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技术贸易(世界趋势与中国机遇)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
作者 | 江小涓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科技全球化趋势的推进,正确把握国内、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局势,对当前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和政策分析均有重要的意义。本书旨在全面梳理当前全球技术贸易的现状;从不同国家、不同行业等比较视角出发,阐述当前我国发展技术贸易的战略方针;倡导在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科技全球化日渐深化、国内对自主创新日趋重视背景下的技术引进和技术发展;进而为我国未来技术贸易的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本书适合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和实践者阅读。 作者简介 江小涓,经济学博士、教授、研究员。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大学教授、博导。长期在学术机构和政府部门工作,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所长,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国务院副秘书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主要研究领域为数字经济、宏观经济、国际经济、产业结构和公共政策研究,已出版10多部中英文专著,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曾获四次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第五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 目录 第1章 科技全球化改变世界:趋势与特点 1.1 外部技术在企业技术能力中的重要性 1.1.1 企业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外部技术 1.1.2 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支出比重持续提高 1.2 制造业全球分工与技术全球流动 1.2.1 全球产业链推动全球技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2.2 跨国转移的技术中有大量先进技术 1.3 推动科技全球化发展的因素分析 1.3.1 技术发展特点的变化 1.3.2 全球化带来人们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的趋同 1.3.3 全球并购市场的形成 1.3.4 技术先进企业具有推动科技全球化的内在动力 1.4 不同行业科技全球化的特点 1.4.1 科技全球化程度与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程度密切相关 1.4.2 高新技术产业的全球化程度最高 1.4.3 传统产业中科技全球化的程度也在提高 参考文献 第2章 技术引进与我国产业发展、技术升级和竞争力提升 2.1 引进设备与现代工业基础的形成和提升 2.1.1 成套设备引进奠定现代工业体系 2.1.2 新一轮引进与工业体系扩展提升 2.1.3 再次引进与工业体系的发展与升级 2.2 引进外资与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2.2.1 外商投资企业引入先进技术成为国内产业技术高地 2.2.2 外商投资企业提供核心零部件支撑本土企业提升技术水平 2.2.3 外商投资带动高技术制造与研发机构加速发展 2.2.4 外商投资企业扩大我国研发规模和提升水平 2.3 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能力的成长 2.3.1 引进技术产生广泛外溢效应 2.3.2 进入跨国公司全球创新链与自主创新能力水平提升 2.3.3 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相互促进:中国的特点与优势 参考文献 第3章 国际技术贸易以及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1 国际技术贸易发展概况 3.1.1 几种主要的技术引进形式 3.1.2 近年国际技术贸易新的促进因素 3.2 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技术贸易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2.1 发展中国家在技术贸易中面临的挑战 3.2.2 发展中国家的机遇 3.3 发展中国家技术贸易的典型案例 3.3.1 南非的汽车行业 3.3.2 阿根廷的生物技术 3.3.3 巴西和中国在能源行业的投资和技术转让 3.4 从全球视角看中国技术贸易的发展 3.4.1 ICT产品和服务 3.4.2 数字服务贸易 3.4.3 研发 3.4.4 新兴科技产业 3.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4章 科技创新要素全球配置与技术贸易实现机理 4.1 科技创新要素全球配置必然性与技术贸易的多种实现 4.1.1 科技创新要素及其开放流动属性 4.1.2 科技创新要素全球配置的多种形态开辟了技术贸易发展空间 4.2 科技创新要素全球流动和配置呈现新特点 4.2.1 与国际贸易范式变化结合,全球流动配置迈入新阶段 4.2.2 受科技与产业范式变革驱动,全球流动配置动力更为强劲 4.2.3 制约能力不足,科技创新要素全球配置继续加速 4.3 科技创新要素全球配置新特点下的技术贸易实现 4.3.1 技术贸易内涵与外延的扩展 4.3.2 信息与数字技术、全球价值链分工全面改造技术贸易 4.3.3 数字化的各类技术贸易拓展了科技创新要素全球流动配置的空间 参考文献 第5章 基于技术开源的开放型技术创新:趋势分析和若干案例 5.1 技术开源逐步涵盖商业化形成生态系统 5.1.1 技术开源思想的诞生 5.1.2 技术开源的含义 5.1.3 技术开源在全球发展迅速 5.1.4 技术开源在中国逐步成熟 5.1.5 技术开源生态系统是技术开源走向成熟的体现 5.2 