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并不是每一个成才的孩子都是让父母费尽心血、手把手教出来的.他们的成才之路自己走得就很顺利:但每个走上歧途的孩子。都肯定地表明了父母的失职,他们忽略了孩子的潜在问题或最早显露出来的小问题,未能及时采取措施,终于酿成大错。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心理和性格上的问题最不易得到父母的重视,也最不易解决。心理和性格上的缺陷实际上会让人成为"精神残疾"。
孩子身体有病会明显不舒服,父母也会马上带孩子去看医生,但对于其他方面的问题,粗心的父母根本就难以发觉或是束手无策。请你们认真看看教育专家的诊断吧!每一个建议都可能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为了孩子,我们能不能读一本书?教育改变着家庭和世界的未来
让我们先来看一个真实的故事:
弗莱明是一个穷苦的苏格兰农夫。有一天,当他在田里工作时,听到附近泥沼里有人发出求助的哭声,于是他放下农具,跑到泥沼边,发现一个小孩掉到了里面,于是弗莱明把这个小孩从死亡边缘救出来。
隔天.有一辆崭新的马车停在农夫家.走出来一位优雅的绅士。他自我介绍是那被救小孩的父亲。绅士说:"我要报答你,你救了我小孩的生命。"农夫说:"我不能因救你的小孩而接受报酬。"
就在那时.农夫的儿子从茅屋的门走进来.绅士问:"那是你的儿子吗?"农夫很骄傲地回答说:"是。"绅士说:"我们来定个协议,让我带走他,并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假如这小弦像他父亲一样,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位令你骄傲的人。"
农夫答应了。后来农夫的小孩从圣玛利亚医学院毕业.并成为举世闻名的弗莱明·亚历山大爵士.也就是盘尼西林的发明者。他在1944年受封骑士爵位,且得到诺贝尔奖。
数年后.绅士的儿子染上肺炎,谁救活他呢?盘尼西林。那绅士是谁呢?上议院议员丘吉尔。他的儿子是谁?是美国政治家丘吉尔爵士。
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讲,教育是头等大事,对于一个家庭和孩子来讲,教育也是头等大事。因为教育是最有效的投资,它可以改变世界,改变未来。如上述故事中的弗莱明,如果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他极有可能仍旧成长为一个农夫,尽管他也许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农夫.但世界终归因缺少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而遗憾。
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们曾指出:欠发达国家要想发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兴办教育;要想帮助落后地区和贫困家庭,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教育帮助。教育是消灭贫富差距、发达与落后鸿沟的最有效手段。
大道理不用多讲,每一位父母心中都应该清楚:教育对自己家庭,对孩子的未来意味着什么。
教育的主战场是家庭 我们仍然来看一个故事。
拿破仑有一次在同贡庞夫人交谈时问道:"传统的教育体制似乎一无是处,为了使人们受到良好的教育,我们缺少的是什么呢?"
