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刘浏,理学学士,新闻学硕士、文艺学博士,上海大学传播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非虚构文学与文学传播。著有《报告文学创作论》《梁君午访谈录》。在《当代作家评论》《当代文坛》《光明日报》等刊物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多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非虚构文体:表征与意义 一、非虚构现象 二、文化生态流变与非虚构转向 三、非虚构溯源 四、非虚构的范畴、类型、性质和意义 第二章 非,之于非虚构 一、非虚构与新闻 二、非虚构与报告文学 三、非虚构写作的两个面向 四、“非”的探讨 五、中国非虚构文学的混乱与命名 第三章 中国非虚构文学的三次转型 一、从政治书写转向思想启蒙 二、二次崛起以及理论跟进 三、非虚构文学传播和媒介转向 第四章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非虚构 一、非虚构写作的传播学意义 二、非虚构媒介环境:文本-空间 三、传播手段与图像转向 第五章 纪录、表现:当代非虚构写作的媒介存在 一、多元纪录,复调表达 二、话语的聚变——以张胜友影视政论片为例 第六章 新世纪以来的非虚构文学 一、非虚构写作的题材与类型 二、融合与互动:“非虚构文学+”的创新 第七章 非虚构文学与艺术审美 一、中国现当代非虚构文学的审美历程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非虚构文学的力量和责任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就近年来出现的“非虚构”热和学术界对非虚构相关问题的争论表述观点,对“非虚构”写作的历史进行梳理,对“非虚构”进行学理溯源,并且以典型文本为支撑对“非虚构”写作的范畴、类型、性质和意义等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本书研究“虚构”与“非虚构”跨文体的写作,重视“互文性”,即两个或两个以上文本之间发生的互文关系;还注意“踪迹史”,即人文地理与人的“踪迹”。本书内容包括非虚构文体的各项表征与意义,具体探讨了非虚构文学与新闻、报告文学等文体的关系,各种媒介背景下的非虚构,以及中国非虚构文体的三次转型和新世纪以来的非虚构文学。本书最后指出了中国非虚构文学的责任,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在最广泛的层面追求情感共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