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心香集
分类
作者 黄旬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心香集》为“长衫先生”李里母亲黄旬的作品集,内容涵盖了作者自青年至老年所写的散文、诗词、书信等,既有对时代的讴歌,也有对亲人的回忆以及对生活的感悟;有家庭生活的记叙,也社会生活的描绘,体现了一个人所经历的时代变迁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讴歌。字里行间都流露出真挚的感情,文风朴实感人。

内容推荐

黄旬,一九五0年生于山城重庆。曾下乡当知青,上山干矿工,一进厂做工人,后半生可谓半个兵——任警官二十年直至退休。之后仍老骥伏枥,辅佐儿子弘扬国学,忝列教师行列教《大学语文》,至今仍工作于大学校园。自幼喜好文学艺术,学中文,习美术,一生与文字结缘,耳顺之年方有《心香集》出版。自认为毕生最得意之作,乃成功地引儿子入文学艺术殿堂之门,最终成就了今天之“长衫李里”。

本书《心香集》收录的就是“长衫李里”黄旬同志的文学作品,包括有散文、诗词和书信三类。

目录

散文

怀念父亲

旬儿与小萱——名字的故事

我的外婆

那事那人

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地位和作用——我的教育实践及体会

与儿子度周末

书信五封

通讯录题记

短信五则

我与《论语讲义》

震后记事两则

小兔趣事

己丑五一小记

外公、印谱及其他,

母亲的序——为儿子《老人与我》文集所作

诗词

悼白叔

献给教师节的一束小花——代十岁儿子作

叹明生宗惠事

诗词两首

退休感怀

啊,我亲爱的同学们

我们的小巷

为明亮六十岁生日作

我爱这秋目的黄花——为重庆公安风雨六十年作

给美丽的柳娟

和友人

悼李代志书记

附录

《旅途记游》序跋

读李里《旅途记游》后

写在二读《旅途记游》之后——给我的儿子

何不潇洒走一回——序李里《旅途记游》

亲人信二十七封

读《黄氏远祖示后嗣子孙诗》有感

旅欧廿日印象记

后记

再版后记

试读章节

一九九八年十月十七日下午两点五十分,我亲爱的父亲在病卧床榻近半年后,怀着对生的强烈渴望,怀着对亲人的无限眷恋,溘然长逝,享年七十七岁。

父亲的去世,让我长时间地陷入难以自拔的悲痛中。“世上最疼爱我的人去了”这个念头强烈地攥住我,只觉得有一把无形的刀在剜我的心,让我的心流血,眼中的泪也总是情不自禁地往外流。那段时间,脑海中不时浮现出每次回家看望父亲后要离去时,衰老的父亲在病床上慈爱地挥着手、依依不舍地目送我们离开的情景;耳边也常常响起父亲临终前为了不让我离开他而不要我去为他请医生时拼尽全力从身体里进出的最后那个字“不”!我不断地自责:为什么在父亲最后的日子里自己还按部就班地上下班而不是一直陪伴在他身边?为什么在父亲临终的那天早晨我还要忙着修改一篇悼念父亲好友自叔的诗稿而未能及时赶到父亲身边,以致我们赶去时他的双眼已无法再看见他最心爱的女儿和外孙?啊,亲爱的父亲,请原谅女儿的不孝。虽然是无情的病魔夺去了您的生命,但女儿没有倾其所有尽全力拯救您,对您的照顾和关心也没有能做到最好,否则以您对生的执著渴望,您一定不会走得这么快,现在您一定还在关心着您念念不忘的青少年教育事业,也一定还和我们在一起尽享天伦之乐吧!然而如今女儿只有深藏起自责与追悔,把那并非如烟的往事用笔写出,以寄托对您无尽的思念了……

父亲的慈爱是他留给我童年记忆的全部

人们常说严父慈母,而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留下更多的是父亲的慈爱。那时父亲在公安局工作,很忙,很少和我们在一起。但父亲对我们爱的片段却经常像电影中的蒙太奇镜头一样,一幕幕叠印在脑海里。

记忆中,在我们小时候,父亲一有空就会为我和妹妹梳理发辫。五六岁时,我们在一个幼儿园全托。那时我们经常会因为头绳不牢而散乱着头发。为这事幼儿园的阿姨多次责骂我们姐妹俩。那次周末父亲来接我们,一位姓颜的阿姨为此教训了父亲。我记得当时父亲呵呵地笑着,说下次来一定弄好。回家后,父亲不知从哪里找来了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细绳子,然后仔细地把三根绳子编在一起,不一会就绞成一根很好看的彩色头绳,然后亲自给我们扎在小辫上。看着那根好看的头绳我好喜欢,幼儿园阿姨因此还表扬了我们,为此我整整高兴了一个星期。

父亲对我和妹妹的教育也从来是轻言细语,说理为主。但有两件事父亲却破了例。一次是我上小学后的一个晚上。那天放学后我未按时回家。当我回家时已接近晚上十点。平日比我晚到家的父亲早已坐在家里。还未待我进门,父亲一下子站到门口一掌把我推到地上。他厉声责问我为什么这么晚才回家,我委屈地告诉他我在解放碑看节目表演。听完我的解释,父亲的气慢慢消了,他心痛地把我拉起来,又耐心地给我讲父母的担心,讲小孩要按时回家的道理。这是我记忆中父亲唯一一次对我动手。还有一次,妹妹做错了事坚持不认错,父亲情急之下打了她一耳光。那天晚上,已经睡着的我忽然被父母的轻声谈话惊醒。只听到父亲在对母亲说:“我好后悔打了莺儿一耳光。现在我的手还有点疼,可能打重了,孩子怎么受得了。”父亲的声音里充满了后悔和自责,让幼年的我似乎也感觉到了他的难过。当我也身为人母后,父亲对我们教育中的这两次例外,更让我体会到他对女儿的无比慈爱。

