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完美教室--中国百合班的故事
分类
作者 俞玉萍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作为海门新教育完美教室工作室的领衔人,俞玉萍在《完美教室——中国百合班的故事》一书中,深刻解读了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拥有的爱心与对教育的痴迷,生动诠释了教育必须从信任出发,并在信念的坚守中,追寻到了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内容推荐

俞玉萍用全部的爱与智慧写《完美教室——中国百合班的故事》这本书,为百合班的孩子写这本书,为所有的孩子写这本书,为所有的老师写这本书,为所有的家长写这本书。书中的一封又一封给孩子的信,是一盏又一盏点亮心灵世界的明灯。

愿教室里的每一个生命都开出一朵花!

《完美教室——中国百合班的故事》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目录

一 亲爱的,开学啦

二 爱的功课

三 心在焉

四 与“死亡”面对面

五 最美的风景

六 一生的心灵鸡汤

七 同行的日子

八 爱学习的天使

九 一颗心与40颗心

十 投资总合力

十一 个城里男孩的成长史

后记

试读章节

老师端汤

刚升人初一在餐厅用餐的时候,孩子们中很多人不会端汤喝,就那么干巴巴地吃着饭菜。也许是怕汁水的泼洒,也许是怕等候时间太长,也许根本就没有喝汤的习惯。

我在教室里强调了吃饭时要喝汤,这样才有助于消化,但是情况并没有很大的改观。

于是在他们每天用餐前的15分钟里,我来到餐厅,来回跑20次,把40碗汤端端正正地摆放到每个孩子的桌上。我发现,即使是不爱喝汤的孩子,看到老师为他端来的汤,也会喝下一点点。

连续端了30天之后,在某个午后他们刚刚用完餐时,我和他们开始了聊天。

“现在开始我们的‘实话实说’栏目,大家一定说实话哦。”我说,“当你们打完饭,看见桌上摆放整齐的菜汤时,心里有什么感觉?”

“很温暖,很甜蜜。”他们回答。

“为什么呢?”我追问。

“因为觉得老师爱我们,关心我们。”他们微笑着回答。

“原来被人关怀是一件那么让人快乐的事,”我恍然大悟似的说,“怪不得你们都对我说‘谢谢’呢,谁能猜猜老师的感受?”

“老师为我们端那么多汤,一定很累吧。”他们用同情的眼光看着我说。

“哈,猜错了,你们不是快乐鱼,怎么知道快乐鱼的快乐呢?老师用餐后为大家端汤,没有马上坐下来,保持了自己苗条的身材,此一乐;老师平时都是脑力劳动,现在,双手端汤,双脚前行,锻炼了自己的平衡能力,此二乐;老师为你们端汤时,面对的是你们的笑脸,看到大家的笑脸,老师感到很温暖,此三乐;更重要的是,老师在工作之余还能为你们端汤,有爱你们的能力,很自豪,这是最大的快乐哦。”我接着又问,“现在,轮到老师采访大家了,当有人向你请教学习上的问题时,你是帮助他解决了问题快乐呢,还是无能为力快乐呢?”

“当然是解决了问题很快乐。”他们回答,“哦,帮助别人真的是快乐之本。”这次轮到他们恍然大悟了。

“是的,因为能给予他人帮助的人才是一个有价值的人,是一个强大的人。否则,他用什么帮助别人呢?”我继续点拨,“可是,有时候老师有事,不能赶过来为大家端汤,怎么办呢?”

“老师,我们先打到饭的人帮同桌把汤端好,这样,后打饭的人吃饭时会感到温暖,而端汤的同学也会很自豪。”他们回答。

“老师想为大家的行动拟一个标题:给他人一份温暖,留自己一份幸福。”我说。

从此,先打到饭的同学总会为后打到饭的同学端上一碗汤,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今天。

叔叔你好

2009年的初一新生开学很特别,新校区有新教室、新食堂,但新宿舍还没有启用,于是我们每天早晨乘校车去新学校,傍晚再乘校车回老校区,大概有10分钟的车程。

我提出要向司机叔叔问好,于是上车时车厢里一人领,全班一起说“司机叔叔早上好”,下车时车厢里一人领,全班一起说“谢谢司机叔叔”。但除了一开始因为新鲜感而起的“热情洋溢”外,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地昕出了一种流于形式的应付,一种松松垮垮的无所谓。

那次班会课,话题是“你好”,我即兴采访:“如果把‘你好’扩展成一句话应该怎么说呢?”

