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前汉通俗演义/历朝通俗演义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蔡东藩
出版社 齐鲁书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历朝通俗演义》是风靡海内外的一套通俗历史巨著。史学大家蔡东藩以正史为经,逸闻为纬,呕心沥血十载,真情演义上下五千年。本书为系列之《前汉通俗演义》,讲述了秦末群雄逐鹿,刘邦建汉至王莽纂汉这一段历史故事。

内容推荐

《历朝通俗演义》,是清末民初通俗历史学家蔡东藩笔耕十余载完成的一套演义系列中国通俗古近代史著作。按朝代分为前汉、后汉、两晋、南北史、唐史、五代史、宋史、元史、明史、清史、民国等11部,概括了秦汉至民国二千多年的历史。本套书自民初问世,流行传播数十年来,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其作用和价值远远超出了半殖民地时代“演义救国”的最初宗旨。它以其丰富的内容、通俗的形式和真实可信的史学价值博得各阶层读者的青睐,在普及历史文化知识和在历史通俗系列规模创新方面,起到了其他史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本书为系列之《前汉通俗演义》。

目录

《历朝通俗演义》出版与整理弁言

秦朝世系图

前汉世系图

前汉通俗演义 卷一

第一回 移花接木计献美姬 用李代桃欢承淫后

第二回 诛假父纳言迎母 称皇帝立法愚民

第三回 封泰岱下山避雨 过湘江中渡惊风

第四回 误椎击逃生遇异士 见图谶遣将造长城

第五回 信佞臣尽毁诗书 筑阿房大兴土木

第六回 坑深谷诸儒毙命 得原璧暴主惊心

第七回 寻生路徐市垦荒 从逆谋李斯矫诏

第八回 葬始皇骊山成巨冢 戮宗室犴狱构奇冤

第九回 充屯长中途施诡计 杀将尉大泽揭叛旗

第十回 违谏议陈胜称王 善招抚武臣独立

前汉通俗演义 卷二

第十一回 降真龙光韬泗水 斩大蛇夜走丰乡

第十二回 戕县令刘邦发迹 杀郡守项梁举兵

第十三回 说燕将厮卒救王 入赵宫叛臣弑主

第十四回 失兵机陈王毙命 免子祸婴母垂言

第十五回 从范增访立楚王孙 信赵高冤杀李丞相

第十六回 驻定陶项梁败死 屯安阳宋义丧生

第十七回 破釜沉舟奋身杀敌 损兵折将畏罪乞降

第十八回 智郦生献谋取要邑 愚胡亥遇弑毙斋宫

第十九回 诛逆阉难延秦祚 坑降卒直人函关

第二十回 宴鸿门张樊保驾 焚秦宫关陕成墟

前汉通俗演义 卷三

第二十一回 烧栈道张良定谋 筑郊坛韩信拜将

第二十二回 用秘计暗渡陈仓 受密嘱阴弑义帝

第二十三回 下河南陈平走谒 过洛阳董老献谋

第二十四回 脱楚厄幸遇戚姬 知汉兴拚死陵母

第二十五回 木罂渡军计擒魏豹 背水列阵诱斩陈余

第二十六回 随何传命招英布 张良借箸驳郦生

第二十七回 纵反问范增致毙 甘替死纪信被焚

第二十八回 入内帐潜夺将军印 救全城幸得舍人儿

第二十九回 贪功得祸郦生就烹 数罪陈言汉王中箭

第三十回 斩龙且出奇制胜 划鸿沟接眷修和

前汉通俗演义 卷四 

第三十一回 大将奇谋鏖兵垓下 美人惨别走死江滨

第三十二回 即帝位汉主称尊 就驿舍田横自刭