"母亲。"贡庞夫人回答说。
这个回答深深地打动了皇帝。"不错!""他说,"在这一个词里包含着一种教育体制。那么请您费心,务必要培养出知道怎样去教育自己孩子的母亲。"
母亲的品质决定着孩子的未来。一个家庭,哪怕穷得家徒四壁,只要有一个善良、节俭、乐观和整洁的女人在料理,这样的家庭仍是心灵的圣殿与快乐力量的源泉。母亲为社会贡献的最主要的产品就是你的孩子,除了自发的爱以外,母亲必须学习教育的艺术,否则,任何教育改革都将是徒然。
当然,我们今天虽不能像拿破仑那样说"传统教育体制一无是处",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以下几点:
1.学校是教育孩子学习知识的地方,而孩子要成长为一个健康合格的人材,需要大量的生活磨炼,社会锻炼,也就是说只有在生活、社会大课堂中,人的性格、品质等多种综合因素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2.学校的教育模式是流水线作业。一个老师面对数十个孩子,不可能面面俱到。观察孩子的个性差异,引导孩子个性的发展仍是父母责无旁贷的任务。
3.现行教育体制与师资力量远非完善,应试教育的弊端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人才培养的需要。我们无法等待、无法袖手旁观,只能用自己的行动去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之处,更不能认为只要把孩子送到学校就万事大吉了。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每个父母都能成为优秀的教育艺术家
同样.我们再来看一则故事。
一个人一生中最早受到的教育来自家庭,来自母亲对孩子的早期教育。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他们都在各自的行业中获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时又选出50位有犯罪记录的人.分别写信给他们,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有两封回信给他的印象最深。一封来自白宫的一位著名人士,一封来自监狱的一位服刑犯人。他们谈的都是同一件事:小时候母亲给他们分苹果。
那位来自监狱的犯人在信中这样写道: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不同。我一眼就看见中间的一个又红又大,十分喜欢,非常想要。这时,妈妈把苹果放在桌上.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我刚想说想要最大最红的一个.这时弟弟抢先说出我想说的话。妈妈听了.瞪了他一眼.责备他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
于是,我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最大的留给弟弟吧。"
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在我的脸上亲了一下,并把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奖励给我。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从此,我学会了说谎。以后,我又学会了打架、偷、抢,为了得到想要得到的东西,我不择手段。直到现在,我被送进监狱。
那住来自白宫的著名人士是这样写的: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不同。我和弟弟们都争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举在手中,对我们说:"这个苹果最大最红最好吃,谁都想要得到它。现在,让我们来做个竞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三人一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得到它!"
我们三人比赛除草.结果,我赢得了那个最大的苹果。
我非常感谢母亲.她让我明白一个最简单也最重要的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努力争第一。她一直都是这样教育我们,也是这样做的。在我们家里,你想要什么好东西要通过比赛来赢得,这很公平,你想要什么、想要多少,就必须为此付出多少努力和代价!
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你可以教他说第一句谎言,也可以教他做一个诚实的永远努力争第一的人。
父母对孩子教育的认识,主要误区有下列几种:1.我们的孩子很好,不需要我们太多的投入;2.我们的孩子很差,再怎么投入也没用或者已经太晚了;3.教育孩子哪有那么多讲究,我们父母就从来没管过我们,我们不也长大了吗?4.我们太忙,又没什么文化.能学好教育管好孩子吗?5.我们不行了,做好经济后勤工作,送孩子上好学校.给孩子请家教总可以了吧?…
人的潜力是巨大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在正确的教育引导下.孩子的潜能逐渐开发出来,健康成长,也极有可能成为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伟大人物。相反,如果不能给予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孩子又经常受到错误教育的伤害,那么他们也许会走上另外的道路,甚至给社会带来危害。
教育是一门综合艺术,虽然同教育者的知识水平、素质技巧有很大的关系,但归根结底.它是一门爱心的艺术。所有爱孩子的父母都具备成为教育艺术家的前提条件。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大量的事例可以证明这一点,有许多文化水平很低甚至大字不识的父母,为国家培养出了栋梁之才。究其教子有方的原因,他们多是以善良正直的本质、朴实随和的性格,在逆境中勤劳向上、不屈不挠的毅力和精神,用自己的一举一动感染着孩子,为孩子做出一个人生的榜样,引导着孩子积极向上,成就大器。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有些文化水平和社会地位很高的父母,由于各种原因,却很难称得上是懂教育、合格称职的父母,听着他们哀叹家门不幸的时候,我们在同情之余,也不仅要问:早干吗去了?
为了孩子。我们可以做一切。那么为什么不能看一本书呢?
出版本套丛书是我们很早就有的想法,只是想为父母们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帮助。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将这套丛书呈现在大家面前。
作者们根据自己的实践工作经验和教育心得,借鉴国内外典范事例和先进理论,深入浅出,对日常生活中父母们经常发生的认识上的误区、方法上的错误以及种种疑难困惑做了细致的探讨与分析,并提供一些具体的建议供父母视实际情况参考使用。
愿父母们与孩子们共同进步!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