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法国发明简史(14世纪至今)(精)/科学文化经典译丛 |
分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自然科普 |
作者 | (法)菲利普·瓦洛德 |
出版社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法国在世界科学技术历史发展过程中曾经辉煌一时,一度成为世界科学中心。法国科技发展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成功经验的借鉴,其比较鲜明地体现在具有一定的“私人史”的特征。本书立足5个世纪以来法国发明家总走在技术和知识进步的最前沿的观点,提出从14世纪至今,共有130多位发明家和发现者参加了人类科学技术的冒险历程,使得法国跻身全球领先大国之列。由此,展示了法国天才发明家、科学家如何结合科学的严谨性和文学敏感性,在所有领域取得了决定性的进步。 作者简介 菲利普·瓦洛德(Philippe Valode),历史学家、散文家,巴黎政治学院历史系博士,撰写了《法国诺贝尔奖史:从1901年至今》《文明史》等多部著作。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16世纪之前:灵感迸发的先驱 尼科尔·奥雷斯姆——14世纪的爱因斯坦 雅克·卡蒂埃——1534年加拿大的发现者 弗朗索瓦·韦达——代数之父 安布鲁瓦兹·帕雷——实现动脉结扎的第一人 菲力贝·德·洛梅——16世纪的开创型建筑师 第二章 17世纪:领先荣耀 让-巴蒂斯特·德尼斯与1667年首例输血试验 布莱士·帕斯卡——从计算器到真空论 唐·佩里侬与香槟酿造法 吉尔-佩尔索纳·德-罗贝瓦尔与磅秤 第三章 18世纪:应用科学的肇始 雅克·沃康松——自动机器大师 埃佩神父与手语 勒内-安托万·费尔乔·德·列奥米尔——从冶金到酒精温度计 德尼斯-帕潘和约瑟夫·居纽与蒸汽机 约瑟夫-伊尼亚斯·吉约丹医生与断头台 克洛德-弗朗索瓦·茹弗鲁瓦-达邦与第一艘蒸汽船 蒙戈尔费埃兄弟与人类的首次飞行 克洛德·沙普与空中远程通信 拉瓦锡与现代化学的诞生 菲利普·勒庞——照明气体和第一台内燃机的发明者 安德烈-雅克·加纳兰——首个降落伞的制造者 从库仑到伏打——电的发明家 第四章 19世纪:知识新大门的开启 约瑟夫-玛利·雅卡尔与丝织机的现代化 弗朗索瓦·阿拉戈——天文学家兼物理学家 尼古拉·阿佩尔与食物保存法 菲利普·德·吉拉尔与亚麻织机 从尼塞福尔·涅普斯到雅克·达盖尔——摄影术的伟大传奇 雷纳克与听诊器 华伦泰·阿羽依、夏尔·巴尔比耶·德·拉塞尔、 路易·布拉耶与莫里斯·德·拉思泽曼——盲文的发明者 卡雷兄弟与制冷机 富尔内隆与水力涡轮机 奥古斯丁·菲涅耳与分级透镜 马克·塞冈与管状蒸汽锅炉 让-弗朗索瓦·尚博里翁与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破译 安培与贝克勒尔——电与信息传输和“光伏” 巴泰勒米·蒂莫尼耶与缝纫机 夏尔·索里亚和黄磷火柴 纪尧姆·马西科与切纸机 约瑟夫·莫尼耶和钢筋混凝土 弗朗索瓦-埃马纽埃尔·维尔干与洋红色 亨利·吉法尔与第一艘飞艇 让-贝尔纳·莱昂·傅科——钟摆与陀螺仪之父 亨利·圣克莱尔·德维尔与铝的工业化生产 艾蒂安·勒努瓦与内燃机 乔治·勒克朗谢与干电池 从夏尔·克洛斯到艾米尔·雷诺、艾蒂安-朱尔·马雷 ——摄影与电影技术的改进 从加布里埃尔·李普曼到卢米埃尔兄弟—从彩色摄影到电影 希莱尔-贝尔尼戈德·夏尔多内和戴斯皮西斯——从人造丝到人造纤维 