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的海贼/世说中国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作者 (日)松浦章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海贼也称海盗,是世界共有的犯罪行为之一,其组织性、残忍性之高,也是犯罪中数一数二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海盗,时而活动猖獗。松浦章编著的《中国的海贼》主要以明清的海盗为主角,对活跃在中国历史上的海盗这一群体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究与描述。

内容推荐

松浦章编著的《中国的海贼》是“世说中国”系列丛书之一,研究的对象是中国的海贼,这些海贼来自何方?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中国的海贼》为您一一揭示。将从古代开始到近现代时期发生在中国沿海地区的海贼、海盗、洋盗等活动进行研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考察中国的历史。

目录

绪论 海贼的虚像与实像

第一章 中国初期的海贼(汉—南北朝)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海贼/《三国志》中的海贼/后赵石虎之海贼/孙恩、卢循海上叛乱

第二章 海外贸易的发展与海贼(唐—元)

 渤海之海贼/鉴真和尚与海南岛的大海贼/南海贸易的繁荣/北宋时期的海贼/福建海贼的抬头/航海女神妈祖/蒙古与海贼/海上群雄方国珍

第三章 倭寇与中国海贼(明)

 倭寇与海禁政策/海贼出没南海/郑和远征南海/郑和的随从人员/海禁政策的弊端/明代后期的沿海航运与海贼/“嘉庆大倭寇”的出现/史书中记载的“大倭寇”/倭寇想要的/来自中国的海贼/海寇王直/海贼张琏/漳州与海贼/琉球与倭寇/“嘉靖大倭寇”的消亡/被倭寇俘虏的中国人/明末的海寇/谋求制海权的毛文龙

第四章 台湾的海贼(明末清初)

 荷兰人的出现/荷兰人与中国海上贸易商人/《巴达维亚城日志》中记载的海贼/在明王朝做官的海贼郑芝龙/郑芝龙讨伐的海贼刘香/郑成功的反清复明活动/郑经袭击琉球的朝贡船/郑氏家族对台湾的统治

第五章 南海海贼(清)

 海关设置与广东的海贼/清代的海船/福建海贼的肆虐/出现在孙文成奏折中的海贼/“洋盗”的出现/舰盗之乱与海贼的国籍/福建海贼活动与沿海贸易/海贼袭击琉球的朝贡船/海贼抢夺政府的征粮/海贼船只的武装/洋匪及夷匪/越南的动乱/越南的海贼/海贼张保和郑一嫂/海南王朱溃/镇海王蔡牵/海关与海贼的肆虐/蔡牵舰盗的终结

第六章 死灰复燃的海贼(清末一现代)

 开放国门后的海贼/出没南海婆罗洲海域的海贼/《点石斋画报》刊登的盗贼袭击图/《中外日报》刊登的海贼报道/《盛京时报》刊登的海贼报道/《申报》有关海贼和海盗的报道/招商局广利船的强盗/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海贼/走访海贼的日本人/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海贼/菲律宾达沃海域上的海贼/袭击北婆罗洲的日本渔业基地的海贼/马尼拉湾的海贼

结语 中国历史上的海贼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蒙古与海贼

征服南宋的蒙古人建立了包括中国和俄罗斯在内的大帝国。连接欧亚大陆东西方向的通商路在蒙古帝国时代得到大力发展。通过因马可·波罗而名声大噪的沙漠中的绿洲而进入草原的通路自不必说,海路也非常繁忙。作为游牧骑马民族的蒙古族虽然并不擅长海上活动,但成功地将擅长海上活动的中国海商们纳入自己的统治之下。他们利用从长江河口运往北京的税粮运输的航运关系人,进行历代王朝无法比拟的海运活动。

蒙古人在中国建立的元王朝,平定江南后不久,就利用张宣、朱清等在长江河口崇明进行偷运盐的商人,通过海上运输将从宋押收的文书运往北京。此后,还让他们建造60艘平底海船,并用这些船只将江南的税粮通过海上运输运往北京,开辟了海运路线。

