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走出低迷(全球经济冰河期如何拯救私人资产)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世界经济
作者 (德)丹尼尔·施泰尔特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丹尼尔·施泰尔特(Daniel Stelter)博士,德国当代炙手可热的经济学家、波士顿咨询集团(BCG,全球十大管理咨询公司之一)的高级合伙人,以宏观经济学家身份效力于国际战略咨询部门23年,并于2013年开始,担任部门主管和集团董事。
施泰尔特聚焦于当今时代最紧迫的金融和政治经济问题,目前运营着自己的网站“Beyond the Obvious”,并且在德国顶尖财经杂志《经济周刊》上开设专栏“施泰尔特战略”,深受欢迎。同时他也在德国权威媒体《经理人》《商报》《南德意志报》上发表文章,在国际财经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目录
第一部分 通往冰期之路
01 一文不值的金钱
30年债务繁荣
市场的放开
债务——万试万灵的政策
欧元作为债务引擎
泡沫破裂
02 银行的角色
私有银行对货币的创造
没有人理解银行
非生产性信贷
跳出危机周期
03 德国与欧元
“借”来的虚假繁荣
2008年经济衰退的本质
冰岛或者他途
德国, 欧元的赢家?
欧元区未解决的问题
04 人口结构性危机
就业人口萎缩
人口的影响——以西班牙为例
德国需要有素质的移民
空头的承诺
05 生产率危机
增长一去不返
我们为什么不投资?
处于康德拉季耶夫之冬
创新影响甚微
第二部分 政治激化冰期
01 危机应对答案——更多的债务
2009年的起始状况
一方的债务,另一方的债权
庞氏骗局继续
债务作用越来越小
多少债务是“太多”?
02 中国——西方债务经济模式的翻版
中国不过是更大的希腊?
“中等收入陷阱”边缘
1929年的幽灵
通货紧缩输出者——中国
03 毫无计划的欧元拯救者
德国欧元政策一地鸡毛
欧洲的左翼议程
“模范生”西班牙
必需的应对举措
展望
04 日本是欧洲的榜样
陷入危机之路?
失去的数十年
日本已经破产
用安倍经济学破除重围
国家债务清零
给欧洲的前车之鉴
第三部分 30年冰期?
01 关于百年不遇停滞的论调
世界经济不再增长
困于恶性循环
好通缩与坏通缩
对激烈措施的呼声
该怎么办
基本场景设定:冰期
02 混乱和通缩性的崩溃
第二次大萧条只是被推迟
谁主张意大利退出欧元区
反对欧元的人民阵线
03 通过债务减免来恢复支付能力
破产还是削减债务?
并非新主意
或许可以这么做
理智,却不受青睐
04 央行们应该来收拾摊子
来自巴塞尔的警告
来自巴塞尔的馊主意?
巨大的副作用
与通缩的斗争
货币化:救赎还是灾难?
央行们已走得太远
05 强改革货币,清偿债务——货币制度改革一石二鸟?
冰岛掀起货币革命?
迄今的改革尝试劳而少功
债务危机的解决之道
更多来自政府的援助
可以相信政府吗
06 冰期中人人自危的你争我斗
全球性的货币战
未来若干年的场景
第四部分 在冰期中幸存
01 冰寒时期——冷静头脑
到达高峰
唯一的建议:不要相信任何建议!
资产比金钱重要
独立思考门
降低成本
钱进钱出,两手空空
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02 “亏”者为寇
避免亏损
有买就有利
有理未必能赢
小心债务
03 利用纪律越过冰期
资产保值优先
我们在欧洲投资的太多了
实践中的多元化投资组合
无论通货紧缩或膨胀,多样化都有用门
如果欧元失败,会发生什么?
优质资产优先
利率可能上升,或者下降
黄金在任何一种投资组合中都有一席之地
宁要劳力士手表,不要斯沃琪股票?
如何开始?
