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受伤的翅膀(青少年心理成长札记)/母亲艺术心理丛书
分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作者 陶然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陶然主编的这本《受伤的翅膀》通过中国青少年成长基地的20多个孩子的成长史,揭示了当代家庭教育当中存在的严重问题。20多个青少年的家境、身世不同,但却同样有深深的苦闷和孤独。每一个案例都有令人警醒、振聋发聩的作用。

内容推荐

陶然主编的这本《受伤的翅膀》是一本从特殊视角走进青少年心灵的书。

《受伤的翅膀》以不同方式和角度记述了在“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进行戒除网瘾治疗的青少年们的治疗过程和心理历程,并附有详细的案例和心理学家的分析点评。因为是记述真实的案例,具有可读性和指导性。

目录

前言:改变孩子,从改变家长开始 陶然

第一章 虚拟的世界,真实的我

 1.铁笼里的爱

让鸟儿飞翔,还笼子安宁

 2.成长的力量

  成功的父母总看到孩子的优点,失败的父母却总盯着孩子的缺点

 3.我想有个家

  漠视是父母在教育孩子时给予孩子的最可怕的一种惩罚和虐待

 4.挣脱家庭的枷锁

  为父母承载婚姻之痛

 5.“爱”是一堵墙

  强势的母爱是对爱子的伤害

 6.渴望温暖的刺猬

  很多行为障碍源自于童年时期爱的缺失

 7.家庭中的不速之客

  家是情感的聚合体,是孩子能源、热源、爱源的发祥地

 8.控制与反控制之循环战

  人的一生没有什么是必须的,但必须不能背叛自我

 9.女孩也是宝

  假如这个世界没有女人,也就没有了真善美

 10.疯狂的食者

  精神空虚的人往往用物质来满足,世界就出现了购物狂、美容狂和贪食症

 11.神坛上的“救世主”

  只有自度才能度人

 12.超越贫穷之痛

  失去之后的富有

 13.不能承受的欺凌

  安抚“兵荒马乱”的青春

 14.网络,家庭,谁是罪魁祸首

  网络像火一样,它可给人带来光明,也可玩火自焚

 15.我到底是谁?

  家庭是个完整肌体,孩子有病,家长要“吃药”

 16.“替罪羊”的愤怒与悲哀

  “当你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你就会成为问题!”

 17.青春期的性教育:家长必补的一课

  遭遇性困惑是成长的重要标志

第二章 “小骨头”的日记:在蜕变中成长

写在前面的话:走进森田

 1.爱情

感谢那些让我们触碰爱情这朵带刺的玫瑰的人

 2.伤痛

如果没有伤痛,我们永远不会长大

 3.父母仇恨

伤害有时是无意的,也许因为太在乎那个人

 4.寂寞和孤单

在人生道路上,不得不面对寂寞和孤单,重要的是心境坦然

 5.散落的幸福

怀着感恩的心,寻找身边细小的幸福

 6.朋友和回忆

珍惜身边真正的朋友

 7.分离和死

唯有在爱的面前,死神才会却步

 8.怀念和珍惜

我们都在怀念过去,失去才懂得珍惜

 9.我的梦想

梦想就如同马拉松比赛,我是站在起点的选手

 10.关于自己

我们可以轻易看透别人,却很难读懂自己

 11.倾听和沟通

倾听是一种美德,沟通更是家庭的“必需品”

 12.我的计划

改变从现在开始

 后记:离开森田

第三章 家书抵万金:沟通心灵,记录希望

 1.原谅我“糟糕”的身体

对身体的过度关注源于对理解的渴望

 2.用爱经营家

被父母过度控制导致品行障碍

 3.爸爸,蹲下来看我

让孩子自己作决定

 4.小兔的故事

母爱也会变成刺伤孩子的尖石

 5.一位妈妈的求助信

混乱的家庭带来的悲剧

附录

 网络成瘾的命名、定义、临床表现、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家庭预防网瘾指南

 注意力障碍的诊断量表

 和谐家庭基本准则

试读章节

4.挣脱家庭的枷锁

一次和夏雨聊天,是一次训练间隙,当时我和朋友正

大聊NBA全明星赛,一旁的夏雨突然站起来,跑到我们前面把球星“大鲨鱼”奥尼尔的开场舞show(秀)了一段。这一举动着实震了我们一下,我心想这男生还真放得开。跳完他就没事儿人般凑了过来,跟我们一块儿侃篮球。我和他都是北京人,聊得热火朝天,当时就觉得这男孩挺好相处的。他说话有点傲,不过土生土长的北京男孩,骨子里总会透着一股生长在皇城根天子脚下的傲气,也很正常嘛。

