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身上,流淌着高贵的王族血脉,却隐没在俗世流转里,曾经所有璀璨的期望,坠落心底。但不论命运如何肆意伤害,暗流汹涌,这位勇敢的诗人,亦能涅榘重生,用苦愁与才华,酿出一段千古诗话。
一夕繁华,照映半生寥落。此生沉浮,成就千古诗话。一个坚忍的才子,在世间的风尘中奔走。用才华与执着,演绎一段末世的传奇。
邓慧蓉编著的《有种人生千年过后亦无题:玉谿生李商隐诗话》有诗文赏析,也有诗人的人生解读,从多角度将诗人、诗句的人生意境、情感全面地展示出来。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有种人生千年过后亦无题(玉谿生李商隐诗话)/走近唐诗品人生系列 |
分类 | |
作者 | 邓慧蓉 |
出版社 | 哈尔滨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他的身上,流淌着高贵的王族血脉,却隐没在俗世流转里,曾经所有璀璨的期望,坠落心底。但不论命运如何肆意伤害,暗流汹涌,这位勇敢的诗人,亦能涅榘重生,用苦愁与才华,酿出一段千古诗话。 一夕繁华,照映半生寥落。此生沉浮,成就千古诗话。一个坚忍的才子,在世间的风尘中奔走。用才华与执着,演绎一段末世的传奇。 邓慧蓉编著的《有种人生千年过后亦无题:玉谿生李商隐诗话》有诗文赏析,也有诗人的人生解读,从多角度将诗人、诗句的人生意境、情感全面地展示出来。 内容推荐 《有种人生千年过后亦无题:玉谿生李商隐诗话》由邓慧蓉编著。 比起自己去品读古典诗词,很多读者们越来越习惯用他人的视角去探知一些诗人和诗作。本套丛书深入古典诗词内核,挖掘诗词背后的故事,在古今之间找到共通,用现代流行的语言去诠释一切,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和路数。 盛唐的诗,是诗的巅峰,造就了很多耀眼的明星。《有种人生千年过后亦无题:玉谿生李商隐诗话》以诗一样的语言来阐释诗人的人生,语言风格抒情、清雅。带给读者美好的阅读享受之余,也更加能够走近诗人的生平,了解诗人的喜怒哀乐,并领会诗词的创作背景以及语言意境。 李商隐是晚唐杰出的抒情诗人,用词华丽、旖旎,较有情调,为今天的许多小资产阶级所喜爱;读李商隐,义山之诗意象纷纭,用典工丽,充满飘忽不定的情思。爱情是它们的主题。爱情在这些意境迷离,警句迭出的歌咏中穿越时空,直抵心扉。 目录 第一章 追忆何如无追忆 王孙故年 十年寒窗 烟波更迭 梅影笑倚 相思谁诉 第二章 知遇伯乐识明珠 此去经年 桃月春风 归期未期 三生迷梦 潇湘孤鸿 第三章 杨柳青青梦成空 只羡鸳鸯 情殇依稀 暮雨芙蓉 琴心长明 寒风残雪 第四章 行人关乡梦未还 鸾凤如栖 江湖未休 良辰好景 南山归隐 梦中江南 第五章 此生未了是晚晴 西窗饮醉 青鸟传信 天阙深寒 人间晚晴 第六章 墨香未染袖带风 孤灯夜归 世情如薄 苍茫魂兮 西风正长 后记 试读章节 桃月春风 美人故里,温柔乡。 那些古老的歌谣里,总是这样唱的。后来又有一个字梅村的诗人,这样写道:“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那说的又是另一个气壮山河,红颜纷繁的故事——美丽多才的女子,和如同西楚霸王转世的将军。王朝末年的乱世,谁都辗转保不住一份情。爱本来就是一件艰难的事情,更何况,是硝烟里,烽火中。他为了她放弃了曾视作性命的忠肝义胆,而她为了他青灯古佛,为无辜丧命的英魂一生孤冷。 故事的结局,谁都不曾知晓。可美人与英雄的故事,却是口口相传,翻山越岭,穿越数千年的时光,人们依旧津津乐道。