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乂文、李恒编著的《粮食主产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意义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探讨粮食主产区在未来发展中的道路选择,即强化粮食生产基础上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和完善发展经济学关于农业区工业化的理论;二是研究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机制并进行理论提炼。本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研究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方法途径,即依托粮食生产优势实施农产品加工转化战略措施,提出粮食主产区的制度建设支持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粮食主产区工农、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促进体系和实施方案。
粮食生产与供应问题长期为人们所关注,自197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粮食安全概念以来,获得粮食的能力的重要性开始为人们所重视,而这依赖于粮食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剧乂文、李恒编著的《粮食主产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通过研究我国粮食主产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相关主题,探讨了粮食主产区在未来发展中的道路选择,《粮食主产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主要内容包括:粮食安全与粮食主产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粮食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路径,农业产业化与粮食主产区建设,农业机械化与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农业土地制度创新与粮食主产区建设,人力资本与粮食主产区经济增长,粮食主产区的工业化及其实现机制,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粮食主产区经济结构的影响。
第一章 粮食安全与粮食主产区建设/1
第一节 绪论/1
第二节 主产区耕地改造与粮食生产/6
第三节 粮食主产区工业化的性质/15
第四节 粮食主产区建设的意义/21
第二章 粮食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路径/24
第一节 绪论/24
第二节 发达国家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经验和启示/34
第三节 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现状/39
第四节 粮食主产区粮食作物生产能力区域比较优势/42
第五节 粮食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因素实证分析/49
第六节 提高粮食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对策/52
第三章 农业产业化与粮食主产区建设/56
第一节 绪论/56
第二节 粮食主产区农业产业化现状及问题/57
第三节 粮食主产区建设中的农业生产方式转变/62
第四节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模式和案例/68
第五节 促进农业产业化、建设粮食主产区的政策/71
第四章 农业机械化与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77
第一节 绪论/77
第二节 农业机械化与粮食生产的关系/80
第三节 农业机械化与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实证研究/90
第四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95
第五章 农业土地制度创新与粮食主产区建设/100
第一节 绪论/100
第二节 粮食主产区建设对土地制度创新的要求/104
第三节 粮食主产区农业土地制度变迁的基本趋向/111
第四节 粮食主产区土地制度创新的路径分析/121
第六章 人力资本与粮食主产区经济增长/128
第一节 绪论/128
第二节 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基础/136
第三节 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探讨/139
第四节 人力资本与粮食主产区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142
第七章 粮食主产区的工业化及其实现机制/149
第一节 绪论/149
第二节 粮食主产区的工业化推进/156
第三节 粮食生产与工业化的比较研究/163
第四节 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与工业化的关系/167
第五节 实现粮食主产区工业化和粮食产量互利共赢的对策/175
第八章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粮食主产区经济结构的影响/186
第一节 绪论/186
第二节 粮食主产区结构特征/193
第三节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粮食主产区经济结构升级影响机制/197
第四节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粮食主产区经济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207
第五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216
参考文献/220
后 记/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