幸福并不仅仅是金钱
参考文献
精彩页
冰岛也经历了一场由债务支持的大繁荣。这个岛国三家最大的银行Glitnir、Landsbanki与Kaupthing,曾震撼整个世界金融市场。它们的资产一时曾超过这个只有33万居民的岛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0倍。危机爆发时,这些银行与被其连累的整个国家都处于破产边缘。
但冰岛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它拥有自己的货币——冰岛克朗,因此能够自主行动。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冰岛采取了许多和欧元区国家不同的举措:
·冰岛政府没有去救助银行。国家只为国内账户提供了保障。国外的债权人——主要是英国的银行——失去了对自己资金的支配,因为冰岛政府下令,冻结外国(在冰岛的)投资和银行债务。
·冰岛克朗被大幅度贬值。
·推行资本管制,从冰岛撤资将不再可能。
总之,由那些之前轻率地向冰岛的银行贷款的人来承担代价。
危机过后七年,外国投资者才可以再拿到钱。债权人可以出售破产银行的资产。但如果他们想将钱从冰岛汇往国外,就得支付39%的税。冰岛采取这样的措施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外资有着大约5000亿冰岛克朗(约34亿欧元)的债权。这大约相当于冰岛年经济产值的1/4。假如不这么做,不受限制的资本撤离会使这个岛国的经济陷入崩溃。
冰岛的策略很成功。”冰岛克朗的贬值引起明显的通货膨胀,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稀释了冰岛的债务,也减轻了为债务付息的压力。与此同时,出口增加。冰岛的经济产值在2014年就又达到了其危机前的水平—这是欧元区的危机国家远远没有做到的。
冰岛的国家负债也在增加,其中,2011年的国家负债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达到95%,但更高的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又迅速地使国家负债回落。2015年,冰岛就已将74%的债务产值比作为目标了。这一切都凸显出较高的名义增长率对于克服债务危机有多重要。和欧元区国家不同,与此同时,冰岛也没有在重要的社会福利和教育领域实行节约。这确实没有必要。一失业率在经过短暂的、源于危机的显著攀升后,开始下降。
从另外的角度看,冰岛的做法也有所不同:相关责任的银行家被送上法庭并宣判。对不动产购置者直接的债务减免得到了考虑,以稳定经济——就像我们之前看到的,这是解决“资产负债表衰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并且冰岛还开始考虑系统问题,一方面非常较真地试行关于禁止银行造钱的禁令,一方面试验仅能由央行来提供货币的、所谓的“完全准备金体系”。在我们讲到债务危机的应对时,对此还会有更多的涉及。
冰岛不仅在危机中采取了正确的行动,而且也从危机中吸取了教训。而欧元区却还在继续玩这场债务游戏。爱尔兰或许是和冰岛最具可比性的国家,如果爱尔兰当时选择了冰岛之路,而不是“拯救”本国的银行,或许情况会好得多。但在欧元区里其实并不存在这种可能。
至于德国和法国,2008年本应在更大的规模上“拯救”更多的本国银行。政治上虽然不希望看到这样,但这在经济上却非常有意义并且是更好的做法,尤其是当严肃的整顿和惩罚与之相结合的话。
将冰岛与爱尔兰和其他欧洲危机国家做对比,令人印象深刻,从而显示出在欧元区内要抵御危机会难上很多倍。或许又有人会认为,以后人们就会越来越聪明的,欧元的后果在这之前并不能预测。但这话不对。早在引入欧元的数年之前,就有人提出过问题。英国经济学家韦恩·戈德利(Wynne Godley)在1992年就已经清楚地表述过,为什么欧元的引入一定会导向危机:
“加入欧洲货币联盟的国家,等于放弃了货币政策的主权。它失去了确定利率水平、使货币贬值、将央行作为最终一级的贷款机构等事务上的自由。只有当该国成为一个更高一级的财政联合体之部分,而该联合体有着明确的转移支付权限用以缓和经济发展不平衡时,失去自由的损失才能得以弥补。”
而如果情况不是这样呢?
“假如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没有可能使其货币贬值,也没有可以依靠的财政联盟,那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供阻止经济的衰退了。于是要想避免贫穷和饥饿,移民就会成为唯一的选择。”
真是振聋发聩的话。看看希腊和其他的欧洲危机国家,很遗憾,他一语成谶。
P24-26
导语
丹尼尔·施泰尔特著的这本《走出低迷(全球经济冰河期如何拯救私人资产)》共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题是“通往冰期之路”,从货币内生理论、现代货币创造机制谈到非生产性信贷带来的债务攀升、人口结构危机以及生产率危机,从而清晰地阐述了全球经济步入经济冰期的过程;第二部分主题是“政治激化冰期”,分别谈欧洲、中国、日本等世界主要经济体降低利率、维持债务之塔不崩溃的政策会如何进一步激化冰期;第三部分主题是“30年冰期?”,主要讨论世界经济在未来陷入经济冰期的时间或许是30年,冰期中我们将遭遇什么样的情景,并从债务削减、债务货币化、货币金融改革等维度探讨经济冰期的解决方案;第四部分主题是“在冰期中幸存”,谈在冰期中让资产保值增值的投资策略,比如独立思考判断、投资多样化、优先配置优质资产、注重价值投资、谨慎操作等。
