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羡雪主编的这本《灾害康复社会工作》是专为内地社会工作教育者及学生而写。其目标是总结四川灾区三年来的实务经验,整理实务与理论的关系,反思由理念到操作、由操作到实务改善建议等。
全书挑选了四个项目作为书写的内容重点,主要概括为三个康复工作中的重要模式:第一是以机构为本的德阳市残联一香港红十字会康复及假肢中心;第二是以社区为本的两个机构——香港复康会一四川地震灾区社区康复资源中心及绵竹青红社工服务中心;第三是以学校为本的香港理工大学绵竹汉旺学校社工站。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灾害康复社会工作/灾难超越系列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作者 | 欧羡雪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欧羡雪主编的这本《灾害康复社会工作》是专为内地社会工作教育者及学生而写。其目标是总结四川灾区三年来的实务经验,整理实务与理论的关系,反思由理念到操作、由操作到实务改善建议等。 全书挑选了四个项目作为书写的内容重点,主要概括为三个康复工作中的重要模式:第一是以机构为本的德阳市残联一香港红十字会康复及假肢中心;第二是以社区为本的两个机构——香港复康会一四川地震灾区社区康复资源中心及绵竹青红社工服务中心;第三是以学校为本的香港理工大学绵竹汉旺学校社工站。 内容推荐 欧羡雪主编的这本《灾害康复社会工作》并非一般学术性的著作,亦不是灾难救灾的手册,而是处于两者之间,从实务经验开始,引回实务背后的理念及理论。全书挑选了四个项目作为书写的重点,主要概括为三个康复工作中的重要模式:(1)以机构为本的康复社会工作模式——德阳市残联香港红十字会康复及假肢中心;(2)以社区为本的康复社会工作模式——香港复康会四川地震灾区社区康复资源中心,以及绵竹青红社工服务中心,(3)以学校为本的康复社会工作模式——香港理工大学绵竹汉旺学校社工站,是香港高校支持的项目。 《灾害康复社会工作》的结构是先阐述灾害与康复社会工作的视野,接着,每一项目就其实务经验、机构服务背景、理念及概念、介入模式、操作步骤、实务示范等,一层一层地将实务陈述清楚。依据这结构去理清每一实务经验背后的理念、操作步骤并进行反思,期望本书的资料可在教育及实务领域,引发更多的尝试及使用、批判及改进、反思及积淀,为灾害社会工作日后成为一门更为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课程做知识积累。 目录 第一章 本书的背景 1 本书的由来及目标 2 本书的对象 3 本书的作者 4 撰写过程 5 内容特色 6 内容结构 7 本书的使用及愿景 第二章 灾害康复社会工作的视角 1 引言 2 支配式处理灾害与社会弱势视角(Dominant and Social Vulnerability Views of Disaster) 3 个体与社会模式(Individual and Social Model)视角 4 优势为本与问题为本(Strength-based and Problem-based)的视角 5 从视角到实践 6 重视受灾康复者的能力及权利 7 超越个体层面的社会系统工作 8 有效响应受灾的实际社会状况 9 灾害康复社会工作的特点 第三章 以机构为本的康复社会工作 1 机构服务的背景 2 重要的理念及概念 3 介入模式 4 操作步骤及实务示范 5 反思与改进 6 总结 第四章 以社区为本的康复社会工作——以四川地震灾区社区康复资源中心为例 1 机构服务的背景 2 重要的理念及概念 3 介入模式(Intervention Models)及方法 4 操作步骤及实务示范(Operational Steps and Practice Illustration) 5 反思与改进(Reflection and Improvement) 第五章 以社区为本的康复社会工作——以绵竹青红社工服务中心为例 1 机构服务背景 2 指导理论 3 介入模式 4 操作步骤 5 实务示范 6 反思与改进 第六章 以学校为本的康复社会工作——以香港理工大学“四川5·12灾后重建学校社会工作项目”为例 1 汉旺学校康复社会工作服务背景简介 2 重要的理念及概念 3 介入模式 4 操作步骤 5 实务示范 6 反思与改进 附 录 各康复模式图表 后 记 几点醒悟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