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此生难舍是非洲--我对非洲的情缘和认识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魏建国
出版社 中国商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第一章 无悔选择

2006年11月4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隆重开幕。人民大会堂张灯结彩,48个非洲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或特派全权代表出席。胡锦涛主席在人民大会堂热烈欢迎非洲朋友,和他们亲切握手,合影留念。这一庄严时刻通过电视荧屏传向全世界,成为全球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重要新闻。

在峰会开幕的现场,我所站的位置离胡主席不远。看着他身旁那么多熟悉的非洲各国领导人喜气洋洋的面孔,在雷鸣般的不息掌声中,我突然感到心头一热,泪水立即模糊了双眼,我的脑海里闪过无数战友的身影,我想起那些长期在非洲工作的外事干部、企业人员、医疗队员、援非志愿者……,还有那些已经将根儿扎在这块炙热土地上的个体商人,他们都为中国和非洲的友谊与合作默默做出贡献,奉献了汗水和智慧,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成功举办,体现了中国和非洲各国传统友谊的深厚积淀,是中非双方长期互利合作的必然发展。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庄重仪式比喻为一座中非友好合作的大厦,它见证了我国历届领导人和非洲各国领导人的深情厚谊,我国数以万计的援外人员和商务人员努力工作为之打下了坚实基础。我个人荣此殊幸的是,作为中非合作论坛的筹备和组织者之一,从当初设计中非合作论坛对话机制,到第一届和第二届论坛的举办,以及为第三届中非论坛北京峰会制定对非各项优惠政策,直到2009年第四届论坛的初步筹划,我都参加了,并一直担任论坛的会议筹备两秘书长之一和中方后续委员会两主席之一。亲眼看见自己一辈子从事的中非友好合作事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我的内心不仅充满了自豪和成就感,更为之万分激动,浮想联翩……

蓦然回首,我从当年少不谙事的莘莘学子,成为我国对外经贸战线的一员,已经整整37年,在我参加工作的37年里,又几乎全部是从事对非经贸工作。如果说在我的黄皮肤上,已经烙下了不少非洲炽热阳光的黑色印记,应该不是夸张。令人感慨的是,我毕生全力从事的工作竞不是我的主观意愿。完全可以说是命运让事业选择了我,而不是我在选择事业,但我对此无怨无悔。

我于1947年3月出生在江苏省镇江市,一个月后就随父母搬到南京。我家里有5个兄弟姐妹,我排行老大。我的小学、中学都在南京上的。我的中学母校南京五中是一所知名的中学,全校初高中六个年级,每个年级有六个班,加上教职员工一共有五千多人。学校环境优美,老师们勤奋教学,教育质量很高,培养出了很多人才,两院院士核物理学家乔登江、陈达,著名的文学家周而复、余光中,著名剧作家张弦、沙叶新,著名音乐家吴祖强、杨鸿年等,都是我的校友。学校也出了不少后来的领导干部,例如现任的北京市长郭金龙。我当时学习成绩不错,社会工作努力,加之出身好,因此被学校选为学生会主席。

虽然已过去四十多年,当年在五中的学习生活情况至今仍然历历在目。我的性情比较随和,与班里同学都相处得很好,因上下学同路等因素,相对走得更近的有赵在文、戴忠恺、魏迁、刘月高、孟寅良等同学。赵在文同学当时担任学校团委副书记,干部出身,父亲是南京一家工厂的厂长。赵同学待人热情友好,乐于助人。听说我家兄弟姐妹多,生活比较困难,将自己常穿的灯芯绒裤送给了我,后来我一直穿到上大学。同学情谊温暖在心,多年难以忘怀。刘月高同学一度学习成绩比较差,考试总掉尾巴,起初我们都以为他是不肯用功,后来才知道,他的父亲早逝,母亲没有正式工作,下面还有俩妹妹。刘同学每天早晚都要出外做工,拉板车往工地运土,挣点小钱补贴家用,生活压力太大,难免有些灰心。当年的艰难岁月,想来真是令人感慨不已。戴忠恺同学在班里担任学习委员,涵养极好,待人和蔼,从不与人红脸,学习成绩突出,在全校都称得上是尖子,但戴同学因家庭出身不好,个性有些拘谨,甚至自卑。我们一块儿上下学,有时见他小老头似的闷着头走路,我忍不住在背后给他一拳,喝令他直起腰来,戴同学也就冲我笑笑。