序言
2008年的危机并非一场普通的危机,也并非“
金融危机”,而是由我们越来越多地依赖廉价债务
的经济体系接近崩溃所导致的。世界经济就像是一
个毒瘾患者,需要越来越大剂量的廉价资金。假如
债务不再增长,一切都将崩溃。
只要借贷方有意将其收入的相应部分用于偿还
所借贷的资本,并履行其支付债务利息的义务,债
务是不会产生问题的。我将这样的债务称为“生产
性的”。这种称谓适用于投资和部分私人借贷。
但是另一方面还有非生产性债务。非生产性信
贷的借债者希望其所购置的资产升值,以此来满足
支付义务。这里提到的资产通常指的是不动产。
非生产性信贷份额越大,系统的抗风险性就越
差。在过去30年里,生产性信贷在国内生产总值中
的比例关系并没有显著的改变,而非生产性信贷在
这期间却有了数倍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债务是服务
于商务投机的。
西方世界的政府和中央银行大规模地推动了这
种发展。廉价的信贷与高企的资产价值被掩盖了,
实体经济并不像二战结束后的前数十年那么强劲地
增长。而中国和东欧进入市场所带来的工资停滞不
前,则更是通过资产的升值轻易就得到了补偿。
哪里存在危机,哪里就有干预:利率一次次降
低,信贷标准一再宽松,2008年看起来是达到了极
限。那些过去总是能够并且想要借贷的人,负债更
多了。系统走到了它的极限。显而易见的是,债务
之塔到了崩塌的边缘。
我们原本有选择:冷静地忍痛撤出,即放弃靠
借贷而活;或是继续上“剂量”。可能只有少数人
会对政府选择“再来一剂”感到惊奇。操控银行资
产负债表、再一次降息以及对有价证券的直接购买
,都激起了债务的增长。
政府的这些举措都取得了成功。政府、企业以
及私人财务的总体债务与经济产值的比率都要高于
2007年。靠着额外的举债,我们在2008年再次避免
了劫难。但我们只是拖延了时间而已。新增债务中
越来越大的部分被用于维持幻觉,即现存的债务模
式可以维持。
欧洲和美国已经从危机和崩溃中恢复,但是经
济境况却是战后最疲弱的。高失业率、疲弱的需求
和低迷的投资是普遍的景象,通货膨胀率极其危险
地低。更大范围与规模的(资产)价格回落近在咫
尺。
一切都在表明,中央银行已经陷入一种恶性循
环。廉价的资金将导致投机与消费所形成的债务攀
升。因此,经济危机的风险就会增加,这会再次导
致要求更低的利率。
过去过低的利率会要求今天有更低的利率,进
而还会要求明天比今天有更低的利率。资金必须越
来越廉价、越来越慷慨地被输入这个系统。
在这种情况下,债务负担就会造成通货紧缩的
影响,进而埋下经济崩溃的种子。要是我们通过越
来越多的债务追求繁荣并使得资产价值“膨胀”的
话,那么只要资产价格下滑或者利率上升,一场严
峻的危机转眼就将爆发。我们会很,快到达那个临
界点,在那时出售资产不再是自愿发生的,而是被
迫的。
在一个债务过多的世界里,只有为数不多的调
整改革之路:以破产、倒闭和萧条为代价的忍痛撤
出,或是使用不那么剧烈的解决方案——征税或者
货币贬值。
目光所及,人们也可以观察到凶兆在增加。世
界在高企的债务、微弱的经济增长和严重的失业下
呻吟。储蓄几乎不会产生利息。2015年夏天,金融
市场正在经历剧烈动荡。恐怖主义和难民危机正在
葬送全球经济稳定和政治团结。要求中央银行采取
更激进措施的呼声越来越强。我们不是在经历一场
新的大萧条,而是在经历一场慢进的萧条。快速崩
溃被排除了,取而代之的将是一场长期持续的停滞
:冰期。
几乎没有人预见到2008年的危机,也几乎没有
人预见到冰期。这并不奇怪——研究清楚地显示,
政经学家们不会去预言经济衰退。
当下这场危机早在8年前就开始了。按照《圣经
》的说法,饥荒岁月之后我们就可以期待7年丰饶年
景。但是之后的情况看起来却并非如此。相反,我
们必须各自在资产配置中加以调整以应对这次冰期
。格言教育我们:要自谋而有备无患。
内容推荐
2008年危机后,世界经济陷入长期的僵化状态。表面上看,这不过是又一次的金融危机,经济周期的又一次循环。然而,更深层的现实却被掩盖了——全球的经济体都陷入了债务经济的魔窟,它们对债务的需求就像毒瘾一样无法停止,中央银行只能不断提供廉价资金,制造通货膨胀,真正的危机仍在潜伏之中。
《走出低迷(全球经济冰河期如何拯救私人资产)》深刻地分析了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真相,当今世界经济的窘迫局势与各国面临的现实问题;然后以此为大背景,从宏观经济视角勾勒了在不久的未来最有可能出现的四种景象:大萧条、通过缩减债务来改革调整、资产出售和通货膨胀。丹尼尔·施泰尔特博士不仅从中推导出国家走出低迷经济的策略,还为个人应对风险、捍卫私人资产提出了真挚的建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3:5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