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张永昌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的作者张永昌是一名农村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批农业技术员,本书是一部描写冀中一个小村子的一些人可歌可泣的创业史,着力描写了村里一些鲜活可爱并性格迥异的青年男女。真实再现了农村改革的新貌。西古城村,像中国绝大多数村落一样,是由几个大姓组成的。年复一年,村里的权力掌控、利益分配等,无非是几家大姓协调平衡。如今进入到新的时代了,旧有的循环往复不再有效,许多新的因素渗入了进来。大户代表、村支书王建军试图把持村里的果园承包,不料却让一位外来户刘承彦联合一些村民,以合同的方式,用法律的手段,击碎了他们的企图,获得了果园的承包权。

内容推荐

张永昌编著的《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是一部长篇小说。《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讲述了:当你拿起了一个鸭梨、雪花梨,或拿起了一个富士苹果的时候.你可曾想到过,这种在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水果,曾承载过多少人的喜怒哀乐,又曾经演绎出多少个生死离别……

我和这些辛勤劳作的果农、生不逢时的水果商,朝夕相处,我想把他们酸甜苦辣的心理历程、惊心动魄的远山的呼唤、怒目苍天空怀壮志的最后的哀鸣,告诉那些关心他们、同情他们、想了解他们的人们……

试读章节

西古城村的果园,紧挨着村子的东边。北面,是从金晶山流出的羚羊河。几十年过去了,这条原本宽阔、清澈的母亲河,因水资源逐年匮乏和沿途生态恶化,已变得浑、黄而且就要断流了。两岸裸露出的青白色的河床,也慢慢地长出了一丛丛的芦草、蒹草和连成了片的稗子草。南面是一条夏季里长满黄色野花和深绿色的车前子的通往东古城村的便道。再往南是已经实行了联产承包的一望无际的老百姓的庄稼地。东面是东古城村的一条斜着往东南方向延伸过去的引水灌渠和一片连着一片的杆子地。

一条十米宽的贯穿果园东西的大道就是果园里的主干道。

大道南边,是一行一搂粗的参天的白杨树。大道北边,是一行比白杨树还要粗的下垂的枝条已覆盖了整条道路的倒栽柳。大道的南面和北面,用区间道把果园各分成了六个区,除了大道北面靠近村子的两个区是苹果外,其余十个区全部是北方的传统品种——鸭梨和雪花梨。

果园中间的大道北面,是一片四合院式的用来办公和做临时仓库的平顶的敞棚和尖顶的瓦房。南面是二十多亩村里原打算建造水果冷库的起伏不平的闲散地。

果园的四周是洋槐和白杨树混杂的防风林。

和主干道处在同一条线上的果园的西门,正对着西古城村的一条通向村西口的大道。

村子往西一公里,便是连绵起伏的金晶山。

果园占了一千二百亩土地,从一九五八年栽上第一茬桃和杏到现在,已经有三十二年的历史了。

一九九零年正月初七,西古城村果园的新一轮承包就要开始了。

这次承包和以往不同的是,它不再是由党支部、村委会定价多人多次轮流承包,而是采取竞标方式,承包期限也延长到了十年。

这天从清晨就开始下雪,而且一下就来势凶猛。鹅毛一样的雪片儿纷纷扬扬到吃早饭时就把西古城村变成了一个白皑皑的雪世界。

九点过后,雪好像小了点儿,村民们尽量穿得暖和些,开始陆续走出家门,并三五成群地朝村委会走去。

西古城村党支部、村委会的所在地,在通往村西口的大道北侧,村子正中间。办公场所是一座十问两层的办公楼,就在院子的最北边,坐北朝南。院子南面的大门西侧是四间连在一起的小百货部,东侧则是村办医疗卫生室。

