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当代英雄/三联精选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俄)莱蒙托夫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当代英雄》是俄罗斯第一部社会心理小说,而其主人公毕巧林个人成长的经历不仅是俄罗斯人的心灵史,而且具有全人类的普遍意义。虽然他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但是他超强的思考分析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让他超过了自己的时代和民族属性,成为个体精神探索的典型。 目录 导读 《当代英雄》的艺术世界 进一步阅读书目 作者生平及创作年表 当代英雄 前言 第一部 一 贝拉 二 马克西姆·马克西梅奇 毕巧林日记 序言 一 塔曼 第二部 (毕巧林日记续篇) 二 梅丽公爵小姐 三 宿命论者 译后记 永远的“当代”英雄 序言 在任何一本书里,前言都是放在最前却写于最后的, 要么是说明创作意图,要么是对批评的澄清和回应。但通 常读者并不关心作者的道德目的和杂志的攻讦批评,所以 他们一般不看前言。对这种状况我深表遗憾,尤其是在我 们这里。我们的读者还太傻太天真,如果他们读寓言的时 候没在结尾处发现通常会有的教谕警句,他们便看不懂其 中的寓意。他们看不出其中的戏谑,体会不到里面的讽刺 。我们的读者阅读修养实在太差。他们不知道,在上流社 会和正经书籍里是不可能出现公然谩骂的现象;现代文明 发明了一种更为犀利却几乎难以觉察的,同时却更为致命 的武器,它在糖衣炮弹的掩护下实施着难以抵御的精准打 击。我们的读者则天真得像一个乡巴佬,在偷听了两个敌 对国家外交官的谈话之后,居然会相信,他们能为了相互 之间温情款款的友谊而欺骗各自的政府。 不久前,一些读者和杂志很不幸地仅凭字面意义就对 本书进行了解读。一些人义愤填膺,很严肃地谴责本书, 说竟然把“当代英雄”这样毫无道德的人树为榜样;另一 些人则非常隐晦地指出,作者描绘的是自己和身边熟人的 肖像……真是可笑!这样的笑话不仅俗不可耐,而且不值 一哂。但俄罗斯显然就是这样一个地方,一切都在更新, 唯独类似的谬论难以革除。就连最奇幻的童话也很难逃脱 蓄意侮辱人格的责难! 我仁慈的先生们,《当代英雄》的确是肖像画,但不 是一个人的肖像画:这是一幅由我们整整一代人身上充分 发展了的缺点构成的肖像画。我知道你们会说,人不可能 这么坏,但我想说的是,既然你们相信所有的悲剧和幻想 故事中的坏人是现实存在的,那么为什么你们不相信毕巧 林的真实性?如果你们欣赏那些更为可怕更为丑陋的虚构 人物,那么这个同样是虚构的人物为什么得不到你们的同 情呢?难道是因为他比你们希望看到的更加真实?…… 你们会说,你这样写,岂不是让道德落了下风?对不 起。人们已经被喂了太多的甜食,胃都吃坏了:他们需要 苦口良药和逆耳忠言。但千万别以为本书的作者有匡正人 性恶习的鸿鹄之志。他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他只不过 乐于描写他心目中的当代人形象,不幸的是,这类人无论 他还是你们都司空见惯。他的目的在于指出病症所在,至 于如何疗救,只有天晓得了! 导语 《当代英雄》由五个相对独立又相互呼应的中短篇故事构成:《贝拉》《马克西姆·马克西梅奇》《塔曼》《梅丽公爵小姐》《宿命论者》,是莱蒙托夫文学创作的集大成者,开创了俄罗斯社会心理小说的先河。