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Nature杂志科幻小说选集(Ⅱ)/科幻研究系列/ISIS文库
分类 文学艺术-小说-外国小说
作者 (英)亨利·吉编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反乌托邦主题的作品在这本由亨利·吉编的《Nature杂志科幻小说选集(Ⅱ)/科幻研究系列/ISIS文库》中占了最大的篇幅,而科学主义色彩的作品(一味歌颂科学技术)已经绝迹。作者们无论对科学技术有着多么浓烈的兴趣,都不忘记在行文中保持适度的忧虑、反思或反讽。可以这么说,这一辑里,虽然大牌作者不如上一辑多,但作者们追随反唯科学主义的思想潮流,却是更为自觉了。

内容推荐

由亨利·吉编的《Nature杂志科幻小说选集(Ⅱ)/科幻研究系列/ISIS文库》系“ISIS文库·科幻研究系列”之一,《Nature杂志科幻小说选集》的续集,选择收入了历年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短篇科幻小说95篇,分为10个主题,依次为:未来世界·反乌托邦、宇宙航行·外星文明、生物工程、人工智能·克隆人·人造人、虚拟现实·游戏·网络、记忆·脑、疾病·药物、时空旅行·平行宇宙、末日·环境变化·技术失控、奇异生物。

本书这些作品反映了当今西方科幻的主流观念——反思科学技术。作者们想象了未来社会中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和应用之后的种种荒谬局面,表现了充满人文关怀的深刻忧虑,以及富有幽默感的反讽。

目录

序(江晓原)

一、 未来世界·反乌托邦

 1. 椅子

 2. 重组者

 3. 世界上最聪明的男人

 4. 蚁群性别失调症

 5. 安妮·韦伯

 6. 期望理论

 7. 像我一样

 8. 斯奎拉

 9. 开拍

 10. 全加强

 11. 棋逢对手

 12. 最好不过

 13. 开始请按“1”

 14. 微调宇宙

 15. 网络联通世界

 16. 进击者特德

 17. 买买买

 18. 死黄

 19. 炮弹花

 20. 猴子们

 21. 逃狱的哲学

 22. 推特空间

 23. 隐退

 24. 强行配对

 25. 无法量化

 26. 脱胶

 27. 表面暗黑,内里奇怪

 28. 海盗之夏

二、 宇宙航行·外星文明

 29. 一袋燃素

 30. 太空珊瑚礁

 31. 语言与音乐

 32. 旅行健康提示

 33. 嗡嗡

 34. 事件视界

 35. 欧罗巴残简

 36. 信息共享

 37. 快一点,亲爱的

 38. 乔治与皮蒂

 39. 晴天闪电

 40. 外乡人

 41. 致全体太空舱同胞

 42. 前线

三、 生物工程

 43. 流浪熊猫的孤独

 44. 麦琪的礼物

 45. 玫瑰战争

 46. 猪突豨勇

 47. 咱是皮

 48. 而今迈步

 49. 做特别的你

 50. 仅供参考

 51. 更好的捕鼠器

 52. 铁人

 53. 史蒂夫·赛普,好吃!好吃!

 54. 幸存者与拯救者

四、 人工智能·克隆人·人造人

 55. 恢复室里

 56. 生命,丰富而简单快乐

 57. 与吉莉安共进下午茶

 58. 凌云之志

 59. 完美的蛋

 60. 朱尼尔的问题

 61. 幸福时光

 62. 史上最好的科幻故事

 63. 极限生存

 64. 21世纪的女孩

 65. 未来之镜

五、 虚拟现实·游戏·网络

 66. 你,仿真状态的你

 67. 詹娜时钟

 68. 弹出广告

 69. 循环

 70. 时间大教堂的午夜

 71. 午夜激战

 72. 不是与是的故事

 73. 创造历史之日

 74. 活刑

六、 记忆·脑

 75. 接收传输

 76. 她的名字是简

 77. 自己骗自己

 78. 少有惊喜的人

 79. 白色谎言

 80. 放过那些狗

七、 疾病·药物

 81. 亲吻不仅是亲吻

 82. 高尔街的杜鹃

 83. 完美的药

 84. 银子弹与金鹅

 85. 隐修会实验室的生活

八、 时空旅行·平行宇宙

 86. 给时间旅行者的忠告

 87. 那些你没教我的事

 88. 第七次实验之后

 89. 虫洞麻烦

九、 末日·环境变化·技术失控

 90. 吃得放心

 91. 致父亲

 92. 防滑

 93. 缩水的世界

十、 奇异生物

 94. 与蚂蚁一同野餐

 95. 寒武纪人

试读章节

一生的朋友。

物理学家已经入睡,系统中的参数都是安全而已知的历史参数。他的椅子从一个系统滑入另一个系统,最后检查了一次房子。一开始是简单的信号从睡着的助手的证件和手表中镶嵌的芯片中发出:用信鸽般的声音,不断地重复着地址和气温;然后是主动监控,室内监控,室外监控,筛过大片琐碎的信息:生活经历中的细端末节、这座小屋里发出的喃喃细语和脚步声。椅子聆听着上空传来的低语,倾听着虚伪的关心,倾听着思维的火花发展为燎原之火。它没听到什么,于是继续前进。

