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福州民间故事/福州民俗文化丛书
分类
作者
出版社 福建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福州的民间故事到了明清时期跃上了巅峰,这与《闽都别记》这本书的问世有极大的关系。《闽都别记》是一部脍炙人口的长篇通俗章回小说,全书400回,150多万字,叙事讲史始于唐迄于清,历5个朝代,不愧为一部奇书。书的字里行间可见许多福州话土字,但也不是一般人所认为的一味的土到底。它运用了许多诗词以画龙点睛,故事情节构思巧妙,有的章节文字高雅洗炼。如该书一开头就写道:“盖闽都东南滨海,西北联山,重关内阻,群溪交流,三峰鼎峙于城中,二绝高标于城外,襟江带湖,沃野千里,南联江广,北跨温台,东联吴越,万里重山环绕,地沃山强,诚天下之胜也……”这段文字很好地概括描绘了闽都的地理形胜。我们能说它很土吗?

福州人讲故事,讲着讲着就撞上《闽都别记》了。所以由方炳桂主编的《福州民间故事/福州民俗文化丛书》一书除在“经典故事”一栏里编入《郑唐传》和《女神陈靖姑》两个中篇外,又开辟了“闽都传奇”一栏,精选11篇读者似曾相识而又想再读再听的闽都故事,使《闽都别记》故事在本书里占相当的分量。

内容推荐

福州流传着许多奇异、生动的民间故事,充满神奇的想象和夸张,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同时又保留了人民群众朴实、生动的语言表达习惯,特别是故事中许多方言词语弥漫着浓浓的乡土气息。

由方炳桂主编的《福州民间故事/福州民俗文化丛书》一书便是福州民间故事合集。

目录

前言

经典故事

 郑唐传

 女神陈靖姑

 甘国宝传奇

 贻顺哥烛蒂

 龙凤金耳扒

闽都传奇

 榴花洞姻缘

 开闽王拜剑定乾坤

 皇后宰相陈金凤

 吴瑶琴金蝉脱壳

 缺哥望小姐

 荔枝换绛桃

 方广岩蛇娘恋书生

 蛇郎哥破镜重圆

 水蛙精水遁招灾

 柳七娘与罗星塔

 叶向高救灾

市井传说

 王成龙别气

 李登官卖(女么)

 尚书庙躲债

 情殉双抛桥

 桐油煮粉干

 林则徐少小应对

 马铎一日君

 此地能补天

 乡人乐道孝义巷

 葛秀才巧对相思联

 曹学俭与徐五

 思儿亭与惨恻桥

 郑性之的传说

 螺洲与螺女江

 乌龙江的由来

 一字救万民

 鳝溪与白马王

 桂香街和梅仙街的传说

 塔头街的传说

 韩克忠与与韩月娘

 泰山爷娶亲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酒神吴颜爷

 下渡尾迎神

 陈修园和狗皮膏药

 皇帝要吃公鸡蛋

 黄瓜井里孝顺鱼

 林汝光度鸡度鸡口

 乾隆帝田黄石祭天

 日溪皇帝洞哑巴登基

 王法助断旨造桥

 许悠罚添油

 朱元璋夜宿芙蓉洞

后记

试读章节

第二回言四句夫人瞑目对对子先生倒霉

前一回说郑唐题藏头诗戏弄财主钱坤,为乡里人出了一口气,使他锋芒初露,名声日大。但是他仕途不畅,自十九岁那年县试中了秀才后,乡试就没了名,原因是他考试时很快把考卷写完,然后在卷末写诗画图,主考官看了十分生气,郑唐也不买账,从此他无意功名,娶了妻室。妻陈氏十分贤淑,为他生了两个儿子,大儿郑淮,老二郑济。四口之家的吃穿靠些微祖业,坐食山空,这常令郑唐感到苦恼。

一天,郑唐听说当任福州太守的夫人死了,但不知为何“死不瞑目”。太守请来道士、僧尼,做法术、念经都做尽了,夫人总是不肯闭目。郑唐听了笑道:“这有何难,待我去说几句话,保证夫人瞑目。”有人告知太守,太守正束手无策,听说有人能使夫人瞑目,遂遣人将郑唐请来。