小说通过主人公毕巧林的经历勾勒出一个时代精英阶层的群画像,反映出作家对“个体存在”这一哲学命题最贴近当下同时又最朝向永恒的思考,是一部艺术结构精巧、思想内涵深刻的划时代之作。由张建华教授导读。 后记 永远的“当代”英雄 王宗琥 至今犹记,二十年前春节期间的一个冬夜,奋发考其 的我独自一人在办公室阅读《当代英雄》时那种心潮游讲 的感觉。那可以算作我对莱蒙托夫的初恋。后来讲投俄罗 斯文学史,莱蒙托夫便成了最爱。无论是他的抒情短诗( 《机》《又寂寞又忧愁》),还是他的叙事长诗(《童僧 》《恶魔》);无论他的戏剧作品(《假面舞会》),还 是他的长篇小说(《当代英雄》),读来都有一种深得我 心的畅快感。而每每在课堂上讲起莱蒙托夫,讲他与生俱 来的孤独,讲他透彻心库的悲观,讲他渴望行动却无处施 展的无奈,讲他身上亦正亦邪的矛盾复杂,都能引起强烈 的共鸣,仿佛我在讲的不是一个遥远国度、遥远时代的诗 人及其命运,而是我们似曾相识的自我,是每个人或多或 少都会面临的人生困境。 莱蒙托夫无疑是伟大的。这种伟大在于,他生活在伟 大的普希金的时代,却丝毫不为普希金的光芒所速蔽,独 树一帜地开辟了做罗斯文学的新天地。如果说普希金树立 了俄罗斯民族文学的理想,那么莱蒙托夫则开掘了俄罗斯 民族文学的现实;普希金是光明和谐的日神阿波罗,莱蒙 托夫则是混沈暗黑的酒神狄奥尼索斯;普希金喜欢的是“ 明亮的忧伤”,莱蒙托夫则偏爱“风暴中的安宁”。若从 俄罗斯民族的精神特质来讲,莱蒙托夫是一个比普希金更 为地道的俄罗斯人。他天生的忧郁气质、深刻的自我反省 能力、否定一切的虚无主义、不按常理出牌的非理性和神 秘性、强大的自然力和叛逆倾向、渴望行动但又漫无目的 的漂泊宿命,这些都能在俄罗斯民族性格中找到回响。他 那首脸炙人口的《帆》虽然是合为时而著,但却精准地勾 勒出了“俄罗斯”和“俄罗斯人”的历史形象:大海上一 只在云雾中迷失方向的孤帆。它不以寻求幸福为指归,而 是渴望暴风雨的来临,渴望在激烈的动荡中寻求安宁。我 们只消回望一下俄罗斯的千年历史风云,便可明白这一形 象所蕴含的深刻洞见。 《当代英雄》是莱蒙托夫文学创作的集大成者,在某 种程度上可以视为作家人生和艺术旅途的精神自传。这部 作品开创了俄罗斯社会心理小说的先河,是一部艺术结构 精巧、思想内涵深刻的划时代之作。小说通过主人公毕巧 林的经历勾勒出一个时代精英阶层的群画像,反映出作家 对“个体存在”这一哲学命题最贴近当下同时又最朝向永 恒的思考。 …… 看了毕巧林的精神成长史,谁敢说这只是一个俄罗斯 人在特定时代的成长历程?陀思妥耶夫斯基《一个荒唐人 的梦》里描写的人类精神堕落史也不过如此。毕巧林的经 历活脱脱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的隐喻,其中交织着理想与 现实、个人与环境的激烈冲突。对大多数人而言,理想的 丰满难敌现实的骨感,个人的意愿被迫屈从于社会的法则 ,而人在生命意志驱使下随波逐流,做着盲目的布朗运动 。但是毕巧林并没有完全屈服于环境,他强烈的自我意识 和反省精神拯救了他:“我身上住着两个人:一个是完全 意义上的人,另一个在思考和评判他。”这无所不在的“ 另一个”让他不断自拔与更新,率先在时代的群体中发展 为人。 在这个意义上,毕巧林成为超越时代和民族的人的隐 喻:一方面是被外在生存环境同化而导致的堕落,另一方 面是个人自由意志寻求自我实现的抗争,而堕落与抗争的 交织,便构成了人的存在本质。毕巧林的英雄气质就在于 对真正生活的不知庵足的渴望,在于对世俗环境的永不屈 服的抗争。 所以我的结论是,毕巧林是永远的“当代”英雄,《 当代英雄》也永远是受读者欢迎的“当代”英雄。 作为莱蒙托夫的崇拜者,能够翻译《当代英雄》实乃 人生之幸事。