夏雨今年16岁,身上总是收拾得干干净净的,看起来就像个大孩子:会为头发剪成了板寸而伤心难过甚至赌气不吃饭;也会在打完篮球就往地上一躺,不顾身上正穿着纯白的衣服;上大课时,会和讲师大侃价值观、感情观;也会拿我当“知心姐姐”,在遇到喜欢的女生时跑过来找我挤眉弄眼地唠叨半天;训练时会假装崴了脚,在阴凉地方偷懒,冲着烈日下拔军姿的我们嘻嘻哈哈;也会在太阳村听到感人事迹后悄悄抹眼泪,之后在义务劳动中格外卖力、挥汗如雨……总之他是个典型的90后。

相处久了,他便直接喊我“姐”,聊天的话题也从刚开始一些有的没的,开始转移到他的家庭问题上。那天周末课外活动,夏雨破天荒没去打篮球,径直走到我面前,一屁股坐下,没等我开口,就丢来一句话:“姐,我爸妈在办离婚。”

“啊?”我相当诧异,因为一般把孩子送到基地的家长多是希望挽救家庭危机、重建美好家庭的,几乎没有人会选择在这时离婚,因为这无疑对孩子的治疗会起到莫大的负面影响。

“嗯,我一点儿也不惊讶,早晚的事儿!”他语气里透着与16岁的年纪不相符的成熟,“我挺支持他们离婚的!” 我除了吃惊还有几分惊叹。哪个孩子不希望自己有个完整的家庭呢?父母关系不好,孩子都会想方设法阻止双方离婚。夏雨的态度实在让人捉摸不透。

“介不介意我问问原因?”我小心翼翼地问他。

“介意就不过来找你聊天了呀!你别听烦了就好,”他吐舌头一笑,坐得离我近些,开始解释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我家是那种在别人眼中特完美、特幸福的家庭:爸爸是大学里的博士生导师;妈妈也是硕士生毕业,在机关里做公务员;我呢,有点小聪明,从小学到初中学习成绩一直特牛(不过上了高中就懒得学了,也没心思学,不知道是因为爸妈的关系还是别的)。

其实,我—直对学历嗤之以鼻,觉得特无所谓,但是在老爸老妈眼中,学历无疑是至高无上的,也正因为这样,他们总是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好像怎么怎么了不起似的。上初中时,我曾经有个一特铁的哥儿们,我俩老一起打球,他还经常来我家玩。我妈和他聊天时无意间听说他父母是工人,二话没说当场就给人家耍脸色。之后那哥儿们见我总绕着走,我追问他为什么,人家放下一句“咱们不适合当朋友,我配不上你”,弄得我一头雾水。后来才知道,原来是我妈嫌人家父母是工人,素质低,担心我和他做朋友会学坏,特意瞒着我去找他,让他别和我走太近,不要把我带坏了。我真不明白,母亲是高级知识分子,从小就教育我“工作不分贵贱,人不分三六九等”,怎么会有这种想法。从那之后,只要是跟我关系稍密的朋友都会被她调查家境,家境不好的,她就从中作梗,使我失去了好多朋友。

我妈结婚后把精力都放在家庭上,为了成全我爸的事业作了很大的牺牲,没实现曾经的理想,。便把希望全寄托在我的身上,希望我能学业有成。你别看她文化层次高,其实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大,她把我的学习成绩当成了评价父母教育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初中那会儿,我因为学习成绩好,每次都是老师表扬的对象,家长会时我妈便趾高气扬的,回到家到处向同事和邻居炫耀。只要我成绩好,那就是一好百好,我妈对我绝对是有求必应:名牌衣服、手机、电脑……什么都给我买。你还记得我刚到基地时拿的那款手机吗?是最新款,要五千多呢!”