阿方斯·拉韦朗——疟疾虫的发现者 艾米尔·博多与博多电码 保罗·维埃利和无烟火药 路易·巴斯德——微生物学的开创者 克雷芒·阿德尔与第一架飞机“欧罗斯”号 爱德华·布兰利和金属屑检波器 米其林家族与轮胎 雷内·潘哈德和埃米·勒瓦索——批量生产汽车的先锋 雷诺、雪铁龙和标致——三大汽车巨头 亨利·莫瓦桑和氟单质的分离 伊夫·勒普里尔——从火箭到海底潜艇 居斯塔夫·埃菲尔和埃菲尔铁塔 法国考古学家与埃及法老 第五章 20世纪:大变革 吉美家族与蓝色染料 亨利·贝克勒尔——放射性之父 居里家族与5项诺贝尔奖 梅里埃家族与疫苗的生产 夏尔·里歇与过敏反应 维克多·格林尼亚、保罗·萨巴捷与有机合成 勒内·洛林、勒内·勒杜克与冲压式喷气发动机 卡尔梅特和介兰——结核病“卡介苗”的发明 布歇·德·彼尔特——史前学的开创者 让·佩兰和物质的分子结构 路易·维克多·德布罗意——波动力学先行者 亨利·赛利埃与社会住宅革命 勒内·拉科斯特——从网球到短袖衬衫 亚历克西·卡雷尔——39岁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夏尔·尼柯尔——抗击斑疹伤寒的先驱 阿尔弗雷德·卡斯特勒——激光之父 马塞尔·比奇和圆珠笔尖 皮埃尔·勒平和脊髓灰质炎疫苗 亨利·德·弗朗斯——彩电SECAM系统的发明者 乔治·夏帕克和多丝正比室 方斯华·贾克柏、安德烈·利沃夫和贾克·莫诺与基因调控 伊夫·肖万与烯烃复分解反应 路易·奈尔与材料研究中心 让·多塞——从组织相容性到人类基因组的遗传图谱 皮埃尔-吉勒·德·热纳和固体物理学 蒙塔尼教授和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艾滋病病毒的发现者 罗兰·莫雷诺和芯片卡 让-马里·莱恩和超分子化学 菲利普·莫帕斯和乙肝疫苗 克劳德·科恩-塔努吉与原子冷却 安德烈·卡普龙和血吸虫病疫苗 埃蒂安-埃米尔·博利厄与紧急避孕药米非司酮(RU486) 让-米歇尔·杜贝纳尔——从碎石器到肢体和面部移植 阿尔贝·费尔和巨磁阻 朱尔斯·霍夫曼与免疫系统 塞尔日·阿罗什和量子物理学 索引 扩展阅读 译者后记 序言 本书介绍了130余位法国 发明家与发现者,他们的伟 大成就使得法国几个世纪以 来都位居强国之列。 本书的研究以中世纪末 为起点。这样的范围划分并 不意味着漫长的蒙昧期过后 ,文艺复兴实现了人类文明 在智识层面的陡然新生。之 所以如此划分,仅仅是因为 这之前的发明者的身份无法 确定。毕竟,我们所能想到 的古代欧洲人的发明,实际 上长期以来已经在世界各地 使用了很久,也已被归于其 他地方。只需想想汉朝时期 的中国(其发明包括纸张、 算盘、火药、指南针、悬索 桥、钢铁、独轮手推车、犁 铧等),或是倭马亚王朝和 阿拔斯王朝时期的阿拉伯世 界(其发明涉及医学及数理 )即可。 我们同时也认为,法国 近500年取得的种种突破不 仅推动国家取得了决定性进 步,更是惠及整个欧洲,乃 至一众发达国家。很自然, 我们所要讲述的绝不仅仅限 于科学领域的成果汇总,进 步从来不会只表现为技术的 发展。从香槟到第一架飞机 ,从植物学到动物研究,从 建筑到象形文字的解码,从 聋哑人用语到食物罐头,从 黄磷火柴到潜水服,从鳄鱼 恤到BIC圆珠笔,所有这些 日常生活中、智识领域内的 革新同样也被关涉、被记录 。如此一系列令人难以置信 的大胆尝试,经常显得神奇 莫测,有时甚至惊天动地, 但一直都是那么振奋人心… … 从这些发明、发现中观 察到了如下现象,甚至让笔 者手里的鼠标一度失控。 ——我们的这些发明者通 常都是不拘一格的人物,他 们的整个人生如同小说般跌 宕起伏。因此,阅读他们的 生平纪事不仅会平添乐趣, 而且总是会让人有所启迪。 ——我们那些最伟大的发 现者几乎同时都是哲学家与 科学家。这可给那些蒙昧主 义者好好上了一课——他们 总是将数学人才与拉丁文能 手对立起来,这简直是我们 所能想到的最为愚昧的事情 了。其实,科学本来就是自 然而然地倚靠哲学,以之为 基础,科学的种种假设才得 以成立并验证……而任何一 门学科,其理念的表达也只 能借助于以希腊语或者拉丁 语为词根的词语。 ——法国的大学校,从巴 黎高等师范学院(简称巴黎 高师)到巴黎综合工科学校 ,以及中央美术学院、公共 工程学院、各个医学院与工 程师学校,共同培养了最优 秀的大脑,是法国种种成就 的基础。不管这个结论令人 愉悦与否。 ——大发现通常都是共同 努力、多人合作的结果,如 居里一家(丈夫、妻子、女 儿)、蒙戈尔费埃兄弟、卢 米埃尔兄弟,或者涅普斯与 达盖尔、介兰与卡尔梅特、 潘哈德与勒瓦索这样的强强 合作关系,后来还出现巴斯 德派——贾克柏、利沃夫、 莫诺、蒙塔尼、费朗索瓦丝 ·巴尔-西诺西及让-克洛德· 谢尔曼组成团队……如此一 来,由于交流和挑战,孤独 的天才更有必要自我超越。 ——法国的发明总是诞生 在欧洲文明竞争的大环境中 ,通常包括英国、德国,继 而是19世纪末崛起的美国。 也就是说,这些发明产生于 跨越国界的竞争环境之中。 尽管欧洲各个国家间存在明 争暗斗,发明者和探索者却 无所芥蒂、坦诚交流着。此 外,一国最优秀的科学家越 发频繁地受到别国科学院的 招揽,尤其是那些处于科技 发展前沿、积极开展国际竞 争的国家。 ——自19世纪初,发明 创造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这 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是否 可以说:时间在加速前进? 别忘了,1850年所谓的文 明世界里,石油还封存在地 下,汽车、飞机、电话都还 没有诞生,电也刚刚才被发 现。这种日新月异的变化固 然是壮观不已,然而是否也 有其令人忧惧的一面?因为 ,21世纪初已经是“见习巫 师”的时代,他们掌握、操 纵着医学、生物学、自然、 原子能、气象…… ——发明者与工业领域建 立的关系极为紧密。然而, 法国直到第二帝国时期才开 始着手推动实验室与工业领 域的合作。巴斯德的例子最 具有说服力。应用型研究要 解决的困难,或者说基础性 研究领域与工业试验室间永 久建立的关系,是近代才确 立的。幸运的是,对事物的 专注观察研究推动了法国开 始着手改善国内应用型研究 的状况。 ——最后,应当认识到: 这几个世纪以来,法国一直 都是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 。诚然,19世纪初,法国落 后于盎格鲁-撒克逊对手们 50年,但是到了第二帝国末 期,它已迎头赶上,无论是 发展水平还是创造力都位居 世界前列。虽然对于在色当 受辱的第二帝国皇帝,永远 有着说不完的话题,但是读 者们可能会为拿破仑三世对 巴斯德、圣克莱尔·德维尔 、吉法尔等人的殷切关怀而 动容。这位科技爱好者,分 别在1855年和1867年组织 过万国博览会,这对全国的 各个行业都有巨大的推动作 用。 ——自20世纪初起,我 们采用一套标准来衡量国家 实力(与另一套同样被接受 ),那便是1901年起颁发 给法国人的诺奖数量。此书 出版之前,法国摘得诺奖次 数累计61次(居里夫人单独 拿了两次),约占诺奖颁发 总次数的6%,位居美国、 英国、德国之后,是诺奖获 得数量排名第四的国家。这 一排位完全可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