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给孩子讲宋词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方州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宋词是中国古典文学报库中的一块宝玉,早点让孩子听宋词、读宋词、学宋词,了解词作背后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是提高文学素养、培养丰富情感的好办法,家长朋友们不可不一试。本书共分八个部分,对一些经典的宋词作了详细的讲解。让我们从宋词中讲出人生的情趣,读出文学的高雅。

内容推荐

词,又称长短句,在中国历史上,以宋朝时期词的成就最高,所以人们常以唐诗宋词并称。宋词不乏唐诗的意境,又多了一份词的韵味,读来朗朗上口,不但为当时的文人墨客所喜爱,也常为后人、包括今天的人们所吟诵。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鼓励家长给孩子讲宋词呢?

简单地说,因为从宋词中能讲出人生的情趣,读出文学的高雅。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孩子在对宋词的吟诵中品悟人生。

目录

一、生活之情篇

赋得佳作得金杯

鹧鸪天

辞官闲居的乡土之乐

清平乐(村居)

畸形的都市生活

菩萨蛮(赤阑桥尽香街直)

昏君奸臣压榨民众

一剪梅

山抹微云的女婿

满庭芳

可辨善恶的桂花树

唐多令

因词升迁的毛相公

惜分飞(富阳僧舍作别语赠妓琼芳)

因词碰壁的柳才人

定风波(自春来)

看破红尘,归隐孤山

长相思

弄潮儿向涛头立

酒泉子

杨万里烧诗痛改前非

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

二、爱国豪情篇

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

昭仪、丞相共吟满江红

满江红

遭小人陷害的民族英雄

满江红

抗金名将难觅知音

小重山

爱国志士泪空流

诉衷情

赋词痛斥投降政策

六州歌头(长淮望断)

春去无归路

兰陵王(丙子送春)

历史上文人的爱国情节

清平乐

大好河山何日收回

相见欢

范仲淹戍边填词

渔家傲

好事近,事难全

好事近

壮志难酬的无奈

贺新郎(九日)

历史上的东京保卫战

喜迁莺(晋师胜淝上)

三、追忆往夕篇

少年不识愁滋味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醉心于山水的仲殊和尚

南柯子

阴阳相知的思念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好事难圆的忧伤

青玉案

三更渔歌忆往事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巨人的黄昏

菩萨蛮

追往事叹今吾

鹧鸪天

登高楼凭吊古人

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

四、友情篇

小神仙难合尘缘

太平时

赋佳作以谢恩人

踏莎行(二社良辰)

辛大帅施计为故友

沁园春

友情风卷万里浪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鹅湖之会

破阵子

知音续佳作

浣溪沙

互相钦佩的两位文学巨匠

一丛花

送友得佳句

卜算子

凭才艺进见太守

望海潮

岳飞后人助辛弃疾改词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

五、婉约情感篇

历史学家的丰富情感

西江月(佳人)

青梅竹马好事圆

一剪梅

让苏轼赞赏的爱情词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天涯何处无芳草

蝶恋花

牛郎与织女的爱情典故

鹊桥仙

多情郎填词寄语痴情女

石州慢(薄雨收寒)

自古多情伤离别

玉楼春

一词联姻缘

鹧鸪天

赋佳词赠别夫君

一剪梅

因词与爱妾同行

凤箫吟(锁离愁)

有情人重逢后喜得佳作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嫦娥奔月

绿头鸭·咪月

六、悲情篇

痴情女泪别负心郎

祝英台近

身为阶下囚的皇帝

虞美人

因词作知生命将终结

千秋岁

不务正业的宋朝天子

燕山亭(北行见杏花)

亡国之音的《后庭花》

桂枝香(金陵怀古)

晚年悲凉愁断肠

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烈女忠贞不屈赋绝笔

满庭芳

悲歌一曲恨千秋

钗头凤

何人为英雄拭泪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伊人已去,情郎断肠

三姝媚(烟光摇缥瓦)

胡笳十八拍

苏武慢

“愁”字化身的女词人

声声慢

七、言志抒情篇

人世间情是何物

迈陂塘

胸怀壮志终成才

临江仙

周郎火烧赤壁

念奴娇

高兴亭上抒豪情

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王安石之弟咏春言志

清平乐(留春不住)

有志少年终圆梦

汉宫春(潇洒江梅)

自许封侯在万里

夜游宫

咏梅以言志

卜算子(咏梅)

孤清抑郁的贬谪之情

虞美人

难觅千古英灵

水调歌头

谁念玉关人老

喜迁莺

繁华背后的孤独

青玉案(元夕)