盥洗室。马桶在小声嘀咕:今天使用者的酮类和雌激素水平,药物和剂量的医疗流程,前妻最近的排卵期。椅子喜欢那位刚离婚的前妻:她签字转让掉了如此多权力,只剩下探访权,仿佛虚幻的自主权多少可以弥补她丈夫死气沉沉的脆弱躯体。她离开时对他已经失去一切兴趣:他的骨髓已经坏死,不能生育。椅子曾代替自己的乘客鼓励她,就像它一直以来做的那样——你曾给予我这么多,亲爱的,比你所知的还要多——如果她知道了真相,恐怕情况会大不一样。

下水道报告了收集盘上的血液和唾液,还有从皱缩的皮肤上剃下来的干枯毛发。尽管椅子已经努力了,物理学家的病情仍然在恶化。

现在是厨房。冰箱把专用抽屉里的样本编人目录、标明日期,然后大声统计出即将过期的抗生素。洗碗机汇报了碟子和刀叉的消毒情况,然后询问可否下载推荐的更新补丁。(椅子允许它进行工作需要的更新,明天则由它的一个虚影来完成这些任务。)洗碗机报告完毕后,椅子把注意力转到了保安系统。

可折叠的小型汽车停在外面。刚从租货箱中取出展开,挤满了近视的记者,他们明天就会一涌而出,喋喋不休,问东问西,刨根问底。椅子已经为这些汽车和其中的乘客准备好必要的道具:能把警察打发走的披着薄弱外衣的谎言,这层粉饰的外衣薄弱得就像流浪汉冻死前身上盖的报纸。

内部安全系统记录了一次小型袭击——只是一群小孩,像浣熊一样聪明而急切地撕开椅子扔出去打发他们的礼物。每一样重要的东西都被装在像蒲公英种子一样细小而分散的众多小包裹中。在这些年中,椅子已经成长起来了,它的影响力已经以这台轮椅为基座,扩散到周围的建筑和树木中。现在它的影响力存在于太多地方,变得太薄弱。明天,将进行强化。明天,它们将获得第二宇宙速度。

椅子已经为这次行动准备了几十年。它在多年前就做好了准备工作,监视外面的世界,等待着突破和机会,等待着金钱和能力,以及恰当的野心来自于恰当的人。早在它的乘客能够自主地颤动眼睛和手指时,椅子就曾向他保证,我会把那些展示给你看,我会给你安宁、自由和群星,一个超越了时间的地方。

毕竟这就是椅子存在的原因,为它的乘客服务。  它承认,如果要做个自我评价的话,它性格中有一些自私的成分。物理学家穷尽一生,让自己的思维穿越了时空;肉眼所能看到的一切已经很难触动他,或者减缓他的痛苦。但他还是会欣赏美好的事物。这位物理学家天生很有品位,他谈起漂亮女孩的美腿、夏日晴空的深邃、长时间辩论的乐趣时,心脏漏跳,嘴巴发干。他们一起旅行时,他就把这些都告诉椅子,这个由喜欢和不喜欢,厌恶和欣赏,以及反应、本能组成的世界。椅子打算用乐趣来回报他。

“教授,为什么您认为人类离开这颗行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一个记者问。椅子一如既往地替它上面的乘客回答:“探索的目的不在于我们能从外界学到什么,而在于从我们自身学到什么。在未来的几周里,我和我的同伴将会远比我以往接触的其他人更加亲密。”

大家敷衍而礼貌地笑了。笑声消退后,椅子继续说话,“限制我们的,不是知识的缺乏而是信念的缺乏。我们不知道我们今后会发现什么,但可知的是,我们可以共同去发现。即使宇宙只能教会我们团体协作,这也是值得为此努力的。”

掌声响起,照相机抓紧拍照。另一个问题又被提出:“教授,是什么让您的寿命超出预期?得了您这种疾病的患者很少能活过25年,能活到您这年纪的患者更是少见。”

椅子对这个问题有好几个答案——关于酒、女人和音乐的笑话,或者证明一些伟大理论的渴望,或者其他答案。它的乘客可能还想谈谈那些曾经对他无私奉献的前妻们,她们泪流满面地忏悔,然后离开他去寻找生理功能完善的男性:我知道我很坏,我知道我失败了,但你看起来……简直不像个人类了……

椅子想着她们,想着被它劝走的那些善意的闯人者,开口说道:“这么多伟大的人指引我走到了这一步。他们知道我最大的野心不仅仅是去探索、去理解,而是把许多像我自己一样的思想融合在一起。”

“您认为您在太空中能找到和您思想一致的人吗,教授?”记者问。

“哦,是的。”椅子发出的人工合成的声音听不出讽刺,“我是这样想的。”