在我们上中学的那个时期,正是我国遭受三年自然灾害和苏联专家撤走以后的困难日子,但不屈的中国人民还是于1964年成功爆炸原子弹。当同学们从报纸上看到腾空而起的蘑菇云图片的时候,无不备受鼓舞。关注国家建设事业发展,企盼祖国尽快强大的热望,在我们年轻的心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虽然当时由于各种困难交织,国民经济发展还处在调整时期,但是新中国成立十几年来,社会主义建设还是取得重大成就,在旧中国还是空白的重要工业部门,如飞机、汽车、机床、发电设备、冶金设备和矿山设备制造、高级合金钢和重要有色金属冶炼等工业纷纷建立起来,同时城乡面貌也在迅速改观,人民生活得到较大提高。看见发展工业对于改善社会生活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我当时的志向是学好数理化,大学报考理工科,将来为国家的工业化发展贡献力量。

同时,出于对解放军的崇拜和热爱,让我经常产生一种投笔从戎保家卫国的强烈冲动。当时距离抗美援朝结束时间还不太久,作家魏巍表现志愿军战士英雄事迹和高尚情怀的作品《谁是最可爱的人》、《依依惜别的真情》等深深地感动了我。在我的心中,人民解放军战士就是我们时代最可爱的人,最受尊敬的人。攻读理科的追求和做最可爱的人的愿望使我的高考志向愈发清晰,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报考当时年轻人最向往最崇拜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尽管对于那个时候的考生,考上哈军工的难度超过今天的考生考上北大和清华。

我的学习成绩总体不错,多数科目在班里名列前茅,还常有文章发表在学校刊物上,贴在教室的观摩墙上,但物理成绩一度不够好,都是80分以下。我感觉自己作为学生会主席,学习不能偏科,必须门门优秀,才能做好同学们的榜样,尤其是在下决心报考哈军工后,越发认识到学好物理的重要性。于是我就拼命学习,课前认真预习,上课专注听讲,课后努力完成习题,全力吃透课本知识,甚至连走路吃饭都在背公式定律。物理老师也很关心我,不断帮助我改进学习方法。为了提高物理学习兴趣,我还在课余时间自己动手做试验,购买了一些零配件,装半导体,学习拆装收音机,还提前学习了无线电知识。从物理实验和动手安装电器中,我逐渐体会到学习物理的乐趣,物理成绩突飞猛进,到高三时已在学校名列前茅,感觉距离理想的目标越来越近。填报高考志愿时,我异常兴奋地填报了心中府第哈军工!  P9-11

书评(媒体评论)

很高兴看到我的老朋友魏建国先生的著作问世。早在20多年前,魏建国先生常驻加蓬时,我们就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祝加蓬和中国的友谊长存!祝非洲和中国的友好合作事业不断发展!

——让·平现任非洲联盟(非盟)委员会主席

非洲无论是地域还是人口,都是全球大家庭的重要构成。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在非洲较其他地区落后较多,帮助非洲人民尽快取得发展,是世界其他相对发达国家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责任。

——林毅夫世界银行副行长

希望有更多的人像魏建国同志那样,做一个在非洲大陆农业发展友好合作的播种者。

——袁隆平杂交水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能够走向非洲沙漠,开发当地油气事业,为促进中非经贸发展,增进人民友谊做点工作,是中石油人的光荣。感谢魏建国同志在书中对我们工作的描述。

——蒋洁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非合作事业的发展历程,也是中远集团非洲合作事业的发展历程。很高兴看到魏建国同志在书中对中远集团所做工作的肯定。

