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克维尔有三部传世之作:《论美国的民主》使他跻身法兰西学院院士之列,《旧制度与大革命》成为西方政治学经典,《托克维尔回忆录》则反映了这位天才学者的另一面。在这部历史实录中,幽默风趣的语句随处可见,有的地方令人拍案叫绝。这种艺术效果,并非来自才子式的灵光一闪,而是因为学者的犀利使他对现实的荒谬之处洞若观火。这是一种坚硬的、沉重的、掷地有声的幽默,足以将某些人砸倒在地。本书不是学术书,但可以帮助读者理解托克维尔的学术。毕竟,学术来自现实,没有现实的滋养,学术会干瘪、枯萎、不知所云。本书忠实而细腻地记录了1848年法国的二月革命:混乱不堪的战斗,沉重的苦难与无奈,千奇百怪的政客……你不得不笑,不得不担心,不得不慨叹,不得不思考。
在《托克维尔回忆录》中,阿历克西·德·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eville,1805-1859)以当事人、曾任第二共和国外交部长的身分回忆了法国1848年二月革命后一系列重大事件,并对当时一些重要的政界人士发表评论,从而为后人研究1848年革命史增添了一份珍贵的史料;同时《托克维尔回忆录》为后人研究这位著名的政治学家、历史学家和政治家、《论美国的民主》和《旧制度与大革命》的作者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素材。
第一章
我暂时脱离了公共事务,而且,由于健康状况的不稳定,也无法从事连续性的工作,只好利用这段独处的时间,对自身进行一番回顾——或者说,通过我的视角,回顾一下那些我参与过或目睹过的事件。我认为,回顾这些事件,对我曾经看到过的一些当事人进行一番描述,是利用这段闲暇时光的最好办法。如果可以,我将把这个时代纷扰动荡的局面真实地记述在这部回忆录里。
在下定上述决心的同时,我还下定了另一个需要我坚持做到的决心,那就是:这部回忆录并不是文学著作,只是属于我一个人的精神消遣。它不是一卷将要公布于世的画册,只是以自我消遣的态度观察我自己和同时代其他人的一面镜子。为了保证写作的自由,既不炫耀自己,也不取悦别人,我没有让任何人知道我在写这部回忆录,即使是最要好的朋友也不知道。我将如实地披露和解释我本人、我的朋友以及其他的人,是因为什么目的才有了相应的表现的。总之,为了保证回忆录的真实,我只能选择保密。
我不打算记述发生在1848年的那场革命之前的事情,也不准备谈论1849年10月30日我辞去外交部长一职之后的事情。我将要叙述的在这段时间发生的事件,在某些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或者说,站在我的角度上能够更好地审视它们。
尽管不久之前我还是七月王朝的议会议员,但在记述这些事情的时候,我还是感到吃力,因为我必须清楚地记录已经记不大清楚的事情。在回忆这些事情的时候,我的思绪就像困在了迷宫里,被细小的琐事、无关紧要的思潮、隐隐约约的热情、个人的观点和矛盾重重的设想所纠缠,事实上,那个时代的社会活动家的生命就是在这座迷宫里耗尽的。我能做到的,只能是回忆和记述那个时代的一般情况。因此,我总是以恐惧和好奇的心理回忆它,然后辨别出那些能够说明它的特点的特殊情况。
无论是从长远的角度还是从整体的角度看,1789年到1830年间的法国历史,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旧制度的传统、回忆、希望和贵族阶级与中产阶级领导的新法兰西之间发生的长达四十一年的斗争的画卷。我认为,1830年的到来结束了我们的诸种革命(不,应该是我们的革命)的初始阶段。虽然革命的机遇和热情不同,但它都只是一种革命。我们的父辈见证了它的兴起,但是从它目前的表现看,我们是无缘见证它的完结了。
1830年,中产阶级取得了全面的、决定性的胜利,使旧制度的一切被永久地破坏了,一切政治权力、豁免利益和特权,全都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在这个狭小的群体里,权力和利益堆积如山。掌握权力的人只有资产阶级,比它更高的阶级被理所当然地排除在权力阶层之外,比它更低的阶级在事实上也被排除在外。他们是法国社会唯一的主管,也可以被称为法国社会最大的地主,他们不仅充当了所有的职务,而且还把国库视为自己的财产,肆意取用。
发生在1830年的七月革命刚刚结束,各种政治热情就得到了缓解,政治事件的影响范围缩小了,社会财富迅速增加了。中产阶级的固有精神上升为政府精神,不仅支配着内政,也支配着外交。尽管它显得积极上进,但缺乏诚实。总体说来,这种精神意志坚定,气质内向,在虚荣和利己思想驱动下会显得莽撞冒失,在除了追逐物质财产之外的大部分时间里表现一般。如果与平民精神、贵族精神合在一起,这种精神能成就大事,否则只能创造品行低下、功绩平平的政府。与曾经领导过国家和即将领导国家的贵族阶层一样,企图领导一切的中产阶级要变成统治阶级,陶醉在权力的幻想之中,在利己主义的驱使下,他们马上就要像管理私人企业那样管理政府。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将国家大事当成了个人私事对待,而在一些细微的福利面前,他们又忘记了人民。
后来的人只关注明显的错误,并不留意极小的罪过,他们对于掌权者采取什么办法将政府变成工业公司的过程几乎一无所知。这种罪恶来源于统治阶级的天性,以及统治阶级的权力、政府的无能和腐败。在增强这种罪恶方面,路易·菲利普③[③路易·菲利普:1773-1850。奥尔良公爵路易·菲利普·约瑟夫之子。七月革命之后,在资产阶级的支持下,他取代香波堡伯爵亨利的继承权,成为法国国王,建立奥尔良王朝。在1848年的二月革命中被推翻,之后逃亡英国。国王贡献突出,他导致了引发死亡灾难的意外事件。
这位国王很奇妙,如果想详细地描述他,就要长期地与他近距离接触。不过,如果只是从远处观察或者从近处走过,也可以看出他的主要特点。
P3-5
出版说明
托克维尔有三部传世之作:《论美国的民主》使他跻身法兰西学院院士之列,《旧制度与大革命》成为西方政治学经典,《托克维尔回忆录》则反映了这位天才学者的另一面。
在这部历史实录中,幽默风趣的语句随处可见,有的地方令人拍案叫绝。这种艺术效果,并非来自才子式的灵光一闪,而是因为学者的犀利使他对现实的荒谬之处洞若观火。这是一种坚硬的、沉重的、掷地有声的幽默,足以将某些人砸倒在地。
本书不是学术书,但可以帮助读者理解托克维尔的学术。毕竟,学术来自现实,没有现实的滋养,学术会干瘪、枯萎、不知所云。本书忠实而细腻地记录了1848年法国的二月革命:混乱不堪的战斗,沉重的苦难与无奈,千奇百怪的政客……你不得不笑,不得不担心,不得不慨叹,不得不思考。
由于讽刺了某些重要人物,如路易·菲力浦、路易·拿破仑、阿道夫·梯也尔等人,所以作者生前未出版此书。作者死后三十四年,即1893年,这本书才首次出版。
本书的翻译,参照了董果良先生在商务印书馆的译本,在此表示衷心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