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宋夏战争与北宋文学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郭艳华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在宋代特殊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下,探讨长达百余年的宋夏战争对北宋文人人格心态、以及文学创作的影响。认为宋夏战争是影响北宋文人创作心态的重要因素,与宋夏战争有关的诗、文、词是组成宋代文学的重要部分。通过探讨二者的关系,实际上是从文学的视角去反观历史,最终达到文史互证的目的。宋夏战争是引发北宋政治变革与文学变革的重要动因,是我们透视北宋文学的时代精神与历史内涵的关键切入点,同时也是我们发掘历史与文学之互动关系的重要平台。然有鉴于此,本书力图通过疏通北宋与西夏关系的文献资料,揭示北宋文人在宋夏战争过程中的心态变化,以及对文学创作的影响,这对于进一步认识西夏文化、宋夏关系,以及北宋文学审美特征背后的政治、思想、文化动因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
郭艳华,女,1978年生,回族。北方民族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国家民委优秀拔尖人才。主要从事政治制度、民族关系、士人心态与宋代文学关系的研究。出版专著《杨万里文学思想研究》《宋辽金元文学史》。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民委项目、博士后基金项目各1项,宁夏社科项目2项,宁夏高校重点研究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易代之际文学思想研究》。在《齐鲁学刊》《宁夏社会科学》《北方论丛》《文艺评论》等刊物发表论文近40篇。相关论文分别获得宁夏第十一届哲学社科优秀论文三等奖、宁夏第十二届哲学社科优秀论文二等奖。
目录
第一章 宋夏战争与北宋文学研究概述
第一节 宋夏战争与北宋文学关系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第二节 宋夏战争与北宋文学关系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宋夏战争与北宋文学关系研究的学术依据
第四节 宋夏战争与北宋文学创作格局
第二章 宋夏战争的萌发与宋初三朝的文学风貌
第一节 宋夏战争在宋初的萌发
第二节 宋夏战争对北宋初期士人风貌的影响
第三节 宋夏战争与宋初诗歌创作的多元化取向
第四节 宋夏战争与宋初的词体创作
第五节 宋夏战争与北宋初期散文功能的转向
第三章 宋夏关系的激化与北宋中期的文学变革
第一节 宋夏战争的全面爆发与北宋中期的社会风貌
第二节 宋夏战争与北宋中期士风的重建
第三节 宋夏战争与文学改革思潮的兴起
第四节 “屡闻戎马入,辄有国殇诗”—战事诗的勃发
第五节 议论化、散文化诗学风格的确立
第六节 宋夏战争背景下的多元化词风
第四章 宋夏关系局面的转机与北宋主流文学风貌的定型
第一节 宋夏危机与变法思潮的兴起
第二节 诗文革新运动的最终完成
第三节 豪放词的全面兴盛
第五章 宋夏关系的告结与北宋文学的内敛化转向
第一节 北宋末期宋夏关系的告结
第二节 主战与主和党争下的末世士风
第三节 文人的倦客情怀与文学主潮的回落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宋代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
发展过程中极具特点的时代
,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
气候形成了不同于汉唐盛世
的宋型文化。陈寅恪先生对
宋型文化极为推崇,并做出
经典性表述:“华夏民族之文
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
于赵宋之世。”这—评价可以
说是对宋代政治制度的完善
、经济的高度发达、哲学繁
荣之社会状况的总体概括。
著名史学家邓广铭先生提出
:“宋代文化的发展,在中国
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截
至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的时
期为止,可以说已达到了登
峰造极的高度。”然而在这总
体的表象下,宋代又是一个
极具矛盾性的社会,那就是
经济与文化高度繁荣,而军
事力量却十分孱弱,这使得
宋代在对外民族关系上始终
处于劣势地位,并始终在辽
、金、西夏与蒙古的夹缝中
生存。民族战争不仅给北宋
的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破坏
,而且对于社会的政治生态
环境、思想意识形态、士人
的精神风貌都产生了广泛而
深刻的影响,进而深刻影响
了当时的文学创作的发展走
势、时代精神与审美风貌。
在北宋167年的发展历程
中,民族之间的纷争与融合
始终是其社会政治生活的主
导内容。在与辽、金、西夏
对峙的过程中,历经百余年
的宋夏战争是宋夏关系的一
条主线,同时也是北宋社会
矛盾的集中点。苏洵在《贺
欧阳枢密启》中就以“虽号百
岁之承平,未尝一日而无事”
来概括北宋王朝有治平之名
而无治平之实的真实状态。
尤其是在同辽和西夏的关系
上,北宋一直处于被动挨打
的局面,并陷入积贫积弱的
窘困状态,政治、经济、军
事危机日益深重,这就是当
时北宋总体的社会政治环境
和时代特点。在这期间,北
宋自始至终都没有摆脱过宋
夏战争的困扰,在“以文治国
”国策下的北宋文人也因此深
受这场持久战争的影响。在
北宋文人的奏议、散文、诗
词中,我们时处可见他们对
宋夏战争的看法,以及由此
所呈现出来的人格心态。不
论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人
格风范,以天下为己任的社
会责任感,还是对佛老思想
的倾心,都与持续不断的宋
夏战争有着密切关系。由于
西夏的文学作品传世极少,
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汉文文
献中尚存的零星佚文,因此
,除了通过各种社会历史著
作去了解宋与西夏的关系外
,宋代有关记述宋夏战争的
文学作品无疑成为我们透视
宋夏关系的重要途径。到目
前为止,学界主要从历史学
角度去研究宋夏关系,而很
少从文学视角去关注宋夏战
争对宋代社会、文人的影响

本书以文学思想史的学术
理念为指导,相应采取了文
史哲打通的研究方法,在宋
代特殊的社会政治、文化背
景下,探讨长达百余年的宋
夏战争对北宋文人人格心态
,以及文学创作的影响。宋
夏战争一直被学界作为一个
重要的历史事件去进行研究
,而绝少将其与文学创作联
系起来。笔者认为宋夏战争
是影响北宋文人创作心态的
重要因素,与宋夏战争有关
的诗、文、词是组成宋代文
学的重要部分。通过探讨二
者的关系,实际上是从文学
的视角去反观历史,最终达
到文史互证的目的。
本书打破传统文学史对作
家作品进行平面解读的研究
模式,立足于北宋文学的基
本风貌,以民族关系格局与
文学关系作为研究视角和切
入点,深层透视北宋文学风
貌的时代精神与内外动因。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
国家,民族关系不仅影响政
治格局、治国策略、文化建
构、士人心态等多个领域,
同时也是主导古代文学审美
风貌与文化内涵的重要因素
。学界对民族格局与文学关
系有所关注,但却处在支离
零散、缺乏系统性的状态中
。宋代文学作为宋代社会文
化形态的一部分,当时特殊
的民族关系必然会从审美心
态、主题取向、艺术风貌等
各个方面影响其发展走向与
审美特色。比如有关民族关
系的突发事件或者重大事件
,都往往会被作家及时、迅
速地反映在文学创作中,并
成为作家们所广泛关注的社
会现实内容。纵观两宋的诗
、词、文,慷慨激昂的爱国
热情始终激荡在字里行间。
以文史互通的研究视域去审
视客观存在的文学现象,发
掘其中的文化与历史内涵,
这既扩大了文学本位研究的
外延,补足了历史记述的缺
漏,也达到了文史互证的目
的,而且更加彰显了古典文
学的民族性特征。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2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