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赵玉平,河北丰宁人,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博士,北京九思书院创办人,主要从事领导理论、人力资源和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研究。中国教育电视台《师说》和山东教育电视台《名家论坛》主讲人,入选2009年媒体评出的十大国学讲师。同时为中石油、中石化、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世界500强企业提供咨询和培训,受邀先后在全国各地进行了近千场传统文化、团队管理等方面的讲座,反响热烈。 著有《比强者更强》、《梁山政治》、《青梅煮酒论领导》等,开辟了运用管理学和心理学解读传统经典的新领域。曾先后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主讲《向诸葛亮借智慧》、《跟司马懿学管理》、《曹操的启示》、《刘备的谋略》。2015年再次登上《百家讲坛》,主讲《水浒智慧》。 后记 非常感谢老师的邀请,为这本书代写后记。文笔 生疏,兴奋之余还是有一些惶恐,词不达意之处请各 位朋友见谅。 收到老师信息时,我正在游览徽州古城。徽州古 城有“东南邹鲁、礼仪之邦”的美誉,走在巷子里, 青石小路两侧有很多保留下来的书院、私塾。这些建 筑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当时文风昌盛、教育发达的场景 ——“远山深谷,居民之处,莫不有学有师、有书史 之藏”。这样的氛围下,培养出了皖派宗师戴震、教 育家叶圣陶,还有朱熹、胡适等人。在古城之一的宏 村,我特别参观了被称为宏村文脉的南湖书院,黛瓦 粉墙,依湖而建,静谧安然,实在是一处适合读书的 好去处。 我对书院有亲近之感,一来是向往古人求学问道 的环境,二来自己有幸加入了一个对我人生有重要意 义的书院——赵老师于2013年创办的北京九思书院。 作为第一批加入书院的学子,我见证了书院五年多来 的成长壮大,见证了老师的耕耘与奉献,见证了同门 小伙伴朝着自己的人生方向越走越好。在这个过程中 ,我也有了人生最重要的成长。 我时常回忆书院第一次研习的场景,清楚地记得 和大家一起诵读《论语》第一篇《学而》。朗朗书声 入耳,似一记钟声,把我恍然敲回了童年,敲回了那 个还摇头晃脑背唐诗宋词的文化启蒙时期。当时,我 十分感动。这种感动的心情时隔五年依然很真实、鲜 明地存在。我也常常觉得所谓初心就是当初某个瞬间 强烈的感觉,而这种感觉不会因为时间的冲刷变得模 糊,它是真真切切的,随时随地可触摸的。不忘初心 ,就是要对自己的回忆真诚,要好好珍藏它,而且要 能从这份珍藏的回忆中接收到能量。书院一直是这样 一个给予我能量的地方。 我和很多“玉佩”(指赵老师的学生)一样,非 常喜欢听赵老师讲课,他总是能寓教育于轻松幽默当 中。最早听老师课的时候,我常常揣着一堆问题等着 下课问老师,却根本没有什么机会,一下课讲台上就 围满了人。本着让老师早点休息的原则,我基本不会 上前。而其实往往听完一堂课,我的问题好像都能找 到答案似的,也只有老师的课有这样的“魔力”。一 路听下来,我好像变成了“无问题学生”。这并不是 说什么问题我都能处理好,而是我渐渐通过老师的教 导学会了以怎样的心态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进而 选择恰当的方式去处理它们。 记得老师讲赵州禅师的案例时,说了这样一句话 :“我们每个人的心都是一轮明月,为什么不闪光? 因为天上有云彩。我们的修炼不是再造一个明月,而 是去掉那些云彩。”还有一句话,我印象深刻:“找 到原因,症状自然消失。”