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梦流苏(有意思的古人)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李虹伟
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阅读、学习这些作品,是一个愉快的、开阔视野的过程,是个令人不断惊叹、令人佩服的过程。通过这些文人笔记让我们这些不是专门研究历史的普通人采撷到了散在历史深处的闪耀着七彩光芒的零花碎玉,看到了美丽的流苏。回顾历史,我们有那么多梦华!有时候,真怀疑,这是几百年前、几千年前的人和事吗?

《梦流苏(有意思的古人)》由李虹伟所著,阅读这些笔记,觉得古人真的很有意思。

内容推荐

《梦流苏(有意思的古人)》由李虹伟所著,本书是作者在阅读浩繁烟海的古籍时,将古代的人事物对照当代一些有典型代表性的人事物有感而发的随笔文章。

《梦流苏(有意思的古人)》语言明了晓畅,道理阐释深刻,文风诙谐,具有反讽现实的论调。

目录

古琴随想:远去的诗意

销魂的曲名

箭楼建成人心倒塌

水獭也懂事

元代教坊有佳人

神往的大同

元代的男士美容

往死里雷人的专家

迂腐也遗传

恭顺的琉球

火柴的先祖——发烛

宽容是一种美德

搬家撮一顿

华夏珍宝:赵孟烦的书法

看热闹不怕事大的民谣

千万别信口胡说

江南谣

较真的分类

人到无求品自高

善于吹嘘自己的老夏

围观

罗擒虎与张寻龙

“为民所急”的呆子

地痞赵高的刺青

唐代干奇百怪的刺青

北宋最优秀的信访干部——王罕

哭笑不得的“万物一体”

昏庸至极

不识字的将军

善谏雄辩的奇才——晏子

识“诺”可为官?

承天阁的巧合

忌讳过头

准备得过分了

不重形象

扫雪捡花的奇观

京人巧对

心胸与眼力

心量与肚量

米元章的洁癖

官服的规定

可笑的名片

亲家的由来

当伍子胥被叫成“五髭须”

风流人物

十年为一秩

诗谶不然

神秘的因果

打喷嚏,有人想

“东道主”一说的由来

表演艺术家上官桀

拟音审案

孙亮巧断“蜜”案

郭守敬不退休

天降鸿运

儒家之道最为贵

初建的元代

王莽哭天

不认识骆驼

“仁”到家了

仁政施于民

聂以道断案

寿宴挤断骨

曹娥秀劝酒

招聘人才

个性飞扬的王子猷

名士之交不多言

美味河豚西施乳

以珠照室

混在基层的才子柳永

气死人的郭忠恕

不讲排场的夏侯宣

御史自渔

吝啬至极的王戎

宰予昼寝

宋代家政的专业化

天不下雨怕抽税

元代的家庭开支

唐朝的经纪人

识字不多的京官

身材伟岸与风土无关

元朝的纸币——通行宝钞

嬉笑怒骂话公道

唐伯虎慧眼识术士

表功过早

太师厨房专业化

世外仙境

干奇百怪的皇家禁令

赵匡胤动小心眼

东西之辨

京城叫卖何处寻

欺负老官员

海瑞施计索官印

神医

柳浑执奏救玉工

苻融验走辨贼人

戒暴怒

君子之交

古时建言献策花样多

雇仆役的学问

讳父名之说

古人取名的忌讳

过分包装

皇宫过春节

古代的艺教班

明代京城的税收制度

锥刺地鸡驱蝗

来华“托福”考试的外邦人

信鸽

北宋的消防制度

宋代的陆上交通工具

宋代夜市多美食

乔仲山教人做馄饨

吝啬鬼归廉泉

敏慧的口吃者

轻重缓急

宋朝市民的幸福生活

宋代的社会化服务

京果礼赞

训春虫,捕天鸟

挂牌招待客人

元代的狗爬犁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明代休闲的北京女人

司马善谏

古代医科分类

骗赏的“西天功德国”

皇家新年味之元旦朝会

宋代闹正月

奢华的宋代酒楼

天晓宋人皆入市

每逢中秋如大梦

贴告求礼的县令

八拓将军

陈万年教谄

贾玄的妙“棋”

中国瑰宝四川贡扇

戚继光出奇兵征顽敌

镟匠

郭逵的作战计划

一字之差的药方

王莽求奇才

洁癖畅纯父

米芾笑脸装痴夺皇帝所爱

阵前忘词的昏君

弹发御史

胡子趣事

甘当牲畜的大臣

南舟北帐话大辽

“烟”胜之乎

收藏当代艺术品的万历朝

奇怪的外国姓名

宋代官场顺口溜

“虏子”一说的由来

古时“小人”的说法

痴迷不改的老顽童李晟

卖瓷人的智慧

无心的佳酿——梨酒

古代的贺卡

名贵的高丽贡纸

按程序发救兵

宋代的美女香车

报实数的行持

宋代宴请金人的菜谱

沿用至今的汉语数字

陆游亲身考证语言文字

古时“老子”为尊称

明代臃肿的政府机构

倪云林轶事

“大汉”一词的前世今生

古时的科举舞弊

荒唐的“免起堂”