第三十三回 劝移都娄敬献议 伪出游韩信受擒

第三十四回 序侯封优待萧丞相 定朝仪功出叔孙通

第三十五回 谋弑父射死单于 求脱围赂遗番后

第三十六回 宴深宫奉觞祝父寿 系诏狱拚死白王冤

第三十七回 议废立周昌争储 讨乱贼陈稀败走

第三十八回 悍吕后毒计戮功臣 智陆生善言招蛮酋

第三十九回 讨淮南箭伤御驾 过沛中宴会乡亲

第四十回 保储君四皓与宴 留遗嘱高祖升遐

前汉通俗演义 卷五

第四十一回 折雄狐片言杜祸 看人彘少主惊心

第四十二回 媚公主砚颜拜母 戏太后嫂语求妻

第四十三回 审食其遇救谢恩人 吕娥妁挟权立少帝

第四十四回 易幼主诸吕加封 得悍妇两王枉死

第四十五回 听陆生交欢将相 连齐兵合拒权奸

第四十六回 夺禁军捕诛诸吕 迎代王废死故君

第四十七回 两重喜窦后逢兄弟 一纸书文帝服蛮夷

第四十八回 遭众忌贾谊被迁 正阃仪袁盎强谏

第四十九回 辟阳侯受椎毙命 淮南王谋反被囚

第五十回 中行说叛国降虏庭 缇萦女上书赎父罪

前汉通俗演义 卷六

第五十一回 老郎官犯颜救魏尚 贤丞相当面劾邓通

第五十二回 争棋局吴太子亡身 肃军营周亚夫守法

第五十三回 呕心血气死申屠嘉 主首谋变起吴王濞

第五十四回 信袁盎诡谋斩御史 遇赵涉依议出奇兵

第五十五回 平叛军太尉建功 保孱王邻封乞命

第五十六回 王美人有缘终作后 栗太子被废复蒙冤

第五十七回 索罪犯曲全介弟 赐肉食戏弄条侯

第五十八回 嗣帝祚董生进三策 应主召申公陈两言

第五十九回 迎母姊亲驰御驾 访公主喜遇歌姬

第六十回 因祸为福仲卿得官 寓正于谐东方善辩

前汉通俗演义 卷七

第六十一回 挑嫠女即席弹琴 别娇妻入都献赋

第六十二回 厌夫贫下堂致悔 开敌衅出塞无功

第六十三回 执国法王恢受诛 骂座客灌夫得罪

第六十四回 遭鬼祟田蚧毙命 抚夷人司马扬镳

第六十五回 窦太主好淫甘屈膝 公孙弘变节善承颜

第六十六回 飞将军射石惊奇 愚主父受金拒谏一

第六十七回 饰俭德故人烛隐 庆凯旋大将承恩

第六十八回 舅甥踵起一战封侯 父子败谋九重讨罪

第六十九回 勘叛案重兴大狱 立战功还挈同胞

第七十回 贤汲黯直谏救人 老李广失途刎首

前汉通俗演义 卷八

第七十一回 报私仇射毙李敢 发诈谋致死张汤

第七十二回 通西域复灭南夷 进神马兼迎宝鼎

第七十三回 信方士连番被惑 行封禅妄想求仙

第七十四回 东征西讨绝域穷兵 先败后成贰师得马

第七十五回 人虏庭苏武抗节 出朔漠李陵败降

第七十六回 巫蛊狱丞相灭门 泉鸠里储君毙命

第七十七回 悔前愆痛下轮台诏 授顾命嘱遵负■图

第七十八回 六龄幼女竞主中宫 廿载使臣重还故国

第七十九回 识诈书终惩逆党 效刺客得毙番王

第八十回 迎外藩新主人都 废昏君太后登殿

前汉通俗演义 卷九

第八十一回 谒祖庙骖乘生嫌 嘱女医人宫进毒

第八十二回 孝妇伸冤于公造福 淫妪失德霍氏横行

第八十三回 泄逆谋杀尽后族 矫君命歼厥渠魁

第八十四回 询宫婢才识酬恩 擢循吏迭闻报绩

第八十五回 两疏见机辞官归里 三书迭奏罢兵屯田

第八十六回 逞淫谋番妇构衅 识子祸严母知几

第八十七回 杰阁图形名标麟史 锦车出使功让蛾眉

第八十八回 宠阉竖屈死萧望之 惑谗言再贬周少傅

第八十九回 冯婕妤挺身当猛兽 朱子元仗义救良朋

