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从阿尔卑斯到罗马》是蒙古族著名作家、文学史家特·赛音巴雅尔的一部游记散文集,共收录了包括《友谊的列车》、《菩提伽耶的菩提树》、《飞往莫斯科》等68篇作品。这些作品囊括了走访蒙古、俄罗斯、印度、法国、瑞士等国家的经历,记录了作者一路以来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文字朴素严谨,充满深情,真实、生动、亲切,视角独特。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从阿尔卑斯到罗马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特·赛音巴雅尔 |
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本《从阿尔卑斯到罗马》是蒙古族著名作家、文学史家特·赛音巴雅尔的一部游记散文集,共收录了包括《友谊的列车》、《菩提伽耶的菩提树》、《飞往莫斯科》等68篇作品。这些作品囊括了走访蒙古、俄罗斯、印度、法国、瑞士等国家的经历,记录了作者一路以来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文字朴素严谨,充满深情,真实、生动、亲切,视角独特。 内容推荐 《从阿尔卑斯到罗马》是蒙古族著名作家、文学史家特·赛音巴雅尔的最新游记散文集。《从阿尔卑斯到罗马》收录了他出访蒙古、斯里兰卡、新加坡、印度、俄罗斯、法国、瑞士、意大利等国,访问我国台湾,以及陪同印度作家代表团访问北京、西安、郑州、云南时的所感所想,共计68篇。作者以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将异国他乡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访问过程中遇到的有趣的人和事,娓娓道来,亲切而生动。作品语言优美、朴实,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文字与图片结合的形式,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如临其境的美妙。 目录 要走出去 看外面的世界 特·赛音巴雅尔小传 第一辑 美丽的蒙古 友谊的列车 乌兰巴托 沙·那楚克道尔吉先生 恩赫图拉人 哈尔和林 驰向碑石滩 祝福 朝克图台吉 在道丽格尔苏荣家做客 听到鹿的鸣叫 第二辑 印度洋上的岛国 印度洋·美丽的岛国·佛牙寺 一、印度洋 二、美丽的岛国 三、佛牙寺 菩提伽耶的菩提树 西格利亚天宫 奇树 蓝宝石金戒指 奔向马塔腊 访问马丁故居 在印度洋里游泳 第三辑 恒河日出 印度首都新德里 这个世界还是不大 观光红堡有感 瓦拉纳希散记 一、鹿野苑 二、金庙 三、神牛 恒河日出 孟买,美丽的海港 加尔各答印象 桑地尼克坦 一、在国际大学 二、史阿英·刚果帕迪亚 参观泰戈尔故居 第四辑 飞往莫斯科 飞往莫斯科 高尔基是人,不是神! 托尔斯泰的阳光 拜谒列宁墓 母亲对儿子的嘱咐 艾尔米塔什国家艺术博物馆 彼得大帝·圣彼得堡大学·红莓花儿开 一、彼得大帝 二、圣彼得堡大学 三、红莓花儿开 库丝涅佐夫 长梦 第五辑 从阿尔卑斯到罗马 在飞往花都巴黎的航班上 蒙帕纳斯大厦·埃菲尔铁塔·卢浮宫 一、蒙帕纳斯大厦 二、埃菲尔铁塔 三、卢浮宫 在巴黎圣母院教堂前沉思遐想 在《 小夜曲 》的美妙动听的歌声中睡着了 日内瓦印象 马可·波罗和忽必烈大汗 百花盛开的地方 从阿尔卑斯到罗马 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和圣诞贺卡 第六辑 新加坡印象 新加坡印象 黄会长的接见和宴请 狮头鱼尾塑像 第三次路过新加坡 第七辑 何日君再来 那木斯泰 到天安门广场观光 长城顶上说长城 许地山和《 梵文辞典 》 我能长寿 千华宴请印度作家 给史阿英·刚果帕迪亚的一封信 不去成都去郑州 苏吉特·帕塔 望黄河滚滚 在阿诗玛和阿黑的家乡 突访老农郑加明 何日君再来 第八辑 寻找阿里山的姑娘 飞到台湾 他究竟是什么人呢? 