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和金庸一起聊教育(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谵小语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和金庸一起聊教育(精)》——你不知道的侠客成长史,金庸教育学幽默考!布面精装,烫白工艺,32开小开本。

作者手刻藏书票,仅此一版限量发售。

作者谵小语将金庸小说里的人物按年代排序,同时把金庸各个小说的前后背景相连,为你呈现出一幅跨朝代的巨幅武林画卷。

内容推荐

《和金庸一起聊教育(精)》是一本别样的武侠史,也是一部教育学的案例集。它以金庸小说里的人物为原型,以他们的故事为底本,从他们的成长轨迹中,探讨教育的诸多问题。作者谵小语将金庸小说里的人物按年代排序,同时把金庸各个小说的前后背景相连,为你呈现出一幅跨朝代的巨幅武林画卷。作者语言幽默,观点有趣,引据可考,是部结合教育学和武侠史的随笔集,同时也为读者展现出金庸堪称教育学家的一面。

目录

牧羊女的剑法

好心态带来好运气

你是远山我是峰

藏书世家走出的女博导

赢在起跑线上的悲剧

一位老师至死未了的心愿

和尚下山

终结者的“心”病

藏经阁一课

被拐少女的短暂人生

丑小靖是如何变成侠天鹅的

郭靖的大学辅导员

黄蓉的幸福从哪里来

从萝莉到狂魔

杨康死因再调查

并未消逝的琴音

最酷老师和他的痴情学生们

男神一切看心情

玩出来的天下第一

李萍女士千古

你在东欧还好吗

低下头,看见自己

郭襄为何甩出姐姐N 条街

杨过走过的那些弯路

最美女教师的趣味教学法

莫愁少女愁断肠

当我谈剑术时,我谈些什么

人民的好医生张无忌

“侠二代”的悲剧蜕变

七年之殇

都是应试教育惹的祸

张三丰的两次教学示范

从浪子到慈父

少林寺最优秀图书管理员

痛苦穿掘灵魂的苏生之路

一只单纯倔强的飞蛾

平坦之路不平坦

一场没有开始就已结束的爱恋

思过崖上的风

一个烧饼引出的大侠

邪恶的青春

记得当时年纪小

那一年,芳芳十九岁

缅怀两位武学研讨会的先驱

“好孩子”袁承志

青青的青涩人生

兼容并包的老校长

鸳鸯刀的秘密

红花少年,一路错拳

美少年毁容前后

从陆菲青到阿凡提

该不该出手都出手

马春花的致青春

喂故事长大的孩子

村里娃进城之后

骑着白马找王子

老师侄的慢功夫

韦小宝,终结了一个时代

后记

试读章节

牧羊女的剑法

大侠郭靖的武功。除了耳熟能详的降龙十八掌、七十二路空明拳和九阴真经等,还有一门越女剑法,是跟江南七怪中的女侠韩小莹学的。只因前面那几样功夫名声太大,所以这越女剑很少被提起。这套剑法郭靖小时候在大漠学得并不好,但招式套路自是熟悉的,待到修炼成全国著名武术家后剑法精进自然不在话下。后来郭靖有了女儿,因感念师恩,他将这套剑法传给了她们,郭芙长大后也曾多次在实战中显示其威力。越女剑法的.创立者,说起来竞不是武学名家,甚至连武术爱好者都算不上,而是一位牧羊少女。

这便是我要说的金庸先生的非著名武侠小说《越女剑》的主人公,她叫阿青。

时光倒回一千七百年,那是一个被称作“春秋”的时代。风云乍起,群雄争霸。某日,走在会稽街头的越人范蠡正苦苦思索铸剑和练剑的破吴之术,因为他的国正俯首于吴,他的王正卧薪尝胆,且就在前一天晚上,吴王派来的八名使者在剑术切磋中把越国武士打得落花流水。偏巧,这时那八名飞扬跋扈的吴国剑士喝醉了酒在街上闹事,不仅打了范蠡的两名随从,还杀了一只山羊。这只山羊名日“老白”,它的主人便是阿青。阿青要求吴国剑士赔偿损失以告慰老白在天之灵。但吴国剑士继续撒野,阿青手中赶羊的竹棒轻轻一抖,便瞬间戳瞎了八名剑士每人一只眼睛。范蠡惊呆,差点儿给跪了,请回阿青问她传授剑术的师父是哪一位。阿青茫然,什么剑术、师父,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耶。范蠡说你一根竹棒戳瞎了八个坏人的眼睛这本事就是剑术喽!阿青说这竹棒是从小就耍的呀——“我十三岁那年,白公公来骑羊儿玩,我不许他骑,用竹棒赶他。他也拿了根竹棒来打我,我就和他对打。起初他总是打到我,我打不着他。我们天天这样打着玩,近来我总是打到他,戳得他很痛,他可戳我不到。他也不大来跟我玩了。”