——魏家福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总裁

感谢魏建国同志的书,用了那么多篇幅,反映中建人在非洲艰难而光荣的创业历程。

——易军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董事长

这本书值得一看。如果你是一个想到非洲发展的投资者,那么建国同志的这本书,将会对你有极大帮助。

——罗涛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目录

第一篇 成长篇

 第一章 无悔选择

 第二章 艰难上路

 第三章 一进非洲

 第四章 二进非洲

 第五章 初做领导

 第六章 三进非洲

 第七章 不平之鸣

 第八章 持之以恒

第二篇 贸易篇

 第一章 突破十亿

 第二章 扩大进口

 第三章 展翅非洲

 第四章 卫星出口

 第五章 抗疟神药(上)

 第六章 抗疟神药(下)

 第七章 非洲华商

 第八章 中兴华为

 第九章 跨越千亿

第三篇 援助篇

 第一章 无私奉献

 第二章 坦赞铁路

 第三章 援非天使

 第四章 授人以渔

 第五章 样板工程

 第六章 卓越团队

 第七章 异域青春

 第八章 农技援非(上)

 第九章 农技援非(下)

 第十章 优惠贷款

第四篇 合作篇

 第一章 精诚合作

 第二章 团队精神

 第三章 马里现象

 第四章 远洋捕捞

 第五章 沙漠之光

 第六章 水电枢纽

 第七章 铜矿开发

 第八章 中非特区

 第九章 中葡论坛

 第十章 进出口行

 第十一章 中非基金

 第十二章 创新模式

 第十三章 回报当地

第五篇 感悟篇

 第一章 中国情结

 第二章 好友让·平

 第三章 对话埃及

 第四章 合作论坛

 第五章 狠抓落实

 第六章 和谐世界

致谢

序言

积极搭建中非友谊桥梁

努力谱写中非友好合作事业新篇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

2008年4月,我在结束对阿尔及利亚、毛里塔尼亚、摩洛哥、突尼斯、叙利亚等国的访问后,在回国的班机上总结出访成果时,时任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同志的发言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当时提出,建国同志若能写一本书,认真梳理总结他对非工作三十多年的经历,对于广大读者更为全面深刻地认识非洲,了解中非关系,特别是经贸关系的历史,进而鼓舞更多的中国同志投身到推动中非传统友谊和经贸合作发展的事业中,一定很有助益。对此,建国同志欣然应允。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建国同志的回忆录《此生难舍是非洲——我对非洲的情缘和认识》现已完成。读了建国同志的书稿,我感到有几个鲜明的特点。其一,作者以其亲身经历为基点,纵横拓展,以简洁平实的笔触、独特的视角、丰富的材料,写出了新中国对非经贸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作者有如一位穿越于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友好使者,展示了一幅幅引人入胜的中非友谊历史画卷,让读者看到了我们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高瞻远瞩的对非工作决策,看到了我国广大对非工作者可歌可泣的奋斗奉献,看到了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感人肺腑的深情厚谊,更看到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中非友好合作取得的多层次、全方位,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卓越成就。其二,作者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自己三十多年的工作经历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回顾总结,让读者看到了在党的培养下,一个普通青年学子为党和国家事业辛勤工作并成长为一名高级领导干部的奋斗历程,其工作经历和人生感触对于当代青年不无启迪。相信青年读者从中会进一步领悟,只有自觉把个人的人生追求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增长学识和才干,才能在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中贡献青春和智慧,才能在推动历史进步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其三,透过建国同志的回忆录,还能欣赏到对我国大多数读者而言尚属神秘的非洲大陆壮美的自然风光,感受到那里古朴淳厚的风土人情,领略到丰富的历史地理知识和许多令人大开眼界的人文故事。即使只为拓宽视野,陶冶性情,这本书也可以使人开卷有益。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从1956年开始,中国陆续与一些非洲国家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开启了中非关系的新纪元。几十年来,为推动中非友好合作不断向前发展,来自各行业各领域的大批中国工作者热情投身中非工程援建、医疗服务、经贸往来、文化交流等多方面的往来合作,以他们敬业奉献、传播友谊的崇高精神,用他们的青春、智慧和汗水,搭建起了一座座沟通中非友好关系的桥梁,为巩固和发展中非友谊做出了积极贡献。魏建国同志就是其中的一员。建国同志自1972年进入外贸部,直至2008年从商务部副部长岗位上离任,在对非工作战线上工作了37个年头,其问曾到我驻摩洛哥、突尼斯、加蓬等国使馆常驻工作,时间近20年之久,到过非洲全部54个国家和地区,熟悉非洲的风土人情和各项对非工作,与非洲大陆结下了“此生难舍”的深厚“情缘”,惟其情真意切,书中许多片段都能深深打动人心。

