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是一位极富东方理性色彩的文学大师。如果说他用诗歌构筑了一个庄严肃穆的理想国,那么,散文则是他灵魂家园所栖息的一片净修林。对邪恶的鞭挞,对弱者的同情,对纯净自然与美好人生的挚爱和向往无不给人以宗教般的震撼与感染,清淡洒脱、俊逸安详的笔墨更使他的散文透出一股哲人之气,往往使人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一种归依和眷恋。本书精选了泰戈尔创作于不同时期的数十篇散文作品,希望读者通过这些美文,在知性中获取美的享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生活的回忆(泰戈尔经典散文选)/外国文学名著文库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印度)泰戈尔 |
出版社 | 华夏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泰戈尔是一位极富东方理性色彩的文学大师。如果说他用诗歌构筑了一个庄严肃穆的理想国,那么,散文则是他灵魂家园所栖息的一片净修林。对邪恶的鞭挞,对弱者的同情,对纯净自然与美好人生的挚爱和向往无不给人以宗教般的震撼与感染,清淡洒脱、俊逸安详的笔墨更使他的散文透出一股哲人之气,往往使人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一种归依和眷恋。本书精选了泰戈尔创作于不同时期的数十篇散文作品,希望读者通过这些美文,在知性中获取美的享受。 内容推荐 泰戈尔的散文创作内容涉及广泛,本书选取了其带有文学传记性的生活回忆、文学游记和论文学的美文,能使读者在知性中获取美的享受。《儿歌》是泰戈尔第一篇重要的诗学论文,集中表现了他的儿童文学思想。《沙恭达罗》是评论印度古典诗人迦梨陀娑戏剧的论文,盛赞迦梨陀娑戏剧的自然之美。同时还收录了阐述其文学思想的一些作品,包括《文学的本质》、《文学的材料》、《文学思想家》、《美感》等重要论文。其中《文学的本质》是集中表现泰戈尔早期文学思想的一篇重要论文。 目录 青色天幕下的知性光辉/1 文学的道路 儿歌/3 谈《沙恭达罗》/13 舞台/27 诗人的传记/31 《罗摩故事》序言/35 文学的本质/41 文学的材料/45 文学思想家/50 美感/56 世界文学/71 美和文学/84 文学创作/94 历史小说/108 情味的本质/113 《文学的道路》序言/114 现实/117 诗人的辩白/124 文学/130 事实和真实/137 创作/147 文学的革新/156 文学思想/162 现代诗歌/168 文学的实质/183 文学的意义/200 诗与韵律/212 散文诗和自由体诗/215 文学的职责/219 生活的回忆(自我的图画) 生活的回忆/229 教育的开始/231 家里和家外/234 仆役统治/242 师范学校/246 诗歌创作的开始/249 各种知识学习的安排/251 外出旅行/255 习诗/257 斯利干特先生/259 孟加拉语课结束/262 孟加拉学院/264 同窗/266 我的父亲/269 喜马拉雅山的旅行/274 喜马拉雅山上/281 回家/285 家庭学习/290 家庭环境/293 阿克塞耶·金德拉·焦杜里/298 歌曲创作/300 文学的同伴/301 作品发表/304 帕努辛赫的诗/306 爱国/308 婆罗多/312 阿哈姆达巴德/315 英吉利/317 洛肯·巴利特/326 破碎的心/328 英国文学/330 欧洲音乐/334 蚁垤的天才/336 暮歌/340 音乐论文/342 恒河岸畔/345 再谈《暮歌集》/347 帕利因那塔·赛纳/349 晨歌/350 拉琼德拉尔·米特利/356 卡尔瓦尔/358 大自然的报复/360 画与歌/362 儿童/364 般吉姆·钱德拉/366 船壳/369 死亡的悲痛/371 雨季和秋季/375 阿输多什·乔杜里/377 刚与柔/379 孟加拉风光 名家评论/437 泰戈尔生平和创作年表/439 试读章节 在孟加拉流行着妇女吟唱的摇篮曲。有一段时期,我埋头于收集那些儿歌的工作中。