“太守大人,晚生郑唐有礼了。”郑唐施礼毕,太守即命衙仆赐座递茶,客气地说:“郑先生有何良策,请速指点。”郑唐来之前,早已将太守的家境及夫人的添养底细摸得一清二楚,便叫太守取来文房四宝,题了四句诗:“夫人一貌玉无瑕,四十年来鬓未华。何事临终含泪眼,恐教儿子着芦花。”题罢即教太守搓揉夫人双目,少顷目闭。太守此时号啕大哭,厉声呼道:“夫人啊!原来你虑及下官再娶,儿子受苦,’下官终身不续娶,请夫人放心。”呼毕转身对郑唐千恩万谢,命衙仆取银二十两酬谢。

各位,你道郑唐有什么本事?其实“光棍(骗子)一重膜,捅破渧沛落”。他听人说死人不瞑目,用手搓揉即可奏效,太守不知这常识,才使郑唐白赚了二十两白银。至于那四句诗,首先是郑唐已查明,夫人撒手遗有一个十岁儿子,再者他熟悉戏文故事,利用《辨芦花》中闵子骞遭后娘欺侮,寒冬着芦花的情节,道出夫人死不瞑目的缘由,使太守佩服得五体投地,又令郑唐的名声再度鹊起。

郑唐的同窗斋友闻知此事,纷纷议论郑唐自幼耍小聪明的许多事来。说郑唐八岁时,其父郑珞就送他到一姓胡的先生处读书。这胡先生是个酒仙,一旦酒醉,即令学生自读,他却蒙头大睡。先生蒙头睡觉,学生乘机作乱,有的爬上桌做起戏来,郑唐当然也在其中。胡先生被吵得睡不着觉,便从被窝中伸出头,厉声喝道:“为何这般吵闹?!我出个对子,谁对不出就休想回家!”郑唐听了即问:“先生出何对子?”胡先生针对学生在桌上吵闹情形随口念道:“画眉笼养画眉,画眉鸟跳上跳下。”众学生听了个个搔首弄耳,不知如何对对,唯郑唐不慌不忙,胸有成竹,他说:“先生,学生对就。”胡先生赶紧从被窝中伸出头来问道:“你对什么?”郑唐说:“先生,你出‘画眉笼养画眉,画眉鸟跳上跳下’;学生对‘乌龟壳藏乌龟,乌龟头缩进伸出’。”胡先生听了,虽然觉得附会,却十分切题。见有一人对上,且日已西斜,胡先生就通通放学生回去了。  但说胡先生酒醒,伸出脑袋来细想:这“乌龟壳藏乌龟,乌龟头缩进伸出……”这不同我在被窝中头缩进伸出一个模样吗?他越想越像,越想越气,一骨碌坐起,骂道:“好一个郑唐,你对得好!看我明天怎样收拾你!”

话说郑唐赚得白银二十两回家安顿了妻儿,暂无后顾之忧,遂常到澳桥下阿庆书场听讲书,也去汤池店(澡堂)洗汤,与人“碎喘”(聊天)。在休闲中,他有了与百姓接近的机会,知道了许多民艰民怨。时明正德帝初即位,钦命钱宁为福建坐(驻)省太监。钱宁一来到省城福州,即与新任福州太守秦川狼狈为奸。那时官府淫乐挥霍无度,庶民百姓却日无鸡米,夜无鼠粮。秦川使的是压服手段,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郑唐听了,一时怒从心起,他咬牙切齿,立誓要治一治这一帮乱臣贼子。

要知郑唐如何发难,且听下回分解。(P6-7)

序言

福州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八闽都会,自然风光优美宜人,人文历史积淀深厚。据《史记》记载,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封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立福州文明史的开端。据昙石山等考古遗址发现,早在五千多年前,在今日闽江两岸就栖息着福州人的先祖,他们“以渔猎山伐为业”,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不论是生生不息的闽越先民,还是千里跋涉迁徙而来的中原人,一代又一代,怀着希望,寻着梦想,筚路蓝缕,辛勤耕耘,不屈不挠,开拓进取,擎起了一片东南胜景,使福州以海滨邹鲁、文化名城而享誉神州大地。