就如同白居易对杨玉环和玄宗,也曾赞颂说:“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清醒的世人,不会将乱世的原因,归咎在一个小小的女子身上,然而腐朽的人,却善于推卸责任,只怪妲己祸国,西施妖魅。其实柔弱的女子们,哪里又能掀起烽烟里的腥风血雨,将历史,都生生周转了模样。 这个道理,义山是明白的。年轻的诗人,对于生活在男权社会中的女子们,都怀着一种天然的、柔软的怜惜。这令他对她们的感情平等而温和,并不是像其他人一样的高高在上。或许这是他的天性,又或许,这是因为他自幼生活在慈母和姐姐们的宠爱包容中,而她们凄凉的命运,令他过早地认识到这个世道,对待她们,何其不公! 所以,当令狐楚将高台上的两位歌伎赏赐给他时,他措手不及,无法婉拒之后,亦是依照礼法对这对美丽的姐妹花,温柔相待。她们能够来到他的身边,是因为席上他写的诗,名动全场。令狐楚十分高兴,又加之诗中赞美了这两位歌伎,这让身居高位的恩师,想起了那年轻的弟子,孤身随侍在他的身侧,明明到了适婚的年纪,枕畔依旧清冷。 于是,他也乐得成人之美。义山并不是过分拘泥谨慎的人,既然一切都已经发生,他除了从容接受,安静地等待命运的安排,也不会愤然离去,将世事弄得一塌糊涂。 桃根,桃叶,是那对姐妹花的名字。显然是艺名,绝非真名。她们原来是道观中的女冠,流落风尘,只是宿命的戏弄。她们虽然知道自己的故乡在江南,却并不知道,自己是在什么时候,告别了那个草长莺飞的美丽故土,从此辗转风流,繁华梦里无处寻。 她们见过许多男子,英武或沉稳,高傲或面目可憎。他们无一例外,沉醉于她们的容颜,迷离在她们的琵琶声里,或许有过几分的真情,可始终他们都将她们视为玩物。他们的心,从未容纳过她们,而她们的情,终究也沦落成了逢场作戏。可这次的这个男人,却难得一见。他尊重她们,体贴她们,并不因为地位的悬殊而就此轻视了谁。他对她们,不像是对待自己的姬妾,更像是对待家中的姐姐,尊敬而温柔。 细碎灯影里,他向她们诉说他的过往,他的故事里,—直有一个清华美丽的姑娘。每次说到那个名字,他的神色会变得更加温柔,他的眼眸里,会流转着一种叫作“爱情”的东西。这个温和的年轻人,显然是动了真心。她们见过太多太多的情爱,自身也在其中沉沦翻覆,却始终,不曾遇上这样—双纯粹痴狂的眼眸。他和她们的相遇,到底是太迟,太迟。 她们知道,他的号叫作“玉豁生”,源于那座碧城里,默然无声,悄然长流的清溪。曾有多少次,他蹚过这条溪流,奔赴一场决绝的爱恋,多一次,就多沦陷一次,对那个女子的爱,也加深了几次。从别后,忆当年,他也写下了许多痴迷的诗篇,字字情深,句句缠绵。 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李商隐《无题》 多少个清冷的夜晚,多少个连月色都依稀未明的长夜,他辗转徘徊,相思难解。其实,她应该更加寂寞吧。毕竟,自己还是自由的,她却是寸步难行。自己还有恩师和好友相伴,惆怅时还有人温言解语。可身居深闺的她,能将一腔相思,告诉谁,是冷漠的月光,还是寂寞的河流。想着想着,痛苦和相思交缠萦绕,不经意间,就是泪湿枕畔,连清梦都被打湿。于是醒来,扪心自问,这段无望的爱,到何时,才会是终点? 只恐相逢在梦中。他害怕的,是今生今世,再也没有相见的机会,就算有缘再聚,却恍然发觉是在梦中重逢,—旦梦醒,梦里再多的温柔缱绻,都会消散成云烟。梦里,容得下他的万千柔肠,梦外,一切都需要他以男儿的面孔面对。 大和四年,春。山寺花开,温柔的风吹散了深冬的苦寒。令狐绚参加春试,高中进士,留在帝都等下一轮考试。而作为令狐楚的长子,小名唤作“七郎”的令狐绪,则世袭了官职,同样离开了郓州。相识的好友都纷纷离开了这个城市,原先在义山眼中,充满温隋的城池,终于变得孤寂和冷漠。