在中国首次主动地利用海洋发展国家海运的王朝并不是作为农耕民族的汉民族建立的王朝,而是作为游牧民族的蒙古族建立的元王朝。

蒙古人不仅将海商收归旗下,而且也将海贼纳入自己的统治范围,使海军力量大大增强。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七年(1280年)广西廉州的海贼霍公明和郑仲龙等人降伏(《元史》卷一一《世祖八》)。

至元十六年海贼贺文达、顾润等人抢劫海岛。由于辅国上将军都元帅合剌带成功劝降了贺文达,元朝还增加60艘船加强其实力(《元史》卷一二)。元朝于两年后的至元十八年东征日本。在日本称为“弘安之役”,一般认为,蒙古人在实施的第二次元寇活动中,将华南地区的海贼集团充当海军作为征服日本军队的一部分。

合剌带的名字在《元史》中有四种表记。在他的传文中,有这样的记载:至元二十年九月戊午,合剌带成功将象山县海贼尤宗祖等9592人归顺元朝,沿海海域由此平安无事。象山县属于江浙行省庆元路,相当于现在的浙江省宁波市东南部朝向东海的地区。

至元二十年十一月葵丑,总管陈义应元朝的要求,向元朝提供了自己建造的海船30艘。陈义也因此功劳获得了元朝授予万户之位的称号。陈义最初是绰号为“五虎陈”的海贼。至元十三年百家奴继父亲嗦都之后以郢复州招讨使、建康宣抚使身份率征宋军乘坐军船沿着华南沿海航行进驻福建同安,在平定所有的沿海县镇后,五虎陈义率领战船3000余艘归顺。进入元朝之后,五虎陈义援助张弘范,也为元朝捉拿南宋遗臣文天祥出过力。

尽管有一部分的海贼归顺了元朝,但有人继续操以海贼为生计的活动。

至元二十年正月,曾归顺的海贼贺文达抢劫平民、妇女130余人。

至元二十一年十一月己丑,江西行省参知政事的也的迷失抓捕了海贼黎德及其团伙133人。黎德当场被打死,黎德的弟弟黎浩和吴兴被护送到大都北京,元朝让他们从事农业活动。黎德残余全部被平定是在第二年的二月份。元朝的江西行省的管辖区域相当于现在的江西省和广东省北起长江中流的九江,南至广东沿海的潮州、广州和阳江。黎德等被捕的地方尚不清楚,但可以推测他们可能是出没于广东沿海一带的海贼。

海上群雄方国珍

在《明史》卷一二三《列传十一》中记载着元末时期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明玉珍等人率领各地的叛军与元王朝作战,相互争霸的事件。在这些人当中,陈友谅出生于湖北省汉阳附近的渔民之家,在长江以打鱼为生。张士诚是靠近江苏省扬州的白驹场亭人,一直从事运输盐的活动。方国珍是浙江省台州黄岩人,祖祖辈辈在海上从事盐的贩卖活动。

在建立明王朝的太祖朱元璋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对手中,毫无疑问,上述的三人都是在水运方面具有相当知识和经验的人。其中,出身于沿海地区以海运业家庭的方国珍与陈友谅、张士诚不同,他在海运业方面有强大的实力。

元朝至正八年(1348年),当在海上肆虐抢劫的蔡乱头被捕后,方国珍就被告密与他有关系。方国珍杀死告密者,与其兄国璋、弟国瑛一起逃到海上,就纠集数千民众抢劫运输船只堵住海路。元朝下令行省参政讨伐,反遭击败,于是改为怀柔政策,授予方国珍为定海尉。但不久,方国珍又起兵反叛,洗劫温州。元朝再度授官以招归顺。方国珍还是屡次叛乱,到元末,其割据的地区从相当于现在江苏省南部的庆元、温州、台州等到浙江省的沿海地区,并控制了这一带的海上区域。这种状态下,即使是已经打败了陈友谅的朱元璋也不能简单地制伏方国珍了。但到了洪武二年(1369年)汤和成功地平定了方国珍。方国珍被授予广西行省左丞,数年后死于南京。在元末群雄中,方国珍是少有的享有善终的人。