十点左右,这里已前后来了好多人。雪,在猛下了四、五个小时后已慢慢停下来。人们踩着半尺厚的积雪慢慢走动着。

天气很冷,早来的这些村民其实也并没有人有能力承包果园,可果园是西古城村的经济命脉,最终谁承包了、承包额多少,是和他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再说,这次的果园承包,实际上是开放搞活后村里几个有实力的人物或团体的一次较量。有人昨天晚上看见,西古城村前几年被支书王建军赶出去的拐子高志远也从东平市开着林肯专程赶回来了。下台的村长,自己有一座冷库的杨晓平;跑北京、上海的客运专业户雪建成;以赌为业,拉赌局开赌场的康唯业;还有把化肥生意做到了美国的谷林娅;也都跃跃欲试。看来这次一直垄断着西古城村果园的富强冷库,是要受到挑战了。可究竟谁能在这次竞标中胜出,人们拭目以待。

富强冷库是以西古城村党支部书记王建军为首,伙同三个支委三个村委共同组建的一个个体经济实体。几年来,他们依仗手中的权力和对市场的正确把握,已经发展成为有两座水果冷库、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上百万的水果商。对于承包西古城村果园,站在党支部、村委会的立场上他们是发包方;如果能承包住西古城村果园,他们就又是承包方;如果他们既是发包方又是承包方,对于承包合同的落实,他们就有了很大地伸缩性。再说,他们身后又有信用社的大力支持,所以无论遇到多少对手,对于西古城村果园的这次承包,他们都将全力以赴、势在必得。

西古城村党支部书记王建军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中等身材,浓眉大眼,一张很生动一说话就带着微笑的脸。他这天一吃过早饭就来了,来时村长谷双红已经把院子扫出一条道,在广播果园的承包合同了。

“建军哥……”当他把炉火拨旺,把屋子打扫了打扫刚想坐下来时雪建成进来了。

“怎么……真投?”他瞥了雪建成一眼,掏出一支香烟递过去,见他摆了摆手就自己点着了。

雪建成三十八岁了,赶过大车、开过拖拉机、住过窑坑、当过生产队长。是西古城村最有威信的人,也是分田到户的唯一不认同者。他从不轻易得罪人,但看不过去的事也决不能容忍。

正当他和王建军刚要坐下来交谈时,村委会门前的孩子们突然发出了一声喊:“哇——不得了啦——大家快来看啊——”人们便把目光不约而同地转向那里:高志远长长的林肯轿车正徐徐地开进院子,村民们纷纷给它让出一条道,孩子们一边前前后后地跟着奔跑,一边挥舞着手臂大呼小叫。

他和王建军相视一笑。

高志远人长得很帅气,高高的身材,白白的一张脸,美中不足的是因小儿麻痹症从小就瘸了一条腿。因他父亲是二等伤残军人,也是村里的上一代领导人,所以王建军一上任就把他安排到了大队卫生室做司药。没想到他做司药后不久,就利用父亲的影响把西古城村最温柔善良的姑娘王冉晴弄到了手。接着又利用做司药的既管钱又管帐的方便,偷改处方,模仿领导人签字,大量侵吞、挥霍公款。他还利用偶尔给人们看病的机会,玩儿了不少大姑娘小媳妇。实在使王建军不能容忍的是,他竟然还在一天夜里偷偷钻进了他二弟媳妇的屋子里……

当王建军查了他的帐,撤了他的司药,把这一切都大白于天下后,按照他自己的说法,他实施了走出去战略,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创业。

三年后的一个三伏天,他坐着一辆尼桑风风光光地回到村里。回村后第二天就大摆宴席:宴请他的朋友们,宴请愿意到他家里来做客的乡亲们,临走还每人送一条中华烟。当天晚上,他又在大街南边的水坑旁放了一场电影,并进行了一次热情洋溢地讲话:什么世事轮回啦,什么千秋功过由人评说啦,大放厥词。事后他感觉大仇已报,总算出了口恶气,兴奋得一夜都没睡好觉,甚至第二天还激动不已。

这天他吃过中午饭,拄着一支拐杖来到大街上人们乘凉的大槐树底下。天气很热,知了不知疲倦地呜叫着,成群的红蜻蜓也擦着地面飞来飞去。他捣腾了捣腾拐,习惯地轻轻哼了两声,然后就问坐在碾盘上的几个老年人:“昨晚,你们都去看电影了吧?”

