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泮溪、于海编著的《长乐未央(娱乐)》是中国古代宫廷文化中的一种。作者以历史事实为依据,以通俗的语言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幅宫廷娱乐画卷,通过本书,读者可以较全面地了解宫墙之内的娱乐生活,并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让我们慢慢地展开历代宫廷娱乐的画卷,观看一些中国历代帝王娱乐的画面,这或许有助于您更全面地了解高高的宫墙之内的帝王生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长乐未央(娱乐)/中国宫廷文化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郭泮溪//于海 |
出版社 | 山东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郭泮溪、于海编著的《长乐未央(娱乐)》是中国古代宫廷文化中的一种。作者以历史事实为依据,以通俗的语言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幅宫廷娱乐画卷,通过本书,读者可以较全面地了解宫墙之内的娱乐生活,并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让我们慢慢地展开历代宫廷娱乐的画卷,观看一些中国历代帝王娱乐的画面,这或许有助于您更全面地了解高高的宫墙之内的帝王生活。 内容推荐 娱乐是人的天性,人世间的娱乐项目林林总总,但以帝王为中心的宫廷娱乐活动却带有明显的皇家印记。郭泮溪、于海编著的《长乐未央(娱乐)》生动地展示了一幅幅宫廷娱乐画卷,读者在慢慢浏览的同时,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目录 引言 一 自古帝王 喜好娱乐 1 天性与至尊的融合 2 大政余暇的消遣 3 投君所好的氛围 4 兴之所至的放纵 二 优伶凑趣深宫博弈 1 以诙谐凑趣侍君的优伶 2 深宫博弈趣事多 三 百戏纷呈 歌舞助兴 1 郑姬越女——先秦宫廷的歌舞女乐 2 角抵百戏——汉代宫廷的娱乐活动 3 繁盛多姿——隋唐宫廷的歌舞百戏 4 东京梦华——900年前的百戏盛会 5 歌舞戏曲——宋元以来的宫廷娱乐 四 殿前斗鸡皇城球戏 1 帝王的斗鸡之娱 2 蹴鞠——世界上最早的宫廷足球娱乐 3 马球、驴鞠与步打球 五 秋千冰嬉悠悠四季 1 春季宫廷娱乐 2 夏季宫廷娱乐 3 秋季宫廷娱乐 4 冬季宫廷娱乐 六 随心欢娱 花样丛出 1 帝王的草虫之娱 2 帝王的鸟兽之娱 3 明宫宠猫和晚清官内宠狗 4 “鲁班天子”元顺帝和明熹宗 5 宫中设市肆之娱 6 随心寻乐之娱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试读章节 清代小说《镜花缘》的开篇有这样一个奇特的故事:女皇武则天登基后,徐敬业不服,聚兵反叛,可是不到两个月就被武则天的部队镇压下去了。平叛的捷报传到京城,女皇武则天大喜过望。当时正值残冬时节,可这位喜欢娱乐的女皇却下了这样一道圣旨:“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众花神不敢抗“旨”,果然赶在天亮以前绽放花蕊,以迎接女皇的临幸。 这虽是小说家言,但却准确地描绘出中国古代贵为九五之尊的皇帝们支配天下的权势。哪怕是游上苑娱乐消遣,也要百花违时开放,以助其游兴。 中国古代帝王自视为代天牧民的“天子”。至尊的天子虽至高无上,但他生活在人间,就少不了人的七情六欲,少不了娱乐消遣。当人的天性与至尊的权势在娱乐上融合展现时,这些娱乐活动就往往带有明显的宫廷色彩。 在中国民间流行了几千年的斗鸡,本来是极简单极方便的游戏活动,可唐玄宗李隆基玩起斗鸡来却不同凡响。他下旨选长安城里羽毛披金、红冠高耸的良种雄鸡千余只,从六军中选出500名小儿专门驯养斗鸡,还在兴庆宫与大明宫之间修建了一个规模很大的养鸡场(鸡坊)。他慧眼识“英雄”,破格提升善斗鸡的“拔尖人才”贾昌为五百小儿长,专管斗鸡娱乐事宜。每当斗鸡比赛时,“神鸡童”贾昌头戴雕翠金华冠,身穿锦袖绣襦的斗鸡服,手执大铜铃和尾拂,指挥着成百上千只良种雄鸡相斗。这种规模宏大的斗鸡场面远非民间斗鸡可以相提并论。再如《东京梦华录》记载的宋徽宗临幸宝沣楼观赏大规模的百戏表演、清代皇帝驾临观看大型冰嬉表演娱乐及明代《南京城演剧图》,都充分地展现出宫廷娱乐盛大的特点。 娱乐是玩耍,是消遣。贵为九五之尊的帝王有无上的特权,让其属下的高官大吏为其娱乐活动大肆操办。宋理宗赵昀和他的儿子度宗赵禥喜好斗蟋蟀,在皇宫里喂养了大量的蟋蟀“名将”。两朝宰相贾似道极力操办,得到了他们父子的重用。明朝宣宗皇帝朱瞻基更有“蟋蟀皇帝”的“美称”。他听说江南的蟋蟀好,竟专门下密旨命令苏州知府给他进贡1000只善斗的蟋蟀。于是乎,江南官吏、民众—齐动手抓蟋蟀。“促织曜曜叫,宣德皇帝要”,捉到一只上好的蟋蟀,其功劳竟要比斩获一员敌将还要大,从此可荣华富贵;无法完成这令人啼笑皆非的“皇差”者,轻者倾家荡产,重者把命都要搭上。为了一己的娱乐,而使天下百姓不得安宁的事,除了九五之尊的帝王,别人是无法做到的。这是帝王娱乐的另一特点。 由于种种原因,帝王可以明令禁止民间的娱乐活动,但却不包括他本人及陪他娱乐的近臣。农民出身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南京登基后,明令禁止军民不准学唱戏曲、不准下棋、不准踢球等。他还想出了个歪点子,把弈棋博戏者诱捕到一楼房内,不给他们吃喝,不让他们外出,让他们终日在这里“逍遥”娱乐。