感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和中国社会 科学院外文所联手发起的经典新读计划,感谢苏玲老师对 我的信任,感谢《当代英雄》的老一辈译者们,尤其是草 婴先生、冯春先生和翟松年先生,他们的译本让我在翻译 过程中受益良多。为了翻译好这部经典之作,我还阅读了 大量的原文资料,参考了经典的英文译本,通读了顾蕴璞 先生的《莱蒙托夫研究》,感谢顾先生让我对莱蒙托夫和 《当代英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特别感谢我的导师张建 华教授专门为译本写的精彩导读,着实为本书增色不少。 最后要感谢责编王竞女士为本书的出版所做的大量细致琐 碎的工作。希望读者可以从本书中读到那种“有缺憾的伟 大”,以及那种跨越时间、跨越空间的蓬勃的无可安放的 意志力。 精彩页 第一部 一 贝拉 我搭乘驿车从梯弗里斯启程,全部的行李只是一个不大的箱子,其中一半塞满了我的格鲁吉亚旅行笔记。这些笔记的大部分,算你们走运,都遗失了,而箱子和其余的东西,算我走运,都完好无损。 当我的车驶人科依沙乌尔山谷的时候,太阳开始在雪山后面隐没。奥塞梯车夫为了赶在天黑之前登上科依沙乌尔山,不停地鞭打着马儿们,同时大声地唱着歌。这条山谷真是绝美之地!四面壁立千仞,红色的山岩上爬满翠绿的常春藤,顶部覆盖着一簇簇悬铃木,黄色的峭壁上随处可见流水冲蚀的痕迹。极目远眺,流苏股的雪峰闪着金光,下面的阿拉格瓦河,与另一条从黝黑阴霾的峡谷里奔腾而出的无名小河汇聚在一起,像一条鳞光闪闪的银蛇蜿蜓而去。 行至科依沙乌尔山脚,我们停驻在一家小饭馆旁。这里闹哄哄地聚集着一二十个格鲁吉亚人和山民;附近还有一个驼队在此歇脚过夜。我得雇几头公牛,好把我的马车拖上这座该死的大山。因为已是秋寒时节,路面结了薄冰——而这条山路差不多有两俄里长。 无奈之下,我雇了六头公牛和几个奥塞梯人。其中一个把我的手提箱扛在肩上,其他几个人要做的则只是吆喝催促公牛前行。 我的车后面跟着一辆四头公牛拉的车,虽然装得满满当当,但四头牛拉得毫不费力。这让我十分纳闷。主人跟在车后面,嘴里叼着一个镶银的卡巴尔达小烟斗。他身着一件没有佩戴肩章的军官服,头戴一顶毛茸茸的契尔克斯皮帽,看起来五十岁左右。他黝黑的肤色表明,他已在外高加索生活多年,而未老先白的胡须与他矫健的步伐以及精神的外表不大相称。我走到他面前,鞠躬致意。他默默地躬身还礼,吐出一大团烟雾。 “看来我们是同路的吧?” 他没有搭话,又鞠了一躬,算是回答。 “您是去斯塔夫罗波尔吧?” “没错……给公家运东西。” “请问一下,为什么您这么重的车,四头公牛拉起来丝毫不费力气,而我的空车六头牛才勉强拉动,而且还是在这些奥塞梯人的帮助下?” 他狡黠地一笑,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 “您来高加索时间不长吧?” “快一年了。”我答道。 他又微微一笑。 “怎么了?” “没什么!这帮亚细亚人全是滑头!您以为他们吆明牛是在帮忙吗?鬼知道他们在吆喝什么,只有公牛们明白。哪怕您套上二十头牛,只要他们这么一吆喝,牛就一步也不往前走……真是坏透了!可又有什么办法呢?……他们喜欢敲过路人的竹杠……已经被惯坏了!您等着瞧吧,他们还会问您要酒钱。我太了解他们这些人了,他们可骗不了我!” “您在这儿服役很久了吧?” “是啊,打从阿列克谢·彼得罗维奇那会儿我就在这儿服役了,”他不无显摆地说。“他来防线那会儿,我还是个少尉,”他补充道,“在他手下我因为讨伐山民有功连升了两级。” “那现在您……?” “现在我在第三边防营。敢问您在何处效力?……” 我告诉了他。 P5-7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