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通译》编著者孔丘。
《论语》是一本以记录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言行为主的汇编,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论语通译》编著者孔丘。
《论语通译》内容提要:《论语》全书二十篇,约一万五千字。《论语》是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很多章节都说到了为人处事的问题,教导人们要正直磊落。全篇中强调最多的就是为人一定要有“仁德”。
在学习方面,孔子主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要做到经常温习学过的内容,勤学多思才会有收获。
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关于治国的道理在《论语》中也占有很大的比重。比如孔子主张要坚守“礼”。治国的根本在于“人伦纲常”,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治国的前提在于君主可以做到严于律己。如“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而说到治国的基本原则时,孔子把“信”放在首位,讲究信用,爱护人民。如“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要因材施教,启发学生多思考,同时还要提高自己的修养。《论语》从不同角度来反映孔子的思想特征,虽然孔子是两千多年前的思想家、教育家,但其思想与今人的思想有许多共同之处,很值得我们当代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