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绿色新理念的若干核心内容,呼吁我们对环境问题的思考应该进一步深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深绿色思想家普遍要求人类需要有一场划时代的环境革命。在1992年里约联合国环境与发展首脑会议上,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的所长莱斯特布朗第一次提出环境革命的观点。布朗认为,进入21世纪,人类应该进行一场环境革命来改变和提升自己的命运。
这场以深绿色为特征的环境革命,与20世纪60~70年代的浅绿色环境运动具有质的区别,它不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简单修补,而是要与严重牺牲环境的旧文明进行决裂,建立一个在人与自然和谐基础上求得人类发展的绿色新文明。
以环境革命为导向的深绿色思想,对人类文明的历史与未来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认识:
(1)环境革命是继农业革命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面临的第三次文明方式的革命。
自从告别渔猎社会以来,人类已经经历了1万年前的农业革命和18世纪的工业革命,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在历史上都有重要的进步意义,但两者在生态环境问题上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危害。正是在发展与环境不协调的意义上,农业革命因其损害自然生态而被称之为“黄色文明”,工业革命因其严重污染环境而被称之为“黑色文明”。
20世纪下半叶以来日趋严重的世界环境问题正是近代以来的工业文明对人类生存环境加大破坏的结果。显然,解决这场危机的关键是发动一场以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革命,追求一个发展与环境双赢、人类与自然和谐的新的“绿色文明”。
(2)提出环境革命,是要使我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水平从浅绿色提升到深绿色。
传统工业化运动的弊病,在于它以“高开采、高生产、高消费、高排放”为特征的核心理念。
它具体表现在:第一,传统工业化是以地球资源无穷无尽因而可以大量开采为前提的;第二,传统工业化立足于一味追求经济利润因而需要大量生产;第三,传统工业化把物质享受视为社会进步的判定依据因而鼓励大量消费;第四,传统工业化把地球看作容量无限的天然垃圾箱和阴沟洞因而导致大量废弃。
显然,在传统工业文明的框架中是不可能解决环境问题的。环境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根因恰恰在于近代以来人类文明自身的缺陷。因此,我们需要改变工业化运动以来的发展模式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这就是环境革命的实质。
(3)环境革命要求对人类文明从物质层面、体制层面、价值层面实行全方位的变革。
在物质层面,环境革命呼吁对现有的物质生存方式以及相应的技术手段进行变革;在体制层面,环境问题需要进入政治结构、法律结构和经济结构之中,使得环境保护制度化;在价值层面,环境革命要求人类的价值观念在对待自然、对待后代、对待贫穷的关系上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正是在对社会的全方位变革上,环境革命与绿色文明观念不同于一些未来学家所倡导的信息革命与信息文明观念。后者基本上是技术导向的,它仅仅寄希望于对工业文明的负面问题进行技术化的解决,其实质是对现行技术结构及其生活方式的扩展和深化。环境革命则要求对整个文明观念的更新和重建,如此才能引导人类进入更高意义上的文明或真正意义上的后工业社会。
三、绿色生态面临的主要威胁
随着我国经济获的发展,人们生产水平的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人们从古代的骑马代步,到现在汽车。汽车的数量成倍的增长,它给我们生活环境带来了不可忽略的大气污染。给人的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尽量减少汽车的排放污染成为首要条件,我仅以个人的观点提出在开车快慢对环境污染的改善办法。针对目前世界能源的匮乏和浪费严重这样的问题,节约无疑是一条不错的解决途径。汽油的用途主要用在汽车上,如果能减少汽油的浪费,那么汽车的污染就会降低。因为汽油在车中的不完全燃烧往往是污染的最严重的时候,汽油如果不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就会减少,进而会造成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而汽车速度的不同和所踩油门力度的不同都会对汽油燃烧环境污染的大小造成影响。我们都知道,汽油的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对环境的污染很大,而汽油的完全燃烧会产生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各种气体,就能减少不少的污染。如果能在汽车运行中检测出一氧化碳的量,便知道汽车速度多大时最省油。以便更好的减少污染。
P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