这两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 示。生活中,无论如何都会出现一些不如意,我曾经 常常观察自己精神世界里产生的那些不好的情绪,它 们有时会停留好几天,即使我清楚地感知到它们的存 在,也明白这些情绪只能起反作用,却依然找不到可 以消除的办法。而当听到老师讲到这两个道理时,我 突然明白过来,我的云彩除了那些不好的情绪之外, 更重要的还有让我产生这些情绪的源头。后来,我有 意识地观察了自己一段时间,发现很多时候自己在处 理一些事情时,还是跟着过去的错误思维和不当的行 为惯性走了,最终导致的不好结果影响了我的情绪。 人的惯性是最难改变的,因为大多数时候,改变是令 人不舒服的。当我理解到改变虽然不舒服但可能很有 用,我尝试理解老师所讲的修炼。对我来说,更好的 修炼是过去没有处理好的一些场景再次以类似的方式 出现的时候,能够马上意识到,然后放下情绪,用理 性结合之前的反思,以当下觉得更好的方式去处理。 这可能需要好几个回合,但一旦建立新的思维、行为 习惯之后,这部分云彩便很少出现了。当然,反观现 在的自己,道理虽然想得还算清楚,但依然有很多时 候做不到,或者做得不够好。我也越来越明白,其实 真正的修炼和成长都体现在当下,当下成长了,才算 真正成长了。 除了在课堂上、公开课上能听到老师的教导之外 ,老师还创办了一个微信自媒体“平讲平 说”(pingjiangpingshuo),分享他关于生活、教 育、企业管理、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思考。没有抢眼的 噱头,没有多余的营销,老师每天一段语音,简单朴 素,三年多来,从未间断。得老师提携,我作为平台 维护成员之一,有幸和平台一起成长,也“结交”了 很多未曾谋面的朋友。很多人表达了在关注平台之后 ,他们因为老师讲的某句话某个故事而受启发,做出 了怎样的改变,给生活带来如何好的变化。每每看到 有朋友因为老师的坚持,生活哪怕发生了一点点向好 的变化,我都觉得很开心、很感动。除了分享,大家 也会通过后台向老师请教很多问题。我们推送的一些 主题就是老师从大家的留言中整理、归类问题而来的 ,可以说是源于生活、走向生活了。我们的图文消息 偶尔会比正常的推送时间晚一些,一些朋友到时间刷 不出来,就会在后台留言,关切地问,是不是老师嗓 子又不好了。多数情况下是这个原因,老师平常课程 多,经常在讲台上一站就是八小时。我们不 目录 第三部 好汉的成长故事 第一讲 李逵出差 第二讲 卢俊义的优越感 第三讲 轻信的代价 第四讲 帅气新人受欢迎 第五讲 兄弟误会起风波 第六讲 小人物的大舞台 第七讲 燕青的幸福规划 第八讲 服众的威力 第九讲 杨雄的烦恼 第十讲 回避冲突寻良策 第十一讲 有缺点的朋友才是真朋友 后记
精彩页 第一讲 李逵出差 在工作中,有一些人虽然存在各种缺点,但如果能够根据他们的特长,安排合适的工作任务,往往可以取得他人无法替代的效果,这也是对单位领导用人智慧的一大考验。在《水浒传》中,李逵的形象可谓深入人心,他外形彪悍,武功高强,但行为粗鲁,喜欢招惹是非,只要他一出场,往往会把事情闹得个天翻地覆。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行为做事极不靠谱的人,在一次意义重大的出差行动中,军师吴用偏偏选择带上他。那么聪明的吴用为什么非要带上爱惹事的李逵?这其中又展示了他怎样高超的用人智慧呢?九思书院赵玉平博士为您精彩讲述第一讲《李逵出差》。 有人问我什么最宝贵?其实,这个可以有多样化的回答,比如时间最宝贵、机会最宝贵、爱最宝贵、生命最宝贵,所有稀缺的东西,都可以称为宝贵的。那根据这个稀缺宝贵的原理呢,我给大家一个答案,其实注意力也是宝贵的。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在我们身边有海量的信息,所以当你做一个选择的时候,注意力就变得特别稀缺。