苏掖炒房

痛哭有赏

多嘴的主持

元夕放灯

明代以火器御敌

有记性,不急性

哭笑不得的于阗国进表

裁减乐工

妖道原为不孝子

徒有其表汤一面

易术的奥秘

漫谈青铜器

古铜器的形成之妙

古铜器识别有法

唐朝悠闲精致的生活

丫头:历史最悠久的称呼

品牌饮料:句曲山房熟水

驱驴宰相王及善

软弱得一塌糊涂的京师禁兵

陆游论糖

范汝舆戏耍蠢巫师

以小见大的算命先生

北齐笑星石动筒

明朝怎么过端午

“救急”的县令

“不服老”的大臣侯知一

明代文渊阁的盛与衰

擦胭抹粉的皇帝

障扇:尊贵与威严的象征

唐代清明拔河

恶虫有数

捐俸助工

官员考核古今谈

惹笑的大方脸

冯梦龙之“八反”有感

宫女之名

害人不浅的明朝举报信

京师“十可笑”

会馆的由来

不知深浅的仆人

人脸上打草稿

明代北京市容建设杂谈

明朝最愚蠢的风险投资

试读章节

元代教坊有佳人

元代的娱乐业非常发达(大概和蒙古人能歌善舞有关),据马可波罗先生的游记记载,在元大都就有妓女两万人。元代的妓女和现在的妓女概念不完全相同,其中有靠色吃饭的,也有靠艺吃饭的,这就是歌妓。元代的歌妓属教坊管理,教坊主要是掌管艺人演出音乐及戏剧,是她们的经纪人。歌妓过着集体生活,是职业的演出团体。今天看来,元代的歌妓虽然卖艺,但是她们受人尊敬,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歌妓顺时秀小姐是一代美人,眉毛像一弯新月一样(白眉),引人瞩目。当然,追求顺时秀的人也不少。一次,她病了想吃马的板肠,她的相好学士王元鼎先生居然把自己非常值钱的坐骑杀了,做了顺时秀小姐爱吃的马板肠。

元代时的娱乐界小姐,不像我们初想的那样,没有学识,言谈粗陋,只认得钱。她们不仅能歌善舞,多才多艺,有不少人还擅长创作词曲,如那著名的歌妓朱帘秀的曲作:

……害得我柳眉颦秋波水溜。

泪滴春衫袖,似桃花带雨胭脂透。

绿肥红瘦,正是愁时候。

读来真是百转干回,成为千古绝唱。正是由于这些女性的参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元代散曲、杂剧等通俗文学的繁荣(当时的作协要是选举,一定会有大批女性入选,绝对符合现在各级领导班子中必须有女性领导的要求,不过主席还得给男性留着,如柳永先生、马致远等大家)。文中的顺时秀小姐完全可以说是富有内涵,修养相当不错,当时,追求顺时秀小姐的还有一位高官,在回答这位参政老爷的话时,顺时秀小姐既表达了自己的本意,又谁也没得罪。她说:“参政,你们公务员,治理国家,服务人民;学士,人家才情之人,吟诗咏志,温柔多情,各有千秋,不可相比,你们谁都挺好,办理政务,利惠百姓,那学士不如参政。嘲风咏月,惜玉怜香,则参政不如学士。”真有当代新闻发言人的风范,而且比某某部的“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信”要强多了。

在今天“宁愿在宝马里哭”的世风之下,我们更钦佩这位美丽的小姐,人家只忠于自己的一份深厚的感情!

山西旧有四绝,俱在石晋所割山后云中一道中,今呼力口外。盖尽在居庸关之此也。日:“宣府教场”。纵十里,横四十里,每督臣视师及巡关御史三年大阅,所调山西宣大三镇将士至,俱不满一角,盖字内无两。日:“蔚州城墙”。相传李克用所筑,无论精坚,其甃石光泽可以照面,赫连之统万城不足道也。目:“朔州营房”。闻其墙檐外向,行人可以避雨,房为尉迟敬德所建,尉迟本刘武周故将,武周起此地,又尉迟为鄯阳人,朔故鄯阳县也。理亦有之。日:“大同婆娘”。大同府为太祖第十三子代简王封国,又纳中山王徐达之女为妃,干太宗为僚婿,当时事力繁盛,又在极边,与燕辽二国鼎峙,故所蓄乐户较他藩多数倍。今以渐衰落,在花藉者尚二千人,歌舞管弦,昼夜不绝。今京师城内外不隶三院者,大抵皆大同藉中溢出流寓。宋所谓路歧散乐者是也。此四绝在宋世俱弃之契丹,真可痛惜。然蔚州又出佳煤,名水火炭,烧红置香炉中,不烟不滓,其灰如雪,亦天下称最。宣府出黄鼠最珍,其肥甘脆美,北味所无,今都下相馈遗皆盐渍其瘠者以入,徒存其名耳。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神往的大同

明代的山西以前有四绝,全部在石敬瑭先生(892—942)所创臭名昭著的以割让换取自己当皇上损招的燕云十六州之地,现今称口外,就是居庸关之北(纯地理概念上把张家口以北的广大地区列为口外,在习惯上把长城以北都称为口外)。