有孩子说:“希望你一切都好。”有孩子说:“祝愿你什么都好。”  我说:“哦,老师明白了,原来,‘你好’不是一句口头禅,而是对他人的最真诚美好的祝愿。”

我又说:“能不能真诚地对同桌祝福呢?”

随之,教室里响起了“祝愿你一切都好”的声音,伴随着祝福声的,是每个孩子脸庞上的微笑。

我继续追问:“被同桌祝福时心里想什么呢?”

有孩子说:“心里很温暖。”

有孩子说:“他对我这么好,我也要对他这么好。”

有孩子说:“他这么真诚地对我,我也要加倍真诚地对他。”

我刨根究底:“大家能想象出司机叔叔被我们祝福后的想法吗?”

孩子们揣测:“司机叔叔想,百合班的孩子对我真友善,我一定要格外小心地开车,让他们坐得既安全又舒适。”

我补充说:“不知道有没有人观察过,在我们每天向司机叔叔问好的时候,司机叔叔是什么表情?”

有孩子马上回应:“司机叔叔微笑了。”

我说:“司机叔叔笑了,他一定因为你们的善意关怀而感到温暖,一个心情很好的司机叔叔,他一定把车开得最为平稳。可见,你对司机叔叔的善意已经转化为司机叔叔对你的关怀。老师想问一下大家:如果没有司机叔叔,我们会怎样呢?”

孩子很聪明,马上就说:“我们学习的时间就会很少,所以,真的要感谢司机叔叔的劳动。”

“所以嘛,以后无论说‘你好’还是‘谢谢’都应发自肺腑哦。老师还想追问一下:我们还应该对哪些人真诚‘问好’与‘谢谢’呢?”我说。

有孩子说:“老师,感谢老师的教育,没有老师,我们会变成野蛮人的。”

有孩子说:“食堂里的叔叔阿姨,没有他们的劳动,我们会饿死的。”

有孩子说:“清扫洗手间的阿姨,没有她们的付出,我们会脏死的。”

有孩子说:“感谢所有人,因为没有别人的劳动,我们根本无法生活。”

我说:“好,既然大家知道生活中无法离开别人,那么从今天开始,就让我们学会真诚地对一切人问好。当然,向别人伸出关爱之手,你不一定能马上握住别人的关爱之手,但是,你手心里一定有阳光的温度。”

于是从那天开始,“问好”不再局限于车厢。餐厅工作人员从窗口传出餐盘的时候,总能听到一声甜甜的“谢谢”,于是,窗口便多出了一朵朵微笑,伴着温暖的气息,餐厅里开始氤氲着一种幸福。

P26-29

序言

我,为谁而写?

三年,1000多个日子,40个生命。

孩子们,和我一起;我,和孩子们一起。

我为百合班的孩子们写这本书。

我想写下每一个一起走过的日子,我想写下每一个生命的渐渐开放。

我想让每一个孩子拥有这本书,我想让每一个孩子带走这本书。

我满心渴望,无论孩子们将来在哪里,在做什么;无论是身处顺境,还是逆境;无论是前途坎坷,还是一派光明——都能想起自己曾经的蜕变,曾经的喜悦。

我满心渴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因为曾经的蜕变与曾经的喜悦而对每一个日子充满希望,对自己的生命充满期待。