经过半个多世纪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中非关系可以说是历久弥坚、历久弥新。一方面,中国和非洲许多国家有着相似的历史遭遇,在世界近代史上,都曾遭受过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欺辱,为争取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双方始终相互同情,相互支持。这是中非之间最宝贵的感情资源,是不可替代的精神财富。另一方面,中国和非洲许多国家一样,在赢得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后,都面临着进一步维护国家主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福祉的共同任务,双方始终在政治上平等对待、互相尊重,经济上互利合作、共同发展,文化上交流借鉴、和谐共处。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当年正是得益于许多非洲国家的支持,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可以说,是非洲兄弟把中国“抬”进了联合国。共同的命运和追求把中国与非洲紧紧联结在一起,中非之间可以说是天然盟友。中国党和政府历来都十分重视发展中非关系,始终把加强同非洲国家的团结合作作为中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召开以来,本着真诚友好、平等相待、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原则,中非双方紧密团结,在国际事务中相互信任、协调配合,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各领域交流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中非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为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中非友好合作,堪称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合作的典范。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依然存在,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仍然艰难曲折,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在这种形势下,中非共同利益进一步扩大,相互需求进一步增加,建立和发展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是中非合作的内在需要,也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完成历史和时代赋予的这个光荣使命,需要更多的同志致力于搭建中非交流沟通的桥梁,为促进中非友好合作事业进步、推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健康发展而不懈努力。

基于此,建国同志回忆录的出版,无疑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它是中非友好合作关系的见证。衷心希望建国同志的回忆录能让更多的读者了解非洲、关注非洲,鼓舞更多的有志之士积极投身中非友好合作事业。衷心祝愿中国人民和非洲人民继往开来、携手合作,共同谱写中非友好合作事业的新篇章!

2011年3月

内容推荐

《此生难舍是非洲--我对非洲的情缘和认识》作者魏建国以其亲身经历为基点,纵横拓展,以简洁平实的笔触、独特的视角、丰富的材料,写出了新中国对非经贸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作者有如一位穿越于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友好使者,展示了一幅幅引人入胜的中非友谊历史画卷,让读者看到了我们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高瞻远瞩的对非工作决策,看到了我国广大对非工作者可歌可泣的奋斗奉献,看到了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感人肺腑的深情厚谊,更看到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中非友好合作取得的多层次、全方位,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卓越成就。其二,作者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自己三十多年的工作经历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回顾总结,让读者看到了在党的培养下,一个普通青年学子为党和国家事业辛勤工作并成长为一名高级领导干部的奋斗历程,其工作经历和人生感触对于当代青年不无启迪。相信青年读者从《此生难舍是非洲--我对非洲的情缘和认识》中会进一步领悟,只有自觉把个人的人生追求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增长学识和才干,才能在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中贡献青春和智慧,才能在推动历史进步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其三,透过建国同志的回忆录,还能欣赏到对我国大多数读者而言尚属神秘的非洲大陆壮美的自然风光,感受到那里古朴淳厚的风土人情,领略到丰富的历史地理知识和许多令人大开眼界的人文故事。即使只为拓宽视野,陶冶性情,这本书也可以使人开卷有益。

编辑推荐

《此生难舍是非洲--我对非洲的情缘和认识》为原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的工作回忆录,反映了作者30余年的外经贸工作经历,尤其是从事并主管对非援助的经历和认识,有助于读者了解非洲,了解我国的对非援助的政策、方式及效应,并对我国今后的援外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3:5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