那些儿歌对于认识我们的语言和社会历史具有特殊的价值,但我喜爱的是,它们含有一种简朴而自然的诗歌情味。 我害怕评述自己喜欢与否的东西,因为富有才干的评论家把那样的作品看做是自我意识的罪过。 我向他们提出恳切请求,假如他们仔细地观察,那么他们将会看到,这种自我意识不是高傲,而是高傲的反面。富有才干的评论家身边有一个天平,他们对文学有一个固定不变的衡量,随之他们采用固定不变的说法:任何作品呈现在他们面前,他们就毫不犹豫地在它们的背上贴上适宜的标签和号码。 但是,那些缺乏才干或知识贫乏的人却得不到那种衡量的标准,在评论时他们只得依赖自己的好恶,作出判断。因此,要这些人施用《吠陀》有关文学评论的词句的企图是残忍的,不近人情的。不评论作品的优劣,只承认自己的好恶感,这对他们来说是最合适的。 假如有人问,谁关心这件事?我将回答,大家都想关心文学中的这件事。不错,文学的评论才被称作评论,但大部分文学就是对自然和人类生活的评论。当诗人表达自己对有关自然、人类和事情的欢乐、悲痛和惊奇的情感,并通过自己的激情和技巧,把自己的那些情感传染给其他人时,任何人也不认为这是罪过。 特别要指出的是,在今日我所叙述的事情里有着一些自传的影子。我在使儿童欢乐的儿歌里获得了情味,把那种情味与我童年的回忆分割开来观察,对我来说是断乎不可能的。至于说,这些儿歌美的魅力依赖于我童年的回忆,还是依赖于文学的永恒理想——我想,现代作家也不会具有对这个问题的分析能力,我想首先应该承认这个事实。 童年时期,“雨水滴答滴答掉在河里”形成的波纹,对我来说像迷人的咒语一样神秘莫测,对那种图景的迷恋至今难以忘怀。我不回忆自己心灵的那种迷恋情景,就无法清楚地理解那些儿歌美的魅力和功用是什么,也无法理解为什么如此多的史诗和抒情诗,如此多的神仙故事和风俗宣传,人类如此多的合弃生命的努力,如此多的汗流浃背的劳作,都付之东流,被人遗忘;而那一切仿佛不连贯的、无意义的、任意创作的诗句却天长地久地镂刻在人们的记忆里。 这些儿歌具有一种永恒的普遍性。任何人不会局限于对某个时代的某个作者的认识,任何人心里都不会提出这类儿歌创作于哪个朝代的具体时间的问题。由于这种自然的普遍性,即使它们今天被创作出来,它们也是千古的;即使是千百年前创作的,它们也是崭新的。 正确说来,它们像孩子那样亘古不变。伴随国家、时代、教育和风俗的变化,成年人多少有些新的变化,但今天的孩子像几千年前的孩子一样,那种无变化的永恒性,以孩子的形式诞生在连绵不断的人类家庭里。今天,它仍像亘古时代那样新鲜、温柔、淳朴和甜蜜。这种生活长青的原因是,孩儿是自然的创造,而成年人的大部分则是由自己双手塑造成的。那些儿歌就是儿童文学,它们自然诞生于人类的心田里。 “自然诞生”的说法具有一种特殊意义。大千世界的反射和反响自然地、支离破碎地萦绕在我们心际,它们采用了五光十色的形式,偶然发生某种联系和接触。正如空气中的尘埃、花粉、芳香、声音、嫩叶、水滴、雾气等,在循环不休地运动的五彩缤纷的世界上毫无目的地飘游,大千世界的种种反射和反响也如此这般飘游在我们的心田里。在那里,多少色彩、芳香、声响、想象气泡、思想反射、片言只语,我们实践世界的多少舍弃、遗忘、残物,毫无目的地飘游在我们永远流动的意识流里。 当我觉醒时,对某个特殊方面进行思索,这一切嗡嗡响声,戛然而止,这一切尘埃水汽,远走高飞;刹那间,这一切海市蜃楼,无影无踪。我们的想象,我们的理智依靠一个特殊“一”,专注地流动着。以我们心灵命名的物质具有如此大的威力:当它有意识地来到外界,它的影响笼罩着我们大部分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它的统治,它的制度,它的语言,它的家族充塞着整个世界。请仔细听听,空中鸟儿的鸣啭声,枝叶的飒飒声,流水的嬉戏声,城镇的嘈杂声,成千上万的声音一直嗡嗡响着——多少颤抖,多少运动,多少来往,又不知多少变化无定的游戏潮流一直在我们四周盘旋——然而,我们只看见它们的很少一部分。它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的心像渔夫一样,撒放“一”的网,一次能捕多少就捕多少,其余就统统漏网了。当他观看就听不真切;当他听着就看不真切;当他思索时就看不真切,听不真切。