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乡村社群的传播结构(基于白马村的田野研究)
分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作者 原永涛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目标是阐释乡村传播实践中的信息流动结构。研究发现,乡村空间结构和农民日常交往共同建构起小型信息圈层,现代传媒技术的扩散没有对这种圈层结构起到消解作用。本书引入“雨涟格局"概念来描述乡村信息传播结构的特征,引入“自谐秩序”概念来阐释这一结构的深层运行逻辑。
作者简介
原永涛,新闻学博士,宜春学院广告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乡村传播学、媒介社会学、网络舆论学。在《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新闻与传播评论》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目录
导论 以传播学视角审视乡村日常生活
第一章 乡村与乡村传播研究的脉络与问题
第一节 中国乡村研究的三种进路
第二节 旧逻辑与新问题
第三节 当前中国乡村传播研究的问题意识
第二章 理论资源、分析路径与方法
第一节 乡村传播研究的理论资源
第二节 中国乡村传播研究的分析路径
第三节 民族志与田野研究方法
第四节 作为研究个案的白马村
第三章 乡村传播的空间结构
第一节 开放空间
第二节 私隐空间
第三节 小结:传播空间与信息圈层的形成
第四章 乡村传播的日常交往结构
第一节 乡村日常交往的两种类型
第二节 信息性交往结构
第三节 事务性交往结构
第四节 小结:乡村交往的连接性结构
第五章 乡村传播的媒介结构
第一节 白马村的大众媒介概况
第二节 电视在乡村信息结构中的地位
第三节 数字媒介与乡村信息传播的现代化
第四节 社区媒介的传播效果
第五节 小结:大众媒介在乡村的边缘化
第六章 乡村传播结构的一般分析框架
第一节 白马村的传播结构特征
第二节 雨涟格局
第三节 自谐秩序
第七章 回顾与讨论
第一节 乡村传播研究中的社群逻辑
第二节 乡村传播结构研究的现实意义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序言
导论 以传播学视角审视
乡村日常生活
大众的日常生活是社会
结构及其运行机制的具象形
态,社会结构及其运行机制
通过日常生活而影响大众的
文化和政治意识。在最近一
百年的现当代史中,中国经
历了社会结构、政治制度、
经济体制的变革等重大历程
,与之相适应,人们的日常
生活也发生着时代性的变化
。这些变化植根于思想观念
的各个面向,如政治观、价
值观、审美观等,并在日常
生活中通过社会表达和社会
交往得以实践性的呈现。因
此可以说,考察大众的日常
生活是理解政治、社会和文
化变革的一种可行进路。
除了政治学和社会学之
外,传播学也为这一进路的
理论研究提供了可用的分析
视角。从逻辑推演来看,社
会和经济文化的变革既表现
为物质文明的进步,也表现
为精神文明的发展,后者通
过信息传播和人们的社会表
达行动得到体现,这些传播
和社会表达自然地进入到大
众传播学和受众研究的范畴
。从学术脉络来看,近现代
哲学、政治学、社会学中的
很多观点已被引入到传播学
研究中来,如景观社会理论
、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社会
交往理论等,并经由传播视
角的运用而得到进一步的丰
富化,焕发了更多的理论活
力。从社会实践来看,许多
具有典型性的社会和公共事
件、议题构成了社会“热点
时刻”,如思想解放、“下海
”、90后现象、城镇化和农
民工问题、文化移植、民族
主义以及法治建设等,其过
程和后果都有必要并且能够
通过传播学和媒介研究来开
展更全面深入的探讨。
就目前而言,国内传播
学对日常生活的研究尚算不
上充分。其原因之一,很可
能是受到了西方传播学经典
理论研究取向的影响。新闻
传播学科发端于欧美,其理
论发展主要是基于西方工业
化国家的社会背景,媒介研
究特别是大众媒介的传播效
果研究是其理论关注的重心
。可以说,当代传播学的整
个学科理论框架是以“结构
一功能”分析为基本模式而
搭建起来的,缺少一种对日
常“平淡无奇”的信息传播活
动的学术关怀。
农耕文化是中国的主流
文化背景,农村和农民问题
一直是国家发展和社会治理
中的重要内容,关注乡村问
题理应成为理论界发扬其人
文和社会关怀的路径之一。
美国传播学教授斯图尔特指
出:人的传播质量和生活质
量之间有着直接关联。①我
们也不妨假设:农民的传播
质量与他们的生存质量有着
直接关联。从这个角度出发
,将传播学研究的目光投向
乡村,关注农民群体的信息
结构和传播实践,就理所当
然地成为中国新闻传播学界
的主要任务之一。同时,自
改革开放以来,传播治理作
为一种策略正在乡村治理中
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政治认
同、社区整合和社会发展的
功能②,因此这一研究进路
也有助于传播学为国家和社
会发展贡献力量。
在可行性方面,交叉学
科特别是社会学领域的研究
成果为乡村传播研究提供了
丰富的理论参考。华中师范
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
农业大学等高校分别开创了
中国农村研究院、农村改革
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乡
村治理研究中心、乡村传播
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很早
就开展了中国本土特色的乡
村研究;一些海外归国学者
也投入到中国乡村研究中,
如赵月枝召集创建了河阳乡
村研究院,并保持了很高的
活跃度。这些机构近十年来
发表了大量的研究论文和专
著,为更深入的乡村传播研
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视角和
理论营养。
总体来看,以传播学视
角研究中国农村问题既有学
理上的价值,也体现了传播
学科的人文社会关怀。同时
,社会学和其他交叉学科的
研究成果和理论进展也为中
国乡村传播研究提供了智力
支持。开展乡村传播研究的
问题意识和可行性都已经具
备。
问题在于,这种研究应
当以什么样的思路展开。乡
村日常生活提供了具体的、
感性的经验材料,但这些材
料往往又是表面的、琐碎的
。理论研究者应当从表面的
材料中探寻深层的机理,建
立起有助于理解其内在本质
的分析逻辑。
本书提出“传播结构”的
概念,用以概括乡村日常生
活中信息流动的模式和特征
,并尝试将其作为乡村传播
研究的一般性分析框架。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6: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