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通阅全书内容,可以看出,该书是从整体上系统研究毛泽东新人思想的一次尝试,并试图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第一,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将毛泽东新人思想的形成发展划分为三个时期,即新民思想时期、无产阶级革命新人思想时期和社会主义新人思想时期,并认为后两者是毛泽东新人思想发展的两个最重要的时期。第二,全面系统地总结出毛泽东新人思想的特征,即大众性、政治性、理想性、民族性和实践性。第三,力图突破以往将毛泽东培养新人的思想单纯归结为教育思想或者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从培养合格的革命者和建设者的角度予以重新阐释。
前言/1
导论/1
0.1 选题的意义/1
0.1.1 理论意义/1
0.1.2 现实意义/2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3
0.3 创新之处/6
0.4 研究思路及基本框架/7
0.5 研究方法/8
第1章 毛泽东新人思想的理论渊源/11
1.1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人思想/11
1.1.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主义新人思想/11
1.1.2 列宁的社会主义新人思想/18
1.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新民及人格思想/24
1.2.1 儒家新民思想/26
1.2.2 儒家“内圣外王”思想/27
1.2.3 儒家仁知勇思想/29
1.3 近代中国国民性改造思潮/31
1.3.1 严复、梁启超的国民性改造思想/31
1.3.2 孙中山的国民性改造思想/34
第2章 毛泽东新人思想的发展过程与特征/37
2.1 毛泽东新人思想的形成背景/37
2.1.1 国际背景/37
2.1.2 国内社会历史条件/44
2.2 毛泽东新人思想的发展过程/50
2.2.1 新民思想时期/50
2.2.2 无产阶级革命新人思想时期/58
2.2.3 社会主义新人思想时期/64
2.3 毛泽东新人思想的特征/74
2.3.1 大众性./75
2.3.2 政治性/76
2.3.3 理想性/78
2.3.4 民族性/80
2.3.5 实践性/82
第3章 毛泽东关于新人内涵的系统阐释/84
3.1 新人的本质特征/84
3.2 新人的基本内涵/86
3.2.1 新人是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86
3.2.2 新人是“又红又专”的人/92
3.2.3 新人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95
3.2.4 新人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人/103
3.2.5 新人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105
第4章 毛泽东关于培养新人的基本途径的思想/112
4.1 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科学文化知识/112
4.1.1 坚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112
4.1.2 注重学习科学文化知识/117
4.2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122
4.2.1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新人的重要途径/122
4.2.2 榜样示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130
4.3 注重社会实践/135
4.3.1 培养新人,要高度重视社会实践/135
4.3.2 投身革命和建设实践,与工农群众相结合/137
第5章 毛泽东新人思想的丰富和发展/141
5.1 邓小平对毛泽东新人思想的继承与创新/141
5.1.1 继承并发展了毛泽东新人思想/142
5.1.2 明确提出“四有”新人思想/145
5.1.3 “四有”新人思想的主要内容/147
5.2 江泽民在新时期对毛泽东新人思想的进一步推进/155
5.2.1 明确提出素质教育思想,进一步推进了毛泽东新人思想/155
5.2.2 江泽民新人思想的主要内容/158
5.3 胡锦涛在21世纪对毛泽东新人思想的新发展/165
5.3.1 胡锦涛在继承前人新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其新人思想/166
5.3.2 胡锦涛新人思想的丰富内容/168
结束语/176
参考文献/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