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以公元一八八四年夏天发生在福州马尾闽江水面上的中法马江之战为题材的长篇历史小说。小说以四位留学归来的年轻海军士官的亲身经历为主线,再现了这场中法战争的壮烈场面,同时,也塑造了四位中国女性的善良、勇敢形象。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血涛军魂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徐航 |
出版社 | 海峡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以公元一八八四年夏天发生在福州马尾闽江水面上的中法马江之战为题材的长篇历史小说。小说以四位留学归来的年轻海军士官的亲身经历为主线,再现了这场中法战争的壮烈场面,同时,也塑造了四位中国女性的善良、勇敢形象。 内容推荐 本书讲述一百多年前发生在福州马尾的一场中法战争,四位留学归来的年轻海军士官亲历战争,同时作品也塑造了四位中国女性(四位士官的女朋友、未婚妻)善良、勇敢的形象。这场战争异常壮烈,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清朝福建水师全军覆没……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盛会初恋 第二章 水上夜“战” 第三章 大院风雷 第四章 壮怀悲歌 第五章 友谊地久天长 第六章 二十六万两白银的困惑 第七章 请愿风潮 第八章 欢喜冤家赤子心 第九章 大阅操 第十章 海军中将的祷告 第十一章 众志成城锁闽江 第十二章 金牌峡怒潮 第十三章 情切壮君行 第十四章 荔枝恋 第十五章 暗潮叠涌 第十六章 同仇敌忾血凝书 第十七章 送行酒送送行人 第十八章 海珍宴开黑云低 第十九章 战争前夜 第二十章 夜暖融融夜寒森森 第二十一章 叩辕惊变 第二十二章 乱云蔽日 第二十三章 情长情牵惊雷惊魂 第二十四章 扬武催战船厂拒炸 第二十五章 开战时刻 第二十六章 风涛激战 第二十七章 碧血凝波 第二十八章 锁江之战 第二十九章 失靴 焚祠 驱狸 第三十章 晨星寂寥 第三十一章 船厂反登陆之战 第三十二章 怒拆辕门 第三十三章 复仇之箭 第三十四章 炮台硝烟 第三十五章 黄马褂之争 第三十六章 花雨星雨 试读章节 公元一八八四年八月九日,大清朝光绪十年的六月十八日,王漪十八周岁,青春年少,又刚从法国留学归来,开始了他的峥嵘岁月。 可是,形势却十分严峻,闽江下游重镇马尾港在入侵的法国远东舰队的炮口下,为此原定七月中元节举办的普度法会提前举行。西洋人被称为红毛鬼子,七天法会的最后一天“送鬼人海”显得语带双关,人们要把洋鬼子赶到东海,迷信活动渗入了一缕爱国激情,阎王爷也不那么面目可憎了。 这一天下午放假,王漪与留法同学薛有福,留美归来的黄季良、杨兆楠一道上街,闲逛庙会看个新鲜。 普度法会设在天后宫,但最热闹的还是在中岐街。各乡各村来的香客或是买香火纸绽,纸人纸马纸箱纸房屋,或是斟碗酒喝杯茶消消暑气,妇女趁此逛街买布,儿童尽往热闹处钻,解解嘴馋,没零钱花双眼馋出火来,空咽口水。 街头空地两班戏班对台比赛,江湖戏演重头戏,多从其他剧种移植剧目,这时演《目莲救母》;扬歌戏根植本乡本土,歌谣小调如“真鸟仔”“洋桃调”活泼清新,俚语村言博来阵阵笑声。 但是使整个街区气氛活跃的还是刚上岸的福建水师官兵。几百名年轻水手三三两两游游逛逛,带来不安与骚动。与村俗民众相比,他们个个是男子汉——粗犷、彪悍,很有诱惑力,于是乎少女少妇情怀荡漾,不安中的钦羡,钦羡中的爱慕,衍化成情恋情私,无数的悲欢离合给社会生活抹上浓浓几笔重彩。 四位练习生出过洋,留过学,眼界自与众人不同。戏是不看的,与不相识女性眉来眼去打情骂俏也显得粗俗,倒是街市口两场小戏使他们逗留一会儿。 木偶戏演《大闹天宫》,布袋戏演《岳母教子》,一场戏热闹,一场戏谐谑有趣,适合他们少年情怀。 