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黄永玉全集(文学编普及本4杂文游记)
分类
作者 黄永玉
出版社 湖南美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黄永玉博学多识,诗书画俱佳,在诗歌、小说、散文等领域的创作引人注目;他以自己的独特姿态,走着一条与其他文学家不同的途径,其文学表达风格独特,在整体上呈多样化势态,相继出版散文集《太阳下的风景》、《火里凤凰》、《比我老的老头》、诗集《一路唱回故乡》等,自传体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正在创作中。文学在他的生命中可谓闪烁出另一种灿烂的光芒。《黄永玉全集(文学编普及本4杂文游记)》编选杂文、游记两类作品。杂文分别以“吴世茫”及“老獭”为笔名所写专栏。游记系作者一九九○年所写关于法国、意大利的旅行印象,现根据作家出版社二○○六年版《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一书收录,个别描写人物的篇章,另选入“人物卷”之中。所游记配图为作者本人所画。

内容推荐

黄永玉编著的《黄永玉全集(文学编普及本4杂文游记)》编选杂文、游记两类作品。

杂文分为两部分:

其一,作者1985年前后,在《新观察》杂志以笔名“吴世茫”开设“吴世茫论坛”专栏,现根据香港明报出版社1989年版《吴世茫论坛》一书收录。漫画配图为作者本人所画。

其二,作者1989、1990年,在香港《东方日报》以笔名“老獭”开设“天荒野谭”专栏,共发表两百余篇,未结集出版。现根据剪报收录部分作品,约五十篇。

游记系作者1990年所写关于法国、意大利的旅行印象,现根据作家出版社2006年版《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一书收录,个别描写人物的篇章,另选人“人物卷”之中。游记配图为作者本人所画。

《黄永玉全集(文学编普及本4杂文游记)》特此说明。

目录

杂文·吴世茫论坛

眉来眼去论

听中曾根先生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论

论服务态度

如何剪指甲论

“大师”论

论出国如出阁

漂亮论

中国人最懂外宾论

论织女为何嫁牛郎

一天零一夜

笑可笑,非常笑

筹办《死人报》启事

从地狱变相图到出版

重建圆明园妙法

论“第一”及“第九”

鱼水遗篇

讲话和写字都挺烦恼论

《新观察》杂志社一日游

笑话散论

下士闻道则大笑记

论画家和打屁股之辩证关系

日本军国主义是老汉我终生老师论

酒论

贺某市举办“蟋蟀大奖赛”

输球有益论

贺丁聪新居为大水所淹

山是山,洞是洞,树是树论

“新琉璃厂就是好!就是好!”论

杂文·天荒野谭

日本货

老歌

捉放曹的启示

友朋之间

文艺家的难处

豆沙喉万岁

鞑子

地震哇哇声

无所谓的交友之道

唔俾音乐但听!

一幕戏的背后

一定要臭几次先算吗?

“搡骨”和大男人

望舒的一首诗

诗中的那一点余情

吃堑长智之后

看热闹的也要讲点天良

老精灵

生活中的妙缘

伤感

孔融让梨

逆听之乐

别了,阿娃·嘉娜

鸡非生蛋不可

风流的台风“雨果”

鞠躬

朋友之道

大黄霑情怀

懂吗?

好个周润发

狗德

新潮与旧潮

梦酒

不要以毒攻毒

樱桃园

乖儿子们

托尔斯泰那点洒脱

好心办坏事

香港最早的牛奶

老獭想当年

施叔青女史

香港文化的美与凄怆

香港似乜?

为朋友之道

历史的迷惑

懂不懂?懂!

宰相府出来的丫头

亦谈眷属与情人

这一家

游记·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

沿着塞纳河

是画家的摇篮还是蜜罐

追索印象派之源

“老子是巴黎铁塔”

飞来与我们喝早茶的金丝雀

“可以原谅,不能忘记!”

