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影响中国发展历程的100位名相/了解历史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李默
出版社 广东旅游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李默主编的《影响中国发展历程的100位名相》是一部全景式图文并茂记录中国文明历史的大书。出版者穷数年之力,会集各方力量——专家、学者、编辑、学术顾问们,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档案、资料、著作中,探珍问宝,追寻中华文明在悠悠历史长河中的灿烂之光。此书的出版,凝聚了编撰者的心血,学术顾问们的智慧。

内容推荐

李默主编的《影响中国发展历程的100位名相》再现了中国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明,《影响中国发展历程的100位名相》历史脉络清晰,史实具体,通俗易懂,图片丰富悦目,是一部有品位的历史知识读物,简明生动的文本阅读,多样化的图片表现形式,千秋人物的成败得失,更替朝代的治乱兴衰,一个个古老文明的精彩瞬间组成一部凝重的历史百科全书。宰相在历史政治舞台上一直扮演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他们几乎一身系天下之安危管仲作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宰相,辅佐齐桓公成为一代霸主们励精图治,兢兢业业,忧国忧民,谱写了不朽的历史篇章。在历史沉浮中,历朝这些最高行政长官们,都有其独特的人生及传奇故事,在他们忙忙碌碌的身影中,也折射出每一个朝代的荣辱兴衰……

目录

名臣伊尹囚禁商帝太甲

姬昌被囚姜太公出山

成王年幼·周公摄政

鲍叔牙荐管仲为齐相

管仲平戎于周

管仲去世

伍子胥出奔吴国

范蠡退隐

李悝改革

邹忌为齐相

商鞅再度变法

申不害改革

商鞅刑太子师傅

商鞅被处车裂之刑

张仪相秦·展开连横策略

蔺相如完璧归赵

孟尝君联赵燕抗秦

范睢入秦用于秦昭王

范睢相秦

黄歇使秦后任楚令尹

信陵君窃符救赵

秦王政即位·吕不韦封相

吕不韦自杀

李斯谏逐客

李斯确定篆书·秦统一文字

萧何作《九章律》

董仲舒献天人三策

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

董仲舒病逝

曹操纵横天下

曹操兴学

诸葛亮出《隆中对》

曹操平定关中

诸葛亮严令治蜀

诸葛亮七擒孟获定南中

诸葛亮六出祁山攻魏

诸葛亮二上《出师表》

诸葛亮总结其军事思想

诸葛亮死于五丈原

陆逊去世

王导主晋

谢安执政

宇文泰创府兵制

宇文泰仿古建六官

杨素权被剥夺

汉王谅起兵反杨广

魏征进谏

魏征卒

郭子仪、李兴弼成名

李光弼守太原

杨绾拜相改革

宋一代名相赵普去世

寇准去世

范仲淹上书言事

范仲淹庆历兴学

范祥改革盐法

范仲淹作《岳阳楼记》

王安石主张“文章合用世”

范仲淹去世

王安石上万言书

王安石与司马光就理财问题争论

任用王安石颁行均输、青苗及水利诸法

王安石倡新学

王安石兴学

王安石去世

金军进攻宋京·李纲坚守开封

刘基作《郁离子》

开国功臣刘基病卒

解缙进呈《大庖西室封事》

张居正掌权

张居正改革

张居正请毁天下书院

试读章节

周成王元年(前1063),太子诵继位。成王年幼,曾辅佐克商的武王之弟周公旦摄政。

管叔、蔡叔怀疑周公将篡取王位,传播流言,武庚也谋划复国,与管、蔡结合叛周,纠集徐、奄、薄姑和熊、盈等方国部落作乱。周公奉成王命东征,经过三年战争,终于平定叛乱。武庚和管叔被诛,蔡叔被流放。为了消弭殷商残余势力叛周的隐患,周朝首先命令诸侯在伊洛地区合力营建新邑,即周朝的东都洛邑(成周)。东都既成,遂迁曾反对周朝的“殷顽民”于此,加以控制。同时,封降周的商贵族微子于商朝故都宋地,以代殷商之后;封武王少弟康叔于纣都,成立卫国,赐以殷民七族;封周公长子伯禽以奄国旧地,成立鲁国,赐以殷民六族。这样,殷商余民遂被分割,逐渐服从于周朝的统治。