第九十回 斩郅支陈汤立奇功 嫁匈奴王嫱留遗恨

前汉通俗演义 卷十

第九十_回 赖直谏太子得承基 宠正宫词臣同抗议

第九十二回 识番情指日解围 违妇言上书惹祸

第九十三回 惩诸舅推恩赦罪 嬖二美夺嫡宣淫

第九十四回 智班伯借图进谏 猛朱云折槛留旌

第九十五回 泄机谋鸩死许后 争坐位怒斥中官

第九十六回 忤重闱师丹遭贬 害故妃史立售奸

第九十七回 莽朱博附势反亡身 美董贤阖家同邀宠

第九十八回 良相遭囚呕血致毙 幸臣失势与妇并戕

第九十九回 献白雉罔上居 惊赤血杀儿构狱

第一百回 窃国权王莽弑帝 投御玺元后覆宗

试读章节

却说陈胜为张楚王,曾遣魏入周市北略魏地。见前卷第十回。市引兵至狄城,狄令拟婴城固守。适有故齐王遗族田儋充当城守,独与从弟田荣、田横等潜谋自立。当即想出一法。佯把家奴缚住,说他有通敌情事,押解县署,自率少年同往,请县令定罪加诛。县令不知是计,贸然出讯,被田儋拔出宝剑,砍死县令,也与项粱相类,怪不得与梁同死。遂招豪吏子弟当面晓谕道:“诸侯皆背秦自立,我齐人如何落后?况齐为古国,由田氏为主百数十年,儋为田氏后裔,理应王齐,光复旧物。”大众各无异言,儋遂自称齐王,募兵数千,出击周市。周市经过魏地,未遇剧战,猛见齐人奋勇前来,料知不便轻敌,遂即引兵退还。儋既击退周市军,威名渐震,便遣荣、横等分出招抚,示民恢复。齐人正因秦法暴虐,追怀故国,闻得田儋称王,自然踊跃投诚,不劳兵革。惟周市退还魏地,魏人亦欲推市为王,市慨然道:“天下昏乱乃见忠臣,市本魏人,应该求立魏王遗裔,才好算是忠臣呢。”会闻魏公子咎投效陈胜麾下,市即遣使往迎,胜不肯将咎放归,再经市再三固请,直至使人往复五次,方得陈胜允许,命咎返魏,立为魏王。市为魏相,辅咎行政。于是楚、赵、齐、魏已成四国。

同时尚有燕王出现,看官道是何人?原来就是赵将韩广。见前卷第十回。赵王武臣使韩广略燕,广一人燕境,各城望风归附,燕地大定。燕人且欲奉广为王,广也欲据燕称尊;但因家属居赵,并有老母在堂,不忍致死,所以对众告辞,未敢相从。燕人说道:“当今楚王最强,尚不敢害赵王家属,赵王岂敢害将军老母?尽请放心,不妨自主。”广见燕人说得有理,便自称燕王。赵王武臣得知此信,遂与张耳、陈余商议,两人意见,以为杀一老妪,无甚益处,不如遣令归燕,示彼恩惠,然后乘他不防,再行攻燕未迟。武臣依议,遣人护送广母并广妻子一同赴燕,广得与骨肉相见,当然大喜,厚待赵使,遣令归谢。

武臣便欲侵燕,亲率张耳、陈余诸人出驻燕赵交界的地方。早有探马报知韩广,广恐赵兵入境,急令边境戒严,增兵防守。张耳、陈余觇知燕境有备,拟请武臣南归,徐作后图。偏武臣志在得燕,未肯空回,耳、余也无可如何,只好随着武臣仍然驻扎。惟彼此分立营帐,除有事会议外,各守各营,未尝同住。武臣独发生异想,竟思潜人燕界,窥探虚实,只恐耳、余二人谏阻,不愿与议。自己放大了胆,改装易服,扮做平民模样,挈了仆从数名,竟出营门,偷入燕境。燕人日夕巡逻,遇有闲人出入都要盘查底细,方才放过。冒冒失失的赵王武臣,不管甚么好歹,闯将进去,即被燕人拦住,向他究诘。武臣言语支吾,已为燕人所疑,就中还有韩广亲卒奉令助守,明明认得武臣:,大声叫道:“这就是赵王。快快拿住!”道言未绝,守兵都想争功,七手八脚,来缚武臣,武臣还想分辩,那铁链已套上头颈,好似凤阳人戏猢狲,随手牵去。咎由自取。余外仆从多半被拘,有两三个较为刁滑,转身就走,奔还赵营,报知张耳、陈余。

