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沈洁,女,英国卡迪夫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博士,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化与发展,包括郊区化与郊区发展,移民与城市,城市社会空间等领域。发表中英文论文十余篇,包括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Journal of Urban Affairs,Urban Geography等SSCI期刊论文。荣获上海市“浦江人才”称号,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重量与省部级研究课题4项,靠前合作研究课题2项(加拿大社会科学与人文研究委员会基金,英国国家经济和社会研究委员会基金),参与多项城市规划实务与政策咨询课题。 目录 序言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 第二节研究目标 第三节内容概述 第二章全球郊区化图景中的中国郊区 第一节全球郊区化的演进与理论重构 第二节中国城市的郊区增长研究 第三节郊区作为资本积累的空间 第四节建设郊区:增长机器和城市体制 第五节住在郊区:郊区主义是一种生活方式吗? 第六节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第一节研究框架 第二节研究问题 第三节研究方法 第四节数据分析方法 第五节小结 第四章郊区化与新城政策的资本逻辑 第一节结构性变化与郊区开发新模式 第二节上海郊区开发历史 第三节郊区开发新策略及其资本逻辑 第四节郊区开发项目及其实施 第五节新城政策下的城市空间重构 第六节政府主导的中国郊区开发 第七节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城市企业主义下的郊区开发 第一节城市企业主义在郊区兴起 第二节松江新城的企业式开发 第三节城市企业主义下的郊区新城开发模式 第四节新城开发与郊区增长机制 第五节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郊区增长的需求驱动 第一节郊区住房市场的需求增长 第二节郊区的空间分异 第三节异质的松江:实证研究 第四节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结论 第一节中国郊区增长的动力机制 第二节中国的郊区:后郊区化的新类型 第三节理论与政策启示 附录1实地访谈受访者列表 附录2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本书以上海及其郊区松江为例,从空间生产的理论视角切入,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从宏观结构和微观机制两个维度,对现阶段中国郊区发展的深层动力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以新城开发为主导形式的郊区开发,是中国现阶段资本积累模式的重要环节;尽管地方政府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