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三四篇文字原是散漫成章的,由黄秀慧、朱苓尹、黄惠婷三位小姐费了大力将它编缀成书。这册纪念性的文集,收录了玉龙山上的奇遇——读吴冠中氏的水墨画、文约雪山行——给吾友吴冠中、新雪山盟、潘天授老师和我、标题抽象画新诠——为朱德群画展而作、沈从文老师和我等内容。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西湖雪山故人情--艺坛师友录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李霖灿 |
出版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十三四篇文字原是散漫成章的,由黄秀慧、朱苓尹、黄惠婷三位小姐费了大力将它编缀成书。这册纪念性的文集,收录了玉龙山上的奇遇——读吴冠中氏的水墨画、文约雪山行——给吾友吴冠中、新雪山盟、潘天授老师和我、标题抽象画新诠——为朱德群画展而作、沈从文老师和我等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以“西湖艺专”和玉龙雪山为背景主线,着重回忆了作者早年求学与做边疆考察的两段人生中最精彩的往事。书中既详细地交代了作者早年与玉龙大雪山的奇遇,又栩栩如生地描绘旧日师友交游往来的奇闻趣事,如林风眠、潘天寿、李苦禅、沈从文、吴冠中、朱德群、李晨岚等。通过作者古雅的文字,以“西湖艺专”为代表的民国艺术家群像得以更饱满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同时,作为同窗好友,作者在书中对吴冠中、朱德群、李晨岚等这些蜚声国际的大画家艺术风格的评价,亦不失精辟独到,令人玩味。 目录 序 玉龙山上的奇遇——读吴冠中氏的水墨画 文约雪山行——给吾友吴冠中 新雪山盟 潘天授老师和我 标题抽象画新诠——为朱德群画展而作 沈从文老师和我 西湖艺专人才蔚起 我的老师林风眠 铁中铮铮的艺术家李苦禅 么些朋友和才 怀念李济之先生 永忆恩师董彦堂 玉龙白雪故人情——忆李晨岚兄 田园交响乐——记吴讷孙先生和他的延陵乙园 忆慕老——写在《六一翁山堂清话》的前面 怀念素书楼主人——兼记《国史大纲》著述因缘 温如其玉忆爽老 跋语 试读章节 若从这个观点看去,虽然你画《月下玉龙山》自题长句以为“长缨在手缚名山”而得意非凡,但是说实话,我对此尚心有未足,认为若你能得我这“山中向导”之助,登山一探绿雪奇峰之胜,然后再咀嚼冰霜挹其精华,那才能开雪山之宗派,立不世之奇功! 我把你的《月下玉龙山》和《春雪》、《奔马》看作一个系列的作品。这一系列作品,使我心驰神往,却不满心满意。因为只有了流畅和皎洁,却没有惊异和深邃。换言之,少了一部分最重要的宗教情操,这种深奥的崇高是非到白雪深处不能领悟得到的。所以此事还是大有可为,你在画了一辈子画之后,在技巧上已无所阻隔,但是意境之上还可以更上层楼。 你曾经在艰苦的下放时刻,留下了“粪筐画家”的“美号”。也曾在《东寻西找集》中说到,为了怕油画受损,把自己的座位让给油画,自己却站着扶它,从广州一直罚站到北平(三天三夜?),把脚都站肿了。在阳朔江畔,风雨交加,你们夫妇二人,共一把小伞,顾此失彼,护住了画面,人却变成了落汤之鸡!还有在大巴山,那是蹲着作画,细雨不停,手指冻得僵直,忽然大卡车隆隆自背后驰来,激起了泥浆飞溅,你赶快飞身救画,结果画面无恙,人的背上泥浆溅满,飞溅得淋漓有致,却成了最美丽的抽象画!——我应该说,这才是抽象中的神品真迹! 真亏画家善于自我描绘。这不是石涛上人所谓的“搜尽奇峰打草稿”吗?泥泞满背还要当做抽象画稿来欣赏,真有你的! “黑画”风起,你又赶快四处藏画,还说自己死后可以当作“出土文物”来亮相,真是笑容与眼泪齐吞,秋水共长天一色!艺术家就该是这样的三灾八难的吗?诵“不过盘根错节,何以鉴别利器”之血泪名句,我抚卷沉思,喟然不语,不知道如何措句遣词来安慰你! 同时也正是由于你的素描功夫深,才能有今日的挥洒自如。事非偶然,西湖艺专周日上午课程全是基本训练的素描,却没想到在这紧要关头发挥了伟大的效果。赵无极在巴黎的一场比赛中考了个速写第一。你和朱德群的深厚兴趣与严格训练,真给现在许多抽象画家很重要的启发和启示。“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禅宗的话头原和艺术的精微处不谋而合。 朱德群兄前些时来开了一个盛大的展览会。去国三十二年,带来如此丰硕的画迹,大家都怔住了,没有想到图面上会如此驰骋如意色泽辉煌。他对我说,巴黎的冬天最美,与我约定要在严冬时光去看望他一回,他要一一向我指点。我心领了。但是,正是艺术家的这种一往情深和锲而不舍,才有今日的不世功勋和辉煌成就。诵那“衣带渐宽终不悔”之名句,我深深了解你的当日心情。我知道了,这不是“越冷它越开花”的梅华深情么?