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心悟/古今谭系列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作者 慈惠法师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慈惠法师的《古今谭》系列主要不是阐扬广博深奥的佛学论述,也不是要作刻板严肃的教条式说法,而是以一位佛子秉持佛陀说法的精神,用最轻松、最没有负担的方式,将人间佛教的智慧、慈悲、欢喜、感恩、愿行……等人生的真理,透过容易懂的文字表达,搭配各种生动的寓言、典故、巧喻等,以达到借事说理的功效。

《心悟》为《古今谭》系列之一。

  她是星云大师重要的徒弟、贴心的道友、值得信赖的工作伙伴!星云大师和余秋雨倾情推荐邀您一同参与这场圣洁的精神聚会!

内容推荐

《心悟》由慈惠法师在《人间福报·觉世副刊》连载已久的《古今谭》专栏结集而成。

《心悟》反映慈惠法师几十年弘法历程中循循善诱的风范,用最轻松、最没有负担的方式,将人间佛教的智慧、慈悲、欢喜、感恩、愿行等人生的真理,透过容易懂的文字表达,搭配各种生动的寓言、典故、巧喻等,以达到藉事说理的功效。

目录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自序

青出于蓝

重门击柝

扬眉瞬目

老师如老婆

脚踏麦芽

海女的蓑衣

善友如良师

三种器喻

正见如慧目

旅途如课堂

父母如课本

井中捞月

驶向剑桥

骂牛喻

老师好

螃蟹的妈妈

顽石点头

教学观摩

棒喝

没长眼睛的东西

牛车

铁杵磨针

老师的宝贝

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

两条船

照顾脚下

小偷喻

厨师的围裙

热碗鸣声喻

习气如江山

焦芽败种

箭喻

一半一半的世界

满汉全席

黑白二姊妹

一板一眼

追兔记

赔本的生意

三层楼喻

美丽的花瓶

正念如舵手

猫的食物

谁最肮脏

心住在哪里

圈套

听“听不到的声音”

吃小和尚

疑难谘商所

价码的意义

好汉不吃眼前亏

默摈置之

敝履

人生如苦聚

习惯如雕刻师

求职

爱迪生所不发明的东西

哪一个是聋子

“有”不一定好

聚宝盆

茶杯的茶满出来了

如丧考妣

担子重多少

小公主的泡泡花环

大蜘蛛

四种水

冬尽春来

食盐喻

家住何人

运气不好

藏手帕

头脑如大海

看门喻

癞痢狗

宝藏库

观照如宝珠

五百元喻

相信他一次

玄关

行单

谁最尊贵

懒惰的人

现代古人

衣钵传人

敲一下

新车喻

标签

香水喻

鸿雁喻

人生必修的学分

人生如戏

人生的码头

春芽

剥果子

创意的菜单

三张床

健康检查

哑子得梦

“落第”与“及第”

亲子活动

小白狗

我没有看到你

手上的腥味

波涛汹涌

舌酒喻

急食喻

拾落叶

祈祷

国王的爱松

速食文化

新芽

花盆与兰花

我好痛噢

向日葵

美容圣品

富有的穷人

无量寿

道如羽衣

养分

献花

母鸡与蛋

念经行经

对牛弹琴

黄叶止啼

自责如良师

打老鹰

哑羊僧

两个妈妈

水乳喻

恶口如粪坑

八风如奔车

心像主帅

往生要集

我不在土堆下面

胸口的刺

世间第一“丑”

看到新台币

长桥与短桥

扇子

狮子

展示品

车喻

肉贩子

过生日

换鼻子

睡眠如休息

生辰八字

求子喻

河童

最佳骑士

中国结艺

飞锡

放光

灯笼

药草喻

贱民喻

天籁之音

试读章节

旅途如课堂

以旅游的方式来受教育学习,这样的形式从原始佛教以来,就一直被提倡。佛经上说:“游诸国土,度脱众生”,指佛菩萨游化诸国土,普度诸众生,乃至于佛门里的出家人,尤其是禅者,注重行脚参学,处处云游参访,都是一种“行万里路”的游学方法。

禅门里有一首诗偈:“赵州八十犹行脚,只为心头未悄然,及至归来无一物,始知空费草鞋钱。”意思是赵州从谂禅师为了解开心中的疑惑,即使已经年高八十,仍要去行脚云游,寻求人生的解答,因此旅行游学也是一个活生生的课堂。

现代的社会,也很盛行假期的旅游参访,例如:一到暑假,机场里处处可见父母亲带着孩子出国游学的身影。甚至听说学校里的小朋友,到了快放假的时候,彼此之间的话题,就是假期中爸爸要带我到哪里,妈妈要和我一起出国去等等。

有一次我要搭机到香港,在候机室里突然听到很吵的声音,仔细一看,原来是许多父母趁着暑假要带小朋友出国旅游,可是这些小孩子在机场里,奔来跑去、大声嬉闹,把整个环境弄得非常的嘈杂。等到上了飞机以后,小朋友既不遵守规矩,又吵吵闹闹,尤其在飞机升空、下降时,仍然在走道上跑来跑去,实在很危险,可是他们的父母并没有给予任何的阻止或指导。

