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可平,有名学者,政治学家,中央编译局原副局长,现任北京大学讲席教授、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兼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院长、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政治哲学、中国政治、比较政治、治理与善治、优选化、政府创新。因倡导“治理”“善治”“增量民主”“政府创新”“动态稳定”“协商民主”而广受关注,其《民主是个好东西》一文曾引起极大反响。2008年,被中国改革研究会评选为“改革开放30年30名社会人物”;2011年,被美国《外交事务》杂志评选为“2011年优选百名思想家”;2015年,被《中国新闻周刊》评选为“年度学者”;2016年,成为首位悉尼大学“学者面对面”年度特邀华人政治学家。2017年,《中国社会科学评价》杂志称其为2006~2016年很有影响力的中国政治学者。
俞可平主编的《中国如何治理(通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道路)(精)/读懂中国》将深入浅出地从制度和程序两个角度论述改革开放后中国通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道路,解析“中国发展之谜”,着重回答“中国的改革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中国是如何进行治理的”“中国治理模式的特征是什么”和“未来中国治理改革的重点是什么”等重大问题。“基本制度”部分概述国家治理所依托的“基本制度”,包括政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立法制度、行政制度、司法制度等,着重阐明中国治理模式的制度优势和制度特征。“治理方略”部分分别论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采取的重大治理改革战略,特别是在民主选举、依法治国、公共服务、政治诱明等方面的治理方略。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就了中国的现代化奇迹?换言之,是什么原因使得中国在成功地实现经济现代化转型的同时,还能够保持社会秩序的基本稳定?
俞可平主编的《中国如何治理(通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道路)(精)/读懂中国》讲述了政治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尤其重大,没有政治的进步,就不可能有经济的进步。标志改革开放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本身也是一场政治改革。
哪些是不变的基本制度框架?哪些是变革中的国家治理?弄清楚这两个具体的问题,也就能够大体明白:中国这个世上最大人口规模的国家是如何治理的,从而破解“中国发展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