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曾国藩集团与晚清政局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朱东安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深入探索了曾国藩数十年暗中操纵晚清政局所起的政治作用和巨大影响,既写曾国藩的文韬武略,也写他的待人处世与生活态度;既写他的困厄与成功,也写他的得宠与失宠。

曾国藩制胜的兵法、治军行政的方针,他独特的人生观、处世哲学,他的文化素养和人格品位等等,都在书中得到精彩的体现。

内容推荐

本书以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运动起家的曾国藩及集团的产生背景,形成发展过程,特别是深入探索了其数十年暗中操纵晚清政局所起的政治作用和巨大影响。本书既写曾国藩的文韬武略,也写他的待人处民与生活态度;既写他的困厄与成功,也写他的得宠与失宠。曾国藩制胜的兵法、治军行政的方针,他独特的人生观、处世哲学,他的文化素养和人格品位等等,都在书中得到精彩的体现。历史小说难得,好的长篇历史小说更难得,读毕此书,当有收益。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风云际会

 第一节 太平天国革命的爆发及其对清政府的沉重打击

 第二节 中央政权权力结构的变化与归复:相权的让出与收回

 第三节 清政府政治对策的形成与实施

 第四节 内轻外重的形成与清政府的对策

第二章 易装自救

 第一节 主要成员

 第二节 思想与政治基础

第三章 纠结成团

 第一节 集结始末

 第二节 内部派系

第四章 致胜有术

 第一节 军事可恃

 第二节 筹饷有方

 第三节 知人善用

第五章 坐断东南

 第一节 恪守臣道

 第二节 坐断东南

第六章 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第一节 中体西用 师夷制民

 第二节 近代军阀的鼻祖

 第三节 地主买办阶级的精神偶像

附录一 主要成员简历

 二画 丁

 三画 万卫

 四画 方毛王韦邓

 五画 冯厉史叶左帅甘田

 六画 任刘华吕多孙庄成朱江汤许

 七画 严何余吴宋张李杨沈苏

 八画 邹陈周屈庞易林欧阳罗范金

 九画 娄恽段洪胡赵钟饶骆倪

 十画 唐夏容席徐栗桂涂聂莫钱陶郭高勒

 十一画 康曹梅萧净隋黄

 十二画 塔彭曾游裕程董蒋

 十三画 蒯褚雷鲍

 十四画 翟谭

 十五画 潘黎

 十六画 薛

 十七画 魏

附录二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试读章节

太平天国革命的爆发及其

对清政府的沉重打击

中国地主封建制社会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多次的王朝更替,到了明代,已进入它的晚期阶段。其标志就是,经济领域中资本主义因素的产生和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加强。而清王朝的建立则使渐衰微的封建制度回光返照,再度辉煌。由于满族从原始社会直接进入封建社会,世风古朴,新兴贵族没有明朝统治者那样的腐败积习,又接受了明朝灭亡的教训,故在国家的治理上兢兢业业,颇有政绩。尤其在位多达六十年之久的康熙、乾隆两帝,比之唐宗、汉武并不少让。在他们的治理下,清王朝兴旺发达,出现了一百多年的太平盛世。

由于满洲贵族初人中原,腐败风气习染未深,加以接受明王朝因加派“三饷”导致迅速灭亡的教训,生活上非常注意节俭,力图减省宫中开支。据载,自入关以来至康熙十九年,清朝“外廷军国之费,与明代略相仿佛。至宫中服用,则以各宫计之,尚不及妃嫔一宫之数。”(土庆云:《石渠余纪》,北京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卷,第1页)与宫中修造、花用相关的工部、光禄寺每年支用银两,亦“较前朝省十之九”(《石渠余纪》第1卷,第1页)。故财政费用年有赢余。及至康熙末年,户部库银已有“五千余万之积”。(《石渠余纪》第1卷,第2页)

然而,乾隆朝以来,宫廷费用与军政开支渐增,吏治渐坏,贪污大案迭起。文武官员养廉费的增设,不仅没有使他们较前更加廉洁。反而使他们贪欲日增。腐败日甚。绿营兵增额六万,年耗库银三百万两,其战斗力反而日益降低。追至乾隆中期已开始出现衰落迹象,只是各种社会矛盾统统掩盖在“太平盛世”的外衣之下。尚不为世人所警觉。而乾隆帝晚年耽于游乐和奸相和坤的秉政。政以贿成,人以干进, “风气为之一变”(昭链:《啸亭杂录》,上海埽叶山房光绪二十七年石印本,第6卷,第11页),则加速了这一衰落的进程。而嘉庆元年爆发的川、楚、陕白莲教大起义,更使清王朝由鼎盛走向全面的衰落,兵无斗志,库无帑银,沿着下坡路一步步走下去。