耳、余两人统吃了一大惊,寻思没法营救,互商多时,别无他策,只有选派辩士,往说燕王韩广,愿将金银珍宝,赎回赵王。及去使返报,述及燕王索割土地,必须将赵国一半让与了他,方肯放还赵王。张耳道:“我国土地也没有甚么阔大,若割去一半,便是不成为国了。这事如何允许!”陈余道:“广本赵臣,奈何无香火情?况从前送还家眷,亦应知感。今当致书诘责,令彼知省,万不得已,亦只能许让一二城,怎得割界一半呢?”书生迂论。张耳踌躇一会,委实没法,乃依陈余言,写好书信,复遣使赍去。那知待了数日,杳无覆音,再派数人往探消息,仍不见报。到后来逃回一人,说是燕王韩广贪虐得很,非但不允所请,反把我所遣各使陆续杀死。顿时恼动了张耳、陈余,恨不即驱动大众杀人燕境,把韩广一刀两段。但转想投鼠忌器,如欲与燕开战,胜负未可预料,倒反先送了赵王性命。两人搔头挖耳思想了两三日,终没有甚么良策,忽帐外有人报道:“大王回来了!”张耳、陈余又惊又疑,急忙出营探望。果见赵王武臣安然下车,后面随一御人,从容入帐。二人似梦非梦,不得不上前相迎,拥人营中,详问情状。我亦急欲问明。武臣微笑道:“两卿可问明御夫。”二人旁顾御者,御者便将救王计策,说明底细。

原来御人本赵营厮卒,不过在营充当火夫,炊爨以外,别无他长。自闻赵王被掳,张、陈两将相束手无策,他却顾语同侪道:“我若入燕,包管救出我王,安载回来!”同侪不禁失笑道:“汝莫非要去寻死不成?试想使人十数,奉命赴燕,都被杀死,汝有甚么本领能救我王?”厮卒不与多言,竞换了一番装束,悄悄驰往燕营。燕兵即将他拘住,厮卒道:“我有要事来报汝将军,休得无礼!”燕兵不知他有何来历,倒也不敢加缚,好好的引他人营。厮卒一见燕将,作了一个长揖,便开口问燕将道:“将军知臣何为而来?”燕将道:“汝系何人?”厮卒道:“臣系赵人。”直认不讳,确是有胆有识。燕将道:“汝既是赵人,无非来做说客,想把赵王迎归。”厮卒道:“将军可知张耳、陈余为何等人?”■开一笔,妙。燕将道:“颇有贤名,今日想亦无策了。”厮卒道:“将军可知两人的志愿否?”燕将道:“也不过欲得赵王。”厮卒哑然失笑,吃吃有声,好做作。燕将怒道:“何事可笑!”厮卒道:“我笑将军未知敌情,我想张耳、陈余与武臣并辔北行,唾手得赵数十城。他两人岂不想称王?但因初得赵地未便分争,论起年龄资格,应推武臣为王,所以先立武臣,暂定人心。今赵地已定,两人方想平分赵地,自立为王。可巧赵王武臣为燕所拘,这正是天假机缘,足偿彼愿。佯为遣使,求归赵王,暗中巴不得燕人下手,立把赵王杀死,他好分赵自立,一面合兵攻燕,借口报仇,人心一奋,何战不克?将军若再不知悟,中他诡计,眼见得燕为赵灭了!”三寸舌贤于十万师。燕将听了,频频点首,待厮卒说罢,便道:“据汝说来,还是放还赵王为妙。”正要你说出这句。厮卒道:“放与不放,权在燕国,臣何敢多口!又作一■,愈妙。但为燕国计,不如放还赵王,一可打破张、陈诡谋,二可使赵王感激,就使张、陈逞刁,有赵王从中牵制,还有何暇图燕呢!”明明为自己计,反说为燕国计,真好利口。燕将乃进白韩广,广也信为真情,遂放出赵王武臣,依礼相待,并给车一乘,使厮卒御王还赵。张耳、陈余穷思极索,反不及厮卒一张利口,也觉惊叹不置。赵王武臣乃拔营南归,驰回邯郸。

