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功能模块系列教材之《数控车床电气维修》,共分5个学习项目。主要内容包括数控车床CNC系统的参数设置与故障诊断维修、数控车床主轴伺服驱动系统的维修、数控车床进给伺服驱动系统的维修、数控车床控制系统程序分析与维修、数控车床接口及故障诊断等。本书根据《电气维修专业预备技师职业功能模块课程体系培养方案及课程大纲(试行)》的要求,以职业标准为依据,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项目任务为载体,以提高从业人员的核心技能、核心素质为目标。每个学习项目包括项目引人、项目要求、项目内容、项目实施、项目总结等环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充分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职业教学特色。
教学项目一 数控车床CNC系统的参数设置与故障诊断维修
任务1 操作数控车床
任务2 设置数控车床CNC系统参数
任务3 备份数控车床CNC系统数据
任务4 维修数控车床CNC系统常见故障
教学项目二 数控车床主轴伺服驱动系统的维修
任务1 交流主轴伺服驱动系统的调整与测试
任务2 主轴控制用传感器的检修
任务3 主轴伺服驱动系统典型故障的维修
教学项目三 数控车床进给伺服驱动系统的维修
任务1 进给伺服驱动系统的组成与原理
任务2 进给控制用传感器的检修
任务3 进给伺服驱动系统常见故障的维修
教学项目四 数控车床控制系统程序分析与维修
任务1 恢复数控车床控制系统程序
任务2 维修数控车床PLC程序故障
教学项目五 数控车床接口及故障诊断
任务1 连接数控车床接口
任务2 诊断及排除数控车床接口故障
附录1 数控机床故障维修记录单
附录2 西门子802D SL数控系统参数总表
实现国家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战略目标,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搞好培养和培训是基础。为了更多更好更快地培养技师和高级技师,我们在技工院校培养高级工的基础上试点探索培养预备技师,创新培养模式,在提升高技能培训质量的基础上,大力扩展高技能人才后备资源。预备技师职业功能模块课程体系四个专业的教材正是在此背景下,按照试点的指导思想编写出版的。可谓适逢其时,应运而生。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近日下发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从适应新型工业化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出发,明确提出到2020年高技能人才队伍总量要达到3900万人,其中技师和高级技师要达到l 000万人左右。从现有的培养基础和培养能力来看,要实现这个目标,创新培养模式是不二选择。预备技师职业功能模块课程体系教材的出版,正是创新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的产物。它的实施必将成为实现国家中长期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助推力。近几年来,我国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在规模和质量上都取得了可喜成效。但与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着数量短缺、结构不合理的矛盾。特别是经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将带来对高技能人才的新一轮更大需求。预备技师职业功能模块课程体系教材,必将为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服务。
预备技师职业功能模块课程体系的开发与研究,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高技能培训联合委员会汇聚全国行业(企业)专家、课程开发专家及全国技工教育培训的高端资源,历时两年,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及未来发展相结合,国内经验与国外借鉴相结合的原则,组织研究和开发的,终成正果,这也是推进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迈进深层次的一个重要标志。
预备技师职业功能模块课程体系的创新性,一方面在于它坚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国家职业标准和岗位需求为依据,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把实际工作任务作为教学主线,把岗位工作项目作为教学内容,构建了一套具有现代技工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既可服务于学生终身职业生涯的发展,又可服务于为生产与服务一线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另一方面,还在于它对学科体系的弃粗取精,并与构建新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相结合。该体系将课程结构从原来的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模式,转变为由职业能力课程和能力拓展模块组成的课程结构,将能力培养与综合素质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课程结构模块化、教学手段一体化、组织教学项目化、培养能力综合化”。
首批出版的预备技师职业功能模块课程体系,包括汽车维修、数控机床加工(数控车工)、电气维修和电脑动画设计制作四个专业。教材的编写出版,凝聚着全国行业(企业)专家、课程开发专家及广大技工院校教师的心血,也是实施课程体系和教学实践的重要保证。当然,按照新出版的课程体系教材组织实施教学,还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仍然需要相关专家和技工院校广大教师继续进行新的探索和努力。
借此机会,我代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向所有参与教材编写的专家和技工院校教师表示衷心感谢!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在深化校企合作、探索有中国特色职业培训课程体系的征程上再创佳绩。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
张小建
201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