一是“宣府教场”。宣府即今张家口宣化县,由于蒙元各部侵扰多从此进入,是明代的“九边之首”,为最重要的边防重镇。明代最多时在此驻军十五万之众,成为“大军区之一”。此处的防御工事也是齐备坚固,为了保持良好的战斗力,在宣府镇城建筑了功能齐全的训练场。历经太祖洪武、景泰、成化、嘉靖、隆庆、万历等朝修建,说是纵十里,横四十里,应该是作者沈德符先生夸张,但是有将台、有官厅、有场地,都是用砖石筑成,弓箭、马匹、火器都可以展示、演习,蔚为壮观,肯定是当时的吉尼斯之最。每当国防部长、督办大臣、军区司令(巡关御史)检阅部队时,调宣府、大同、山西大军区(镇)的将士参加阅兵,排在校场只不过占一角而已,恐怕在全世界也没有第二个了。可惜的是此教场现已不复存在了。

二是“蔚州城墙”。即今天的河北蔚县,地处北通西北大漠,南达华北平原的交通要道,是明代西北重镇,属宣府,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蔚州城墙相传是李克用所建。李克用(856—908),追尊为后唐太祖。他南征北战,是唐末、五代著名的军事将领、乱世英雄。他曾据守蔚州,在明代,蔚州城墙下宽四丈,上宽两丈五,设敌楼二十四座,垛口一千一百多,墙以砖包石,高厚峻整,极其坚硬,墙面光滑甚至可以照出人来,号称“铁城”。然而这是明太祖期间在历代的基础上修建的,在今天,蔚县还有“打铁花”的民俗活动,夜晚以沸腾的铁水,舀至城墙墙面上,金花四溅,非常壮观(成了真正的铁城了),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现在已成为蔚县的传家之宝。可见没有坚固的城墙,不可能有此类活动。可以说,对蔚州城墙而言,曾被后人仰望的“统万城”也不足挂齿。统万城是1500年前由大夏国在今陕西靖边所建,当时的匈奴大单于赫连勃勃,奴役十万各族百姓,历经七年才建成。“统万城”意即“统治天下,治理万郡”,史料记载,筑城的土都要经过蒸的工序,筑成后用铁锥刺入法检查其硬度,凡刺进一寸,便杀工人,城墙坚硬可以磨刀剑,城内有宫殿、钟、鼓楼等建筑,十分宏伟,而在蔚州城墙面前,统万城也要稍逊。

P9-12

序言

从小到大,我们接触的历史都是严肃的、干瘪的、大人物的,在几千年的时光中,除了改朝换代的主线条之外,古人在干什么、想什么,我们无从知晓。从我们能看到的清代晚期影像资料来看,人们衣衫褴褛、目光呆滞、一片破败,我们想象不到再早的明、元、宋、唐,历史里老百姓过的会是什么日子,社会会是什么样式的。从进化论来讲,我们推想那时候可能是人们认识能力低下,生产力极为落后,没有社会秩序、没有生产发明、毫无生活乐趣可言的社会。

得感谢历代生活中有观察力、“好事”的、“非主流”的、非官方的、来自基层的,没机会编撰“正史”的人们,在唐代陆游的《老学蓭笔记》、宋代洪迈的《容斋随笔》、郑克的《折狱龟鉴》、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元代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明代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冯梦龙的《古今笑史》(这是我阅读到的作品,还有大量如此的作者、作品)笔记里面,我们看到了一个生动的、温柔的、鲜活的历史。在这历史中,我们看到了有意思的古人。比如在精神层面,宋元时期的人给古琴起的名字,高雅深邃,让几百年后的我们望尘莫及;不用体制改革,元代已经形成成熟的文化市场;不给皇上面子的大臣;老百姓可以调侃官府的愚蠢;学生们可以吐槽上司;挨了八个巴掌升了八级而后悔没再挨它几下的愚官。在物质层面,聪明的百姓发明火柴的前身“发烛”;全世界最早使用的纸币;虚荣的官员为年轻而染发;怕都来蹭吃就教大家馄饨的做法;搬新家请大家撮一顿的习俗;兽医如何分类,等等,太多了古人们有趣的生活。从古人们调侃的生活态度,看出来他们有挺休闲的生活状态。抛开战乱,揭开坚硬的历史外壳下的应该是一个个舒适的、方便的社会小环境。由此可见,幸福、有意思的生活绝对不与生活水平成正比,千万不要以为现代社会开着宝马、用着“苹果”、住着三十几层高楼、口袋里揣着几张银行卡(其中有的已经透支自己还不知道)、看病用上CT就比古代人幸福。  阅读、学习这些作品,是一个愉快的、开阔视野的过程,是个令人不断惊叹、令人佩服的过程。通过这些文人笔记让我们这些不是专门研究历史的普通人采撷到了散在历史深处的闪耀着七彩光芒的零花碎玉,看到了美丽的流苏。回顾历史,我们有那么多梦华!有时候,真怀疑,这是几百年前、几千年前的人和事吗?

阅读这些笔记,觉得古人真的很有意思。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0: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