看着他一脸骄傲的样子,我也回想起他刚进基地时的情形:他妈妈开着车把他送进基地。记得他身穿NIKE当季新款衣服,脚蹬时尚球鞋,手里拿着手机不停摆弄着,看到在楼下排着队、穿着统一作训服的我们,当时就来了一句:“这是什么衣服啊,劳改犯似的,我可不穿!”后来据说他几次向心理医生要求穿自己的衣服,最后还是教官亲手给他套上了作训服,为此他还闹过情绪。

“姐,想什么呢?”他伸手在我眼前晃了晃,把我的思绪拉了回来。

“没想什么。你接着说吧。”

“唉,后来我就一直仗着小聪明,半玩半学。中考成绩还可以,就进了现在的高中,X中,你知道的,市重点哦!”他口气里有掩饰不住的骄傲。

“X中?那是特牛的学校呢!你是挺强的。”

“必须的嘛!”他开心地笑着,不过笑容很快消失了,“高中的课程明显比初中难得多,光靠那点小聪明是肯定不够的。而且中考后,我迷上了玩网络游戏‘魔兽世界’,每天都是不分昼夜地玩,玩到高中开学之后也停不下来。那时我是公会的leader,哪能说不玩就不玩呀?刚开始是夜里偷着玩,后来干脆白天趁爸妈他们去上班,我就逃课,窝在家里玩一整天。”

“你妈不管你?”

“她哪知道啊。后来是学校老师打电话找他们,他们才知道的。期末我‘挂’了四门,四门不及格呀,我妈才急了,她没想到从来都是拿年级前十名的儿子居然成了全班倒数第二。我妈当时就崩溃了,因为我们班主任在家长会上特别把我批了一顿,也间接地批评了她。那阵儿我在家满脑子打BOSS(游戏中的怪物),根本学不进去啊。后来就开始往网吧跑。我妈拿我没辙,见着我就是骂。唉!”P28-31

序言

“网瘾”一词本不存在,因人类发明了网络而存在;“问题”本来没有,因生活的际遇而产生。当人们以“网瘾者”命名我们这些沉溺在网络中无法自拔的问题人群时,有没有想到“网瘾”这一现象背后反映出的种种印迹?

作为一个曾经的“网瘾者”,我深知像我一样流连于网络的青少年心中都有各种各样的迷茫和困惑:

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听父母的话?

爸爸妈妈打我们,还说是爱我们,用学习成绩来压我们,还说是为了我们有好前途。这样做对吗?

现在的学校教育就是分数教育,分数就是一切吗?文凭并不能保证一个人的成功,不上大学的人不是也可以成功吗?

我们一天到晚除了学习就是学习,这是自由吗?爸爸妈妈讲,我们学得好他们就有面子。我们是为他们的面子而活的吗?

我们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吗?

我不要钱不要权,轻松地过简单的生活有错吗?这个社会用钱来衡量人的成功合理吗?看到社会黑暗和不公平的一面,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我的身体是我自己的,我想怎么穿衣是我的权利;我的头发是我自己的,选择什么发型是我的权利;我的面孔是我自己的,想做美容是我的权利。我拥有这些权利吗?

手淫是肮脏丑恶的吗?

为什么青少年不能谈恋爱?如果爸爸妈妈不爱我们,老师也不爱我们,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去找自己的爱?  ’

大人是人,小孩子也是人,我们为什么得不到尊重?

父母都是对的吗?

老师说的都是正确的吗?

我们为什么要活着?

什么是幸福?

我是谁?

……

谁能理解我们?谁能知道我们的心?!

于是,就产生了这样一本从特殊视角走进青少年心灵的书。

它来自这个喧嚣世界上的一角——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一个以帮助青少年戒除网瘾和干预各种心理问题为主的特殊场所。

它是生活在这个特殊场所里的问题青少年对身边伙伴们观察以及自我认识的真实描述。

它是问题青少年对心路历程的自我诠释,是解开网络时代青少年心灵密码的钥匙。

它语言朴实、稚嫩,但字里行间却传达着生命的波澜与世事的沧桑,反映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家庭中让人难以觉察的暗流。

它如同风雨过后从山坡上不经意间采撷的一束野花,带着几多青涩以及泥土的气息……

请老师和家长读读这本书,倾听我们青春的呐喊!

一个曾经的网瘾者朱明烨(叶叶)

2010年2月

书评(媒体评论)

此书让我们看清现代社会,尤其是现代家庭教育的种种桎梏,解放孩子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岳晓东(香港城市大学心理学教授)

控制教育、完美主义的教育是一种病态教育,需要家长警醒和反思!

——应力(心理学家)

把孩子的自尊和自信捆绑在学习成绩上,是现代家庭教育中导致孩子心理自卑的重要因素!

——章雪藻(美国蒙哥马利大学教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4: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