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寻找牟敦康(追踪长眠于海底的志愿军飞行员)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清秋子
出版社 中国环境出版有限责任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寻找牟敦康(追踪长眠于海底的志愿军飞行员)》作者清秋子从齐鲁大地到白山黑水,沿着烈士成长的足迹,考察了山东抗日根据地、辽沈战役战场、东北老航校及抗美援朝前沿城市,采访了20位当年牟敦康航校同学、抗美援朝战友,如今多是耄耋之年的将军,记述了烈士战斗、生活和纯真爱情的故事,揭示了抗美援朝战斗中鲜为人知的空战内幕。

内容推荐

《寻找牟敦康(追踪长眠于海底的志愿军飞行员)》通过对共和国第一批空军飞行员、年轻的志愿军烈士牟敦康生前踪迹的寻访,展示了共和国第一代空军飞行员的精神风貌与成长足迹,揭示了一位青年军人丰富的内心世界,记录了烈士慷慨殉国的英勇事迹,也表达了对阵亡英烈的遗骸至今仍沉埋海底,无法实现烈士生前初衷“青山埋忠骨”的深深遗憾。

《寻找牟敦康(追踪长眠于海底的志愿军飞行员)》采取了纪实文学的手法,以实地采访的见闻,全方位地搜寻烈士成长踪迹,尽可能地还原与再现当年的历史原貌。作品注重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叙事风格沉稳、生动、富于情感.读后催人泪下。

作者清秋子亲赴英雄生前从军、参战、殉国的地方,采访了烈士的亲属、童年伙伴和战友,其中包括多位将军,留下了宝贵的口述历史记录。

本书对于老年读者来说,是一次对历史的缅怀,是一种对英雄主义的纪念,可以引起他们的许多追思与感慨;对于青年读者来说,是一次对历史知识的补课,是一次对理想主义的再发现,有助于他们了解上世纪50年代初我国青年的昂扬风貌。

目录

1.一次寻访的缘起

2.他是怎样书写传奇的?

3.就从这里的黑土地起步

4.少年壮志不言愁

5.父亲是一位传奇的军人

6.爱憎分明的抗日少年

7.迎风破浪赴辽东

8.白山黑水间的老航校

9.最认真最聪明的学员

10.到新航校里“再造”

11.保卫大上海的战斗值班

12.神秘女友去了何方?

13.沈阳之夏的流光溢彩

14.鸿雁传书父子情

15.初次在蓝天上拼刺刀

16.鸿雁衔来战友情

17.魂魄在碧海中永生

18.烈士亲属的那些伤痛

19.滚滚鸭绿江水你还记得我吗?

(附录一)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116名空勤烈士名录

(附录二)东北老航校1946年3月至1949年12月毕业生名单

试读章节

1.一次寻访的缘起

这是一位已经殉国近60年的青年英烈。

这是一次我本人事先完全没有料到的寻访。

这是一场当代的生者与远逝的死者之间,穿越了时空阻隔的精神会合。

事情是倏忽而来的,在突然之间,就打断了我原有的写作计划。2011年的早春,我放下手边的一切事情,挎上行囊,从赤日炎炎的海南岛出发,横越关山,踏上了华北和东北春寒料峭的大地。在匆匆—个多月的行程里,我常常感慨、惊异,夜不能寐。

“牟敦康”——这三个字,这个被历史泥沙掩埋了多年的名字,这个与其他千千万万阵亡英烈一样被当代人淡漠了的一员,突然之间就走近了我,声息可闻,音容可见。

这是怎样的一个人?

他,是一名军人,死在了战场上。

他,是今天的一些人不能认同的一个热血青年。

他的一生,很短暂。在这个阳光照耀的世界上,他仅仅活了23年。

他死的时候,我还没有出生;他的年纪,只比我的父母小了一岁。对于我这样一个年纪的人来说,他就相当于父辈一代的人了;可是从精神气质上,我无论如何都觉得:他就像是我的一位兄长,是那么的亲切、熟悉、可敬。

——牟敦康。

让我们拂去掩埋在他身上的海藻和泥沙,再仔细看一看他吧。

这是在那个大时代里才能孕育出的一位豪侠之士。

这是要把他放到那个弹雨如注的背景下,我们才能理解的一位青年才俊。

他何其年轻!何其单纯!何其壮烈!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类似这样的豪放诗句,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以至于熟悉得失去了它们原本所具有的魅力。而当一位践行了这种理想的年轻人,从历史之海的深处向我们走来的时候,我们才有可能感到巨大的震撼。

他陨灭的时候,只有23岁。那年纪,正如一句歌词所说——“那是青春吐芳华”。就是在那个年纪上,怀抱着慷慨之志,在蓝天上杀人敌阵,从弹雨中遽然坠落,沉人大海,永别了阳光。

这是遗憾的一生吗?

不。这是可羡慕的一生!

他没有苟且地活过。他死得其所。

他能够在现代社会里,做一个弹剑悲歌之士,做一个“上马击狂胡”的猛士,这就是他短暂生命的最大价值。

他的一生,终结在战场,化为一支现代的出塞曲,余音至今缭绕。

对他,对像他那样活过的无数热血青年,我们只有仰望。他们的价值,不在于获得了什么,而在于活得是个男人!

为兄长牟敦康写这样一本书,在历史的烟尘中打捞关于他的吉光片羽——当我北上归来数月后,开始动笔的时候,回想起这件事的缘起,竟然有强烈的梦幻感了。

那是2010年11月间的事。

海南岛的初冬,是热带地区最迷人的季节。阳光比夏日柔和了不少,像轻纱一样,弥漫在天地间。那一天,我在北京的一位朋友牟广丰给我打电话,说他到海口开会,会下有空闲时间,希望能见一下面。

广丰是我的老朋友了,我们认识都快15年了。当年,是在朋友聚会的一个饭局上偶然认识的。在北京,萍水相逢的人,很多,随聚随散;可是我和广丰,偏偏就成了一直保持着联系的好朋友,可能是由于性情相投吧,也可能是_注定了就有这份缘分。

在很长的时间里,广丰对我的过去一无所知,也不知道我当下的真实状况,只是凭着直觉,认为我这个朋友可交。90年代末,我准备脱离“北漂”生活,回到曾经奋斗过的海南。广丰得知,赶紧打来电话劝阻。他说:“在北京,朋友们虽然帮不上你什么忙,但是你人在北京,我们就安心。你南下之后,能有前途吗?我实在是放心不下。”

我主意已定,没有听他的劝阻,还是毅然南下,返回到我十分熟悉的环境里了。可是广丰那种热心肠,着实让我感动。现代社会里,“两肋插刀”的概念已经过时,朋友之间,只要有了这份惦记,就堪称莫逆。

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5: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