“嗯,去了。去了。”几个老年人忙不迭地答应着。

“昨晚我的讲话你们明白是什么意思吗?”他有点迫不及待了:他尽管已经扬眉吐气,但实在还想亲耳听听人们对他的赞扬——哪怕是最简单的说句“行”或者是“有种”都可以。

坐在碾盘最北边的留着白胡子的高大增抬头看了他一眼说:“昨晚你不是演了个片叫《闪闪的红星》是吧?”

“嗯,是啊!”

“里边有个反攻倒算的老地主叫胡汉三,你知道吧?”

这他就不知道了,他平日里因为行动不方便很少看电影,至于昨晚演电影时他的兴趣根本就没在这上边。可他三代贫农,怎能和老地主联系在一起呢?他觉得心里有些别扭,倒腾了一下儿拐,重新看着他们。

“他向穷人示威时说了一句话……”

“什么话?”

“他跟乡亲们说:‘我胡汉三又回来了!’”高大增沉着脸,一字一句地说。他刚说完,其余几位老人就笑起来,可是他没有笑,顿了顿又接着说:“你讲的话和他讲的话有什么区别吗?一个人的威望是靠他做什么或怎么做来决定的,而决不是靠讲讲排场或者吹吹大话就能吹出来的!”说完,就又去跟那些老人们聊天再也不理他了。

“这个倔老头,这个老混蛋!”他被他气得差一点儿没背过气去。

那是两年以前的事了,可这个老东西的话太伤人,他至今对他耿耿于怀。

胡汉三就胡汉三,他们今天也可以说他是第二次卷土重来。管他呢,他今天坐的可不是尼桑,他是坐着林肯回来的。

林肯,西古城村的人们知道吗?

有人见过吗?

这是美国总统才有资格坐的车。他这一辆车就能买下西古城村果园好几年的承包权。如果说他前两年回西古城是为了招摇,那么今天回西古城就是要让人们真正见识见识他高志远。他要让王建军看看他高志远是不是混出了人样?是不是已经出人头地?他决不能让王建军和伙同王建军整他的那些人狗眼看人低。

高志远的林肯轿车稳稳地停在了村委会的院子中间,车门打开,一个非常漂亮的姑娘扶着他走下来,一个提着皮箱的男士也紧紧跟在他的身后边。

就在这时,西古城村嘴最快的杨文理的媳妇裴小鸾走过来,毫无顾忌地就喊了他一声:“拐子……”

“混帐!”高志远板着脸,很不高兴地骂了她一声,紧接着便高声地拉着很长的声音报出了自己的大名:“高——志——远——”

人群哄笑起来。P3-6

序言

花果飘香遍田园

故乡田园如何了?——每一个与农村有关联的人,无不关心这一问题。“三农”之事,可以说始终牵动着全民的心。可当前文学界似乎置身事外,大多麻木不仁。许多作家也会写到农村,但不是渲染旧时的家族争斗、轶闻风习,就是对当代农村避重就轻、粉饰太平,很少有真正探入到农村深层、农民内心底处的作品。此时我读到长篇小说《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就不免有些欣喜了。作者张永昌我并不认识,他从责任编辑那里看到我的终审意见,又到网上去搜寻了我一番,于是请我为之写序。我欣然应允。这部作品以西古城村果园承包为主线,并透过这个小山村透视整个社会,真切地展现了农村改革的新貌,真实地塑造了一群当代新农民的鲜活形象。可以说是新世纪以来农村题材创作的新收获。

我国农村曾是改革的先锋,也始终是改革三十余年的焦点所在。多少年封闭落后的农村,成了中国最有活力的地方;多少年愚昧守旧的农民,成了中国人中最具创造力的人群。而改革开放行进到了今天,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又一次关切到农村的发展道路,关乎到农民的利益和愿望。可在没有完全实现城镇化之前,大片耕地又早已被侵吞得所剩无几之时,中国的农民们该当何去何从呢?

