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味觉乐园(看香料咖啡烟草酒如何创造人间的私密天堂)
分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作者 (英国)希维尔布希著//李公军等译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人们在追求愉悦的感受引进新食物饮和蔚为风尚的同时,却也不知不觉地促进了经济、社会、文化的变革,进而创造出人间的天堂。本书丰富的描述,以全新观点诠释人类对于这些物质的疯狂与渴求,迷人地介绍了历史细节,并有多幅精彩图片作为视觉说明,是场味觉的飨宴,也是场知性的盛典,令人再三玩味,不忍释手。

内容推荐

每个社会都有其享乐物品和麻醉品,社会享用它,需要它,也能消受它。苏格兰国王在1194年访问英格兰国王理查德一世的时候,为显示主人特别好客,苏格兰国王得到每天两磅胡椒和四磅桂皮的特殊供奉。

在我们今天看来,这种礼物很是奇怪,而在基督教的中世纪却是再寻常不过:胡椒不仅作为调料使用,而且是财富和地位的标志,并经常代替金钱充当支付手段。

人们的口味开始变得敏感起来,来自东方的奢侈品开始改变粗俗的骑士文化,并且在通往印度的海路被发现之后成为欧洲经济的决定因素。

欧洲究竟为什么会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出现全新的享乐物品?咖啡、茶叶或烟草纯粹是殖民统治的偶然发现,还是它们满足了人们某些前所未有的新需求?这些新需求究竟是什么?

德国当时没有殖民地,必须从国外进口咖啡,这导致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对非本土饮品的运动。当啤酒和葡萄酒最终不能抵制人们对咖啡的狂热嗜好的时候,代用的菊苣咖啡被发现了。在当时,人们除了喝“豆咖啡”之外,也喝这种代用咖啡。与咖啡类似的还有烟草,在17世纪人们的观念里它也属于“饮品”。后来人们又把它装进烟斗吸食,直到后来在快速发展的工业时代,人们才把它制成卷烟享用。酒精饮料的发展速度之快也在伯仲之间,同样值得我们关注:酒馆的吧台变得非常方便并具有亲和力,这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了工业化时代的豪饮者的需要。

《法兰克福汇报》的评论家曾这样评价本书作者:“沃尔夫冈·施菲尔布施(wolfgang Schivelbusch)勇于打破常规。他尝试着向人们解释,享乐物品是如何影响中世纪和近现代欧洲的历史的。”

目录

前言

是调料还是新时代的开始

咖啡与新教伦理

 回顾:17世纪之前酒的地位

 优秀的清醒剂

 支持和反对咖啡的争论

 从咖啡屋到咖啡茶座

 德国的咖啡理念

 英国从咖啡到荼的转变

巧克力、天主教、旧制度

令人干醉的烟草

 抽烟的演变:烟斗、雪茄、卷烟

 抽烟行为在社会和空间范围的扩张

 18世纪的鼻烟文化

工业革命、啤酒和烧酒

习俗和惯例

分门别类的店铺

 吧台的演化

19世纪的人造天堂

 鸦片、无产阶级和诗歌

 鸦片与殖民主义

 重新宽恕

参考文献索引目录

插图来源

试读章节

食盐是否自远古时期就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胡椒的历史更清楚地记录了这个发展过程。尽管古罗马人就已经用胡椒给菜肴调味,但直到基督教中世纪才开始产生一个新的、在调料历史上具有深远世界历史意义的资产阶级。

中世纪的统治阶级总是用调味很浓的菜肴来显示自己的地位。一个家庭越高贵,其在调料上的消费就越多。15世纪的一本英国食谱就对肉食烹饪做过如下描述:烹饪家兔要加入杏仁粉、藏红花、生姜、柏根、桂皮、糖、丁香花干、豆蔻花等;烹饪鸡杂儿要加入胡椒、桂皮、丁香花干和豆蔻花等。对水果的加工大同小异。草莓和樱桃应用葡萄酒冼、煮,并加入胡椒、桂皮和醋。食谱里有这样一段:“取一整块上好的猪肉并将其煮熟,这块肉不能太瘦,且必须很嫩。然后按个人喜好将肉切碎,加入丁香花干和豆蔻花并继续切碎,之后加入葡萄干继续切碎。然后把肉捞起来搓成直径五厘米大小的丸子,将这些丸子放在碗里;做一份上好的杏仁奶,加入稻米并煮透,但要注意让它保持很稀的流质状态……再在上面撒上足够的糖和豆蔻花瓣,这样就可以端上桌了。”