我满心渴望,所有的孩子在未来的日子里都能无限相信爱的力量,书籍的力量,学习的力量,成长的力量。

我想把代表每个孩子思想情感、价值观、世界观的随笔都放上,只因为,它对这个孩子很重要。

我为所有的孩子写这本书。

活着,是一种幸福。因为,每个人都可以不断丰富自己的生命,美丽自己的生命。

每个人都可以无限相信自己生命的无限可能性,点亮自己的生命。就像百合班的孩子一样。

我为所有的老师写这本书。

和孩子们在一起,唤醒、激励、鼓舞,是最大的幸福。相信是最好的开始,从相信出发,你就能让孩子逐渐享受关爱,享受“当下”,享受生命,享受成长,享受学习,你就能享受孩子们人性的丰盈与完美,你就能和孩子们一起享受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就像我一样。

我为所有的家长写这本书。

家长,是孩子永远的老师。无限相信孩子的潜力,无限关心孩子的心灵世界,无限学习做家长的学问,你,就能创造奇迹。就像姜豪的母亲一样。

我为自己写这本书。

我要自己永远相信孩子,相信爱,相信书籍,相信心灵对话,相信学习,相信家长,只有这样,师生才能共享教育生活的完整与幸福。

我用全部的爱与智慧写着这本书,一封又一封给孩子的信,是一盏又一盏点亮心灵世界的明灯。学习是艰苦的脑力劳动,让孩子爱上这种艰苦的脑力劳动,让孩子享受劳动的过程,本身就是漫长的过程。在所有的章节内容中,让孩子成为爱学习的天使凝聚着我最大的心血,一天又一天,一个双休日又一个双休日,坚持的力量来自于相信的力量,而最终,百合班的孩子因享受学习本身,因不为分数而读书,走向了世界,走向了未来。

我只愿:每一个生命,每一天,都朝向完整,朝向幸福。

后记

朝向人性的丰盈与美好——“完美教室”创设“卓越课程”的随想

海门市“完美教室”工作室俞玉萍

百合班的孩子很幸福。

三年的时间,每个孩子都精读了古今中外的经典;三年的时间,每个孩子都留下了近三十万字的赏读笔记。

三年的时间,每个孩子都会轻柔地对餐厅工作人员微笑着道谢,会向司机叔叔响亮问好,会在心里祝福自己的对手。

三年的时间,每个孩子享受着每日的课间音乐、阳光运动、恬然午睡,从初~到初三,绿色是不变的旋律。

三年的时间,没有挑灯夜战的题海战术,没有双休日的流行补习,却以最经济的时间取得了每届中考成绩的遥遥领先,养成了一生有用的好习惯。

幸福源自哪里?源自基于孩子生命发展,基于孩子生命需要的课程开发。“开学课程”、“爱的课程”、“书香课程”、“生活课程”、“理想父母课程”等等,每一个课程都指向孩子生命的成长,每一个课程都指向每一个生命生活的完整,人性的美好,人生的幸福。

谁,是创设班级课程的主体?

只有老师,只是老师,与孩子们共同生活的老师。

他们感受着一个个生命不同的心率心音,聆听着一个个生命不同的召唤,所以,只有与孩子共呼吸的老师才是班级课程最好的创设者。

什么,是创设班级课程的依据?

只有孩子,只是孩子,与老师们共同生活的孩子。

不是全国同龄的孩子,不是一个地方同一年级的孩子,只是这个教室里的孩子。

他们生命的健康,他们生命的成长,他们生命的自由,他们生命的崇高,他们幸福完整的生活,才是创造班级课程的唯一依据。

什么是班级课程?

班级课程是自助餐时自己盘里的食物吗? 一个别致的班级名称,一个特别的班级象征,一条贴在墙上的标语,一则写在黑板上的格言;一个特别的仪式,一次好玩的游戏,一场生动的表演,如果只是随心所欲、随兴所至的忽发奇想,这绝对不是班级课程。

班级课程不是教育元素的胡乱堆积,不是人云亦云、人做亦做的刻意模仿,更不是为了完成上级任务的布置,它一定是体现了教育者教育思想教育意念的有目的的、有序的多种资源的有机整合,它一定是伴着孩子的需要不断演变的一个动态过程。与其他课程相比,它更个性、更灵动、更能产生教育效应。

班级课程的起点在哪儿?