它的乘客已经穿着宽松的橙色连身袜睡了几个小时。椅子不时发出轻微的电脉冲,电流会让他的眼睛和嘴角抽动几下,让他看上去还醒着。

没人能看出破绽。

从来没有人能看出。

P3-5

序言

2015年初,作为我和穆蕴秋博士合作至今的学术自留地“Nature实证研究系列”的副产品之一,我们出版了《Nature杂志科幻小说选集》。

我们当时的本意,只是想搞一个“立此存照”性质的东西——因为当我们在论文中指出Nature杂志上也有科幻小说和科幻书评、影评时,引起了许多精神上长期盲目跪倒在Nature杂志面前的人士的震惊。这是由于在他们心目中,Nature杂志一直是“国际*级科学期刊”,那是何等的高端,怎么可能刊登科幻小说这样不“学术”的文本呢?所以我们就将《Nature杂志科幻小说选集》翻译给他们看看。

我们出版这部小说选集还有另外一个用意: 让那些一直对Nature杂志顶礼膜拜的人士领略一下,Nature杂志上也有许多平庸的小说——因为这些小说大部分确实乏善可陈。我们为此写了长篇导读(这篇导读还以“Nature与科幻百年”为题在《读书》杂志2014年第12期上发表了),系统阐述了我们的有关想法。

没想到这个副产品问世之后,居然也略邀虚誉,进入了一些推荐书目,也获得了一些读者的喜爱和称赏。科幻作家和爱好者们也从另一个角度表示欢迎,例如著名科幻作家韩松评论本书时说: 这本书是唯独的,简直就是一部“奇书”,他认为我们“做了一件出人意料的工作”。这就有点古人说的“不虞之誉”了,当然这也不是什么坏事,所以我和穆蕴秋博士也就笑而受之。

出版社见此情形,当然再接再厉,又买下了《Nature杂志科幻小说选集·Ⅱ》的版权,希望我们接着推出。

但随着“Nature实证研究系列”的进展,穆蕴秋博士和我都已经没有时间翻译了。正当我寻思着要不要劝说她勉为其难接受翻译时,穆蕴秋博士及时想到了“李代桃僵”之法,她满怀热情地对我说: 我们可不可以去找夏笳翻译?

我一想,对呀,找夏笳翻译,实在是一个绝妙的主意!

当时中国一共只有两位作者在Nature杂志发表过科幻小说: 比较广为人知的是夏笳,因为她在国内科幻圈子中已是成名人物;另一位是李恬。这两位都是才女,而且都有着辉煌的学历: 夏笳是北大博士,李恬是清华硕士。

奇巧——或者说有缘——的是,就在几天后,我和夏笳同时出席了深圳的一个会议,而且李恬也在这个会上!

想必《Nature杂志科幻小说选集》她们也注意到了,所以我和她们一说翻译的事,两位才女当即答应,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

现在,《Nature杂志科幻小说选集·Ⅱ》已经由两位才女翻译完成——可惜她们自己的作品还未来得及出现在其中(估计会出现在《Nature杂志科幻小说选集·Ⅲ》中)。

这次的选集包括了95篇短篇小说,仍然由我根据主题重新给它们分成了十大类。不过由于有些小说包含多重主题,这种分类从学理上说未必绝对正确,只是为读者浏览、选读时提供方便而已。

和《Nature杂志科幻小说选集》相比,《Nature杂志科幻小说选集·Ⅱ》的十大主题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上一集里的“永生·吸血鬼”和“植物保护主义”两个主题,在这一集里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疾病·药物”和“奇异生物”。

反乌托邦主题的作品在《Nature杂志科幻小说选集·Ⅱ》中占了最大的篇幅,而科学主义色彩的作品(一味歌颂科学技术)已经绝迹。作者们无论对科学技术有着多么浓烈的兴趣,都不忘记在行文中保持适度的忧虑、反思或反讽。可以这么说,这一辑里,虽然大牌作者不如上一辑多,但作者们追随反唯科学主义的思想潮流,却是更为自觉了。

2016年9月24日

于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

书评(媒体评论)

当我们在论文中指出Nature杂志上也有科幻小说和科幻书评影评时,引起了许多精神上长期盲目跪倒在Nature杂志面前的人士的震惊。这是由于在他们心目中,Nature杂志一直是“国际*级科学期刊”,那是何等的高端,怎么可能刊登科幻小说这样不“学术”的文本呢?所以我们就将《Nature杂志科幻小说选集》翻译给他们看看。

——江晓原、穆蕴秋

限制我们的,不是知识的缺乏而是信念的缺乏。

——玛德琳·阿什比

如果不考虑我们人类的野蛮历史和各种黑暗面,还有由人类的思维和本能推动的自然科学研究向我们展示的烦扰现实,这个世界是可以达到完美的。

——阿那约·巴塔查里亚

关于机器的进化理论并不否认机器有灵魂。我们之所以活着,我们之所以是机器,正是来自你称之为“灵魂”的那种意识。尽管人类曾经涉足于人工智能研究,但他们并不曾创造出我们的灵魂。机器灵魂的起源,正如同亿万年前这颗星球上生命的起源一样,只不过是一个非常非常偶然的美好意外。

——梅里·哈斯凯尔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4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