后来,当我从香港回来的时候,也是在候机室里,看到一对外国夫妇带着孩子,站在候机室里的看板前说话。他们正在教导孩子,认识看板上面的标志,譬如:CI代表中华航空公司,CX是国泰航空公司,EG是日亚航空公司,UA是联合航空公司等等。不久,上了飞机坐定位之后,他们就告诉孩子应该如何系安全带,并且让孩子动手练习,他们是如此正面地在教育孩子。

当时,我心中非常感慨,许多国人出外旅游,乃至于说是要到国外学习、观摩,然而一趟旅程下来,又真正带回了些什么?事实上,无论是外国的经济文化,种种的建设措施,乃至于民间的生活方式,各处的自然景观,在在都有我们可以借镜的地方,只是我们花费了许多的时间和金钱,是否真有学习到什么?如果我们都能够像禅师一样认真行脚、用心参学,那么云游参访也是一种学习,旅途就是课堂。

父母如课本

以父母如课本,意思是说双亲就如同教科书一般,言行身教对孩子而言,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有个小孩吃相很不好,每次吃东西都发出很大的声音,甚至弄得脏兮兮。爸爸、妈妈无论怎么教都没有用,因此而头痛不已。  。

有一天,爸爸对孩子说:“你知道这个世界上,什么动物吃东西的声音最大?”

小孩子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是小猪啊!爸爸你怎么连这个都不懂?”

爸爸说:“那好,小猪吃东西声音这么大,你知道为什么吗?”  小孩子说:“那是因为大猪没有教它啊!”

对于孩子这样的回答,爸爸真是哑口无言,不知如何以对。小猪不守规矩,是因为大猪没有教它,所以孩子会变成什么样子,就看平时父母怎么教育。因此,父母亲的言行举止,就像一本活教科书,时时刻刻都在显示给孩子看,印象深刻地嵌入孩子的脑海里。所以,想要教育出一个好的孩子,必须先要有好的课文内容。

然而,奇怪的是,许多父母都希望他们的孩子很聪明、会读书,乃至于守规矩、很听话,可是自己是不是有做好本分,成为孩子的模范呢?据说,有一个小学生在上学途中,因为过马路而发生车祸,学校的老师听到消息后,着急地赶到医院去看他。老师看到学生年纪这么小,就被车子撞断一条腿,心里很难过,忍不住对学生说:“老师平时不是告诉你们,过马路时一定要走斑马线,要看红绿灯,你怎么忘记了,随便穿越马路呢?”

哪晓得这孩子回答:“老师,你是有这样教我,可是我平常跟爸妈一起上街时,我们都是这样过马路的啊!”

是啊!老师有教,课本里也写得很清楚。可是,爸爸、妈妈就是这样子带着孩子穿越马路,既不看红绿灯,也不走斑马线。所以,孩子有样学样,过马路也是闯红灯,结果现在被车子撞倒,成了终身残废,这是谁的错啊?

从上述的例子,可以看出教育孩子的责任,不只是在学校的老师身上,父母亲应该肩负起更大的责任。所以,奉劝天下为人父母者,希望孩子将来能成为社会上的一根栋梁,就得先要求自己成为一本优质的教科书。

井中捞月

“井中捞月”照字面上的意义,是到水井里头捞月亮。这则譬喻主要在说明:很多事情错误的引导,会导致杀身之祸,乃至错误的引导将使办事徒劳无功,修行空忙一阵,白白浪费了草鞋钱。

这个典故出自于佛教的经典。据说有一只猴王,带了猴子族群,四处游玩。这天晚上,猴群来到了树林里,当大家正准备要休息的时候,赫然发现附近有一口井,而且月亮竟然掉到井里去。猴子看了以后很吃惊,心想:“不得了,月亮应该在天上,现在掉到水井里,怎么办呢?”

猴王说:“赶快!赶快!救月亮!我们快把月亮救起来,好让这世间明亮依旧。”

旁边的猴子问道:“大王!怎么救法呢?”

猴王想一想,说:“有了!就这样吧,我吊在树干上,然后你们一只接一只,抓住前一个的尾巴,就这样辗转相抓,到了最后一个,就可以伸手到井里,把月亮捞起来。”

猴王这么一指示,猴群立刻照着做。

猴王挂在树干上,其他的猴子一只接着一只,抓着尾巴,一直连接到井里要捞月亮。可是,一长串猴子相接,实在太重了,终于猴王手里的树干,撑不住这些猴子的重量,喀一声断掉了。这一断,所有的猴子统统掉到井里头淹死了。

这是佛陀为教诫弟子所说的譬喻故事,意指当我们在选择宗教信仰时,假如跟随到一个不正确、邪知邪见的老师,不但修行不成,还会落得像猴子一样的下场,统统掉到井里淹死了,所以要慎选我们所信仰的宗教。