P34-38

序言

海贼的虚像与实像

在现代,一说起“海贼”,人们就会想起那些以海贼为题材的电影中海贼的形象。这些有关海贼的电影中有《海贼布拉德》、《西霍克》、《大海的征服者》等,这些电影在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比较盛行。在最近的海贼电影中,人们会想起由斯皮尔伯格导演的《胡克》(1991年)电影。上述列举的电影几乎都是好莱坞电影公司出品的,因此,这些海贼的活动场所大部分都发生在美国人身边的加勒比海域。在电影中,海贼的形象大多是残忍的男人,他们最喜欢的是打斗和抢劫财宝。日本出品的海贼电影有《海贼船》、《海贼八帆船》,这些电影对海贼的描写与美国大同小异。这些电影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海贼的实际情况呢?

本书研究的对象是中国的海贼。现在让我们来查阅一下在日本出版的汉语词典里有关海贼的定义。诸桥辙次主编的《大汉和词典》(大修馆书店,1985年修订)中的定义是:袭击船舶掠夺财物或在沿海地区进行抢劫活动称为“海寇”,结群进行猖狂抢劫活动的海贼称为“海盗”,海上的盗贼、海贼或“倭寇”称为“海盗”。在台湾出版的《中文大辞典》(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67年)中,海上的盗贼称海贼,没有国家或交战团体许可,乘坐船舰以掠夺他人船只上或他人船只的人或物为目的的人称为“海盗”,将海盗与海贼统称为“海寇”。在中国出版的《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1994年)中,将“出没于海洋或沿海地带的海贼”称为“海贼”,将“在海上或海岸抢夺财物进行非法暴力活动的人”称为“海盗”,“海盗”与“海寇”同义。日本所说的“海贼”,在中国一般都说成“海盗”。总之,他们是在海洋上进行非法的抢劫行为的人。

这些被称为海贼或海盗的人来自何方?在本书第五章中所叙述的大海贼蔡牵自幼就成为孤儿,为了获得生活资源而加入海盗团体。第五章中叙述的张保是在与父亲出海打鱼时遭遇海盗而被迫加入海盗团体的。海盗的出身多种多样,有的是家族本身是海贼,自己也自然而然地成为海贼的一员。有的是自己主动加入海盗团体,有的是不得巳身陷海贼的。总之,这些人都是出于当时的社会经济上的困境而采取非法的手段以获取生活资源的人。从海贼的角度看,可以想象,海贼行为本身与渔夫打鱼一样都是为了获取生活资源最自然的一种方法。但是,这种非法获取生活资源的行为必然会被维持法律秩序稳定的社会视为反社会的行为而加以严厉取缔(饭田忠雄《海贼行为的法律研究》,海上保安研究会,1967年)。另外,对他们的评价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发生很大的变化。例如在第三章中叙述的王直对于当时非常希望得到绢织物的日本人来说不过是一介中国商人,但是,对中国王朝来说进行非法活动的王直就成了反政府的倭寇的头目。

在中国史研究上一般都以发生在陆地上的事件为重点,对于发生在海上的事件一般得不到重视。有关中国和海外各国的研究成果以桑原藏的《蒲寿康的事迹》和藤田丰八的《东西交流史的研究》为代表,它们都将海上事件视为东西方交流史的一小部分。当我们从大海的角度来考察中国历史时,其研究成果就十分有限了。其中,海上事件在中国制度史上所处的地位,如海运、海关、市舶史、市舶司等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松蒲章《中国海事史研究的现状》,载《东洋史研究》卷四五第二号,1986年),但是有关东洋海贼的研究却很少,当然,这些也不可能出现在电影上。然而,以东海和南海为舞台的海贼活动绝非少见。

