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思维与工程思维——两种思维方式的僭越与划界(修订本)》由徐长福著,全书共六章,内容包括:问题:思维方式的僭越;实体的完形和虚体的完形——区分理论思维和工程思维的形上基础;理论思维和工程思维概述;理论思维的僭越(上);理论思维的僭越(下);工程思维的僭越。
《理论思维与工程思维——两种思维方式的僭越与划界(修订本)》由徐长福著,古往今来,许多描画人文社会蓝图的思想作品从理论上看十分高明,但实践效果总是不佳——要么难以付诸实践,要么实践之后令人大失所望,甚至引发意想不到的灾难。这是为什么?《理论思维与工程思维——两种思维方式的僭越与划界(修订本)》的解释是:这是思维方式僭越的结果——一方面是误用以逻辑推导为特征的理论思维去设计工程,另一方面是误用以非推导的复合为特征的工程思维去建构理论,以致理论原理没有客观的约束效力,工程图纸没有实践的可操作性,二者互相僭越,恶性循环。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这就是思维方式的划界——一方面,用理论思维生产理论,从而理论的实践意义不在于充当生活的蓝图,而在于为包括工程设计在内的人生筹划提供有约束力的原理,另一方面,用工程思维设计工程,从而工程设计的目的不在于坚执某种特定理论而不惜贻误生活,而在于依循一切有约束力的理论以为人类实践预作切实可行的筹划。用思维方式的划界来克服人类理性所面临的危机,疗救乌托邦实践的病创,较之各种僵化的或消极的举措来说,不失为一种向前看的和负责任的办法。
《实践哲学的传统与创新丛书》总序(徐长福)
哲学的“创新"本性——《理论思维与工程思维》原序(高清海)
第一章 问题:思维方式的僭越
第一节 问题的发生
第二节 “本来怎样”、“应该怎样”、“本应怎样”的问题及其对理论思维和工程思维关系的影响
第三节 《理想国》——理论思维僭越于工程设计的典型
第四节 另一种僭越——用工程思维构造理论体系
小结
第二章 实体的完形和虚体的完形——区分理论思维和工程思维的形上基础
第一节 工程、实体与虚体
一、工程的一般规定
二、实体的一般规定
三、虚体的一般规定
第二节 实体与虚体的考辨
一、实体的考辨
二、虚体的考辨
第三节 实体和虚体的完形
一、关于完形
二、实体的完形
三、虚体的完形
小结——工程论视角的世界图景
第三章 理论思维和工程思维概述
第一节 两类可能的思维方式——虚体思维与实体思维
一、虚体思维和实体思维的一般规定
二、思维方式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三、工程对思维方式的规定
第二节 两种现实的思维方式——理论思维和工程思维
一、理论思维和工程思维的一般规定
二、理论思维与工程思维的一般关系
小结——工程论视角的思维格局
第四章 理论思维的僭越(上)
第一节 理论思维被用来认知实体的原因
一、剩余实体——现实的实体思维对于实体的遗漏
二、理论思维的经济性
第二节 理论思维是如何认知实体的
一、“个别—一般—个别”程序
二、本质主义程序
第三节 理论思维在实体认知中的困难及其应对的办法
一、理论思维认知实体的效用递减规律
二、理论思维向实体完形的不断妥协
第四节 理论思维认知实体的必然结局
一、实体完形的消解
二、理论思维的自我消解
小结
第五章 理论思维的僭越(下)
第一节 理论思维的传统自我意识及其与工程设计的矛盾
一、理论思维的传统自我意识
二、工程设计的特点
三、理论思维的传统自我意识与工程设计的矛盾
第二节 用理论思维设计人文社会工程的实质与后果
一、理论思维设计人文社会工程的实质——工程价值内涵的应然化与无矛盾
二、用理论思维设计人文社会工程的观念后果——乌托邦人格和乌托邦制度
三、用理论思维设计人文社会工程的操作后果
小结
第六章 工程思维的僭越
第一节 用工程思维认识虚体的原因及其定1堂
一、虚体的二重性:道理和话语
二、话语优先于道理
三、对工程思维僭越于虚体认识的定位
第二节 工程思维僭越的实质和后果
一、工程思维僭越的实质
二、工程思维僭越的后果
第三节 工程思维的僭越对人文社会理论的影响
小结
结语:思维方式的划界
主要参考文献
术语及主题索引
附录:A Summary of heory—thinking and Engineering thinking
《理论思维与工程思维》第一版后记(徐长福)
《理论思维与工程思维》修订本后记(徐长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