说话时阿青不过十六七岁,小小年纪就如此轻松愉快地掌握了一门顶级武术,没法不让人不膜拜。比起那些毁容断肢割器官以求得武功晋级升档的痴人、狂人们,真是天壤之别。严格地说阿青也不是越女剑法创立者,她是在跟她的大白在嬉戏打闹中掌握了这门功夫。这个大白呢,就是阿青说的白公公,其实乃一只白猿。看来有些事情真不是强求来的,就像金庸先生的故事里许多主人公都有奇遇,表面看这似乎是作者刻意设计的“无巧不成书”,实则是人物的性格决定了命运,每一次奇遇都有主人公性格上的内因。张无忌也遇见过“白公公”,但他如果不是心地善良非要给那只白猿看病,也就不会得到《九阳真经》。范蠡求贤若渴,请求阿青为越国剑士传授剑术。阿青哪里懂得教学之法,不过是跟八十名剑士逐一过招。大概是顽皮的阿青对于教师这个职业并不感兴趣,或者是因为世界那么大她想去看看,只教了四天她就消失了。八十名剑士根据记忆里的“一丝一忽的神剑影子”锤炼剑术,终于“无敌于天下”,于是后人把神剑影子里总结出的剑法称为越女剑法。到了唐朝末年,越女剑的传人是一位无名神尼,一位名叫聂隐娘的女剑侠在师从无名神尼后曾一度将越女剑发扬光大。尽管如此,南宋时期的韩小莹、郭芙等人使来的越女剑其实也只是一千多年前阿青剑法中的些许皮毛了。

金庸的小说里以动物为师或谙熟仿生学理论知识的高手很多,最著名的就是杨过师从神雕,夏雪宜和欧阳锋都跟蛇学过艺,欧阳锋练蛤蟆功,此外还有瑛姑的泥鳅功、梁子翁的野狐拳,张无忌、胡斐等许多人都施展过壁虎游墙功,等等。①和这些武林名宿不同的是,阿青不是为了学武而炼成的越女剑法,她是在游戏中无意间成了剑术高手。杨过是“黯然销魂”之后才开悟,欧阳锋练来练去竞至走火入魔。阿青不过是要保护好自己的羊,在日常生活中以最简单朴实的方式窥进武学之门。为了老白斗大白,是作为一名牧羊女的首要任务和基本职责。抛开艺术夸张,阿青的竹棒打猿正如欧阳修笔下的卖油翁,油自钱孔入而钱不湿,“无他,但手熟尔”。

在这部金庸最短武侠小说《越女剑》中,阿青剑术之精湛不止开场那次惊鸿一瞥。三年后范蠡带兵攻入吴国馆娃宫,与西施重会。寻找范蠡紧随而来的阿青转瞬间冲过三千越甲,破帷而入,身后兵刃掉了一走廊,呛啷啷,呛啷啷,金属碰撞的声音不绝于耳。阿青出剑的速度如电,如光,如神话……

P1-5

后记

时间过得真快。记得四年前的那个夏日午后,我在一问茶室里跟朋友神侃说,金庸绝对深谙教育之道,朋友以为然也,我们把盏相笑。如今,这本闲论“金庸教育学”的小书即将付梓。不日,读了这本书的你如果觉得作者思路好奇怪,那就对了。这不是一本学术书,尽管我在页脚加入了许多严肃和假装严肃的注释;这不是一本家教书,尽管我在书里聊了许多关于教育、关于成长的话题;当然,这也不是一本纯粹的闲书,毕竟我还打着“摆事实、讲道理”的幌子。所以,若非要给这本书归类的话,只能说这是一本与金庸武侠小说有关的随笔集。