正当清王朝一衰不振的时候,野心勃勃的西方殖民主义者打了进来。以英国为首的西方殖民主义者在征眼美洲、非洲及印度等大片地区之后。又把矛头指向中国。为了改变中英贸易中对其不利的人超地位,他们大量进行毒品走私活动,把强迫印度农民种植的鸦片烟,集中收购,漂洋过海,向中国倾销。而当他们的这种罪恶活动遭到遏制时,便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即鸦片战争。在外国侵略面前,清朝军队不堪一击,终与侵略者订立城下之盟,使中国丧失主权,丧失独立,被迫走上殖民地化的道路。大量的战争赔款,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经过十年酝酿与准备,逐步形成以太平天国为中心的全国各地各族人民大起义。

鸦片战争的失败,不仅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也暴露了中华民族的弱点,使中国人民在痛苦中惊醒。他们憎恨殖民主义者的强暴蛮横。憎恨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卖国求安,同时也感到侵略者确有可恃之术,中国确有落后之处。而要战胜敌人,必须首先学习敌人之长,克服自身之短。这一认识,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代先进人物思想认识的主流。只是由于阶级、地位以及出身、经历的不同,产生了认识上的差异和自身利害的冲突,并各自提出不同的救国方案,围绕着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尤其资本主义侵略者同中华民族这一更为主要的矛盾,展开了时急时缓、错综复杂的分合争斗。太平天国革命实质上就是农民阶级提出的救国方案。

太平天国革命的主要领导人是洪秀全、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等人。他们先是创立了一个民间团体,劝人行善、拜上帝,史称拜上帝会或拜上帝教。信从者多贫苦农民。当政治形势变得越来越有利于革命发动的时候,洪秀全、冯云山便向杨、萧等人透露了夺取天下、另建新朝的重大图谋。于是,他们衷心拥戴洪秀全为一国之主,大家齐心合力,积极准备,并于道光三十年冬(公元1850年),在广西金田村正式宣布起义。

他们定国号为太平天国,洪秀全称天王。意思是要把基督教原有教义中的天堂,从天上搬到人间,由死后提到生前,并将之称为“小天堂”,而将原有教义中的天堂称为“大天堂”。宣布大天堂归上帝所有,是永恒的,而小天堂则要在天父、天兄、天王的领导下,经过众兄弟姊妹的一番奋斗,方可在人间建立起来。还宣布,只有在建立小天堂的过程中建立功勋,死后才能荣升上帝的大天堂,永享富贵。而他们在斗争中所遇到的一切艰难困苦,都是上帝对他们的考验。对他们的玉成、磨炼。其后,他们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广大贫苦农民的要求,不断发展其教义,直到制定并公布《天朝田亩制度》这一纲领性的文件,为他们的小天堂描绘出一幅生动具体的蓝图。虽然带有乌托邦性质,但在当时却对太平天国广大将士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太平天国鼎盛之时,曾占有江西、安徽、湖北的大部和江苏的一部分,清军江南、江北大营一再被毁,湘军大帅曾国藩困于江西一隅之地,二号人物胡林翼一度产生自杀之心。不料,杨秀清居功自傲,野心膨胀,假代天父传言之权,逼洪秀全封其为“万岁”。其实,杨秀清以东王节制诸王,执掌太平天国军政大权,军民上下无不畏惧,所奏之事无不允准,一切号令皆由他发出,实权已超过洪秀全。天王洪秀全久处虚尊之位,只是多一个“万岁”的称号,与尊称“九千岁”的杨秀清在称号上仅有“千岁”之差。如今杨秀清要消除这一差别,造成形式上二人平起平坐,实际上则由他独掌大权的政治格局,这就不能不使洪秀全心生疑惧。在此之前,杨秀清已与韦、石、秦等关系紧张,他们激愤于杨的跋扈,已有人密议除杨之策,仅由于洪的反对而未敢动手。而正当此千钧一发之际,洪秀全突然接到杨秀清的心腹爱将、天官正丞相陈承镕的紧急密报,称杨欲杀洪自为,发兵攻打天王府。洪秀全遂决心杀杨,一场决定太平天国命运的大悲剧随之发生。