尽管他同样因为好友的前程顺利而由衷地感到欢喜,可心里的情绪,却是百感交集。除却同好友远隔的寂寞,或许,是因为自身依旧是布衣的身份,而感到惆怅和苦痛吧。 有这种情绪,是人之常情。试想如果身边所有的朋友,都已经出人头地,或是儿女满堂,阖家欢乐,唯独自己高不成,低不就,事业上没有建树,也未曾拥有美满的家庭,多年来孑然一身,在江湖里独自漂泊。潇洒固然十分潇洒,可凄清寂寞的滋味,亦是十分难熬。之于义山,郓州,这个曾经给他带来许多欢乐的城池,也渐渐失去了原先的温度。 朝中的崔戎大人曾来信说,有人想要引荐义山,希望他能够前去投奔那位大人。这不啻是一个极好的消息,然而,再三思虑之下,义山却只觉得不妥——他已经拜在了令狐楚大人的门下,古来女子不事二夫,更何况他是顶天立地的男儿。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更应该对自己的恩师保持一份忠诚。这是他做人的原则,纵使有人说他迂腐,说他冥顽不灵,他也觉得有些底线,是始终应该要守住的。 春去秋来。又是一年万物复苏,又是一年蝉鸣昼长,又是一年重阳菊酒,又是一年雨雪霏霏。大和五年,浅春时分。帝都里传来了调令,令狐楚调任太原令。这个消息传入义山耳中,终于要同郓州这个地方告别,这个拥有许多美好回忆的地方,终于要成为他记忆的一个部分。一行人,如同来的时候那样,风尘仆仆地告别了这里,可是又有什么,已经永远地留在了这里。像是谁的青春,谁的笑容,谁的爱与情。那是彼此,相互刻下的记号。 令狐楚带着他的家人和义山,一同回到了帝都长安。官员调职赴任之前,要先回到长安述职,才能够前往上任。令狐绪和令狐绚都已经成家立业,在长安落地生根,他们等候在巍峨的城门下,等待那一行人,带着黄河的风沙迢迢归来。那其中,有他们的父母,他们自幼一同长大的人,也有他们一直想念的兄弟。 然而,同兄弟的团聚没有几天,就再度分别。义山向令狐楚大人提出了请求,希望能够先回一趟家,探望久别的老母和弟弟。洛阳故旧,仿佛什么都不曾生变。而家中,母亲的头发已经两鬓苍苍,弟弟的个子也几乎跟他一样高,久别经年,他几乎已经认不出一日日长大的弟弟羲叟,可这个孩子,笑起来时,还是同幼时一样的天真赤诚。 母亲拿出卜封信。他拆开细读,人眼的是旧友熟悉的笔迹。信是前两天来的,用的仿佛是新墨,凝结未干的模样。道士永告诉他,荒废了一段时日的灵都观,近来又有许多人来打扫修葺,仿佛是那位长安来的贵女,又要前来清修。这个消息,令义山欣喜若狂。老成持重的年轻人,已经很久没有在众人面前,明白展露出自己的欢喜。 春寒依稀,深山里的残雪还没有化尽。可他的心,却仿佛从初春走到了深夏,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样美好温柔又缱绻安静的句子,他反反复复默念,心却始终无法平静下来。相思之苦,谁能懂?经历过长久的分别,他已经迫不及待,心心念念的,不过是那座重新恢复生机的碧城,那个久别后终于要再度归来的女子。他想,破镜可以重圆的传说,原来不是诳他的,那些美丽的圆满的故事,他可以用真心,来相信。 他持着当年分别时定情的金镯,重新走上了玉华山。这座山城依旧青翠幽深,这份情也依旧鲜活炙热。他站在山头,遥望着玉华山上的灵都观,那里已经重新燃起了袅袅的烟,穿着青色道袍的女冠们往来如云,这里面,有没有他的华阳?他不知道,可是他相信,命运注定他们重逢,就会给他们一个最圆满的结局。他像所有陷入情网的年轻人,在心里铸造着自己的天长地久,以为海枯石烂沧海横流,他们也会安然走下去。只是他并不知晓,命运可以让一个故事开始,却未必会让一个故事完美结束。 他颤抖着落墨,告诉心爱的女子,他也来到了这里,等待着他们的再度相见:“紫府仙人号宝灯,云浆未饮结成冰。