洛东达咖啡馆的客人

让人记挂的地方——洛东达咖啡馆

凡·高的故乡

巴黎——桥的遐思

罗丹的巴尔扎克雕像

意大利的日子

每天的日子

也谈意大利人

菲埃索里山

高高的圣方济哥修院

咸湿古和薄伽丘

大师呀大师

我的意大利朋友

没有娘的巨匠

杜鹃随我到天涯

教训的回顾

皮耶托、路易奇兄弟

了不起的父亲和儿子

但丁和圣三一桥

牧童呀牧童

司都第奥巷子

婀娜河上的美丽项链

迷信和艺术的瓜葛

大浪淘沙

爱情传说

罗马,最初的黄昏

什么叫公园

好笑和不好笑

圣契米里亚诺

西雅娜幻想曲

《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后记

试读章节

眉来眼去论

老汉我大革文化命之时期,被造反派小将绑至一个大牛棚,牛棚中关有新知旧友,个个面无人色,心惊胆战,白天倒垃圾挑粪,晚间搭铺盖于水门汀上偃卧休停,那时候爷不像爷,爹不像爹,娘不像娘,儿女不像儿女,孙子不像孙子。像喝醉了酒的一群人,大家脚勾着脚,脚还在,只是不认得谁是谁的。

好!老汉我不说这些谁都是内行的往事,咱只说往事中的一件。

老汉我有一位好友也被关在一道。往常这好友一星期七天咱们要见八次,几十年来,见什么聊什么,想什么说什么。这回关在一道,每一小时每一分钟切磋在一起,却是一句话也不说。想说而不敢说的时候咋办?咱俩隔得老远就眼睛看眼睛。

((楚辞·九歌))的《少司命))里把这叫做“目成”:“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

“目成”这玩意儿玩起来在那时候非常深刻。元稹说“目成”就是“横波”,那意思就浅了。在牛棚里你怎么能“横波”呢?“横波”干吗呢?岂不是邪得很!

咱们就是老远地眼睛看眼睛,加上眉、嘴、鼻、脸的配合,于是就出现了含义复杂的信息:

“我家里出事了!”

“现在有严重问题发生!”

“你要小心!”

“坐在你旁边的那位是混蛋。”

时间过去了这么久,有一回在槐树下小饮,谈到这段事,老婆子就说:“我不信能说这么多话!你们现在给我来来!”

老汉我真就跟这位好友面对面来了几下,只是不知怎么的,不灵了。

前几天广东来了位老朋友,官越当越大,京城的同事就是要请他上“东来顺”,他说:“好呀!好呀!我喜欢吃‘刷(涮)羊肉’!”

于是还约了老汉我。又要推老汉我坐上席,京城的同事和广东朋友就分坐左右两边。

开始“刷”的时候,大家谁还顾不得谁;等到近于微醇的时候,话就渐渐多了起来。老汉我左右各坐着一位搞进出口生意的,此道老汉我一窍不通。什么“化纤”、“原铁”、“软件”、“硬通货”……你来我往,尤其是谈到什么机密消息需要悄声细语时,两个人就忽前忽后隔着老汉我眉来眼去起来。

这使老汉我十分狼狈,为了对他们的讨论相应地回避,于是我也做出前仰后合的动作来表示爱护。所以,那天“刷”得特别不称心、不舒展。

干吗把老汉我夹在中间变成人肉隔断妨碍他们的眉来眼去呢?老汉我几次主动站起来让贤,又都被左右两方按住。“别客气,千万别客气!没影响,没影响!”列座周围的朋友也三言两语地规劝老汉我马上退位,形势紧逼,最后使这两位的业务恳谈极受孤立,等于受到一次场内警告,只好刹车。

我隔壁刘家的女儿秀贤,不明不白地忽然变成三十来岁的大女。不结婚是不行了。那天大伙儿正坐在炕沿上聊天,来了个发老鼠药的男青年朱培真,坐下不走,喝完茶还不走。秀贤和培真两人原不认识,看着看着,就交谈起来,这不是好事吗‘?可出了个多嘴的三婶,三婶姓郑,她娘家是三河人,从小听大人说话她就爱插嘴,这时,她指着秀贤和培真就嚷起来:

“瞧,他俩多好的一对儿!”P2-5

后记

《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后记

别了!

我说别了,只是写《沿着塞纳河》与《翡冷翠情怀》告一个结束。“世无不散的筵席”,任何事情总有个“完”的时候。写到尽或者不想再写下去,或是要换一个别的写法,都属于“别了”的这个意思。

这几十篇旅游的联想,有一点望舒先生的“做迢遥之旅愁的凭借吧”(微笑)的诗意。

当然我写的这些东西不只是旅愁一方面。为了愁,何必万里迢迢地到那儿去呢?