布袋戏掌中人物大头突额娃娃与小头尖下巴顽童造形奇特,逗人发笑,与小岳飞斗嘴打架也充满童稚天真。他俩斗不过便向岳母告状,往下便是岳飞跪着挨训了。 “没戏可看了。我最怕听诉牌,唠唠叨叨一碗菜搁得冷冰冰的。”王漪说道。他长头发纷披,梳不成辫子,圆脸上两只大眼睛隐含笑意,却是个急性子,拖同伴们离开小戏台。 “外国也有布袋戏,演技不高,但不拖拖拉拉,讲究演出效果。”黄季良与王漪同龄,脸略长,身材匀称,浅灰色西装着体,有些绅士派头,他刚从美国留学归来。 “美国可是个大杂烩,要什么有什么,从艺术上看是无根浮萍,浅得很。”留美归来的学生杨兆楠说道。他二十岁,是他们中年龄最大的,身材高挑十分英俊,最有辩才。 “美利坚建国几十年,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后来者居上,比起法国来没有奢靡之风,虎虎有生气。”薛有福十九岁,留学法国没有改变他彪形大汉盛气凌人气派。 “根底浅少许多陈规陋习,没有束缚,文学艺术会长足发展的。”杨兆楠又说,“似我们这古老大帝国,气派大,根基厚,可是元气一旦耗尽,也只有朽坏了。” “不先自腐朽哪会招来外侮?木必自腐而后虫生。”王漪说时一行人离开了街市。 迎面撞来迎神队伍,几面锣开路,黑白无常、八将爷、枷锁神与十几具叫不出名堂的神将摇摇摆摆,威风凛凛。 这些是福州有名的“塔骨”神。木头雕的神像头安在竹架上,披上衣服,戴上帽子,胸口开个洞,人顶着走,比常人高大得多。高大尽管高大,却位卑职低,佐吏杂役之流,才在街上乱跑。与已往不同的是,神将鬼卒都牵着活人装扮的法国红毛鬼,纸壳鼻子异于寻常的高尖,红纸丝纷披脑后,纸做的西装,胸前背后写着侵入闽江的法国远东舰队司令孤拔海军中将的名字,还有一些拼写不太准确的各舰舰长名字。看来十分可笑,却使迷信活动具有某种凝聚力,渗透着爱国家爱家乡的朦胧意识,同时也增添了喜剧色彩。 可是神将鬼卒无非是鬼,大都狰狞恶状,黑白无常是溺水鬼与吊死鬼,八将爷也是恶鬼,往往吓了小孩惊了妇女。据说有怀孕的妇道因恶鬼形象映人心中,产了怪胎,啼笑皆非。 四位练习生中黄季良信基督教,他很不耐烦,说:“真叫人恶心,没什么好逛的了。” “上天后宫,普度法会上烧一炷香。”杨兆楠深受本土宗教文化熏陶,但还不是佛教徒。 王漪是个怀疑论者,他说:“烧一炷香,上一次供,菩萨便保佑,该死的活了,有这么灵验吗?” 薛有福大笑,说:“人都不死,这世界容纳得了吗?” “灵魂进入天堂,天堂是个乐园,穷人富人一视同仁。”黄季良说道。 “佛教有西方极乐世界,众生平等。”杨兆楠说道。 P1-3 序言 以公元一八八四年夏天发生在福州马尾闽江水面上的中法马江之战为题材的长篇历史小说《血涛军魂》终于出版了。本书前后写了十几年,迭经修改充实,定稿于2001年1月,在成书过程中,海峡文艺出版社编辑李锦良先生谙熟中法马江战史,给予有益帮助。 而对本书给予关注的中共晋安区委宣传部与晋安区文联,曾多方联系,积极推动本书出版,谨对中共晋安区委宣传部与晋安区文联表示真切的谢意。 在需要帮助时我遇到福建省青商会副会长,福建省颂昌工贸公司董事长冯豪先生,他曾是我的学生,二十几年后重逢已是事业有成的企业家。他以自己的经济实力回报社会,多次赞助教育及其他公益事业,是胸怀开阔的新一代创业者。他曾在武警部队服役,驻防马江,了解并熟悉马江之战的史实,为此,2002年6月1日,一辆小车载着我们重游马江之战旧地,凭吊为国捐躯的大清国福建水师将士与参战百姓的忠魂……他也因此慷慨解囊,大力支持《血涛军魂》出版。寥寥数言志谢,更有一个祝愿,祝他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事业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当我重坐案前校勘《血涛军魂》时,心情仍然不平静,我是怀着赤诚之心创作《血涛军魂》的,当年福建水师将士的忠勇爱国壮举深深感动了我,但限于水平,不知感动得了读者否? 徐航 2003年3月12日於福州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