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对西美尔的宗教理论的研究。第一部分围绕西美尔的宗教社会学展开,重点介绍了其形式社会学及相对主义方法论,并从信仰与统一化功能这两个方面比较了西美尔对货币与宗教的形式相似性的讨论。第二部分重点讨论了西美尔的文化观念,并将他所理解的现代文化区分为两个层次,即文化的危机与文化的冲突。在从文化的危机到文化的冲突的转变过程中,西美尔的论述重心亦相应地从客观宗教转向了一种私人宗教。第三部分集中阐述了个体宗教,考察了西美尔对主体、死亡、人格性、回忆等问题的思考,指出其宗教哲学最终成为一种“宗教无神论”。 目录 导论 第一部分 西美尔的宗教社会学 第一章 西美尔的社会学与方法论 一 西美尔的社会学 二 形式相似性:西美尔与韦伯的宗教社会学的一个比较 三 相对主义 第二章 宗教信仰 一 宗教信仰 二 对货币的宗教信仰 三 宗教信仰、理论信仰还是系统信任? 四 弥散型的宗教信仰 第三章 宗教的统一化功能与个体 一 个体人格的兴起 二 货币与个体的自由 三 宗教的统一化功能:上帝与个体 第四章 社会理论与神学的对话 一 引论 二 西美尔对神学主题的社会学表达:社会的统一 三 西美尔的宗教社会学的神学意涵:个体的统一 第二部分 现代文化中的宗教:从文化的危机到文化的冲突 第五章 文化的危机及其在宗教领域中的表现 一 手段取代目的:终极目标的缺失 二 客观文化的优势:宗教性与客观宗教 第六章 现代文化的冲突及其在宗教领域中的表现 一 现代文化的冲突:生命与形式 二 从客观宗教到私人宗教 三 客观宗教与个体化的宗教模式 四 宗教个体化的制度与文化背景 第三部分 西美尔的宗教哲学 第七章 宗教性的分化 一 上帝的退场与主体的兴起 二 精神与灵魂 三 内在宗教性的分化 第八章 死亡在我,拯救也在我 一 人-神对立与去对象化 二 死亡在“我” 三 拯救也在“我” 第九章 “我是我所是”的宗教人 一 作为比较的“怨恨”意识 二 “我是我所是”的宗教人 三 宗教人是否可能:人格性与回忆 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