叹飘零,幽梦影

瑞鹤仙

神童才子遭遇尴尬

念奴娇

悬梁刺骨,追求成功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

屈原汨罗沉江

临江仙

八、杂咏篇

五十首词难敌三句佳作

醉花阴

借用“暗香”“疏影”创新词

疏影(苔枝缀玉)

关于欧阳修的文坛公案

朝中措

苏东坡也爱唱歌

临江仙(夜归临皋)

填词描写寒食节

木兰花

自称天帝的“山水郎”

鹧鸪天

不胫而走的佳作

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关于清明节

风入松

有饮水处即有其词的歌者

八声甘州

人生不同时期的听雨感受

虞美人

丢官复职皆因词

兰陵王

试读章节

辞官闲居的乡土之乐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①,溪上②青青草。醉里吴音③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④?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⑤,溪头⑥卧剥莲蓬。

【注释l

①茅檐低小:低矮的茅屋。

②溪上:溪边。

③吴音:柔媚的江西一带口音。辛弃疾这时候居住的江西上饶地区。是春秋时吴国的地方。

④翁媪:老头儿和老妇人。以上两句的意思是:哪家的老翁和老妇操着悦耳的吴音。在亲切愉快地交谈?

⑤亡赖:调皮。亡。通无。

⑥溪头:小河边。

【译文】

芳草青青的溪头。有一座低小的茅屋。不知谁家的老翁和老妇。操着悦耳的臭音在闲谈取乐。大儿子在溪水东面的豆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最顽皮可爱的小儿子。斜卧在溪水边剥吃莲蓬。

【背景故事】

辛弃疾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词人,他出生于北宋将亡之际,从小就受爱国思想影响,立志收复失地,报效祖国,但当时南宋朝廷投降派占据上风,他曾被削职,闲居在家。辛弃疾从小是在农村长大的,所以他对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对于农民的劳动,他曾说:“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就是说,人生在世,应该勤劳;而从事耕种,更应是人生的第一需要。所以,他不但把自己的新居称为“稼轩”,而且还用“稼轩”这两个字做自己的别号。他罢官后,一直过着闲居的生活。附近的农民都知道他做过大官,开始关系比较疏远,但经过交往,看到他平易近人,逐渐关系越来越密切了。

在“稼轩”附近,有一座简陋的茅屋,那里住着吴老汉一家。因为是邻居,所以辛弃疾与这位吴老汉认识得最早。每次外出散步,辛弃疾经过吴老汉家门时,有时就进去歇歇脚,聊上几句天。

六月的一天,辛弃疾在原野上骑马跑了一阵,感到有些疲乏,便牵着马慢慢地往家走。猛抬头,只见吴老汉那座低矮茅屋前面,一株枇杷树已经结出累累果实,在阳光下闪着金黄色的光。此时,吴老汉正兴致勃勃地摘着熟透了的枇杷。

辛弃疾刚要打招呼,吴老汉已经看到了他,便招手说:

“来我老汉家坐一会儿吧,尝尝刚摘下的新果子。”

辛弃疾感到一阵欢喜,便把马拴在一棵树上,走进吴老汉家的小园子。

两人饮酒尝果,自得其乐,辛弃疾喜爱吴老汉一家的淳厚朴实,乘着酒兴,他对吴老汉说:

“酒喝足了,果子也吃好了,怎样表示谢意呢?这样吧,我就用《清平乐》的调子唱一首歌给你听,怎么样?”

“好呀,只怕老汉听不懂你那文绉绉的一套。”吴老汉笑着说。

“你一定能懂。不信我唱给你听听。”辛弃疾说到这里,便满有信心地轻声吟出了这首《清平乐》。

吴老汉听后连连叫好,“不过,”吴老汉的脸色严肃了起来,接着说道:“你把我们庄稼人的日子说得太美了,你还不了解我们。你没有仔细看看我们平时过的是什么日子,说实在话,有时我们的日子真比黄连还苦上三分啊!”  是的,由于他们所处的地位不同,也就有了不同的看法。你看,出现在这一时期辛弃疾笔下的农村,往往都是一幅幅恬静、安宁、欢乐的画面。