这场内讧从咸丰六年韦昌辉杀杨开始,到咸丰八年石达开离京出走为止,前后历时三年,终致精兵猛将所余无几,太平天国由盛转衰,一步步走向失败。此后。太平天国能够坚持八年之久,原因虽然不止一宗,但主要还是由于当时南方革命形势仍在继续高涨,而清政府的政策也还没有调整到位,湘军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而清朝原有的旗、绿各营武装力量,即使到了太平天国后期,也不是太平军的对手。P3-5

序言

古人云: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水可载舟,亦可覆舟。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外不能御侮,内不能安民,广大民众不得不揭竿而起,寻求新的出路,以拯救民族的危亡。其战争的正义性是不言而喻的。

然满洲贵族虽曾以武力征服了中原,而后世子孙的腐败,却令其不得不依靠湘淮练勇来镇压太平天国与捻军起义。遂致晚清政局为之一变: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分权增强,兵为将有,权出私门,国家军政实权落到地方督抚手中。其实力最强的曾国藩集团,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国家命脉,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态益趋严重。曾国藩充任首领时,虽有功高震主之嫌,亦不过握有东南地区及直隶等省的地方大权。而李鸿章接掌门户后,则又进而控制了中央政府的国防、外交实权,或战或和皆其一身承办,遂成为古今中外最大的“签约专业户”。及至八国联军侵入中国,清政府对外宣战,他们竟与中央政府分庭抗礼,公开分裂。同侵略者搞起“东南互保”。当那拉氏公开提出废除光绪帝时,而刘坤一又上疏谏争,结果一锤定音,再没有人敢议废立问题。其势焰之盛,概可想见。只是由于清朝统治阶级上层的满汉联盟尚可维持,方使君臣双方各安其位。

甲午战后清政府编练新军,本欲从汉员手中收回久违的兵权。而出于政治腐败这同一原因,使其事与愿违,陷入更深的政治危机。乘机而起的北洋集团,不仅与湘淮集团有着政治、经济、思想、组织等千丝万缕的联系,且军营风气一脉相承。加以帝国主义侵华势力的利益纷争,遂将民初十余年间,弄成既无君权又无民权的时代。如果说,曾国藩集团既保住清朝的皇位又挖掉其墙脚的话,而袁世凯北洋集团的背叛,则直接导致了清朝的灭亡;如果说,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成功。只是曾国藩军制改革之花的话,那么民国初年的军阀混战就是其累累硕果了。由此可见,曾国藩集团这个近代史上最大的地方实力派,不仅数十年间暗中操纵着晚清政局,且开民国年间军阀政治之先河,其政治作用与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然而,他们靠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起家,又力主维护传统文化和引进西方科学技术,中体西用,师夷制民,遂成为争议最大的一群历史人物。有人颂之为中国现代化的先驱,后世仿效的楷模:有人则斥之为遗羞百年的政治僵尸。真可谓见仁见智,竞奇斗艳。而要弄清其中的原委,予以恰当的历史评价,则不能不对之进行深入认真的研究。然多年以来。有关曾国藩集团的研究,虽多方重视,成果可观,但仍处于孤立、分散的状态。或限于某一人物,或限于某一侧面,很少有人对之进行整体考察,更少有人将这个集团同太平天国、清朝政府以及北洋集团联系起来加以研究。而其得出的结论,则又往往政治色彩较浓,学术色彩稍淡。

笔者的研究则欲将曾国藩集团视为一个整体,在弄清事实的基础上,尽力探索其由内及外的种种联系,并将之放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进行观察,以求取得较为全面、客观的效果。惟水平所限,时不我待,虽苦熬六载,初有心得,却难免舛误疏漏之处,诚请读者多多教正。尤其抛砖引玉,精品迭出,对这群历史人物的出现与消失,能够做出较为科学的解释,从而走出近代史研究中相沿已久的非白即黑、不骂就捧的怪圈。

后记

1995年末,奉委主持院重点课题《晚清人物与政治历史》,并分担其中《曾国藩集团与晚清政局》一题的研究和 撰写工作,时逾六载,始行脱稿。尤赖华夏英才基金会和华文出版社的大力支持,方以出版。值此,谨对华夏英才基金会、华文出版社和数年来教我助我之诸位师友,致以深深的谢意。

作者

2002年5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29 20:3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