然而,为什么非要归类呢?接下来,我想说说我怎么就写了这样一本书。

我读金庸是上了大学后才开始的。上大学前我只知道金庸这个名字,看过一些由金庸作品改编的电视剧的片段。我记得上中学的时候,在家乡的广袤大地上,散落着许多的租书店,里面的书以“武侠”和“言情”居多,①统统包着塑料皮,可以花钱借阅。班上也有一些同学把借来的书带到学校看,当然有时会被老师没收——这样的读书行为并不被广泛认可,因为那些书被主流话语称为“坏书”。不巧的是,金庸的武侠小说也在其中。对于我这样一个成长于传统的教师家庭的孩子来说,对那样的坏书当然想都不想去碰,并对读坏书的同学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以防止自己被腐朽没落文化所侵蚀。

许多年后,我上了大学,念的是中文系。新生刚一开学系里就发了一份阅读书目,里面列的是大学四年建议读的各类书。令我感到极为震惊的是,在那份书单里出现了金庸的名字,他名下的书是《鹿鼎记》,它的同名港剧在我上大学之前那个暑假里还循环播放于各大卫视。我必须重新整合我的价值观——所谓的坏书竟然是在大学中文系用来学习的,难道那不是坏书?这件事给我带来的冲击是及其巨大的,在我的读金生涯中我将之称为“书单事件”。新鲜刺激的大一上学期飞逝而过,我也经历了一些那个年龄应该经历的事情,这导致我在大一下学期里有很长时间缓不过神来。于是,读金庸成了我那段时间的最佳选择。当我把十六部共三十六册金庸武侠小说全部读完之后,从前头脑里所建构的关于武侠小说的价值体系彻底坍塌。我确信,这是好书。这段经历也成为我在本科毕业时把金庸小说做为学士论文研究对象的肇始。及至后来多蒙现为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武侠文学学会副会长王立教授的指导,对于金庸小说乃至整个中国武侠文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知。

我的父母都是教师,其实我的大学也是师范院校,于是我所学课程中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等内容。因为大一就读了金庸全部作品,这使得我后来学习教育专业知识的时候,很自然地想驾那些武侠人物的成长经历、成才过程。但那时,写作、出书对于我来说还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时光荏苒,岁月蹉跎。又许多年后,我因病卧床,重读金庸,萌生出把当年的一些想法写出来的念头。于是,几经忖度,数易其稿,终于有了现在的这本书。期间,部分初稿曾在《新华书目报》以专栏形式刊发,在此特别感谢该报编辑孟凡女士。

写这样一本书,还有一个由头。尽管陈世襄、夏志清、余英时、金克木、程千帆、冯其庸、严家炎、章培恒等著名学者早在上个世纪就已明确肯定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学价值和文化意义,但众所周知的是,武侠小说向来被定性为通俗文学,时至今日还有很多人包括相当多的教育工作者仍旧对金庸小说持否定态度。他们觉得那些打打杀杀的故事是在渲染暴力,对孩子有害无益,与教育水火难容。然而,我以为,金庸的武侠故事体现了诸多教育规律,甚至其作品不失为教育研究的案例库。同时,金庸对武侠小说这一文学样式的开拓与突破,恰恰体现在他作品中的“反武侠”精神上,他反对暴力、反对快意恩仇。诸如当年敝系阅读书单所列《鹿鼎记》,即便置于世界文学殿堂亦是具有独特魅力之经典,而那部书实际上没有“武”,也没有“侠”,毫无疑问它已经超出传统武侠小说的通俗文学范畴。

事实上,在我们的近邦新加坡,金庸武侠作品早已成为高中华文课的学习重点和必考内容。①作为中国人,我们自己为什么没有这样的勇气和胸襟呢?但愿我的这本书能让读者看到一个不一样的金庸,领悟一种不一样的武侠。

拙荆蕙如女士长期致力于早期教育研究,在本书写作过程中为我提供了诸多帮助,在此郑重致谢。最后,当然还要特别感谢万卷出版社,感谢智品书业尹岩总经理和责编周莉莉女士,她们纵容了我颇具个性的写作方式。对于写作者而言,遇到志同道合的出版人是最值得庆幸的事情。

谵小语

2015年11月20日于古都盛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8:0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