澳门事务;“山峰”是澳门的莲峰山,位置险要;平而直的“沙堤”正是连通大陆和澳门的“莲花茎”,人们来去方便,贸易自由。望夏村中的普济禅院是澳门三大禅院中规模最大、占地最广的一座,无人不晓,那棵古榕生态奇特,四干相连,远看像只鹿,被称为“连理树”。 乾隆年间上栅村的邓毂观用竹枝体写的诗集《澳门进》,一景一首诗,共64首,生动明了,语言亲切。写大三巴教堂的情景是这样的: 连山大小峙三巴 多宝晶莹赛佛家 十仗门楼千叠石 玻璃片片作窗纱 玻璃窗里奏风琴 一线风来万窍音 锡管横排轻按镨 和成番呗音沈沈 蕃僧说法奉耶稣 十字之神无处无 诱得蛮娘争礼拜 花裙逐队走通衢 诗集《澳门遊》传播得很广,是因为香山人自古重视读书,大部分村落设有私塾和武馆。邓毂观所在的上栅村位于金鼎山下,香山县府在这里办有金山书院。仅在清朝,就从这个村里走出来了几十个举人,大户人家的女子也识文断字,粗通文墨。上栅村还在广州府办莲塘书室,以方便村里人到外面读书时解决住宿。 香山也是最早有教会医院和“外国教会学校”(The Foreign Mission School)的地方。英国伦敦教会(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于嘉庆十二年(1807年)向中国派的第一位传教士叫玛礼逊(Robert Morrison),1820年,玛礼逊和另一位传教士李文斯顿在澳门开设了一间眼科诊所,基督徒在华行医施药由此开始。在玛礼逊去世后不久的1834年8月,其广州和澳门的朋友为了纪念他,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个教育团体——玛礼逊教育会(Morrison Education Society),开办和资助学校,经费由在华外国人特别是英美商人捐资赞助。 传教士郭士立(Gutzlff普鲁士人)的夫人每月得到玛礼逊教育会15英镑的经费,在澳门办了一所女子学校,又建了一个男生班,招收学生读书.“使本地学童,在他们自己的学校中,学习英文,通过这项媒介,使他们进而得以探求西方的各种知识。”前山东南面有个南屏村,村里的农民容丙炎在澳门打工,家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他把第二个儿子容闳(原名光照,字纯甫,族名达萌)送到这个学校去读书,目的很简单,以后可以多一个技能好谋份差事。容闳出生于道光八年(1828年11月17日),有哥哥、姐姐和弟弟。七岁的容闳跟着父亲首次见到郭士立夫人,金发碧眼,体态修美,乃一典型西洋妇女。时值盛夏,夫人着长裙宽袖,神采飘逸。他心中惊惧而惴惴不安,紧依父亲肘腋。这位西洋妇女同样有“教不严,师之惰”的认识,对孩子们管束严厉,发现包括容闳在内的学生逃学去看校门外的精彩世界,立即派人将他们抓了回来,以“示众”和饿饭的方式,对逃学者严惩。最终,容闳还是喜欢上了这里的生活和学习。1839年11月,玛礼逊教育会在澳门正式创办了学校——玛礼逊书院(Morrison School)。 道光二十年五月(1840年6月),坚持侵略扩张的英国政府以鸦片贸易受阻为理由,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当年马戛尔尼使团的见习童子小斯当东直接参与了这场战争,不到两万人的英军凭借军舰和手里的火枪让大清国失败了。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1842年8月29日),中国和英国在泊于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康华丽”(Cornwallis)号上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割让香港岛于英国,赔款2100万西班牙银圆。英国的全权代表英军首领璞鼎查(Sir H.Pottinger)是香港的第一任港督,其翻译郭士立是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