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他记得他们初遇在一个微微有雨的天气,记得他们相约在一个月色溶溶的夜晚。一切的一切,他都记得。而现在的他,在等一个佳期,一个有佳人的佳期。 P38-42 序言 有种人生,千年过后,亦无题:玉谿生李商隐诗话 一帘幽梦 十里柔情 有时,总是固执地记着千年前那些才华横溢,而又命运多舛的人,记得他们的生平,记得他们的名,也记得他们的字。古人总是风雅,连字都取得潇洒如梦。我记得蒋捷字胜欲,记得王维字摩诘,记得李白字太白,记得最深的,却是李商隐,字义山。 我已经记不清,在什么时节,什么地点,忽然看到这样的文字。仿佛是春深花落的季节,又仿佛是月落乌啼霜满天的时刻,有这样一句诗不经意里浮现于眼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刹那,就被这句诗,夺去了魂魄,迷失了魂灵。 是那样凄艳旖旎,又是那样清冷悲伤。古来写相思的句子有不少,苏东坡写过“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纳兰容若写过“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温庭筠也写过“玲珑色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可此前,并未见过这样的诗句,悲伤且隐忍,痛楚得连相思都要片片成灰,飞入烟云,消散成绝唱。 可爱过的情意,又何曾随之化为灰烬。 于是,我开始追寻这个诗人的脚步,开始了解他烟波未平的人生,开始知道他叫作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豁生,又号樊南生,河南沁阳县人,终年不过四十六岁,这样的年纪,放在如今可以说是英年早逝,在风雨飘摇的晚唐时分,也不能叫作得享天年。 我深深爱着的这个诗人,是晚唐诗坛的一颗明星,又堪称是一位情歌王子,他的诗至情至性。他短暂的一生,像是一出末世的传奇大戏,命运波折,离乱如同涨潮时的海水,在每个命运的转角,接连迭起。唐朝诗人的命运,总是多舛而迷离,这个繁华的盛世,最后并没有给所有的诗人带来同样的繁华。李义山,亦如是。 与众多诗人不一样的是,他的身上,流淌着李氏王朝高贵的血液,那是生生世世的传承,如同烙印,挥之不去。然而,这种源于皇室的血统,并没有给他带来什么实际的利益,这种虚幻的荣耀,加诸潦倒破落的家庭中,更像是一种繁重的负担与责任。尽管,他是那样为自己高贵的血统而感到骄傲,屡次在传世的诗文中,提及这种华丽的自尊,只是,谁都不曾当真。纵使当真又如何,这位年轻的书生的家族,已经离开那个权力中心太久,太久。 怨不得人们要遗忘,恨不得人们要轻视。人生就是如此,没有足够分量的砝码,谁规定和强求谁要多高看谁一眼,谁又必须要对籍籍无名的人关怀备至。人情疏淡,世情冷暖,这个浅显的道理谁都明白,却不意味着谁都不会受伤。 奔波在红尘浮世里的义山,比谁都通透清明,也比谁都容易敏感伤怀。祖上的辉煌,他并没有亲身感受过,只是从年迈的长辈口里,听说过只言片语的璀璨。那些绮梦一样的华丽故事,深刻地坠落在他的心底,在他懵懂无知的幼年时期,就给予了他一份傲气的资本,即使这份资本,仿佛百无一用。只是,生活在沧桑人海里的我们,总需要一些事情,给我们一些独立与骄傲的底气,只有这样,在风雨来临时,才不至于太无措。 这个赢弱的书生,在成年之后,才发觉高贵的门第,已经是浮萍水面的泡影,存在过一息的浮华,留下的,却是半生的寥落。那时,他的心中一定有一个美丽又伟大的梦想,想要借着手中的一支笔,想要借着满腹绮艳情思,将这个中落甚至是潦倒的门庭,重新镀上华美的色彩,成为后辈口口相传的传奇。 