张永昌的这部长篇小说,形象地为我们展示了这段历史时期农民们的选择。西古城村,像中国绝大多数村落一样,是由几个大姓组成的。年复一年,村里的权力掌控、利益分配等,无非是几家大姓协调平衡。如今进入到新的时代了,旧有的循环往复不再有效,许多新的因素渗入了进来。大户代表、村支书王建军试图把持村里的果园承包,不料却让一位外来户刘承彦联合一些村民,以合同的方式,用法律的手段,击碎了他们的企图,获得了果园的承包权。这部小说好就好在,没有把取得承包权之后,写的一路阳光灿烂,一路高歌猛进。而是直面严峻的现实,写出了这第一步之后的挫折、困苦、憋屈和辛酸。这里有来自内部的分歧,来自其他大户的挑战,还有来自外部的市场波动,来自自然灾害的影响,更有来自上面的官员的干涉……等等,以致让刘承彦好几次心灰意冷,好几次出走静海,还有好几次挨打被抓,……改革的先行者们,往往并没得到什么光环、鲜花或掌声,倒是常常遭遇到误解、猜忌甚至打击!但刘承彦坚持下来了。

刘承彦这个人物,是当代文学画廊中比较新颖的农民形象。他有知识,有头脑,有眼光,宅心仁厚而又坚忍不拔,善于思考而又脚踏实地。因此唯有他,才能带领西古城村的村民们走出一条当代农村改革和农民致富之路。不过,作者过多渲染他与杨晓丽的感情纠葛,并在这种纠葛中又过多地展示出他的软弱和杨的泼辣,对这个形象的完整性有一定的损害。

围绕刘承彦,作者还刻画了一群农民及与之相关的人物。农民技术员王志勇和他的副局长夫人董建菊,后任村主任王彦顺和他那心高气傲的妻子谷雅珍,深谋远虑的雪建成和他那爽直利落的老婆贺瑞英、迷途知返的张云天和他那鬼精灵的女儿王燕,甚至那霸道却也能干的王建军和谷双红,……都被描绘得栩栩如生,就连寥寥数笔的地痞王保中、污吏张建功等,也给人留下了较深印象,足见作者刻画人物的功力。但出场人物过多,头绪也太多,使小说显得很不紧凑和凝练,这就大大影响了小说的审美效果。

对这些农民及相关人物,作者不拔高,也不贬低,基本上还原了他们的本来面目,这才让人觉得真实可信。通过对当代农民及相关人物的“原生态”描写,作者实际上还触及到了中国农村,乃至传统中国社会,最深层的“潜流”。文学家能做到这一点,殊为难得,也十分可贵。那最深层的“潜流”,就是中匡I传统社会(主要集中体现于农村)最根深蒂固的结构的变化——夫妻关系、长辈与晚辈的关系、亲友关系、邻里关系、乡亲关系等,都因利益、欲望的凸显而变得支离破碎。我这里说的是“支离破碎”,而不说“瓦解崩溃”,就因为在今天的农村,还存留了不少传统的优良伦理、优良礼仪。正是这些,维系了已愈来愈稀薄的乡间温隋和乡村温馨。可是在全球化浪潮和城镇化进程中,这些又究竟还能维持多久呢?

此外我也感到十分遗感:读完全书,始终没有感受到一种昂扬进取的气氛,一股攻坚克难的精神,反而经常令人觉得失落、沮丧、迷惑、无奈。究竟是农村的现状就是如此,还是作者的心态浸染所致?我不得其详。

无论我们今天怎么评说《创业史》、《山乡巨变》等有多少虚饰的成分,也无论怎么评说《平凡的世界》、《湖光山色》等是多么地浅显,但里面所透露出的洋溢激情、蓬勃生机,却是让我们深深地受到了感染和鼓舞的。文学,不管面临多么严峻的现实,多么艰辛的生活,还是要给人们以希望和梦想的。愿作者能深切体悟这一点。

是为序。

朱辉军2013年1月27日于京西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3:2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