尽管中世纪的食谱没有大量列举细节,但人们仍然可以从其他途径推算究竟使用了多少东西。中世纪晚期的一个家庭食谱为一个有40人参加的宴会准备了以下食品:“半磅桂皮粉、两磅糖、一盎司藏红花、四分之一磅丁香花干和几内亚胡椒、八分之一磅朝天番椒、八分之一磅良姜、八分之一磅豆蔻花、八分之一磅月桂叶……”若遇到节日,这些食品的数量还会大幅增加。1194年,苏格兰国王访问英格兰的理查德一世,他得到每天两磅胡椒和四磅桂皮的配给,主人以此显示其格外好客。这当然是一个任何一个胃都无法消受的巨额数量。调料在这里扮演的已经不是饮食方面的角色,而是礼节性质的角色。这两者在中世纪的时候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们互赠调料就像赠送珠宝,收集调料就像收藏珍品,最终却只用于菜肴。而在今天的人们看来,如此调制的菜肴与其说是西欧式,倒不如说是阿拉伯一印度式。菜肴完全消失在调料里了,食物本身已经无足轻重,它成了稀奇古怪的调料的附庸。在有些特别制作的食谱上,调料甚至从菜肴里分离出来。调料被装在金制或银制托盘里,在吃饭过程中随时添加或者与菜肴一起端上桌子。这种托盘被分成很多小格,每个小格里放着特定的调料。人们有时用它把本来已经拌有调料的菜肴再调拌一番,有时则像食用奶酪和餐后冷食拼盘。当时的人们享用胡椒、桂皮、豆蔻花,就像今天的人享用一餐美味、一杯雪利酒、一杯咖啡。调料不仅供人食用,也供人饮用。中世纪的葡萄酒与很多古典的食品一样大多是一种调料的浸泡液,而不是现代意义上酿制的名贵葡萄酒。人们像煮茶一样把调料煮透,然后滤出汤汁。

人们试图把中世纪对调料的这种奢华的消费解释为当时人们对食品消费技巧的了解不足。胡椒与食盐一起成为当时的主要消费食品,人们用它们来把秋季屠宰的牲畜腌制成越冬的食物保存起来。按照这种解释,其他调料应该也曾经用来把腐质食物变成能够重新食用的食物。这种解释有点牵强,因为当时中世纪人们所知的从东方进口的调料根本就是贵重物品,所以它们才为上层人士所钟爱。

P4-5

序言

本书并非着重讲述享乐物品的历史究竟如何,而是围绕下面这些问题展开:享乐物品是如何影响近现代的人类历史的?为什么在欧洲的特定时期会出现全新的享乐物品?咖啡、茶叶、烟草是殖民发现的偶然产物还是它们只是满足了人们前所未有的新型享乐需求?如何诠释这种新型享乐需求?

这些都是本书感兴趣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从这些问题会衍生出更进一步更具体的疑问,我们将对它们进行深入探讨。这些具体疑问大致如下:

为什么中世纪的人们对使用东方调料调制的菜肴有着如此执著的嗜好,而这种嗜好为什么在17世纪又突然消失了?

为什么18世纪的中产阶级都喝咖啡的时候而贵族却偏爱巧克力?为什么人们在18世纪之前都抽烟斗,后来又演变成抽雪茄和卷烟,而当时的人们却主要把烟草制成鼻烟吸食?

为什么鸦片和大麻这类特殊物品像普通享乐物品一样供人们享用了几个世纪之久,而在19世纪末突然作为“毒品”予以禁止?  德语里“享乐物品”这个词定义不够明确。倒是英语和法语里“stimulants”这个词更接近历史的真实。因为这些物品并非只给人们造成天堂般的享乐,它们同时也总在制造“功效”。乍听起来似乎似是而非,但其历史作用就是享乐之中的功效。它们对人体机能的影响总的说来是化学的影响,至于说精神的、文化的和政治的影响,已经早有定论。每天早晨一杯咖啡和每个周六晚上的一次畅饮已经深深地根植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大,给人们带来的快乐就越多。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29 17: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