中国的历代王朝大多以内陆地区为根据地,如长安、洛阳、开封等。因此,中国的历史书大多以发生在内陆地区的事件为记述的对象,而有关海上活动的记述就非常少。但是,历史书记述少就未必说明海上活动的不活跃。在中国那样幅员辽阔的国家,水运和海运都是物资流通不可缺少的手段。水运和海运要使用经济效率高的帆船。由于记录太少,给我们考察其活动带来很大的困难。其中,在史书中留下较多记载的海上活动是“海贼”。它们之所以被记录在官方的历史书上是因为海贼已成为当时反抗政府的一股势力。迄今为止,除了特定的时期和人物外,还没有对中国海贼进行系统的研究。为此,本书将从古代开始到近现代时期发生在中国沿海地区的海贼、海盗、洋盗等活动进行研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考察中国的历史。当然,除了中国沿海地区之外,考察区域还包括一部分的西里伯斯海。

后记

从1993年3月下旬到9月间的180余天的时间里,我得到了关西大学在外研究、调查研究的机会。这是我工作15年以来,尤其是对从1990年10月起的两年时间内我担任了文学系的学生主任所做工作的肯定,也是我到研究生院以来首次得到的长期研究的机会。当时我选择中国的北京,得到了旧知王庆成先生的帮助,这样,我就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一名访问学者。从大学时代开始,我就一直想到中国进行研究,今日如愿,喜悦之情难以言表。我在位于北京旧外城的天桥宾馆住了下来。我一直奔跑于在故宫西华门内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和在北海的北京图书馆分馆之间,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世界史研究所的徐建新先生借给我一辆天津飞鸽牌的自行车。徐先生是近年来专门研究藏于北京、天津、南京等图书馆的“高句丽好大王碑”的知名学者,在日本史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笔者是在1986年徐先生为研究日中关系史来到日本作为关西大学大庭惰教授的访问研究员时与其认识的。徐先生的自行车不辱于180天的使命,给我提供了阅读众多史料的机会。

当我即将结束此次在中国研究的时候,我收到了一封信。这是东方书店向主要研究中国海上贸易史的笔者约稿写有关中国海贼的著作的信函。当时,我回信说,本书写作必须参考东西方文献开拓中国海贼研究方面的寺田四郎的一系列论文,但论文的内容巳记不清了,手头也没有参考资料,等回国后研读寺田氏的研究论文后再作明确的答复。回国后,我查阅了寺田氏的研究论文,收集史料时,发现寺田氏有些史料没有使用过。由于我找到了自我读研究生以来,学术先辈没有涉及、也没有使用的资料,而且,我多少也作了一些研究,这时,在我脑海里就浮现了崭新的中国海贼的研究课题,于是,我决定接受这一任务。从那以后,大约耗费了两年的时间查找史料,达到原定书稿需要的页数,完成了书稿。但是,有关这方面的史料还有很多很多。在这个意义上,本书只能是中国海贼史的初期研究,请读者原谅!

如果说本书以及本书介绍的史料有价值的话,主要得益于1992年夏和1994年夏给我去中国进行调研机会的东北学院大学的细谷良夫先生和以他为牵头人的国际学术研究成员的各位先生的具体指导。同时也得益于为我提供查找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资料机会的许艺圃档案馆长和各位馆员、今年3月下旬给我首次去台湾机会的“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的刘石吉先生和该研究所的各位同仁、帮助我查阅台湾博物院图书馆档案的庄吉发先生、5月上旬邀请我到香港中文大学的学会的各位同仁以及关西大学图书馆的各位管理人员的多方赐教。借此机会表达我对他们深深的谢意。

松浦章

1995年7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8:3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