时光把岁月推向久远,时光的流水也沉积下许许多多难忘的记忆。一个城市找出几处有价值的人文景观并不难,但是要找出像福州这样拥有如此丰富而厚重的人文景观则不容易;一个城市找出一些代代相传的习俗并不难,但是要找出像福州这样有着深邃而博广的民俗文化体系则不容易;更重要的是,一个城市要找出她独特的、蕴涵丰厚的人文积淀并不难,但是要找出能延续到今天,不断传承、丰富、超越、创新的人文,则不容易,这就是福州民俗文化的价值。

2001年5月,福建人民出版社组织福州民俗专家方炳桂、李乡浏、曾意丹、徐鹤苹、潘群等撰成“福州民俗文化丛书”一套八种出版。作者们用历史考证者和现实感受者的眼睛,考察历经数千年沧桑岁月的闽都,感觉民风,体味民情。用开阔酣畅的笔墨,呕心为文,大度而峻厉,本色而瑰奇。这种挖潜意识,绝不是出于一种廉价的恋旧情绪和一种狭隘的地域偏好,而是对闽都文化的重新认识和开拓,一种审美意识中蕴含着历史意识的苏醒。民风与地理的辉映,历史与现实的呼应,自然与人文的交错,既是历史的泼墨,又是都市的写意。这无疑是造福福州人民的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化工程。

该丛书出版之后,得到海内外福州人的普遍欢迎,一版再版,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福州一批经过数十年的跋涉与研究的民俗专家,在此基础上,又不断挖掘和复原了许许多多的历史民俗,形成了许多的新资料、新成果。因而修编、扩容、再版呼之欲出。这次重编的“福州民俗文化丛书”,包括《福州习俗》、《福州老街》、《福州世家》、《福州地名》、《福州熟语》、《福州老行当》、《福州民间故事》、《福州地方神》等八种,宕开一笔,是为了更全面、更准确地表达福州独特的民俗文化,再度填补都市记忆的空白。

该丛书绝不是旧史料的堆集,它着眼当今科学发展的大背景,以历史文化名城数千年的文化与文明互相参照,建立起该丛书的时空坐标,以图文凸现历史悠久的闽都文化。编者的视角相当阔大,焦点十分清晰,多维的视线角度、沉淀的文化底蕴,将福州古朴的街巷、繁华的市井、独特的民居、醇美的风俗、奇异的掌故、悠远的遗迹、近代的建筑以及文化的传承都真实、直观地介绍给世人。编者对文字与图片的精益求精、掌故的入微研考,也用心良苦,既有客观史料的呈现,又有学术观点的阐发;既有内在的叙述张力,又有丰赡的感性细节,而且兼顾资料性与艺术性,使之成为可供欣赏、研究和收藏的丛书。

后记

乘“福州民俗文化丛书”再版的东风,《福州民间故事》应运而生了。这是闽都民间文化界值得庆贺的一件盛事。

《故事》的问世,首先是闽都传统文化市场大环境变化的结果。“丛书”出版十年来,正是国家不断加大对传统文化保护力度的十年。中共福州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连续采取了保护修复三坊七巷、宣传历史文化四大品牌、评定福州十大名片,以及发动群众对福州的城市精神进行表述,积极推荐省、市乃至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重大举措,大大提高了市民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广大读者对“丛书”的需求量也因此而大大增加了。

编委会讨论再版“丛书”时,一致意识到过去“丛书”中无《故事》是一大缺陷。这一认识一经提出,立即得到福建人民出版社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刘亚忠副社长最先提出了编撰本书的基本要求和框架设想,并自始至终指导征稿和编辑工作。

本书“闽都传奇”中的部分故事和“经典故事”中的《女神陈靖姑》都曾在《东南快报》上连载过。值此特向《东南快报》以及所有关心、支持过本书出版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编入本书的故事仅是福州民间故事中稍具代表性的一小部分,可谓挂一漏万,整理时出现的谬误也在所难免,值此,祈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6:4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