在这种情况下,一旦面对选择,我们往往会茫然不知所措。 面对上千款手机不知道买哪款,面对上百款衣服不知道选哪件,面对几十所学校不知道报哪所,面对一堆饭菜不知道点哪个……所以我看到有人吐槽,说谈恋爱就像买衣服一样,有好多款式,挑来挑去,后来才发现其实都是一款,一件一件地试了好多件,总觉得这一件不如上一件,在选了好多以后,还是回到了第一件。最要命的是,发现这一件怎么看也不像原来的那一件了。那感觉真是被水淹没不知所措!有一句俗话,叫“挑花了眼”,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在我们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不管是选择还是被选择,每一个人都面临注意力稀缺的挑战。如何在短时间之内,吸引眼球,脱颖而出,获得别人的关注,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今天我们的内容,就要围绕这个话题展开。 细节故事:约法三章管李逵 北宋徽宗年间,北京大名府地处南北交通要道,是大宋经营多年北方的军事重镇。大名府地方长官梁中书是太师蔡京的门婿,此人文武兼备,加上手眼通天。这座大名府在他的治下比之别处又有不同,那真是城池高大、人口稠密、商业发达、歌舞升平,一派繁荣景象。 这一天,通往北京大名府的官道依然是熙熙攘攘的人流,一派太平景象。在人群当中,晃晃悠悠来了一个长相古怪的道童,戗几根鬅松黄发,绾两枚浑骨丫髻,黑虎躯穿一领粗布短褐袍,飞熊腰勒一条杂色短须绦,穿一双蹬山透土靴,担一条过头木拐棒,挑着个纸招儿。往脸上看,此人面如黑铁黑中透亮,两道刷子眉一对环眼,目露凶光。这个长相古怪的道童在人流中十分显眼,时不时引得行人侧目,他自己倒完全不在意,只顾大步流星地赶路。要问这个人是谁,他正是梁山好汉天杀星黑旋风李逵。 李逵这一次来大名府,可是有一个重要的任务。他陪伴着军师吴用来大名府,要面见河北首富玉麒麟卢俊义,准备想一些办法,能把卢俊义拉上梁山去,让他上山入伙,然后大家共同对付曾头市的史文恭。 乔装改扮深入敌后是一个精细的活儿,它不应该是李逵这样的人能干的啊。智多星吴用挑选好汉去大名府,李逵抢先请令,宋江对此是彻底反对的。见李逵嚷嚷着要随吴用前往北京大名府,宋江喝道:“兄弟,你且住着!若是上风放火,下风杀人,打家劫舍,冲州撞府,合用着你。这是做细作的勾当,你性子又不好,去不的。”李逵道:“你们都道我生的丑,嫌我,不要我去。”宋江道:“不是嫌你,如今大名府做公的极多,倘或被人看破,枉送了你的性命。”李逵叫道:“不妨。我定要去走一遭。”一边是宋江严词拒绝,一边是李逵坚持要去,两个人就争执起来了。(P3-5) 导语 赵玉平著的《水浒智慧(2)》核心人物是四位梁山好汉——玉麒麟卢俊义、浪子燕青、病关索杨雄、拼命三郎石秀,基本上是央视《百家讲坛》系列节目“水浒智慧第三部”的内容,我又做了一些局部的调整和增减。 天地悠悠,世界忽远忽近,心绪忽高忽低,做梦中梦,见身外身。梦是谁家梦,身是哪个身…… 序言 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 而后知其梦也。 ——庄子 如果说这本书是一碗打卤面,那面条是《水浒传 》内容,浇头卤子则完全是我的手艺;如果说这本书 是一份盖浇饭,那米饭就是《水浒传》内容,盖浇炒 菜则完全是我的手艺。 我是在小县城看小人书、听收音机长大的一代, 我想把书写给大城市里玩手机、聊微信的一代看。我 想在讲水浒的书里,谈谈水浒以外的世界。这种感觉 痛苦而又充满了诱惑力。 我喜欢躺在老家炕头阅读的感觉。远处的九龙山 蜿蜒起伏,早春的窗台上,桑叶牡丹、三角梅、仙客 来都在盛开,窗外的柳树也隐隐有了绿意。