不几日,这些喜好博弈娱乐的人便活活饿死在“逍遥楼”里。虽说明朝的臣民不敢下棋、踢球、唱曲儿,可是明太祖朱元璋本人却照常弈棋娱乐。他竟以莫愁湖的一座名楼为筹码,让中山王徐达陪他下棋消遣。朱元璋的子孙们更是不受其父祖禁令的制约,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等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棋迷。“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即使在娱乐上,九五之尊的皇帝也将其特权发挥得无以复加。 宫廷的许多娱乐项目,如荡秋千、拔河、蹴鞠、博弈、斗百草、七夕乞巧等,都产生于民间且首先流行于民间。当这些娱乐项目由村野市井进入宫廷后,不仅为帝王嫔妃的深宫娱乐生活注入了活力,而且由于帝王的喜好和倡导,又反过来促使这些娱乐项目在民间的广为盛行。正如“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上行下效的道理一样,帝王的喜好,官方的倡导,往往对社会风气的形成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秋千原是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山戎中的一种活动,齐桓公征伐山戎时,秋千开始传人齐地,后在中原民间和军旅中流传成习。据高无际《秋千赋》记载,秋千首次进入宫中是在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刘彻之所以鼓励宫女们荡秋千娱乐,是因秋千的倒装词意为“千秋”,让宫女们荡秋千的用意是借此娱乐活动祈祷皇帝“千秋万岁”。于是乎,这种深得皇帝欢心的娱乐项目迅速由宫中扩展到官僚士大夫家,再迅速由官宦家扩展到市井村野。需要注意的是,荡秋千由民间传到宫中,再由宫中向官宦市民扩散推广的过程中,荡秋千的技艺不断得到提高,其形式、花样更加丰富多彩,反过来极大地推动了民间这一娱乐活动的开展。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许多,就不一一列举了。这种由民间到宫廷,再由宫廷回到民间的流传扩展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一些娱乐活动的开展,其积极作用应予以肯定。P3-6 序言 娱乐是玩耍,是消遣,是快乐有趣的活动。 娱乐是人的天性,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即使中国历史上那些有名的勤于政务、威严至尊的帝王,也有相当一部分时光是在娱乐中度过的。 古往今来,人世间的娱乐项目林林总总,难以计数。娱乐方式因人的个性、条件、环境、年龄、地位和时代等诸多不同而呈现花样繁多、层出不穷的态势。 贵为九五之尊的中国历代皇帝们,由于其自身独具的、世人难以相比的优越条件和至高无上的权势,他们的娱乐活动也往往带有明显的皇家印记。 秦朝灭亡后,楚霸王一把大火在咸阳连烧了三个月。后江山易主,刘氏“受命于天”建立了汉朝。刘邦建造了自己的宫殿——长乐宫与未央宫。“长乐”“未央”是欢乐无尽头的意思,表明了九五之尊的希望与追求。于是乎,历代帝王在他们登基之后,都把声色娱乐作为一件不可或缺的事情安排好,以求生活得更加有滋有味儿。 翻开数千年积淀的历史文献,走进显赫华丽的皇家宫苑,那些矮小滑稽的侏儒,那些奉迎凑趣的优伶,那些身怀绝技的百戏艺人,那些轻歌曼舞的宫中丽人……“你方唱罢我登场”,陪伴着一个个帝王终其一生。 那红索秋千上裙衫飘扬的宫女,那茜纱雕窗下凝神对弈的妃嫔,那在熙熙攘攘的宫中买卖街上“讨价还价”的微服天子,那在冰冻三尺的太液池冰面上观赏冰嬉表演的明清皇上……一幅幅色彩绚丽的宫廷娱乐图,让后人们细细观看,慢慢浏览。 自然,宫廷娱乐画卷里也有淫荡的纵欲寻欢,也有令人掩面的性游戏……但是,作者不忍玷污纸笔,一概予以删去。 朋友,让我们慢慢地展开历代宫廷娱乐的画卷,观看一些中国历代帝王娱乐的画面,这或许有助于您更全面地了解高高的宫墙之内的帝王生活,或许能使您从中得到一点儿有益的启示…… 后记 十年前,应上海三联书店之约撰写《中国民间游戏与竞技》一书时,颇下了一些工夫,多方收集有关中国游戏竞技娱乐等方面的资料。该书写成后,尚余下一批有关宫廷娱乐类的资料,弃之可惜,便分门别类地整理一下封存起来,以备后用。 数年前,刘德增先生参与主编“中国宫廷文化丛书”,建议我承担宫廷娱乐一书的撰稿工作。因手头有一些这方面的资料,便痛快地应允下来。在动手撰写此书稿时,发现原来掌握的那些资料单薄了些,于是便和于海同志分头查阅正史、野史、笔记等,也拜读了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充实了一些新的资料。然后按约定的分工撰写书稿。寒往暑来,十多万字的书稿得以完成。 于海同志年轻有为,他在查阅文献、补充收集资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承担了本书有关章节的撰写工作。初稿完成后,由郭泮溪负责统稿并选配了相关的插图。责任编辑孟旭虹为本书的顺利出版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在此致以谢意。 由于资料和功力所限,书中疏漏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望读者与方家不吝赐教。 郭泮溪 2006年3月于青岛大学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