出嫁到台湾的“诺恩吉娅” 巴拉吉,你在哪里! 寻找阿里山的姑娘 席慕蓉 试读章节 乌兰巴托 列车沿着“钢铁之路”奔驰向前,值上午10:50到达乌兰巴托市。 蒙古人民共和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文学艺术报》和《星火》杂志主编策·那楚克道尔吉,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外联局局长那·恩和巴雅尔,作家协会文学基金会代表舍·道老德,专业作家高·门都乌雅等到火车站迎接并安排我们在乌兰巴托宾馆下榻。 策·那楚克道尔吉曾于去年11月应中国新闻记者协会邀请,以蒙古人民共和国新闻记者协会代表团团长的身份到北京进行友好访问,我有幸和他结识并成为朋友。他是蒙古人民共和国中央省乌古图嘎拉柴达木苏木人,1966年毕业于蒙古人民共和国国立大学,1975年赴苏联入克里姆林宫党中央身边的高级党校学习结业,是一位受过高等教育、学识渊博并拥有《云影》、《人的隐私》、《闪光的星斗》、《硝烟弥漫的岁月》、《未尽偿还的债务》等作品的成果丰硕的作家。去年,到我国进行友好出访后,写了《门户开放的中国》等一系列通讯、游记、特写和散文,向蒙古人民共和国读者介绍了我国改革开放繁荣富强的美好光景。 “今天下午,我应亲自陪同观光乌兰巴托市容才是,可日前我的孩子染病住院,病情较严重,有点儿对不住你们了。但其他同志代表我,陪同你们到苏赫巴托广场等名胜古迹观光,还会向你们介绍乌兰巴托市概貌。如果你们有什么事,就向陪同的同志反映,或者给我打电话!”从车站开往宾馆的途中,策·那楚克道尔吉向我千叮万嘱,临走时还给我留下了他办公室和住宅的电话号码。 午饭后,我们由蒙古人民共和国作家协会专业作家高·门都乌雅陪同,乘轿车到苏赫巴托广场,瞻仰了开通蒙古人民革命的先河,取得伟大胜利,把旧蒙古改变成新蒙古的苏赫巴托将军的光辉塑像并摄影留念后,门都乌雅又带我们到乌兰巴托市南的一座大山,叫我们由山顶俯瞰了乌兰巴托全景。他一一指点着四周景观: “那座郁郁苍苍、作为乌兰巴托市北部屏障和倚靠的山岭叫清格勒图峰,那条东部山脉叫松吉那岭,南部这一带山峦叫博格达罕,现在我们所处的这座山巅是博格达罕万千山峰之一,叫宰仓山头,流经市南郊的亮晶晶的那一条河叫图拉!”说得极为动感情,自豪和喜悦溢于言表。 我在登高纵目中发现,蒙古人民共和国首都乌兰巴托是一座四面众山环抱、南郊河水长流的极具自然景致的美丽城市:鳞次栉比的-幢幢高楼大厦,因红、白、黄、蓝等各色相间而在明媚阳光下犹如海市蜃楼,五彩纷呈、云岚氤氲。这座蒙古人民共和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集全国人口三分之一并使之安然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城市,眼下正呈现一派欣欣向荣、其乐融融的气象。密如蛛网、纵横交错的街道上,小轿车、大卡车、吉普车等各种车辆川流不息,连贯北京——乌兰巴托——莫斯科的钢铁之路上,载满货物的一列列火车悠然鸣笛、轰然飞奔。清亮亮的图拉河畔,沙柳丛生、依依多姿。倘若时值芳草萋萋、百花竞艳的阳春四月来到此地,更不知何等妖娆! “真是如歌似画的都市啊!”我激动万分地脱口赞叹时,门都乌雅说:“有关乌兰巴托的诗与歌,在我国确实多如天上闪烁的星星,我来给你唱一首!”说完,以平缓绵长的基调亮开了歌喉: 学习文化开通了脑筋, 天天都有创业的欢欣。 电线飞架,天涯为邻, 新的事业敞开了门禁。 喜气洋洋飘荡如歌, 硕果累累粲若日光。 众山环抱的乌兰巴托哟, 事业的精华,幸福的太阳! 从宰仓山上鸟瞰欣赏乌兰巴托全景后,我们又驱车来到列宁大街、和平大街、苏和巴特大道、十月革命大道、大街区、小巷区,随意领略了街道两旁的机关、商店、工厂、学校以及文化医药方面和居民住宅方面的建筑设施。乌兰巴托市西北角,仍立有为数可观的蒙古包,看去如倒扣的银碗,由天窗口浮升的灰白色烟气袅袅悠悠、渐次荡开,径直融入蔚蓝的天空。啊,又一种传统和现代融为一体的蒙古国特色! 