他能够使一切多余物质远离自己的目的,他依靠这个能力就能在这个无限多样性的世界里为自己维护自己的优势。我们在《往世书》里读到,古代某些圣人获得了使意愿泯灭的非凡力量。而我们内心只有眼瞎和耳聋的意愿的力量。它运用这种力量,所以从生到死,世界的大部分都在他的知觉之外。他获得了自己努力追求和根据自己需要与本性所塑造的东西,也就无法正确地发现在四周和心灵里沉浮的所有东西。 所有影子和声响像心灵天空里的梦幻一样,在一股神秘的气流吹动下时而聚合,时而分离,像千姿百态和五彩缤纷的云朵一样到处飘游。如果它们能在无意识的崖畔上空烙上自己反射的印记,那么我们就能发现,自己所研究的这些儿歌与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些民歌只不过是我们不断变化的心灵天空的影子而已,像在熠熠发光的清爽而新鲜的湖上的云朵嬉戏的影子一样。所以我说,它是“自然诞生”。 在援引一两首儿歌作为例证之前,我请求读者谅解:第一件事,这.些儿歌一直伴有充满慈爱、淳朴、甜蜜的声音,像我那样胆小怕事、‘循规蹈矩的成年人怎能把握住它呢?那些甜润柔和的声音将从自己家里、自己童年的回忆里暗自吸引读者,而我用什么使人迷恋的魔力,把充满抚爱、音乐和美丽的那些儿歌,呈现在读者面前!我相信,那种使人迷恋的魔力存在于那些儿歌中。P3-5 序言 泰戈尔的散文创作涉及的内容广泛,有文学传记、文学游记、文学书简、文学论说,而大量篇幅是论述教育、宗教、美学、政治与社会等有关问题。 作者绝不是不食人间烟火、关在象牙塔里的人。他一生关注人性及精神理想巢窝的构建;在精神家园漫游的同时,更关切着现实中的农村改造、教育改革、政治前景。在这些现实的紧迫的问题上,他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身体力行,他创办了农村合作社,推进农村经济和福利事业;他建立了国际大学,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他不时针对国内外政治形势发出正义呼声,并创作了大量政治抒情诗,宣扬了爱国的民族主义精神,支持正义的国际主义。在临终前夕发表的著名政治散文《文明危机》里,作者鞭笞了西方列强在文明的幌子下对印度等国的掠夺和侵略。在答日本诗人野口的信中,他痛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强盗逻辑:为了亚洲共荣,“要对中国妇女和儿童狂轰滥炸,夷平一座座古老的庙宇和大学”。他在一首诗歌中抒发: 他们要以凯旋的号角来标点 每一千个被杀害的人数 ……他们祈求他们能以“不真” 来蒙蔽人们的心灵 来毒害神明的甜柔呼吸的气息 因此他们整队到佛陀,那大慈大悲者的庙宇里 祈求他的祝福 战鼓正在隆隆地敲 大地颤抖着 泰戈尔在给野口的信的结尾中写道:“我不能祝愿我所爱的贵国取得胜利。” 泰戈尔在阐述政治、社会、教育、美学乃至宗教思想时,往往采用民间故事、寓言,运用比兴等修辞手法,而不常用逻辑推理的生硬方法。这样,他是在艺术叙述中,进行政治、社会、宗教、美学等问题的思考。于是,生动活泼,诗意盎然。人们在增长知性的同时,沐浴着美的阳光,祈盼到艺术女神的眷顾。 由于受篇幅的限制,更出于艺术视角的考虑,我们只摘取了泰戈尔带有文学传记性的生活回忆、文学游记和论文学的美文,而这些篇幅也只是这方面内容的一鳞半爪。 还是这句话,希望读者通过这些美文,在知性中获取美的享受。 书评(媒体评论) 泰戈尔著作之流行,之所以能引起全世界人们的兴趣,一半在于他思想中高超的理想主义,一半在于他作品中的文学的庄严与美丽。 ——[印度]拉达克里希南 你的极端信仰——你的“宇宙和个人的心灵中间有一大调和”的信仰:你的存蓄“天然的美感”,发挥“天然的美感”的诗词,都渗入我的脑海中,和我原来的“不能言说”的思想,一缕缕地合成琴弦,奏出缥缈神奇无调无声的音乐。 ——冰心 可以坦率地说,泰戈尔是一位世界诗人。他使用的语言是美丽之词,引起审美快感而非肉艳愉悦,其中不只包容了神之慈爱和人神关系,还有人类之爱。浓郁的美弥漫了泰戈尔的作品并使之更显高贵,从而征服每颗心灵。 ——[美]赛珍珠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