曾经有个人想尝试佛教所说的断食,他也四处宣说断食修行的好处,但是断食有一定步骤方法,乃至个人的身体状况合不合适,都必须加以考量。还有,断食对修行究竟有多少功效,也都需要想一想。然而,这个人却欠缺思量,胡乱断食,结果不但不得其法,还弄得胃出血,必须住院开刀。

这就像猴王一样,错误的引导,反而促使大家走上灭亡之路。此外,譬喻中还提到:“井里捞月,有用吗?”当然没有用,只是徒劳一番,没有结果。再说,月亮怎么会掉到井里头去呢?所有的我见我思都是错误的。因此,走在修行的道路上,必须有明师指导,否则不但没能走上佛道,反而还闯进恶道里去,白费一番苦心,又修不出结果来。所以,佛门里说:“跟随到一个善知识,跟随到一个好老师,可以说已经成就了一半的道业。”

P19-24

序言

慈惠

很荣幸这套不起眼的《古今谭》故事譬喻小品文汇,能得到家师星云大师慈悲写序,以及中国一代文学大家余秋雨先生专文推荐,让我感到万分地受宠若惊。

记得第一次阅读余秋雨先生的作品,是余先生的《山居笔记》。当时第一个浮上心头的想法,就觉得该书适合推荐给本山大众阅读,因书中的文字雅美,意境深远;情感欲言之处,如苏轼所云“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最重要的是,余秋雨先生将东西历史、哲学思想的深广渊博,化为易懂易读的散文,让人不知不觉之间,很自然地在字里行间学到许多知识、智慧。

这套书的出版,我最要感谢的就是家师星云大师。我何其幸运能跟随师父五十年,到世界各地弘法,传播人间佛教的种子。自忖我的资质能有今日的成就,其实都是因为师父的拉拔与提携,否则如何有丝毫成绩,得以公诸于世呢?

五十年来,蒙师父慈悲,让我为他的讲演开示进行即时台湾方言、日语翻译,给予我诸多学习。师父常说,他一生所辛苦努力的是,所讲、所写的话语文字,要让人听得懂、看得懂。就如当初佛陀在世说法利生,也秉持不舍任何一个众生的愿力,运用各种方便,横说竖说种种妙法,为的就是照顾每一个有情,以没有高下贵贱的分别之心,平等普施甘露法水,所以今日我们所阅读的经藏中,才有了本生、本事、譬喻等文体,这无非是佛陀欲以简单的方便善巧,来宣说世间的真谛般若。

这套《古今谭》秉持的根本立意,主要不是阐扬广博深奥的佛学论述,也不是要作刻板严肃的教条式说法,而是以一位佛子秉持佛陀说法的精神,用最轻松、最没有负担的方式,将人间佛教的智慧、慈悲、欢喜、感恩、愿行……等人生的真理,透过容易懂的文字表达,搭配各种生动的寓言、典故、巧喻等,以达到借事说理的功效。

师父上人在台湾电视公司开设“星云说喻”节目,每日一则譬喻,讲了数年,后来由我接棒“说喻”。在两年之间,我每日翻阅大藏经、佛教著作、坊间图书、古今典籍等,四处搜集各种故事、譬喻。当时,师兄弟们见我钻研于书海之间,都笑我像在写博士论文一样地认真卖力。

在师父上人的鼓励敦促下,我将搜集的内容整理成一篇篇的文章,相继地在《人间福报》觉世副刊以每日专栏发表。自专栏开始后,我接到许多读者来电或来函,他们都表示希望我能够将专栏文章予以成册出版。

如今付梓在即,我只愿这套书的内容,能够提供读者们一点做人处世的参详智慧;如果这套书真能带给大众欢喜,这是大家从书中获得了佛陀的甘露灌顶,所产生的智慧法悦,而非来自我个人的浅薄认知。

感谢佛光山书记室主任妙广法师,他领导所有书记的各种协助。尤其是妙有法师,如果没有他的长时间耐烦誊稿,就无法成书。  也要感谢《人间福报》发表《古今谭》的专栏,并感谢香海文化公司不厌其烦地企划、编辑、设计,与我多次往来、会商,用无比的热忱来出版此套书,否则我对于自己这套不是深文大义的拙文,实无半点出版的奢望。

但将一切光荣归于佛陀,成就归于大众,愿大家共生吉祥。

二○○五年七月 于佛光山台北道场

书评(媒体评论)

慈惠法师有卓越的理念、想法,思想细腻且具翔实的分析能力。我多次从她身上感受到许多新观念、新见解,亦从她数十年来不退的积极性格受益良多。

——星云大师

慈惠法师是日本大谷大学的文学硕士,熟悉多种语言,为星云大师担任讲经的翻译四十余年,早已是整个丛林的主要管理者。她利用一些经文故事通俗的倡导健康的人生观念,远引近譬、出入古今,受到广大信众的欢迎。

——余秋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8:5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