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门坎是位于中国内蒙古地区呼伦贝尔盟与蒙古国之间的一片半草原半沙漠的荒原,旧译“诺门罕”,全称是“诺门坎布尔德”。
《诺门坎1939》作者陈敦德对诺门罕战役进行了多年的资料收集和研究,以老辣的文笔,再现了这场震惊世界的战争和当年云波诡谲的国际政局,并拟和俄方联合摄制相关题材的电影。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诺门坎1939/回望东方主战场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陈敦德 |
出版社 | 解放军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诺门坎是位于中国内蒙古地区呼伦贝尔盟与蒙古国之间的一片半草原半沙漠的荒原,旧译“诺门罕”,全称是“诺门坎布尔德”。 《诺门坎1939》作者陈敦德对诺门罕战役进行了多年的资料收集和研究,以老辣的文笔,再现了这场震惊世界的战争和当年云波诡谲的国际政局,并拟和俄方联合摄制相关题材的电影。 内容推荐 诺门坎,位于中蒙边境的一片半草原半沙漠的荒原。1939年5月4日,在这个神秘的“世界角落”,一次很小而极普通的边界冲突,引发了改变第二次世界大战走向的日苏战争…… 诺门罕战役是1939年日本和苏联出动精锐部队和先进武器装备,在中国诺门罕地区、蒙古哈拉哈河两岸发生的一场激烈战争。战事以此前一直锐不可当的日本关东军大败结束。这场战役使得日本关东军向西侵略的企图彻底落空,进而促使日军不得不放弃“北进政策”而选择“南进政策”,进攻太平洋诸岛,偷袭珍珠港,最终导致日本法西斯完全覆灭,同时也为苏联集中精力对付德国赢得了时间和空间。 《诺门坎1939》作者陈敦德对诺门罕战役进行了多年的资料收集和研究,以老辣的文笔,再现了这场震惊世界的战争和当年云波诡谲的国际政局,并拟和俄方联合摄制相关题材的电影。 目录 写在前面 首篇 日本对苏作战,秘密制订“八号作战计划” 一、植田谦吉就任第13任关东军司令,重温首任司令名言“西伯利亚应该是关东军的驯马场” 二、来自柏林与莫斯科的“特种情报”,使关东军觉得“可以在诺门坎动手了” 三、白匪领袖谢苗诺夫在海拉尔要塞“露面”,引起伏罗希洛夫高度关注 四、东京参谋本部设计对苏作战计划,秘密代号为“八号作战计划” 五、植田谦吉从海拉尔要塞西望,幻想着自己将要成为日本的“成吉思汗” 六、克格勃远东首脑留希科夫叛逃,佐尔格发出密电:“熊已经被解剖……” 二篇 第一次诺门坎战役,双方互有胜负 七、小松原道太郎准备西征大打,要求关东军部增派飞机和汽车 八、东八百藏攻占锡林陶拉盖,引发双方准备诺门坎大战 九、东八百藏大包抄,蒙军师长阵亡,诺门坎大战一触即发 十、日式“肉弹攻击”挽救不了东八百藏“全军玉碎”的命运 十一、第一次诺门坎战役以山县武光大佐给部下收尸烧骨灰而告终 三篇 斯大林钦点朱可夫去诺门坎 十二、斯大林亲自点将,朱可夫深知这一仗对自己命运来说,太重要了! 十三、“俄罗斯国家英雄”功勋侦察员额尔登毕力格和他的女儿玛如喜(上) 十四、“俄罗斯国家英雄”功勋侦察员额尔登毕力格和他的女儿玛如喜(下) 十五、达斡尔情报组与苏军情报官在甘珠尔庙接头 十六、陆军大臣板垣征四郎拍板,只是一个师团,让关东军去打吧 十七、达斡尔情报组渗透进海拉尔日军指挥部的心脏 四篇 朱可夫将指挥部搬到哈拉哈河前线 十八、朱可夫将指挥部搬到哈拉哈河前线,会见乔巴山 十九、关东军密谋支持嵯峨彻二中将偷袭苏联空军基地 二十、日军第2飞行集团越境轰炸塔木察格布拉格苏联空军基地 二十一、朱可夫说:“我强调解决的,天上是制空权,地面是水!” 二十二、小松原自诩:陆大18期的两个同学,将决定这场战役的胜利! 