先分享一个熟悉的故事:两个人同时到工地搬砖,一个人边搬砖边想:我每搬一块砖,能得多少钱?很多年过去了,那个为钱工作的人,继续为那点可怜的钱在工地上蓬头垢面地奔波着;另一个则边搬边想:我正在造一座美丽的大厦呢。很多年过去了,那个憧憬于大厦的人,成了一名建筑师,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俞老师由这个故事想到的是:当每一届孩子带着憧憬与希冀走向我们的教室的时候,我们向往的是这个孩子三年后六年后所得的分数呢,还是这个孩子未来所能创造的大厦?我们是把眼前活生生的生命异化成数字,还是唤醒生命本身所具有的无限的可能性呢?

教师的痛苦在哪儿?就是生命中一半的时间死死地盯着分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被异化成了一个个数字,为了分数,每天让孩子做无数的题目,于是,无数的题目等待着自己的批改、讲解;为了分数,心中常常备受因孩子答不到标准答案而生的焦灼与无奈的折磨;为了分数,所有灵动的生活都变成了不务正业,于是,生活的沉闷单调乏味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年又一年,无止无休。

不敢改变,因为,别人都在这么做;不敢改变,因为,习惯的东西很难改变。但是,真的就这么复制生活么?

教师的生命与其在岁月的重复中消耗,不如蜕变,即使蜕变过程中有一种不适应的痛苦,但总胜过麻木无数。

班级课程不是抽象的概念,它从孩子个体的生命出发,朝向每个个体生命人格的完整美好,人性的丰盈完善,生活的幸福完整。孩子生命的空间有多大,班级课程的空间就有多大;孩子生命的历程有多远,班级课程的时间性就有多远;班级课程不仅关注孩子当下的生活,也一定着眼于孩子未来的生活。

教室里普通的老师能创造出卓越的班级课程吗?

如果我们的目光由分数转向生命,如果我们的目光由结果转向过程,如果我们把师生生命的成长与完善视为最重要的目标,那么,我们就能创造出卓越的课程。

所以,请老师们不必对这无限放大的权力诚惶诚恐;不必对这无限自主的空间心顾茫然;更不必对这全新的世界戒备森严。打开一扇窗,迎接的是清新的空气与阳光;换一种想法,迎来的是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朱永新教授说:新教育要建立起自己独特的课程体系、课程群。“教室”是一根扁担,一头挑着课程,一头挑着生命,开发卓越课程,缔造完美教室,书写生命传奇,生命的成长才是新教育的最高目标,新教育人为生命的绽放而存在。

俞老师紧紧追随新教育,俞老师把生命的成长视为最高的教育目标。从孩子现有的生活出发,一点点改善;从孩子现有的体验出发,一点点引导;从孩子现有的心理出发,一点点提升。从教室里的每一个生命出发,无限相信,无限热爱,像雷夫老师一样,创造课程——指向生命成长的课程就是卓越的课程。

如果说《完美教室——中国百合班》与《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能够给读者带来一点点启示的话,那都是新教育人的功劳。犹记得朱永新教授在全国新教育年会上的讲话,仿佛是一团最热烈的圣火,瞬间照亮了海门教师前行的路;犹记得许新海博士引领着全市的“完美教室”工作室成员,在海门大地上掀起了缔造“完美教室”的热潮,每一次学习,每一次实践,每一次培训,哪里有“完美教室”,哪里就有许博士的身影。

缔造“完美教室”的海门新教育人在朱永新教授、许新海博士的引领下前行着,在新教育基金会的资助下前行着,在海门市教育局、海门教师研修中心的关心下前行着。

感谢所有的新教育人,是你们将海门人心中缔造“完美教室”的理想酿成了信念,我们——海门的新教育人,必将温和而坚定地永远朝向“完美教室”,让教室里的每一个生命绽放美丽!

“完美教室”工作室成员将一起继续努力,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1 3:1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