鲁庄公九年(前685)齐鲁乾时之战,鲁军失败后,齐大夫鲍叔牙率领军队,代表齐桓公前往鲁国,表达齐国意愿。公子纠是齐桓公的胞兄,齐不便亲自处置,就请鲁国把公子纠杀掉。公子纠的辅佐管仲和召忽是齐的仇人,请把他们交给齐国处置。于是鲁国在生窦(今山东荷泽县北)杀掉公子纠,并将管仲、召忽交给鲍叔牙。召忽不愿返齐,遂自杀身亡。管仲坐在囚车里随鲍叔牙返齐。到达齐、鲁交界的堂阜(今山东蒙县西北),鲍叔牙放出管仲。回国以后,鲍叔牙对齐桓公说,管仲是天下奇才。您若仅仅治理齐国那么由高侯和我辅佐即可;您若要称霸天下,则非管仲不可。齐桓公不记射中带钩之仇,以亲自出城迎接之礼礼遇管仲,任命他为齐相,主持国政。

管仲相齐后,一心辅佐齐桓公的霸业,对齐国很多方面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政治上,他推行国、野分治的参国伍鄙之制,即由君主、二世卿分管齐国,并在国中设立各级军事组织,规定士、农、工、商各行其业;在经济上,实行租税改革,对井田视其肥瘠而分等征税,并采取了若干有利于农业、手工业发展的政策;在管理上,他主张礼法并用,礼以使人知廉耻、法以使人守规矩。

在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得到稳定和改善的基础上,管仲积极促使齐桓公采取“尊王攘夷、争取与国”的方针,以建立霸权。所谓“攘夷”,是对侵占华夏地区的戎、狄进行抵御。前649年,扬拒泉皋之戎入侵王室地区。此后两年,以齐为首的诸侯国派兵戍守王都。前644年,山戎伐燕,齐军救燕。前661年狄人攻邢(今河北邢台境内),次年灭卫(今河南淇县)。其后两年,以齐为首的诸侯国恢复卫国,另建卫都于楚丘(今河南滑县东)。所谓“尊王”,即尊崇周王的权力。前655年,齐军与诸侯军伐楚,迫使楚国向王室贡送蚕丝(一说为包茅)。在葵丘之会的盟辞中,有“诛不孝、无得更易太子、不允许以妾为嫡妻、不得私自分封国邑”等条文,目的皆在于维护周天子下的宗法制度。所谓争取与国,是运用军事、经济手段来取得中小诸侯国的支持。谭(今山东济南东)、遂(今山东肥城西南)等国曾藐视齐国,被齐灭掉。服从者来朝聘,齐取厚报。前651年,由齐国召集葵丘之会,确定诸侯国间不得筑堤防雍水来危害邻国,不得有意不卖给邻国粮食。

管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独创性的政治家和经济学家。他对内实行的参国伍鄙之制既巩固了齐桓公的权力,又使整个国家井然有序,从而不但为齐桓公首先称霸提供政治上的保证,而且对后世中国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对外推行的“尊王攘夷”政策以尊崇周王号召民心,收到了“万国事朝,,的实利结果。他在经济上实施的租税改革政策和发展手工业、商业的政策在短时间内使齐国国力大为增加,为其称霸准备了物质条件。管仲的这些政策使齐国即使霸权衰落也仍然保持着大国的地位。

不仅如此,他还发展了齐国的文化,托名于他的《管子》一书大多数就旱以他为首的齐国思想家的思想结晶。

管仲当上齐国宰相后,倍感桓公既往不咎,用之不疑之恩,倾全力报效齐国。他在协助齐桓公治理国家的同时,以“尊王攘夷”的措施建立齐国的霸主地位,甚至亲自实施这一措施。周襄王三年(前649)夏天,王子带召集扬、拒、泉、皋和伊雒等地的戎人攻打周朝都城洛邑,秦国和晋国派兵勤王.击败了戎人。这年秋天,晋惠公派人与戎人谈判,希望媾和,但没有成功。前648年冬天,齐桓公派管仲去完成这一艰巨任务,管仲不辱使命,凭其过人的外交才干促成了戎与周的和议。为酬谢管仲,周襄王以上卿之礼款待管仲,管仲辞而不受,并对襄王说:“我只是一个地位低贱的陪臣,君待我以上卿之礼,愧不敢当,齐国真正的上卿是桓公任命的国氏和高氏。”管仲最终只接受了下卿之礼。管仲的才智和谦逊深得各国人的敬佩。

管仲(?-前645)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独创性的政治家、经济学家。名夷吾,字仲,亦称管敬仲,颍上(今安徽颍上)人。他早年曾经商,后来从事政治活动。初与鲍叔牙游,深得鲍叔牙敬重,后与其分别当了公子纠与公子小白的谋臣。在两公子争夺权位的斗争中,管仲支持公子纠。公子小白即位为齐桓公,听从鲍叔牙的劝告,捐弃前嫌,拜管仲为相。管仲任事后,四十年如一日,尽心辅佐齐桓公除旧立新,成就了他的霸业。P4-9