从牡丹园 到芍药居,从明光桥到西旮旯,家人和朋友一次次询 问我,书稿进展得怎样了,在回答过十几次“快了” 之后,终于可以如释重负地说“完成了”。从2017年 深秋到2018年春节,书稿修改十几遍,终于要出版了 。 这本书核心人物是四位梁山好汉——玉麒麟卢俊 义、浪子燕青、病关索杨雄、拼命三郎石秀,基本上 是央视《百家讲坛》系列节目“水浒智慧第三部”的 内容,我又做了一些局部的调整和增减。从2009年开 始,我投入央视《百家讲坛》节目的录制当中,前后 录了八个主题的节目。这其中包括关于三国的四个、 关于水浒的四个。基本上,每年录制一个主题。在八 年时间里,每个月都要熬几个通宵,在无数的不眠之 夜反复琢磨。那种天黑写出来,天亮又删干净,一夜 只写出几百字的艰辛感觉,至今仍旧记忆犹新。 目前解读三国的四本书已经出齐,即《向诸葛亮 借智慧》《跟司马懿学管理》《曹操的启示》《刘备 的谋略》,解读水浒的第一部和第二部合在一起出了 《水浒智慧》,这本书是《水浒智慧2》。 全书有一半左右的内容是写梁山好汉浪子燕青的 。燕青是我钟爱的一个人物,为了写好这个人物颇费 了一番心思。第七讲的“燕青打擂”是高潮部分。凡 是精彩的描写都会有一点场面的铺垫。燕青打擂场面 铺垫得特别足,先是宋江怀疑,然后是店小二怀疑, 接着是太守(即知州)怀疑,所有人都怀疑燕青打不 过擎天柱。人物关系铺垫足了,作者又给燕青打擂做 了一个景物的铺垫,只听部署喊了一声“看扑”。当 时的景色是什么样的呢?“宿露尽收,旭日初起。” 大家想想那场面,上万人,鸦雀无声,静悄悄地看着 那台上,天已经亮了,露水已经干了,草木都闪烁着 光芒,红日升起来,.阳光如水一样洒满大地。在这 样的壮丽景色当中,一番生死大战开始了。 《水浒传》里有很多打斗描写,其中展现的武功 大多简单实用,狠辣干脆。燕青打败擎天柱所用的绝 招叫作“鹁鸽旋”。在《百家讲坛》节目现场,我还 简单模拟了一下这个格斗动作,“擎天柱眼花缭乱, 他身长力大,重心高,连续转身,脚下这步伐可就乱 了。燕青从他胳膊下钻过去。等擎天柱再一回身,燕 青抓住这一瞬间,伸右手扭住擎天柱,左手向下走, 从他裆下插过,身子一歪,用肩膀抵住擎天柱的胸脯 ,一使劲儿,就把两米多的擎天柱给扛起来了。擎天 柱只觉得头重脚轻,整个人天旋地转。燕青把擎天柱 举到空中,借着惯性连续转了几圈,喊了一声‘下去 ’,一撒手,擎天柱就像个陀螺一样,转着圈就下去 了……这一扑,名唤作‘鹁鸽旋’,数万香官看了, 齐声喝彩”。 其实很多人没有注意到,《水浒传》在写燕青的 时候,还加入了一个神秘人物,这一段叫作“双林镇 燕青巧遇故友”。大军走到双林镇,燕青碰到一个老 朋友,叫许贯忠。他特殊在哪儿呢?各位想一想,还 有一个人也叫贯忠,叫罗贯中。“许”是许诺的“许 ”,是以身相许的“许”,所以有人就认为,这个许 贯忠就是罗贯中的化身,作者把自己写到小说里,去 跟燕青交流,他是想展示一下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人生 理想。(有学者研究后得出结论,《水浒传》是施耐 庵和罗贯中的联合作品,特别是《水浒传》的后半部 分都是出自罗贯中手笔。)燕青和许贯忠是老朋友, 故友见面分外亲切。许贯忠邀请燕青到自己的隐居之 处小住几日。但见,落日带烟生碧雾,断霞映水散红 光。走来走去,已经是傍晚时分,霞光掩映之下,有 几座精致的草房,这就是许贯忠的家。写到这儿,《 水浒传》在写尽了刀光剑影之后,给我们做了一番静 美的景色描述。在《水浒传》所有的故事里,这段最 是独特,没有对话,没有人物,没有纵横天下、刀光 剑影,偏偏全是景色描述。“门外竹篱围绕,柴扉半 掩,修竹苍松,丹枫翠柏。”燕青进草庐拜见了许贯 忠的老母,然后和老许两个人就在草厅中对坐。小童 搬上来一点山酒、一点果子、一盆鸡,两个人就把酒 临窗。这窗下边有一条溪水淙淙流过。注意,《水浒 传》在刀光剑影当中,突然笔锋一转,连续三次写景 色,为什么?