辛弃疾很少描写农民的苦难与艰辛,更没有讴歌他们的愤怒和抗争。因此,这些词虽然也用清新的笔调写出了农村生活的某一个侧面,但毕竟没能反映出农民们较真实的生活。上下阕都铺陈物事,虽只46字,却如长幅画卷一般,为我们展示了背景广阔的合家欢的景象。作者先描写的是景物:矮小的茅屋前边,小溪潺潺流过,水边碧草青青。这开篇两句一下子照应了题目,写出村居的特色,也设置了人物活动的环境背景。这两笔仿佛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风景画,又像是展示清秋时节水乡风光的全景镜头,显得恬静幽雅而清新悦目。接下来,作者按长幼之序描述了人物的活动。在低小的茅檐下,满头银丝的老两口,一边喝酒,一边用地道的吴地方言互相打趣逗乐,表白亲昵与喜爱之情。“醉里”能吐真言,又用浓重的乡音,足以说明他们“相媚好”的真挚与淳朴。“醉里”一句,非常传神。也很容易激起人们对翁媪神态语言的想象。“白发谁家翁媪?”看去像是明知故问,实则是一种赞叹式的交待,点明“相媚好”者的身份、特征。原来,他们就是村居中的长者,普通的农家夫妇,他们已经满头白发了,却依然卿卿我我、相敬相爱,并且是那么悠闲自得,足见其晚年是多么幸福。下阕写三个儿子的活动。大儿子在小溪东岸的豆子地里锄草,可见他已是家庭的主要劳力了。二儿子在编织养鸡的笼子,从事的是较轻的手工劳动,一个“正”字反映了他的聚集会神、一丝不苟。小儿子最淘气,也最惹人喜爱,他正躺在溪边采摘莲子,剥着莲蓬。三个儿子都在干着力所能及的农活,表现了新一代对劳动、对生活的热爱,也反映了他们对上一代的疼爱,他们已经能够承担所有的家庭劳动了,可以让父母安度晚年了。至此,读者也会明白白发翁媪之所以能有酒醉、相媚好,无忧无虑、悠然而处的原因了,整首词也显得自然流畅,一气呵成,非常严谨。这里,写三个儿子用字也极平易,皆为民间口语,纯然一股乡土气息。综观全词,可以看出,它反映了民间风俗的淳朴、农村社会的安定与家庭的祥和,流露了作者对村居生活的艳羡和寄身田园的惬意,寄寓了作者希冀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由此看来,这些反映农村生活的篇章与抒写抗金情怀的作品在思想性上是有相通之处的。

P3-6

序言

词,又称长短句,在中国历史上,以宋朝时期词的成就最高,所以人们常以唐诗宋词并称。宋词不乏唐诗的意境,又多了一份词的韵味,读来朗朗上口,不但为当时的文人墨客所喜爱,也常为后人、包括今天的人们所吟诵。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鼓励家长给孩子讲宋词呢?

简单地说,因为从宋词中能讲出人生的情趣,读出文学的高雅。

宋词的精髓在一个“美”字:有伤感之美,有豪迈之美,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情趣之美,有“壮怀激烈”的胸怀之美。在对这些不同类型的“美”的品读中,让孩子可以体会到文字的力量,也可以感悟到情怀的丰满。

宋词的力量在于一个“悲”字。最震撼心灵的戏剧都是悲剧,同样,宋词也是一种悲剧的艺术:那些最打动人心的词大都是写的悲情,那些最有成就的大词人大都是悲剧人物。让孩子从悲情与悲剧中了解人生,是促其健康成长的最佳方法。

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孩子在对宋词的吟诵中品悟人生。

宋词中有描写边塞生活的,有描写市井生活的,有描写宫廷生活的。通过品味宋词,不仅可以得到艺术上的享受,还可以从这些文字中走进那个时代,走进那个时代的生活,也走进词人的内心世界。

宋朝的中、晚期,随着金、元的不断入侵,战乱频繁,在正义与非正义的较量中,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文臣武将,其中既有传奇色彩的杨家将、岳飞等,也有辛弃疾、陆游等爱国词人,让我们在宋词中去体味那些民族脊梁们的爱国情怀,感叹之余,也奉上我们无限的敬意。

每一个特定的时代似乎总会出现一些让人伤怀的事情,这些事情的进一步深化便成了历史上的悲剧,有受封建礼教束缚的爱情悲剧;也有爱国志士遭佞人谗害致死的悲剧;更有大好河山落人旁人之手的千古遗恨 在这一幕幕的悲剧中,词人用他们特有的手法书写着、记录着,留给后人深深的启迪。

抒情是宋词词创作的主要动因之一,在这些言志、抒情的词篇中,有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有对当政者的不满和愤慨,也有对人生的真实感悟 这些都是作者真实情感的流露,也是前人对世事、人生百态的看法,让孩子深悟其中的智慧和思想,有助于现实中指导自己的生活。

宋词是中国古典文学报库中的一块宝玉,早点让孩子听宋词、读宋词、学宋词,了解词作背后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是提高文学素养、培养丰富情感的好办法,家长朋友们不可不一试。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9:5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