许是因为我的懂事或是妹妹的任性,姊妹俩中父亲最爱我。我与父亲单独在一起的时间最多,父亲给我的爱也最多。七岁时,我开始上小学。当我欢天喜地地到学校报名领了各种书籍回到家中,父亲慈祥地把我拉到书桌边,亲手用报纸给我包好每本书,还在书上用毛笔写下“语文”、“算术”等科目名称以及我的名字。父亲写我名字中的“旬”字时,总是把“目”字写在“勺”的外面,我觉得这样写很好看,后来也一直学着这样写。父亲还耐心地教育我要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努力学习。后来从小学到中学我一直是学校里的好学生,我想这与父亲的启蒙教育是分不开的。八岁时我母亲因工作到了成都,妹妹全托在幼儿园,家里只有我与在公安局任文化教员的父亲。我在公安局食堂吃饭,在文化校玩耍。冬天的早上,父亲让我洗冷水脸,说这样能预防感冒。当我把小手伸到冰凉的水里,又冻得直往回缩时,父亲总是呵呵地笑着鼓励我,说习惯了就好了。从那时起,洗冷水脸的习惯我一直坚持到如今。然后父亲一定要叫我和他一起慢跑着到一站路之外的食堂吃早饭。晚上吃完饭父亲还要工作,他总是叫我先回家。年幼的我贪玩,常常要在文化校和其他小伙伴玩很久。经常是听到父亲他们快要结束工作了,我才赶紧往家里跑。从文化校所在的位置到我家要经过一条大巷,还要爬一大坡石梯。那时路灯很暗,相隔不远也看不清人。我常常会在石梯的上面听到身后父亲那熟悉而又重重的脚步声——因为他总是要从文化校带一瓶开水回家。我跑在父亲前面,匆匆地爬上三楼,把脚伸到大脚盆里涮涮,然后跳到床上,刚睡下,父亲就到家了。这时我就躲在被窝里偷偷地笑,每次父亲都未察觉。后来我和父亲同在一个铁矿工作时,一天晚上父女俩在一起拉起了家常。在父亲狭长的小屋里,关了灯,我睡在与父亲的床排成一线的小床上与父亲摆了很久。当谈到这一段往事时,父亲忍不住笑着说:“我一直以为你是个乖娃娃,原来你还有这段历史啊。”当时虽然看不见父亲的脸,但父亲的爱却从他朗朗的笑声中传过来,甜甜地沁人心田。时隔多年,只要想到这一幕,我心中就会感觉到无限温暖。

P3-7

序言

《心香集》的编写原本是自娱自乐之事,集内的诗文是写给自己看的。五年前退休时编辑起这些小文,也只是为给自己曾经的一段生命旅程留个纪念。然五年后,却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汤文辉先生抬爱,愿将这一不成样的小书编辑出版。虽颇有些诚惶诚恐,怕自己的拙文误了当下人们比金钱更宝贵的时光。但由于儿子李里的缘故,不少人想知道更多关于他的一些事,还有的也望通过他的成长来寻一条教育子女之路。其实文中这一部分内容并不多,不知我和我家人们的闲笔能否给大家一点可取之处。我深知李里的成长只是个例,或许完全不能成范。但汤先生的厚爱和亲友之鼓励,使我终于放下种种顾虑,重新辑起了这本书。为使内容更为集中,原书中旅欧游记辑入删节后的部分,而国内游和父亲的遗作部分不再辑入,另对一些小地方作了细微修改,对错别字作了勘误,同时新增了自己近年的少许涂鸦之作。更主要的是加上了里儿《旅途记游》的序跋和亲人们有关他的一些通信。这些文章虽绝大部分不是我所作,却能满足人们了解关于李里成长情况的些许愿望。在征得汤先生同意后,辑成了现在这本书。

但愿阅读此书的人们不会认为因此而浪费了时间,更或者读后能有哪怕一点点共鸣,那么我的心就十分的满足并深深地感谢这些宽厚的读者了。

黄旬2010年春于川师东园

后记

本书内容与第一次印出时已有较大变动,原书后记中提到的事有必要作些说明。原书虽为自印,但其设计、装帧还是美观而规范的。原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我的诗文、书信等,集为《心香集》;第二部分为我旅欧及国内部分记游,集为《游记》;第三部分为父亲的诗文,集为《南楼诗稿》。每一部分设计都有一个小封面以相对独立,儿子的题字就在小封面上。又因原书初衷是父女二人诗文合集,故我画了父女二人相倚的画图作封面。此次出版因重点与里儿有关,故全书的编排都有变化,原书的设计也已不用。虽如此,对友人的感谢却是拳拳在心的。而自己的拙画,确实不舍。不因画好,只因其寄托了太多父女深情。得编辑支持,仍将此画插入文中。

黄旬

2010年初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9:5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