序言

《了解历史丛书》是一部全景式图文并茂记录中国文明历史的大书。出版者穷数年之力,会集各方力量——专家、学者、编辑、学术顾问们,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档案、资料、著作中,探珍问宝,追寻中华文明在悠悠历史长河中的灿烂之光。此书的出版,凝聚了编撰者的心血,学术顾问们的智慧。尤其是李学勤先生,亲自动笔写下了序言,更增加了本书沉甸甸的分量。

中华文明的历史充满了辉煌与苦难,成就和挫折。它的历史无处不在,决定着我们中国人今天的思想和感情。当今的中国和中国人是中华文明的历史造就的,是中华文明的历史的延伸,也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华文明的历史之河奔流到现在。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之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构成。中华文明丰富、深刻、辉煌、博大,在人类文明中的骨干作用和领导作用人所共知。在人类文明的发源时期,中国就是四大古国之一,是地球上文化的策源地之一。在人类文明的早期,中华文明成为文明在东方的支柱,公元前后200年间,人类的汉帝国与罗马帝国这两只铁手攫住了地球。在欧洲进入中世纪的时候,中华文明更成为人类文明最主要的领导,它的文明统治东亚,传遍世界。进入近代,中华文明处于自身的重压和西方的欺凌下,但中国人民的斗争史和奋起精神是人类文明历史中不可缺少的一页。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为人类贡献出了从思想家孔子到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从唐诗宋词到长城运河的伟大创造,贡献出了从诸子百家到宋明理学,从商周铜器到明清文学的深刻内涵,也贡献出了从五霸七强到三国纷争、从文景之治到十大武功的辉煌历史。中华文明的历史绚烂多彩,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永放光芒。

中华文明也是人类历史上最独特的文明,没有哪一个文明像中华文明这样持久,这样统一一致。世界上其他文明不但互相交错,其创造者也都与高加索体质的人种有关,它们是姐妹文明。在人类历史中,只有中华文明才是独特的,它的创造者是中国土地上的中国人民,与其他任何地方的人民都没有关系,它的文化是统一一致的文化,可以不依赖于其他任何文明而生存,但中华文明也绝不是封闭的,它接受他人的文化,也承担自己对于人类的责任。

人类进入新世纪,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令世人瞩目。人们对于世界未来的政治和经济结构的估计无不以东亚和太平洋为中心,而尤以中国为重点。

经济起飞只是当代中国的一个方面,中国的精神文明的建设尤为刻不容缓。如果中国要自觉地发展中华文明,要有意识地使中国的发展具有世界意义,就必须发展强有力的精神文化,这样才能使中华文明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才能形成中国和中华文明的全面现代化。  而中国的精神文化的发展植根于中华文明的伟大传统之中。进入近代之后,在西方文化的>中击下,对于中国文化的价值产生大量的情绪化和激烈冲突的论调。“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具有冲破封建束缚的时代意义,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不容否认的正面意义,与文化虚无主义是完全不同的。文化虚无主义者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旗帜下主张全盘西化;而复古主义则沉迷于中国文化的古董,走进反进步、反科学的泥潭。

历史的发展则超越了所有这些论点,产生这些论调的一百多年来的中国近代史已经结束。历史要求中国发展,要求中国走在全世界发展的前列。西化论和复古论都已过时,历史已经要求世界超越西方,中国可以承担起世界的命运,而中国的现实和世界的历史都说明,中国的使命在于它的发展前进,而非倒退。

中华文明走出迷惘的时代,我们这一代处在一个伟大而具有挑战的历史阶段。

总结历史、展望未来,这就是《了解历史丛书》的意义和使命。我们创作《了解历史丛书》,力求总结和回顾中华文明的全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开创一个新的局面。在内容结构上,既具有一定的深度,又具有相当的广博性,既有严谨、准确的学术价值,又有活泼、流畅的可读性。我们在本丛书内容纳了中华文明的各个方面,使它综合了大规模学术著作的系统性、严密性和普及读物的全面性、简易性,它既可作为大型工具书检索中华文明的各个成分,又可作为通俗的读物进行浏览。

我们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就开始思考中华文明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并逐渐形成了编著《了解历史丛书》的设想。在开展这项庞大的文化工程之始,我们就聘请了国内权威学者李学勤、罗哲文、俞伟超、曾宪通、彭卿云诸先生担任学术顾问,他们对计划作了充分讨论,并审阅了大量初稿。我们聘请了广州、香港地区的社会科学学者、大学教师、研究生以及我社编辑人员几十人担任稿件的撰写工作。

通过创作这部书,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了它的内在缺陷。中华文明具有辉煌的时期,也有苦难的年代,有它灿烂的成就,也有其不足的方面。中华文明在自身中能够吸取充分的经验和教训,就能够使自身健康壮大,成长发展。

通过创作这部书,我们也深深感受到了出版事业的使命和重任。我们希望这部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起到它所应当起的作用。为中华文明的反省、前进和奋起作一点贡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2: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