技术开源是国际技术转移新的有效方式 5.2.1 国际技术转移 5.2.2 技术开源为国际技术转移的有效形式 5.3 案例研究 5.3.1 成功开源项目 5.3.2 中外大型企业积极开放自身技术 5.4 技术开源的意义及风险点 5.4.1 对技术引进、技术创新的意义 5.4.2 使用开源技术所带来的风险点及问题 5.4.3 开源自身技术所带来的风险点及问题 5.4.4 技术开源在产业环境和发展条件方面的限制 5.5 政策建议 5.5.1 鼓励建立良好的开源生态环境,探索“产学研用”联动模式 5.5.2 加强知识产权管理 5.5.3 通过社区机制加快人才培养步伐 5.5.4 加强技术标准建设 5.5.5 鼓励国内企业及个人积极将技术对外部开源 5.6 技术开源作为一种新的产业组织方式 5.6.1 技术开源形成新的产业组织形态 5.6.2 技术开源市场化自组织方式与“经济人”假设 5.6.3 技术开源能够有效利用市场竞争机制优化产品研发及服务 5.6.4 技术开源更加有利于产生内部规模经济 5.6.5 技术开源通过承担交易成本换取企业内部组织成本更大幅度的降低 5.6.6 通过对开源技术的垂直整合实现范围经济 参考文献 第6章 我国信息通信技术服务贸易发展与创新能力提升的研究 6.1 我国信息通信技术服务贸 序言 过去40年,全球化的一 个重要新趋势就是科技全球 化。技术和技术创新能力大 规模地跨国界转移已经形成 ,科技发展的相关要素在全 球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科 技能力中愈来愈多的部分跨 越国界成为全球性的系统。 简言之,这是科技创新的全 球合作。在科技全球化趋势 中,能否有效利用全球科技 资源,成为影响一个国家产 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过去40年,我国以全球 产业链为主要载体,进入全 球创新链中,既从中获得相 应技术供给,也提升了自主 创新能力,为全球创新链做 出了贡献。我们被动入链、 积极接链和主动布链三种状 况并存,已成为全球多个重 要创新网络中的重要部分。 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 20世纪最后10年,在全球 创新网络中,中国只贡献了 大约1%的专利,而在2015 -2017年,中国就贡献了大 约15%的专利。最近几年, 针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和企业 的无端指责和无理打压增多 。面对这种环境,如何判断 科技全球化的未来趋势?是 否还应该和能够参与全球创 新合作?综合利用全球科技 资源加快提升自身创新能力 的空间是否还存在?这些都 是国内各方面思考和关注的 问题,也是本书研究的主要 问题。 今后,科技全球化还将 快速推进,全球创新链将更 加完善,更多科技资源在全 球范围内组合集成。信息技 术发展促进了新的科技合作 和知识共享方式,能够将相 距遥远的人才联系在一起, 并用数字化方式实时共享研 发进程。在错综复杂的国际 环境中,我们不应该做极端 化选择,要以最大努力参与 到全球创新链中去,获得全 球技术资源;同时以最大努 力自主创新,从“市场换技 术”向“技术换技术”延伸, 形成“相持”“对赌”和“备胎” 能力,增强应对断链事件、 保持技术供给可持续的能力 。 下面简要介绍本书内容 和作者。 第1章“科技全球化改变 世界:趋势与特点”,在对 科技全球化进行概念界定的 基础上,聚焦外部技术来源 在企业技术能力中的重要性 、制造业领域的全球化和技 术流动、推动科技全球化发 展的因素、不同行业科技全 球化的特点等四个方面。从 宏观层面剖析了近30年科技 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还对今后科技全球化发展趋 势、中国技术能力提升对科 技全球化的影响、新一代信 息技术应用带来的新机遇等 做了分析。本章由江小涓撰 写。 第2章“技术引进与我国 产业发展、技术升级和竞争 力提升”,主要分析了改革 开放40年以来我国抓住科技 全球化快速推进的机遇,通 过大量引进吸纳先进技术设 备、吸收技术先进的外资企 业、推动人才双向培养和流 动等措施,进而促进国内产 业结构、技术水平、创新能 力、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的 全过程。分析表明,国内企 业已经从中低档加工制造为 起点的参与国际竞争,正在 逐步走向更高附加值、高技 术含量的加工制造和技术开 放能力延伸。我国在全球产 业化和技术分工格局中的地 位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不断提升。本章由江小消、 魏必撰写。 第3章“国际技术贸易以 及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机遇和 挑战”,主要聚焦于当前国 际技术贸易发展的现状、前 景,以及我国在国际技术贸 易中的地位。该章梳理了当 前国际技术贸易的主要形式 和近年来新的发展趋势,并 通过数据及典型案例阐述了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机遇和挑 战。在对一些国家主要技术 贸易领域的数据和资料进行 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考察了 我国在这些领域的优势和不 足。本章由桂天晗撰写。 第4章“科技创新要素全 球配置与技术贸易实现机理 ”,分析了科技创新要素全 球流动与配置的内在必然性 ,以及对技术贸易实现带来 的深远影响。本章以翔实数 据阐述了这些要素全球流动 与配置的各种表现。本章提 出:科技创新要素全球配置 ,首先是由这些要素本身的 开放流动属性所决定的,同 时也是经济全球化、科技全 球化的必然结果;在知识经 济时代,信息技术加快应用 ,技术经济范式、国际贸易 范式发生变化,地区保护主 义制约举措迭出的背景下, 科技创新要素全球流动与配 置呈现新的特点与趋势,引 领技术贸易内涵与外延均发 生变化,为此也提出新的公 共政策应对挑战。本章由张 缨撰写。 第5章“基于技术开源的 开放型技术创新:趋势分析 和若干案例”,通过趋势及 案例分析提出,技术开源作 为开放式创新的重要形式、 一种新的产业组织形式以及 跨国技术转移的一个新的有 效方式,可作为推动我国整 体技术进步的有效途径。本 章从当前技术贸易形势出发 ,结合技术开源的历史演进 ,提出技术开源是跨国技术 转移的一个新的有效方式。 随后结合案例研究,分析技 术开源的优势与风险,提出 相关政策建议。最后从经济 学理论出发,提出技术开源 可作为一种新的产业组织形 式,具有丰富经济学内涵, 值得进一步推进相关方面的 研究工作。本章由刘楚撰写 。 第6章“我国信息通信技 术服务贸易发展与创新能力 提升的研究”,以我国信息 通信技术(ICT)服务贸易 发展为例,研究了技术贸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