晚上,临睡之前,策·那楚克道尔吉来电话问我:“今天你们过得开心吗?对我们的首都乌兰巴托有何感想?” “过得很开心!”我说完,把门都乌雅唱的那首歌的第二段的歌词稍加改动后,告诉他: 对朋友真诚坦荡, 向世界开放门户。 亿万民众都心地善良, 茫茫寰宇都很赞扬。 喜气洋洋飘荡如歌, 硕果累累粲若日光。 你们的首都乌兰巴托哟, 事业的精华,幸福的太阳! 电话中传来了策·那楚克道尔吉乐呵呵的笑声。显然,他对我的答复还深感满意哩! P6-8 序言 要走出去 看外面的世界 “男子汉走的路脖子长。” 这是在我们蒙古民族人民当中从古到今始终传下来的一句真话。 我从乡村小学毕业,来到乌兰浩特市上中学之后,认为自己走远了;中学毕业,路过天津、北京,来到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上大学之后,认为自己不仅走得很远,而且看到的地方也多了;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之后,特别是调到祖国的首都北京之后,包括台湾省在内的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和2个特别行政区都去过了,但我还不满足,想继续走,走出国界,了解社会,认识世界。当时,我用蒙古文写了一首诗,标题为《要走出去,看外面的世界》(我认为诗是不宜翻译的,一旦翻译成其他民族或外国文字,它原来的韵律和味道就变了,或减少了。所以,我写的诗,自己不翻译,都是别人翻译的,这首诗也是别人翻译的)。译文是这样: 我从玻璃窗 向外望去 外面的美丽景色 尽收眼底 红日 光芒四射 白云 随风飘移 蓝天 深邃高阔 绿野 无边无际 河流 似一条洁白的哈达 湖泊 像一面透明的镜子 鲜花 开满了草原 歌声 传遍了天际 一峰高大的骆驼 昂首向前走去 恰似为民奔走的 身负重任的书记 一对洁白的天鹅 展翅向南飞去 好像春风得意 远走高飞的情侣 外面的世界 如此精彩神奇 人们为什么 还坐在家里 要走出去 到外面去 走遍全国 走出国界 了解社会 认识世界 从野雁飞不到的地方 取宝 为国 为民 贡献自己的一切 这首诗,经过翻译,虽然原来的韵律和味道变了,减少了,但还能反映我当时的思想和愿望。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不仅走遍了全国,还有幸去了蒙古、斯里兰卡、新加坡、印度、俄罗斯、法国、瑞士、意大利等国访问,认识了那些国家的人民,了解了那些国家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也遇到了很多入和事,而且我都把它以日记的形式一一记了下来,共63篇,其中收入这本《从阿尔卑斯到罗马》里的是49篇。还有陪同印度作家代表团访问我国北京、西安、郑州、云南时写的14篇,选用了13篇。访问我国台湾时写的10篇,也用了6篇,共计68篇。我把这68篇日记,作为游记编入这本《从阿尔卑斯到罗马》一书时,根据该书的特点,略作修改和删减。我写异国他乡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遇到的人和事时,以自己的视角,进行观察和思考,展开想象和联想的翅膀,随着意识的不断流动,一会儿国外,一会儿国内,一会儿过去,一会儿现在,自由飞翔,从而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知识性和可读性。我为了增强该书版式的艺术效果,除了前面放了8页相关的彩色照片外,还给每篇文章都配了一张当时所拍摄的照片,让人觉得更加真实、亲切和好看。 其实,近两年我有去澳大利亚、埃及、美国等国家访问的计划,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实现,如果明后年能实现的话,我一定把在这些国家的所见所闻也记录下来,继续奉献给广大读者。 …… 要走出去 到外面去 走遍全国 走出国界 了解社会 认识世界 从野雁飞不到的地方 取宝 为国 为民 贡献自己的一切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