实际上就是作者在表达两个意思: 第一个意思,燕青有归隐之心,他热爱桃源美景 ,将来要融入这个景色当中。 第二个意思,作者借这段描述,通过许贯忠这个 人物,在向我们表达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很 多人都认为作者写《水浒传》,最终的理想就是招安 ,但是作者通过许贯忠告诉大家:我是要归隐的人。 水浒的故事家喻户晓,把人人耳熟能详的故事讲 出新意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写书的过程其实就在不断 重复两个动作:(1)梳理脉络,筛选细节。这个动 作我把它称为“剥与淘”,取剥离淘洗之意。(2) 描述事件,分析规律。这个动作我把它称为“述与造 ”,取叙述创造之意。在传统的文、史、哲框架之外 ,书里大量运用了管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博弈论的知 识,借助这种新的解释方式和分析角度,避免了解读 水浒落人老生常谈、内容雷同的误区之中。在分析人 物故事过程中,也探讨了一下经典的问题。比如,下 面这些问题: 关于幸福,幸福等于手里拥有的除以心里想要的 。一个人有一个亿会幸福吗?不一定,手里有一个亿 ,心里想要十个亿,一除以十等于零点一,这叫荣华 富贵,痛不欲生。这么多年就攒了二十万块钱,幸福 吗?有可能,父母安康、家庭和谐、孩子成长、工作 稳定,同事关系也很好,自己在做着有意义的事情, 我觉得有五万就够了。二十除以五等于四。这叫粗茶 淡饭,其乐融融。所以,人生获得幸福有两条路:第 一,在分子上做加法,升官发财进步求职;第二,在 分母上做减法,节制自己的欲望,不要贪得太多。 关于交友,有缺点才是正常的,有缺点才是可靠 的,稳定的人际关系都是基于缺点展示和缺点认同的 关系。交朋友,能在一个月之内看到对方的缺点和不 足,这是好事情,说明他有坦诚、你有理性,优点可 用、缺点可控。 关于自大,一只骆驼站在羊群当中,有了十分强 烈的优越感,大概原因无非三个:一、来自羊群的羡 慕嫉妒恨太多;二、身边的朋友都是羊这样的,没有 别的骆驼;三、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大象和鲸。当我们 遇到一个优越感特别强的人,没必要批评他自高自大 ,而是要提醒他,该提升朋友圈的档次,认识一些高 手了。 现在回头再看这些文字,其实有点忐忑,出版一 本书的心情有点像送自己的孩子去上学,明知道他有 很多毛病,却又期待他被接受,同时又担心他被拒绝 ,这正是我此刻心情的写照。 谢谢《水浒传》给了我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和世 界;感谢央视《百家讲坛》栏目组和电子工业出版社 的各位老师,谢谢你们的鞭策和鼓励;感谢这十年来 我教过的学生,大家的关注成全了我;最后要感谢各 位读者朋友的支持,当你打开这本书,就开启了我们 这次没有声音的聊天之旅。 终于画上句号。写作其实也是在和自己对话,我 一直在尝试把一些关于生活或生命的思考,放到对水 浒人物的解读之中。天地悠悠,世界忽远忽近,心绪 忽高忽低,做梦中梦,见身外身。梦是谁家梦,身是 哪个身…… 赵玉平于北京九思书院 2018年5月
内容推荐 《水浒智慧(2)》为《水浒智慧》一书的续篇。书中继续为读者系统而精彩地阐释水浒英雄的处世哲学,穿插其间的管理学、心理学和博弈论知识更是随处闪动着现代科学的光芒,令人耳目一新,拍案叫绝。赵玉平教授通过对《水浒传》的独特解析,让你在重温经典名著的同时,从中学到诸多处世之法,在轻松幽默的讲述中,让你的心智得到启迪。同名电视节目于2015年在央社《百家讲坛》节目首播,每年一部,颇受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