我不知道,在他自己的定义中,此后的人生里,他是否用时光,用笔墨,做到了这一点。或许,他心中的理想,与实际上相差甚远。然而,在后世人的心目中,记住他那个曾繁华潋滟的家族,却从不曾是因为高贵的门第,而是因为他,因为这个温柔却坚持的诗人。他将诗意诉说与时光,将情怀托付于历史,这已足以成就一段传奇。 乘一叶扁舟,翻一卷书经,燃一炉沉香。 就这样,静静地,静静地,徜徉在温柔的日光里。让我们开始一段漂流,去追寻千年的旅程。 后记 追逐前世今生的情深似海 清朝初期,有一个诗评家吴桥说过:唐人能自辟宇宙者,唯李、杜、昌黎、义山。这句话源于《西昆发微序》。西昆体,那是宋初风靡一时的诗体,好比我们此时红得发紫的流行歌曲。一时间,也曾洛阳纸贵,最后,却泯灭无声。 时光,是检验经典的最佳工具。西昆体,是义山诗的后续发展,可惜,空有义山的绮丽,却无义山的情深。我总以为,义山诗能够流传千古,永不衰竭,最大的动力在于诗中的情。一个情字,道尽千万爱恨恩怨,最是夺人魂魄。 这样的以为,并非没有根据。《西厢记》《窦娥冤》《望江亭》,词曲里的世界丰富多彩,情深意重的形象更是为人深记。柳永的词虽然有井水人家之处,就能吟诵,可传诵得最广的,也不外乎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或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义山的诗里,倾注了他的情,有爱,有恨,有思念连绵,也有凄冷不绝。诚然,他经历过的爱,不在少数。玉阳山上骄傲灿烂的宋华阳,故乡里活泼娇俏的柳枝,还有最终成为他明媒正娶的妻子的小蝶。三段情缘孽债,或许,在如今,一位有过三段恋爱经历的男子,可以因此而为人诟病,然而,放在义山身上,却只是令人觉得他的情路,竟然如此坎坷。 毕竟,他在每一段爱里,都用尽了全力,用尽了情,也用上了真心。没有人,会因为他坎坷的情路,而苛责于他。一份真心实意的爱,不问贫富悬殊,不问时空距离,不问容颜殊途,总是十分动人的。而世间最难得的,往往不外乎一个“真”字。红尘里你追我逐的男男女女,总是以为,谁先认了真,这场以爱为名的战争,谁就先丢盔弃甲,就先输了心。可为什么,不能试着认真,试着相信,试着真心相待,最后以心换心。因为害怕失败,害怕结局不尽如人意,就在惶然不安里渐然疏离,未免有些令人惋惜。 义山,那个诗里诗外,都以情为生的诗人,就不曾如此。我想,他亦是害怕失去的,亦是对残酷的结局心中惶然的。然而,他始终不曾放弃过,他坚守信念始终如一。懂得坚持并付诸实践的人,上苍再残忍,也总会满足过他,哪怕最终依然形单影只。被深爱的女子放弃过,也由于一时的懦弱放弃过心爱的人,义山终于明白爱的真谛,最终也获得了小蝶的爱。 海枯石烂,沧海桑田的永恒,终究只是一个传说。在经历了红尘温暖的夫妻生活后,义山还是失去了挚爱的妻子。此时,爱不过仅剩余温,而活在世上的义山,也已经憔悴不堪。他像是被抽离烛芯的蜡烛,再也激不起灿烂的火花。不过几年,他也便随之而去。 他一定,对尘世心灰意冷,对黄泉心怀期盼。与其浑浑噩噩地活着,不如怀着新生的希望,去追寻此生所爱。逝去的义山,在多年后,也化成了一个凄美的传说。拂去其上的尘埃,我们会发现,它有着异常璀璨的光芒,生生世世,也难以消亡。那是他,用一生,写就的情。 在这里要特别感谢孙玉梅、陆卫平、朱丹红、刘丽娟、高曼、杨喜鸿、王海荣、张荣川、张洁、王伟华、方刚、刘峰、杨逍、郝晋芬、杨静、侯小芳等各位老师,感谢他们不辞辛劳为本书所作的查证资料等辅助工作,在此予以真挚地感谢。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