二十三、朱可夫进行“攻击防御”,以为进行决战赢得时间 五篇 第二次诺门坎战役,朱可夫以少胜多 二十四、蒙军血战死守巴彦查岗高地,为朱可夫扭转战局赢得了时间 二十五、朱可夫立即部署对巴彦查岗高地的大反击 二十六、包抄过河切断苏军后路的日军,自己后路反倒是先被切断了 二十七、日军坦克夜袭使东岸苏军损失两个榴弹炮营 二十八、诺门坎7平方公里战场上的亚洲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坦克会战 二十九、早在诺门坎战争初期,关东军就精心准备进行细菌战 三十、日军诺门坎细菌战,反而坑害了自己的前线部队 三十一、小松原师团发动三次大规模夜袭,防线推进三公里 六篇 关东军老本尽出,在诺门坎总攻三天 三十二、李兆麟、王明贵的抗联第3路军队伍在嫩江平原牵制大量日军 三十三、苏军飞机越境轰炸富拉尔基江桥,震动东京参谋本部 三十四、矶谷廉介东京舌战群儒后,关东军决定在诺门坎全面总攻 三十五、关东军将旅顺要塞的海岸重炮都搬到诺门坎来了 三十六、气球观测下的关东军炮战,日军迫近哈拉哈河 三十七、前沿部队“下克上”使总攻遭受逆转,关东军司令部下令停止攻击3 七篇 朱可夫为总攻做充分准备,日军组建第6军司令部 三十八、苏军大本营决策为诺门坎战争远程抢运物资 三十九、日军大本营决定再次空袭塔木察格布拉格 四十、准备大规模进攻的朱可夫,为什么印发了大量《防御手册》 四十一、能打硬仗的第6军司令官获洲中将,刚到任就部署过冬 四十二、在苏军总攻前,朱可夫对日军最新情报进行细致周密的侦察 四十三、哈尔滨颐园街3号获得一份最重要的苏军总攻情报 四十四、日本驻苏武官土居明夫判断苏联在诺门坎将全面进攻 四十五、为什么诺门坎前线双方的阵地都传来打桩的响声 八篇 苏蒙联军的诺门坎总攻开始了 四十六、8月20日,苏蒙联军在诺门坎前线发动总攻实录 四十七、总攻次日,朱可夫完成了对诺门坎日军的三个红色包围圈 四十八、获洲中将在将军庙决策日军的反攻计划 九篇 土居明夫武官发现克里姆林宫有异动 四十九、土居明夫武官发现克里姆林宫有异常活动 五十、德苏条约使西线平安,苏联人可以腾出手在东线全力对付日本人 十篇 朱可夫稳操胜券,关东军空前惨败 五十一、朱可夫对记者、作家笑谈“关门打狗” 五十二、8月24日,关东军在胡鲁斯台河畔发动反攻 五十三、辻政信面对残局:将校军官都没了,只剩一个大尉怎么反攻啊 五十四、朱可夫再出奇兵穿越胡鲁斯台河淤泥滩地 五十五、获洲立兵反攻惨败,小松原中将最后突围 十一篇 东乡茂德大使莫斯科谈判求停战 五十六、东乡茂德大使以外交谈判结束诺门坎战争 五十七、诺门坎战争中苏日双方兵力损失 五十八、斯大林接见朱可夫 末篇 诺门坎战事之后 五十九、莫斯科保卫战关键时刻,斯大林和希特勒都望着东京 六十、朱可夫临危受命,最早赶到的远东师参加了红场阅兵式 本书主要人物简介 试读章节 苏军“大清洗”使小松原道太郎觉得机会来了 小松原道太郎获得的具体情报我们难以从细考证了。但是,80多年已经过去,俄罗斯解密的苏联档案,还有德国相关史料,已经较详细地披露了当年斯大林进行的苏军“大清洗”内幕详情。图哈切夫斯基元帅是苏联建国初五大元帅中,最年轻最有统帅才华的一个。他是当时欧洲最负盛名的将领之一。还在占领奥地利和捷克之前,德国纳粹集团就对图哈切夫斯基作过专门研究。希特勒比谁都清楚,图哈切夫斯基始终是他心中一块抹不去的阴影!在他准备下一步吃掉苏联的过程中,不知这位苏军总参谋长将会给他带来什么样的困难。他曾经开列过一个不长的名单,上面全是他认为在不久就要付诸实施的征服欧洲计划中比较难对付的人,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就是其中位居前列的一个。于是,经过反复策划,一个阴险绝妙的阴谋在欧洲的两个国家上演了。 德国纳粹高级特务舒伦堡,在最高特工机构工作达12年之久,是党卫军总头子希姆莱的亲信,舒伦堡实际统揽着纳粹特工大权。