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上古汉语状语研究 |
分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作者 | 苏颖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苏颖,女,满族,籍贯吉林辽源。201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汉语语法史研究和辞书编纂研究工作。在《中国语文》《古汉语研究》《语言研究》《语文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已完成1项,在研1项)。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状语的界定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当前研究综述 一 汉语语法史关于状语的研究 二 现代汉语关于状语的研究 第三节 拟探讨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 研究方案 一 研究目标和方法 二 重点语料 第五节 各章内容概述 第二章 上古汉语状语概貌 第一节 上古汉语状语的形式类 一 状位典型成员 二 状位非典型成员 三 有争议的成分 四 各形式类的连用 第二节 上古汉语状语的语义类 第三节 上古汉语状语的主要特点 第三章 名词作状语 第一节 名词状语的分类 第二节 N状V结构所受限制 一 A类N状V所受限制 二 B类N状V所受限制 第三节 名词作状语的历时考察 一 名词作状语的衰微 二 N状衰微的原因 第四节 关于现代汉语中的普通名词作状语 一 现代汉语N状V结构鉴别 二 现代汉语名词作状语的标记性 第五节 时间词作状语及其演变 一 时间词作状语的分类 二 时间词作状语的替代形式 第四章 动词作状语 第一节 状位动词的鉴别 一 状位动词与副词 二 状中与连谓 三 状中与动宾 第二节 状位动词的定量统计及其标记性分析 一 状位动词的定量统计 二 状位动词标记性分析 第五章 形容词作状语 第一节 汉语形容词的词类地位及上古汉语形容词的范围 第二节 状位形容词的鉴别 一 连谓和状中的区分 二 状位形容词和副词的区分 第三节 状位形容词的定量统计及其标记性分析 一 现代汉语形容词作状语的定量统计 二 上古汉语形容词作状语的定量统计 三 状位形容词标记性分析 第四节 状位对形容词的选择 一 状位对形容词典型性的选择 二 状位对形容词语义属性的选择 第五节 上古汉语状位形容词的虚化 一 状位形容词的分化条件 二 状位形容词虚化的鉴别方法 第六节 状态义形容词作状语 第六章 介词组作状语 第一节 介词组作状语的类型 一 介词的确认 二 介词组的语义类型 第二节 上古汉语介词组的分布及规律 一 “以”词组的分布差异及解释 二 “自”词组的语序演变及分布规律 三 “于”词组的分布 第三节 小结 第七章 状语的语义指向 第一节 上古汉语状语语义指向概述 一 单一语义指向的状语 二 复杂语义指向的状语 三 不易确定语义指向的状语 第二节 副词语义指向例析(一):“咸”“皆”“尽”“悉” 一 “成”“皆”“尽”“悉”的语义特征及出现的语义环境 二 “成”“皆”“尽”“悉”的语义指向 第三节 副词语义指向例析(二):“又”和“复” 一 “又”“复”的词义基础 二 “又”的用法及语义指向 三 “复”的用法及语义指向 四 “又”“复”对谓语中心的选择 五 “又”“复”的划类问题 第四节 名词、形容词、动词状语的语义指向 一 名词作状语的语义指向 二 形容词、动词作状语的语义指向 第八章 多项状语的共现顺序 第一节 上古汉语多项状语共现的类型 一 同类形式的状语共现 二 异类形式的状语共现 第二节 副词在多项状语共现中的位置 一 总括副词在多项状语中的位置 二 “又”“复”在多项状语共现中的位置 第三节 介词组在多项状语共现中的位置 一 “与~”在多项状语共现中的位置 二 “以~”在多项状语共现中的位置 三 “为~”在多项状语共现中的位置 四 表方所的介词组在多项状语共现中的位置 五 表时间的介词组在多项状语共现中的位置 六 其他介词组在多项状语共现中的位置 七 小结 第四节 其他形式类状语在多项状语共现中的位置 一 普通名词、方位词、时间词在多项状语中的位置 二 形容词在多项状语中的位置 三 疑问代词、数词、动词在多项状语中的位置 第五节 上古汉语多项状语共现的基本规律 结语 一 上古汉语状语整体观照 二 上古汉语状语专题讨论 三 有待继续关注的问题 引用文献目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 本书全面细致地描写出上古汉语状语系统的面貌,揭示上古汉语状语的若干重要特点,为汉语史状语的整体研究建立一个共时平面上的框架。汉语各历史时期充当状语的成分不尽相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针对上古汉语状语系统的研究,因此有必要对这一时期状语的基本面貌作忠实描写,为研究汉语史状语的历时演变打下基础。 内容推荐 状语作为一种句法成分,主要作用是表示事件的状态(广义)。汉语从上古到现代,状语的构成形式、语义类型都有不少变化。本书以《左传》《论语》《孟子》《国语》《史记》等为基本语料,辅以上古至中古汉语其他重要文献,以状语位置上成分的形式类为纲,以能突出上古汉语特点的状语(包括名词作状语、动词作状语、形容词作状语和介词组作状语)为考察重点,结合语义指向和多项状语共现顺序等专题,全面细致地考察上古汉语状语系统的面貌,揭示上古汉语状语的若干重要特点,为汉语史状语的整体研究建立一个共时平面上的框架,并对其中一些重要现象进行初步的历时演变考察。这对于建立上古汉语语法系统、对于整个汉语语法史研究都很有意义。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