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昂特迈耶的故事伴随着厚重的复印纸开始了。晴朗早晨的艾尔莱潘特酒店的餐厅里,花子娓娓道来。
花子把粘满南瓜子、向日葵籽和油菜籽的圆面包切成两半,抹上黄油和草莓酱,在水果鸡尾酒里加入酸奶,喝过咖啡,擦了擦嘴唇,又喝了口咖啡,一边擦着嘴唇一边说话。
这样开始的故事持续到六月底。无数次更换U盘和S盘,乘坐出租车的时候,走路的时候,吃着土耳其烤肉、空心面和牛肉的时候,喝着咖啡、啤酒和橙汁的时候,坐在长椅上休息、打盹和打哈欠的时候,欢呼、生气或沉默的时候,花子都在说个不停。
她的语速很慢,始终是没有起伏的低音,听得时间久了,感觉耳朵里湿漉漉的。宛如梅雨,没有停下来的时候。在魏玛大公家阴森森的地下墓地,在拉殷高山坡上喝着自酿白葡萄酒,在希尔德斯海姆站的洋槐树下,在柏林库尔菲尔斯腾大道阴暗潮湿的地铁站台上,她还是说个不停。这时候,我还没想过要把她的话用文字整理出来。
这些故事就是从那个晴朗的早晨,从艾尔莱潘特酒店的餐厅里开始。
“我很想知道太郎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是吗?”
“你看起来并不是很好奇。”
“很好奇。”
“你看起来并不悲伤,也不沉重,而且也不是很急切。”
“我很想知道。”
“你吃酸奶吃得津津有味。”
“怎么吃才算是好奇呢?”
她看着我。
我也看着她。
“在听到消息之前,你们没有来往吧?是不是已经忘记了?”
“嗯。”
“果然是这样……你怎么会想到独自寻找他的足迹呢?”
“因为好奇。” “仅仅因为好奇……’’我咽了口干面包,“这么大年纪的人,只身来到地球的另一端?自从他去德国留学之后,你们好像从来没见过面。”
“通过一段时间的信,一年左右。”
“四十多年没见过面了。”
“喂,李庚奥。”
“您说。”
“我只是吃早餐吃得香而已。”
“您吃得津津有味。”
“德国火腿的味道太绝了。各种各样的奶酪就不说了,还有满载着阳光的小苹果、梨子,不管走到哪里,咖啡都很好喝。可是……”
“您说。”
“我之所以来德国,真的是因为好奇。”
“好奇他为什么自杀?”
“这是一方面……”她咕嘟喝了一口咖啡,“还有他临死前留下的话。”
“什么话?”
她没有立刻作答。
把手里的勺子放在纸巾上,又将盘子里吃了一半的面包、火腿、奶酪摆放整齐,她伸直腰,双肩展平,然后盯着我。
“现在,我看起来像个好奇的人了吧?”
“有点儿。”
“你听好,太郎临死前在日记本上留下了五行文字。”
“算是遗书吗?”
“听说其中两行与我有关。”
我放下咖啡杯,伸直了腰,双手整齐地放在膝盖上面。
“我听着呢。”
“啊,这究竟算不算是残忍。我终于可以说出来了,我苦苦追寻,终生渴望抵达的地方就是花子。”P19-21
我要向徐京植老师表示感谢。我们所熟悉的徐胜、徐俊植兄弟的弟弟。他用感人的文字为我们的书架增添了美丽。
我没有见过徐老师,但是促使我写这部小说的人正是他。很抱歉,这时候才通过书面向他表示感谢。如果我误解或者曲解了老师对离散的犹太人的见解,我就更抱歉了。作家的本分就是对想象进行增减,请老师谅解。我只能期待老师宽容以待了。
还要感谢尹依尚老师。我大量引用了老师的作品和生活,却没有透露老师的身份。从时间来看,作品主人公金尚浩居住在德国的时候,现实生活中的老师住在柏林。然而我担心老师的存在感太过强烈,掩盖了金尚浩,于是卑鄙地抹去了老师的身影,对此我深感抱歉。
感谢巴赫。如果没有他,我绝对无法完成这部小说。埃布林格和昂特迈耶就诞生于对他留下的丰富业绩的羡慕和批评之间。去年春天,我亲手拉动皮带,为他的固定式管风琴鼓风。那种感觉,直到今年春天写完小说的时候,仍然留在我手中。我曾经在他家门前坐着休息过的木椅,此时此刻,还想再到上面稍坐片刻。
感谢普里莫·列维,同时也要向他表示哀悼。我从普里莫,列维的文章中得到了很多线索和暗示,有时还加以引用。当然,我也利用过其他人的著作。徐京植老师的《寻找普里莫,列维》为小说叙述者花子提供了寻找初恋情人的动机。
感谢所有帮助我完成这部小说的作者和翻译家,尤其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作者克里斯托夫·沃尔夫和翻译家卞惠莲(音),《西方音乐史》的作者D.J.格劳特和翻译家徐佑锡(音)、全智浩(音)老师的劳苦也让我发自内心地感叹。
我真的能写出来吗?如果真的要写,何年何月才能写完呢?当我犹豫不决的时候,正是朴尚勋和李庆浩两位饱含友情的督促,毫不留情地将我逼到了悬崖边上,非常感谢。
还有文学精选出版社的朴友镇先生,辛苦了。柏林爱乐乐团乐器博物馆的志愿者爷爷,当我用额头顶着窗户,仔细观察玻璃柜里管风琴的结构的时候,您总是面带疑惑地打量我。您还好吗?我也要把这部小说献给您。
《柏林狂想曲》由具孝书编著。
《柏林狂想曲》简介:
韩裔留德音乐家金尚浩突然自杀身亡,四十年前的日本恋人蜷川花子赶往德国,拨开四十余年的岁月烟云,寻访他的痕迹,追随他的行踪,查找他的死因。四十年前,还是在日韩侨第二代的金尚浩和他的恋人花子未能成为眷属,横亘在他们之间的是国籍、民族和理念:朝鲜半岛因为日本帝国主义而经历了被殖民状态,因为停战而维持着分裂状态,而且韩国还流行着强烈“纯粹血统主义”的国家意识形态。爱情失落的金尚浩前往德国学习音乐,意外地发现了德国音乐家约翰·亨特迈耶和他的乐谱,得知约翰·亨特迈耶的生平纪录保存在平壤图书馆。于是,金尚浩去平壤收集资料,研究约翰·亨特迈耶。回来后他被韩国政府以间谍罪拘禁,十七年后释放,1989年又回到德国。
金尚浩对约翰·亨特迈耶的寻找,蜷川花子对金尚浩的寻找,两条线索相互交织,形成了波澜壮阔的交响乐。约翰·亨特迈耶从西方来到东方,金尚浩从东方来到西方,隔着时间的帷幕,两位音乐家的命运轨迹出现了重叠,连接他们的是命运的漂泊和对梦想的追寻,更是没有国境线和意识形态差别的音乐……
从18世纪到现代,从德国到日本、韩国,具孝书以辽阔的时空为背景,追踪两位以全部热情冲撞政治迫害和流浪困境的音乐家,成为艺术家小说的新典范。
具孝书编著的《柏林狂想曲》讲述了韩裔留德音乐家金尚浩突然自杀身亡,四十年前的日本恋人蜷川花子赶往德国,拨开四十余年的岁月烟云,寻访他的痕迹,追随他的行踪,查找他的死因。四十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