后来,据舒伦堡及其副手威廉·霍特尔回忆,对苏联精心设计的整个阴谋活动,在1936年圣诞节前夕,希特勒和希姆莱、海德里希等几个最高特工面商,由安全局局长海德里希一手组织实施。希特勒严令,全部活动在绝密状态下进行。为此专门建立了一个工作室,地点就在柏林市原艾伯特亲王大街,是盖世太保总部旁边一座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秘密地窖,里面所有技术工具应有尽有。此处戒备森严,外人无法接近。当时,除希姆莱和海德里希两个人之外,唯一被准许参与全过程的是高级特工贝伦斯。贝伦斯其人曾在纳粹占领南斯拉夫期间担任贝尔格莱德的警察局长和党卫军总队长,二战结束后被引渡给南斯拉夫。铁托以战争罪将其处死。其余参与人员则只限于完成工程所必需的阶段性任务,绝不知晓工程目的。 纳粹头子们首先要弄到必需的样本原件。材料就存在德国参谋总部的军事谍报处。从1923年起,苏联与兴登堡时期的德国有过军事合作,如相互训练军官,相互观摩军事演习,相互交换军事情报。图哈切夫斯基和不少苏军高级将领还在德国军事学院学习过,此后两国不少军官还有信件来往,这些信件一直存放在德国参谋总部军事谍报处的秘密档案库里。阴谋者估计,图哈切夫斯基的信或许还不止一封。然而比较麻烦的是,当时的德国将领还没有完全纳粹化,他们不完全听命于希特勒。当纳粹分子们要求军事谍报处负责人卡纳里斯将军,把有关德俄军事合作交换的文件,特别是两国高级将领来往的信件交出来的时候,这位老派职业军人果然起了疑心,找了个托词拒绝了。 这难不住海德里希。他派出了盗窃专家,由特工人员保护着,夜里潜入参谋总部军事谍报处的秘密档案库。所干的活,天衣无缝,可谓世界一流。整个过程不到两个小时,他们便获取了有关图哈切夫斯基的全部信件资料,一点儿没有被察觉,连保险柜把手上的灰尘都精心处理得“完好如初”。 纳粹特工们很快就做出了所需的“杰作”:伪造出了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及其同事写给德军高级将领的几封信件,内容是准备发动政变,刺杀斯大林,希望德国军方给予援手。行文风格也是他们各人所固有的,笔迹是图哈切夫斯基等人的,笔墨纸张也都是当初图哈切夫斯基等用过的同一厂家当年生产的,文字的褪色程度也经过了精确的计算和化学处理;为了仿造图哈切夫斯基的图章,他们弄来了全德国最高水平的雕刻专家;信函的眉头和边角山,还有几位德国将军的缩写签名和德国反间谍机关的印章,以示他们已阅过文件,并且作了批示。除这些信件之外,他们还做了“配套”,伪造了德国将军写给图哈切夫斯基们的复信抄本,还有相应的各种各样佐证文件,其中甚至还有图哈切夫斯基等亲笔签署的数额巨大的收款收据。信件材料的逼真度,真是达到了用最精密仪器也检测不出的程度。1937年3月,伪造好的卷宗送到了希特勒手中。 下一步行动是如何把这些“杰作”送到斯大林手中。纳粹头目们也设计得精彩绝妙!1937年5月下旬,德国反间谍机关大楼发生了一场严重的火灾。由于灭火器械发生故障,火势蔓延,很多人员被烧伤,很多机密文件被烧毁,场面顿时乱成一锅粥。亲苏的捷克斯洛伐克特工人员趁混乱弄出了一些绝密文件,其中恰恰有关于图哈切夫斯基的绝密档案。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捷克特工人员实在庆幸发生了这场大火,不仅让自己碰上了一个邀功请赏的机会,还帮了苏联老大哥一个大忙。因为差一点儿苏联老大哥就要亡党亡国!他们十万火急地把情报送回国内,捷克政府又十万火急地把卷宗交到了驻布拉格的苏联外交官员手中。 这以后,在苏联就发生了著名的图哈切夫斯基集团“叛国案”了。 1937年6月4日晚,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在他的办公室被捕。