在意大利住了大半年,居住和工作都很适宜,还因为我的女儿和女婿在那里,而且都是艺术同行,并且找到一个长远的栖身之处。虽说有一个自己的屋子算是快乐之事,却是心存着众所周知的悲凉之感。

“……华实蔽野,黍稷盈畴。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在菲埃索里山顶教堂拱门之下,远望市尘,想起王仲宣《登楼赋》,戚戚之情油然而生。

一个人的情感、际遇、知识,异时异地,写出感受,又有好心的杂志愿意发表。看过的人表示了喜爱,也就小有得意了。

我也对老总和老板吹牛:你们哪里找得到那么认真、够分量的插画。

老总和老板都笑眯眯默认,我也着实地感谢。漂亮的制版和编排,令我每周四迫不及待地要去报摊买一本先睹为快,并且自我陶醉起来:“妈的!写得真不错!”

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一周后能看到《壹周刊》,女儿有时来信指出典故的谬误,我想出集子时改正。

女儿小时候对我说:“爸爸,你别老!你慢点老吧!”

她都大了,爸爸怎能不老呢?女儿爱爸爸,天下皆然。

“文化大革命”开始时,她大约八九岁。热火朝天的动荡,我每天乖乖地到学校去接受审讯和监督劳动。社会上不断传来这个那个熟人自杀的消息。女儿也承担着过分的恐惧和不安。一天早上我上班的时候,她站在阴暗的屋子中间轻轻对我说:

“爸爸,你别自杀,我没进过孤儿院啊!怎么办?爸爸!”

我拍拍她的头说:

“不会的!孩子!”

二十多年过去了,从文表叔也逝世了,表婶害着骨头病一个人清苦地生活着;过几天,我也就六十八岁了。朋友们都在北方。所幸我们都仍继续地活了二十多年,并且还会继续地活下去。有时我感觉颇为惭愧,比起朋友,我算是活得松动了。

一方面是接近不逾矩之年,也为了朋友和家国,该加一把劲的缘故吧!闲暇间时作奋起,倒弄得浑身一股子用不完的劲,脑子也特别之鲜活。

说起香港,一生间有六分之一在这里了。世界上,只有这块小劳什子几乎像黄山一样,“集”世界名城的“众岳之妙”,小,精致,包罗万象;像一个大家庭,哪家、哪个人出了一点闪失,当天或第二天大清早全城都知道这段新闻。虽是社会层次复杂,间隔森严,倒是容不得一粒沙子。

激情、天真,哭笑随意,自我开怀,因此难免容易上当。吃亏之后破口大骂,大骂之后继续上当,周而复始……这就是香港人。

我以前和现在的生活没有区别。朋友不多,应酬很少。我喜欢自己的生活天地,又不贪食。希望朋友喜欢敝“内人”做的家常饭菜,却不中意哪怕是“第一流”的馆子里千篇一律、令人懊恼的食物。加上失去了时间混合着朋友的好意,矛盾十分。

我自认我家的饭菜好,也不是随便打发人的。我认为好,别人不认为好,那又是另一番意思。要大家都高兴,吃什么都不见外的时候,兴致才能融在一块。

说到舍下的饭菜,意思指的却是别处。我在香港的交游其实窄得很。称赞或骂我的都只是一种想象的拥抱和讨伐,算不得受益或受害。我心手都忙,脾气不好加上自负,难免在选择朋友时比较警惕。交游方面,我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

香港许许多多的花花世界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上一回合,三十年前的一住七年,浅水湾还是因为我要回北京,临行前一天朋友为我“催谷”才去应的卯。这两年居然去了一次鼎鼎大名的“大富豪”,是主人陈香桃女士请吃的一次饭。认识陈香桃女士是因为陈香梅女士,认识陈香梅女士是因为外交部的章文晋,认识章文晋是因为陈香梅女士想认识我。吃完这些饭以后,留下了好意,余音袅袅。章文晋死了,陈家姐妹也忙得很,大家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别人请客,一百次只去一两次,我深知钱来之不易,菜市场鱼肉价钱其实不贵,我的耕耘生活是不宜于把汗水花在那上面的,自我处理,得之舒畅足矣!

合间墙上挂着一副对联,是敝同乡谭延闿(1880—1930,光绪进士,1927年后任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长,擘窠榜书和蝇头小楷都极高明,北平时代的“故宫博物院”五字是他的大手笔,雄强威武的“颜真卿”,十分了得)所书:

喜无多屋宇,

别有小江潭。

字不算好,是衰颓龙钟的手笔(其实他才活了五十整岁),喜欢它说到我心里的一点得意之处。  我可能在年底去西班牙住几个月。

那时候希望能画点、写点什么;如果《壹周刊》到时候还有兴趣用这些东西,我会感到荣幸。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0:0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