师古人不如师造化,师造化不如师心源,抽象画不正是如此的吗?一旦能“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就可以左右逢源无入而不自得了。所以我便以这番意思给他写了篇展品的短序。 但是他对我说,那年由意大利回法国,在阿尔卑斯山中的白雪处曾得到了大灵感,一夜都“画思泉涌”,次日天才亮,就迫不及待地挥毫疾“写”,不到一天就完成了一幅以“冬”为名的大画——就是展览在画廊的正中央那一幅!——也是最大的一幅。后来他告诉我,这幅画决定留下,寄赠于国内博物馆中。 他这番意思使我十分感动,但是他画的“冬雪系列”,我则认为还有“更上一层楼”的崇高去处,在这里当和你画的《月下玉龙山》等画合流。因为雪山的认识亦有外形的摄取和内在的领悟两叠层次,雪山派的“开宗立万”必须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方能奏功。你们都只看到了“撒盐空中差相拟”的疏松之雪,还没经历过坚实莹澈如水晶的太古绿雪,更不要说雪中开杜鹃、雪中开牡丹的奇绝景观。何况丽江云岭一带是植物学家人人都倾仰的石楠科王国,而这种紫红袍的牡丹花又正是硕果仅存的“结实”牡丹!种下籽来,就会生根!P18-20 序言 当初,高高兴兴写下这一系列文字,心中是在想:世事倥侗,留下一点雪泥鸿爪,亦未始非计之得者。等到今日要结集出版了,却觉得心情沉重,沉重得异常,几乎到了不克负担的程度。我第一次明白什么叫做“不胜感激”! 很简单,若没有这一些扶持我的老师和朋友,就没有现在的我。以我现在的年纪看来,不久必然会悠然消逝,只是这一堆深切的情,我将何以为报? 可怀念可感激的事太多了,但是却环绕着两个中心在开展:一个是西子湖,一个是玉龙山。 西湖艺专是我的母校。这集子中的大部分文字在《雄狮美术》上发表时,就以“艺坛师友录”为名,共占了十篇的位置,大都和西子湖的旖旎风光有关。 玉龙大雪山在云南的丽江,是我的第二故乡。在对日抗战的伟大背景下,我在这里度过了四年快乐的年轻时光,留下了终生不可泯灭的至深印象。 故事就在祖国的美丽湖山上“合龙”——西湖艺专的我在湘西沅江上毕业,却步行随着学校来到了昆明。在就业的时候,滇省西北隅的玉龙大雪山却在向我招手,我立刻就为“山也”所吸引,奔到海拔两万英尺的主峰“扇子陡”下一住四载。 在玉龙雪山下,我感情激动地画了~些速写寄回了学校。那时学校即是我们流亡学生的家。画为吴冠中所见,他说:“李霖灿能,为什么我就不能?”四十年之后,他去了丽江,他画了雪山为我认出了“破绽”,又把原稿重新摄影寄来,还来信说:“咱们同窗西湖,合符玉龙!”好不有趣,就以记他的文章列为集中第一。 这以下就以在《雄狮美术》杂志发表的先后为序,从潘天授师到李晨岚兄,还有我的么些朋友和才,加上沈从文老师、庄慕老和鹿桥兄的延陵乙园。一个个当事人都是“非常人”也,而且都大有恩德于我,能在文字中叙述描写到的,真不过是千分之二三而已,实不足略抒我生平感激于万一。我能与这一批人追随为伍,至今拳拳之心犹以为荣。 古人云:观其交游,可见其为人。在这个大时代的背景之下,我真有幸,偶然和这许多非常之人相值相过,编织成不少可歌可咏可钦可羡亦可入诗入画的人生故事。自觉天地厚我,遂以此不令我虚此一行。即使我当下归去,犹自幸因人成事,有所交代于后世,实都出诸师友之真情鼎力厚赐。 凡是在文章上说到的名字,我都由衷地在这里感激他们或她们,因为并世相值,十分之不易。我珍惜他们对我的各项协助,有时竟然还是资助,这都在文章中有所说明。 即令没有写在这本真情录中的朋友们,我也一例地感谢他们。因为笔墨到底有限,实在没法一一周全,希望能得到他们的原宥。 甚至于不是我的朋友或不愿意提到的友人,我都在这里一并致谢。因为有了你们,这世界才五光十色、绚丽多姿。对一个行将就“木”的人来说,这一切都是“难得”万分,更不会缘“木”求鱼,还争什么是非得失。只剩下珍重和感谢,充满了我这个笨拙知恩的心田。 这十三四篇文字原是散漫成章的,由黄秀慧、朱苓尹、黄惠婷三位小姐费了大力将它编缀成书,十分辛苦,谨在序尾敬向她们致谢! 顺着事情的发展看下来,这册纪念性的文集,初动笔时,是一片喜悦的心,到最后则成了一片感激之情。因为一粟之身,幸得大众扶持,才得稳度浮泛此生。我常常说自己的福气不小,“生于兵乱,老于太平”,近四十余年来未见狼烟烽火,可感可述可歌可泣的真情实事,真不知道还有多多少少。若老天保佑,慷慨再赐下一些剩余岁月,我还当挥亳续写二集、三集,以抒我真心铭感之情。 一九九○年十二月四日 外双溪绿雪斋中 后记 人间温情,父母之外,师友最亲。凡是在这本“师友录”上说到的人,我都诚心实意地敬爱他们,感激他们,而且在我有生之年,我都会怀念他们。 能写师友回忆录的人是有福的。再一次谢谢黄秀慧小姐和郑富穗小姐。 端午节前一日李霖灿谨识于外双溪绿雪斋中,时年七十八岁 一九九一年六月十五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