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第一章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行政权的法制之发展
第一节 监督法颁布之前中央和地方层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督制度
一 中央层面相关法律及监督制度
二 地方层面的相关法规及制度创新
第二节 监督法颁布之后中央和地方层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督制度
一 中央层面相关法律及制度
二 地方层面相关法规及制度
第三节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职权法制存在的突出问题
第二章 地方人大常委会监督行政权的实效考察
第一节 经常性监督与非经常性监督及“刚性”监督
第二节 地方人大常委会年度监督工作计划及其特点
一 年度监督工作计划概览
二 年度监督工作计划的特点
第三节 地方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实践经验
第四节 地方人大常委会监督的不足及其加强
第三章 人大执法检查的研究——以程序化为视角
第一节 人大执法检查概述
一 人大执法检查的特点及有关理论
二 人大执法检查的作用
三 人大执法检查的发展进程
第二节 执法检查程序化含义及意义
一 执法检查程序化的含义
二 执法检查程序化的意义
第三节 执法检查程序化的运作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 执法检查程序化的运作现状
二 执法检查程序化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三 执法检查程序化运作中问题的原因
第四节 执法检查程序化的实现
一 实现执法检查程序化的关键
二 执法检查程序化应确立的原则
三 执法检查程序化可采取的措施
第四章 特定问题调查的研究——以日本国政调查制度为视角
第一节 特定问题调查概述
一 特定问题调查的含义
二 特定问题调查的起源
第二节 我国特定问题调查制度的历史沿革
第三节 日本国政调查权制度考察
一 国政调查权的性质——独立权能说和辅助权能说之争
二 国政调查权的主体和调查范围
三 日本国政调查权的调查手段与程序
第四节 日本国政调查权与我国特定问题调查制度的比较
一 我国特定问题调查制度简述
二 我国特定问题调查制度与日本国政调查权的比较
第五节 借鉴视角下完善我国特定问题调查制度的措施
一 扩大人大特委会的调查范围
二 赋予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常规性调查权
三 厘清人大特委会与行政权、检察权、司法权之间调查范围的不同
四 借鉴强制作证制度及程序方面的制度
第五章 人大监督公开化的研究——以人大监督与新闻监督结合为视角
第一节 人大监督与新闻监督结合的意义
一 人大监督与新闻监督之比较
二 人大监督与新闻监督结合的必要性
第二节 人大监督与新闻监督结合的现状及其制约性因素
一 人大监督与新闻监督结合的现状
二 人大监督与新闻监督结合的制约性因素
第三节 人大监督与新闻监督良好结合的原则与具体措施
一 人大监督与新闻监督结合的原则
二 人大监督与新闻监督结合的措施
第六章 人大监督“刚性”的研究——以规范结构要素为视角
第一节 人大监督的“刚性”属性
一 “刚性”的含义
二 “刚性”是人大监督的固有属性
第二节 有关人大监督法律规范“刚性”的分析
一 有关人大“刚性”监督的法律规定
二 “刚性”监督的法律规定刚性不足
三 人大“刚性”监督实践的实证考察
第三节 加强人大监督“刚性”的路径
一 补齐有关规范的结构要素
二 完善有关规范的节点内容
第七章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行政权的优效机制(代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