同一时间被逮捕的还有其他7位高级将领,分别是——基辅特别军区司令约·埃·雅基尔、集团军司令乌波列维奇、全苏国防航空协会主席埃德曼,还有总参谋部的科尔克、普特纳、费尔德曼和普里马科夫4位将军。此7人是被外界一致视为苏军精英和杰出战略家的。仅仅5天之后,军事法庭就开庭进行了秘密审判。审判的时间很短,当晚9点钟,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和其他7名高级将领就同时被处决了。为避免在执行中出偏差,斯大林还特派布留赫尔元帅监督执行。不久,布留赫尔元帅也被处决了。 苏军“大清洗”之后,希特勒的战争机器整个开动起来了!欧洲充满了火药味。希特勒在高级军事将领会议上,得意扬扬地这样说过: “他们的高级军官中最优秀的人物都被消灭掉了。” “我们现在只要在他们的大门上踢一脚,那个看似庞大的破房子立刻就会倒下来。”P12-15 序言 写在前面 笔者对二战史及中国抗日战争的研究,是从组织抗战大片《血战台儿庄》及《铁血昆仑关》而发端的。一直以来,我深觉二战是个丰富的矿藏,越挖越觉其中宝藏多多,此生挖掘不尽。早在20世纪末,我在东南亚二战各地战场探访时,就对日军为什么放弃“北进(苏联)”而“南下(南洋)”及“东袭(珍珠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世纪初,在远东日俄战争中重创过强大的俄国佬的日本人,为什么不配合希特勒“灭了苏俄”呢?研究的焦点,渐渐就聚在1939年发生的诺门坎战役上。近年来,内蒙古的友人苗陆一先生又再三热情提出特邀我访问诺门坎战场旧址。我一钻下去,深深觉得1939年二战爆发前夕的诺门坎战役,是研究二战进程与格局的一把必不可少的钥匙。 诺门坎是位于中国内蒙古地区呼伦贝尔盟与蒙古国之间的一片半草原半沙漠的荒原,旧译“诺门罕”,全称是“诺门坎布尔德”;据传清康熙年间,一个上层喇嘛领几个喇嘛来到此地,搭了几个蒙古包为牧民传经布道,从而得名。这个地方是中国、苏联、蒙古三国的接壤部分,它实在太偏远了,处于蒙古人民共和国的东北角落,也是当时苏联亚洲地区的东南角落,还是中国东北兴安岭地区的西北角落,也有人将这场二战爆发前夕的战争,称为“世界角落的战争”。 诺门坎地区有一条河流自南向北流过,河东地区与中国大兴安岭连接,西岸是沙丘绵延的不毛之地,大兴安岭的雪水融化使河东地区水草丰富,两岸自由放牧是该地区自古以来以来形成的传统。民国成立后,苏联十月革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东北军阀张作霖反共而担心人民被“赤化”,开始在中苏边境颁布限行令,但仍然疏于管理,蒙古国牧民仍然常常越过哈拉哈河,到大兴安岭山麓放牧;边民们习以为常,大家认为都是成吉思汗的后代,没什么好计较的。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及伪满洲国,更为仇视苏维埃红色政权,颁布了严格的“国境法”,在边境派驻部队,多设站卡。本来,中、蒙、苏三国在此边境的划线尚存争议,于是,蒙“满”边境就经常发生纠纷或者冲突。 1939年5月4日,春草萌生的季节,蒙军第24国境警备队由哈拉哈河西岸,驱马群涉水到河东地区放牧。河东边锡林陶拉盖哨所新换防进驻的是伪兴安警备骑兵第3连,连长贡布扎拉中尉是当地司令官乌尔金中将的女婿,自然敢作敢为,一见蒙古马群涉水过河,立即动用武力,开枪阻截。蒙军牧马人被打了个猝不及防,扔下马群就跑。这边士兵上马追赶,将蒙军牧马人赶回西岸。蒙军方面不甘被武力驱赶,蒙军第7国境哨所指挥官朝格登中尉闻之大怒,认为这是伪满军队肆意挑衅,马上带领一个骑兵连出动,越过哈拉哈河反击,一举攻占设在争议地区的伪满锡林陶拉盖哨所。兴安北警备军也不肯示弱,立即增兵。枪声爆响,马刀砍起,双方你来我往,厮杀起来!最后,冲突升级到团级的规模。