适赵将李良自常山还报,谓已略定常山,因来覆命。赵王复使良往略太原,进至井陉。井陉为著名关塞,险要得很,秦用重兵扼守,阻住良军。良引兵到了关下,正拟进攻,偏有秦使到来,递人一书,书面并不加封,由良顺手取出一纸,但见上面写着,竟是秦二世的谕旨。略云:

皇帝赐谕赵将李良:良前曾事朕,得膺贵显,应知朕待遇之隆,不应相负。今乃背朕事赵,有乖臣谊,若能翻然知悔,弃赵归秦,朕当赦良罪,并予贵爵,朕不食言!

李良看罢,未免心下加疑。他本做过秦朝的官员,只因位居疏远,乃归附赵国,愿事赵王。此次由二世来书,许赐官爵,究竟是事赵呢?还是事秦呢!那知这封书信并不由二世颁给,乃是守关秦将假托二世谕旨,诱惑李良,且故意把书不封,使他容易漏泄,传人赵王耳中,令彼相疑,这就叫做反问计呢。李良不知是计,想了多时,方得着一条主意。当下遣回秦使,自引兵径回邯郸,且到赵王处申请添兵,再作计较。

P50-52

序言

吾国之有史,繇来旧矣。自汉司马迁创作《史记》,体例独详,遂为后世史家之祖。班固因之,辑成《汉书》,而迁固之名乃并著焉。窃案迁《史》起自黄帝,讫于天汉,大旨在叙古从略,叙秦汉从详,综计得百三十篇,共五十二万六千余言。班书则始于秦季,终于孝平王莽,凡百二十卷,计七十余万言,视迁《史》为尤繁矣。后之学者,慕其名,辄购《史》、《汉》二书而庋藏之,问其熟览与否,则固无以应也。盖二书繁博,非旬月所能卒读,且文义精奥,浅见之士尚不能辨其句读,一卷未终,懵然生厌,遑问其再四寻绎乎?他若涑水《通鉴》、紫阳《纲目》,以及《通鉴纪事本末》、《通鉴辑览》、《纲鉴会纂》、《纲鉴易知录》等书,编年纪事,历姓相承,而首数卷闻各列秦汉事实,读史者辄举而窥之,固求其提要钩玄,记忆不忘者,亦罕有所闻。至如稗官野史之记载,则一鳞一爪或犹能称道之,是无佗,稗史之引起观感,令人悦目,固较正史为尤易也。鄙人不敏,尝借说部体裁,演历史故事,由今追昔,溯而上之,以至秦汉。秦自始皇至子婴历国三世,第十有五年耳。依事演述,寥寥数回,不足以成卷帙;且名为一朝,但闻暴政,未底于治,实为由周至汉之过渡时代,附入于汉,存其名而已足矣。汉则两京迭嬗,阅年四百有余,而前汉二百一十年间,有女宠,有外戚,有方镇,有夷狄,有嬖幸,有阉宦,有权奸,盖已举古今来病国之厉阶汇集其中,故治日少而乱日多。其尤烈者,则为女宠,为外戚。高祖以百战成帝业,而其权且移于宫闱;文景惩之,厥祸少杀;至武帝尊田蚧,贵卫青,女宠外戚于此复盛,至许、史盛于宣元,王、赵、丁、傅盛于成哀,平帝入嗣,元皇后老而不死,卒贻王莽篡弑之祸,然则谓前汉一代与女宠外戚相终始,亦无不可也。本编兼采正稗,贯彻初终,所有前汉治乱之大凡,备载无遗,而于女宠外戚之兴衰,尤再三致意,揭示后人,非敢谓有当史学,但以浅近之词演述故乘,期为通俗教育之助云尔。班马可作,当亦不笑我粗疏也。惟书成仓卒,不无讹词,匡而正之,是在海内之通儒。中华民国十四年立冬之日,古越蔡东帆叙。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0:52:13