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日本著名哲学家广松涉的力作《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马克思主义的地平》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要围绕马克思主义“从什么时候开始”及“具有怎样的构图”两大问题展开,被学界称作“马克思主义三部曲”。本书内容为三部曲的后两部,旨在勾勒马克思主义如何全面超越“人文主义VS科学主义”的近代哲学的地平,构筑“能知-能动”与“所知-所动”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地平,立足“历史-之中-存在”的人的视域,透析由原始物神崇拜所衍生的将关系看作物的“物象化”;从辩证法、异化论、国家论和历史论的维度,梳理马克思主义与黑格尔的继承关系,批判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既成理论,立体地呈现马克思主义具有怎样的构图。 目录 I 马克思主义的地平 学术文库版序言 序 言 第一部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地平 第一章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 第二章 超越“近代”思想地平的结构 第一节 近代世界观的地平及其特点 第二节 “世界一之中存在”与“历史一之中一存在” 第三节 科学主义的超越与架构展开的视座 第二部 马克思主义与人的问题 第三章 唯物史观中的人的问题 第一节 资产阶级人类观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第二节 黑格尔学派的人类观及其批判性继承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人类观的特点与人类革命的问题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与“存在”问题 第三部 马克思主义与自由的问题 第五章 历史规律与个人自由 第一节 决定论的问题式 第二节 历史规律的贯彻方式 第三节 规律性的存在结构 第四节 “历史—之中一存在”的自由性 第六章 唯物史观与阶级斗争史观 第四部 马克思主义与“物象化”论 第七章 《资本论》的“物象化”论 第八章 从“异化论”到“物象化论” 附论 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视角 附论I 马克思主义的地平与物象化论 附论Ⅱ 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追记 对良知力的批评的回应 后记 写在第十次印刷之际 Ⅱ 马克思主义的理路:从黑格尔到马克思 新版序言 代序言 第一部 辩证法的存在观与逻辑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理路 第一节 支撑近代理性主义的世界观构图 第二节 黑格尔辩证法的三位一体性 第三节 先验唯心论的地平与黑格尔辩证法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理路及其地平 第二章 上升法的存在论认识论的地平 第一节 上升法的方法论问题性的钥匙 第二节 上升程序的存在论背景的棱线 第三节 上升法的展开之逻辑结构的要点 第二部 黑格尔与马克思的连环 第三章 异化论的逻辑的问题机制 第四章 黑格尔的社会思想与马克思 第一节 三个预备性作业 第二节 类和个人的问题性 第三节 社会概念的脉络 第四节 市民社会的扬弃 第三部 国家社会与历史规律的存在 第五章 “市民社会一国家体制”的视角 第六章 历史规律存在的问题论机制 第一节 历史的主体 第二节 自由与必然的问题 第三节 规律的统治的机制 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社会编制 第五节 历史规律与物象化 附论一 为了近代理性主义的历史相对化 附论二 全体主义意识形态的陷阱 名词索引 译后记广松哲学与关系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