但是,蒙军调动迅速,苏军装甲车中队赶来增援,伪满军处于劣势,于是,苏蒙军占领了锡林陶拉盖哨所。 当时,不可一世的日本关东军对苏联的亚洲地区垂涎已久,早就想攻占蒙古国,以其作为下一步进攻苏联的跳板。日本关东军为了集结兵力,着力于增强哈尔滨一齐齐哈尔一海拉尔铁路线的运输能力,并开始修建一条从索伦到甘珠尔庙的新铁路,该铁路线与蒙古边界平行。5月4日的边界冲突,使关东军总部觉得时机来了,作出了诺门坎作战的部署! 1937年七七事变以来,中国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苏联给予中国以军事援助,还派了志愿航空兵到中国参加对日作战。苏军一是为了牵制关东军援助关内日军侵华,二是为了试探关东军的虚实,1938年6月底,出兵突然占领了中苏朝边境的张鼓峰,在山上构筑工事,布置铁丝网。日本已经把东北划为伪满洲国、把朝鲜作为自己的殖民地,这下,日本人觉得“受到了侵犯”,日本统帅部认为,苏军占据张鼓峰等于拥有了可以控制朝鲜和中国东北的战略要地。但是,当时日军正准备进攻武汉,各路日军正作频繁调动,难以大规模地与苏军冲突。大本营只好命令日本关东军进入了一级战备状态,同时内阁指示日本驻苏大使重光葵与苏联进行调解。苏联明确表态,不可能从张鼓峰撤军。重光葵的外交斡旋陷入了僵局。于是,日军大本营痛下决心:令第19师团反攻夺回张鼓峰。7月30日起,日苏双方展开对沙草峰、张鼓峰等高地的反复争夺,并不断增加兵力。日军参战总人数近7000人、火炮37门;苏军在8月5日之前,在哈桑湖等战斗行动地区集结了1.5万余人、237门火炮、285辆坦克,另有远东空军250架飞机参战,支援苏军部队行动。8月11日,日本统帅部觉得张鼓峰战事长打下去,日军在中国大陆将陷于南北两面作战的不利境地,日方主动建议,双方停止战斗。日军认可苏军控制了张鼓峰,占领了沙草峰;日军撤退到图们江西岸,放弃了一向坚持的边界线。而后,双方签署停战协定书。 张鼓峰战事之后,苏联更是高度关注着日本关东军的动态,加强了远东红军的部署与调整。1939年5月4日,上述哈拉哈河地区锡林陶拉盖哨所争夺战发生后,苏联政府依据1939年3月12日签订的《苏蒙两国互助条约》立即介入,将红军第11坦克旅开往哈拉哈河地区,同时命令驻在乌兰乌德的摩托化步兵第36师一部,迅速向哈拉哈河集结,并命令红军驻蒙第57特别军司令部,从乌兰巴托迁到距哈拉哈河125公里的塔木察格布拉格。该第57特别军是苏军统帅部首先用苏军最新机械化装备武装起来的红军部队,战斗力获得很高的评价。苏联的飞机也不断在战事地区集结,并在诺门坎地区飞行侦察。与此配合,蒙军骑兵第6师又挥师渡过哈拉哈河,并在河中架起了军用浮桥。 这次很小而极普通常见的边界冲突,引发了成为一场战略背景的日苏战争!诺门坎战役就这样揭开了序幕。19392年5月4日至9月16日,在新巴尔虎左旗境内诺门坎布尔德地区及蒙古围哈拉哈河中下游两岸,爆发了规模远超张鼓峰战事的一场“满”“蒙”边境战争,震惊世界!伪满洲国与苏联、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大规模军事冲突事件,成为历时135天的那个震惊世界的诺门坎战役。此战双方调用了除海军以外的所有兵种和现役装备,尽出主力大动干戈,结果以关东军惨败而告终,日本陆军省被迫承认“诺门坎之战是日本陆军自成军以来首次惨败”。 有评论家称:“一根小小导火索引燃了早已埋好的炸药!” 诺门坎这个世界角落,这个荒凉偏僻、人烟稀少的不毛之地,为什么会让莫斯科与东京高度关注呢? 7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回望诺门坎之战,仍有许多值得今人深思与回味的内涵。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